电动车轮榖马达连动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484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车轮榖马达连动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轮榖马达连动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自发电模式的电动车,是利用马达运转的动力产生电能,再将产生的电能反馈回充电池,使其所产生的电压高于电池的电压,才得以将所产生的电能反馈回充电池,因此,马达停止运作后,即无法再产生电能。但电动车的轮榖以及车轮仍有惯性旋转的动力, 随着车轮与地面的摩擦而消失,使车轮的机械动能被转化为摩擦热能而消散,实在可惜。因此目前现有电动车的发电或充电构造无法解决车辆耗电的问题,不符用车人的实际需求,如何让电动车在最大出力行进时提升足够转速来充电,以及在下坡或者平缓路段未加速或暂时停止后一段时间内,马达停止运动时仍能利用惯性的能量维持足够转速来充电,是尚待克服以及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由于现有的电动车在下坡或平缓路段行进时缺乏足够发电的手段,因此造成自行发电回充的电力不足的缺点。为此,本实用新型主要在轮榖内设有啮合的行星齿轮提升发电机单元永磁转子的转速产生足够的电压,配合透过单向轴承连接发电机单元的构造,达到电动车在下坡以及平缓路段时皆可发电的功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轮榖马达连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体,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轮榖马达结合部,在该车体并设有一电池以及一与该电池电连接的整流器;—行星齿轮中轴构造,设有一左管以及一右管,左管以及右管各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直管体,左管以左端部穿置固定在左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在左管右端的外周面朝外垂直伸设一左行星齿轮盘,右管以右端部穿置固定在右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在右管左端的外周面朝外垂直伸设一右行星齿轮盘,左、右行星齿轮盘为外径相同大小的圆环形盘体,在左、右行星齿轮盘的周缘之间环绕且等间隔结合三个行星齿轮轴,在各行星齿轮轴的周围分别套设一行星齿轮;在左管与右管内设有数个传动杆轴承,在数个传动杆轴承穿置一传动杆,该传动杆左、右两端的其中一端穿出同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外,在该传动杆对应三个行星齿轮之间套设固定一太阳齿轮,通过该太阳齿轮与三个行星齿轮啮合,在左、右管其中之一环套固定一马达定子座,在该马达定子座的内侧环套固定一马达定子单元座,在该马达定子单元座的外面环绕设有一马达定子单元,该马达定子单元与该电池电连接;一轮榖构造,在左、右位置相对设有两轮榖外盘,两轮榖外盘为圆形的盘体并在中心设有一套孔,在各套孔内嵌设固定一单向轴承,通过两单向轴承分别套设在左管以及右管的周围,在两轮榖外盘内侧的周围之间结合一轮榖内环,轮榖内环包括一间隔盘以及两结合在间隔盘两侧的侧环,其中一侧环对应三个行星齿轮的位置在内周面形成一齿圈,通过齿圈与三个行星齿轮啮合,另一侧环的内侧对应该马达定子单元形成一马达永磁转子, 通过该马达永磁转子环绕在该马达定子单元周围;以及一发电机单元,在该传动杆穿出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外面结合一基座,在该基座的中间穿设一基座穿孔,该传动杆的外端由该基座穿孔向外穿出,在该基座外面对应基座穿孔的周围结合一线圈定子,该线圈定子与该整流器电连接,在该线圈定子的周围设有一永磁转子,在该永磁转子的外缘结合一离心飞轮,该离心飞轮结合一散热风扇叶片,以该散热风扇叶片盖合在该离心飞轮的外侧,该离心飞轮的周缘环绕结合数个加重块,又在该离心飞轮的中间穿设一离心飞轮穿孔,在该离心飞轮穿孔内嵌设固定一单向轴承,通过该单向轴承套设在该传动杆,又在该基座结合一护罩,以该护罩盖合在该散热风扇叶片的外侧,在该护罩开设数个散热孔。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传动杆轴承设有三个,三个传动杆轴承分别嵌设固定在所述右管的内端以及左管的内、外两端;所述传动杆以左端朝左穿出左管的左端而穿出左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外;所述马达定子座环套固定在左管的周围,所述基座以螺丝钻过结合在左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外面。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左管左、右半侧的中间分别贯穿一穿线孔,所述马达定子座环套在左管右半侧的周围,该马达定子座为圆管体,以数个螺丝横向穿过该马达定子座而将该马达定子座结合在所述左行星齿轮盘的左侧,在该马达定子座左端的外周面朝外凸设一定位凸缘,该马达定子座对应右侧的穿线孔在顶部的中间贯穿一顶穿线孔,通过该顶穿线孔与右侧的穿线孔以及左管的内部相通,所述马达定子单元座环套固定在该马达定子座右半部的左侧,在所述马达定子单元结合一电源线,该电源线由该顶穿线孔与右侧的穿线孔穿入左管内再由左侧的穿线孔向外穿出连结在所述电池。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两轮榖外盘的周围环绕穿设数个轮榖外盘穿孔,所述间隔盘为外径宽度介于各轮榖外盘与所述马达定子单元座之间的圆盘体,该间隔盘以可转动的形态套设在所述马达定子座的右端部,在该间隔盘的周围对应数个轮榖外盘穿孔的位置穿设数个间隔盘穿孔,两侧环为圆环体并且各以左、右端面抵靠在各轮榖外盘与该间隔盘之间,各侧环对应数个轮榖外盘穿孔的位置穿设数个侧环穿孔,设有数个螺栓螺帽组,通过各螺栓螺帽组穿过左、右两侧的各轮榖外盘穿孔、各间隔盘穿孔以及左、右两侧的各侧环穿孔将两轮榖外盘、间隔盘以及两侧环紧迫结合。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各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底缘朝上凹设一凹槽,所述左管在左端部的外周面形成一左固定螺纹,左管以左端部穿置在左侧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凹槽的顶侧,在左固定螺纹位于左侧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左、右两侧螺合两左固定螺帽,以两左固定螺帽紧迫左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的两侧面固定;所述右管在右端部的外周面形成一右固定螺纹,右管以右端部穿置在右侧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凹槽的顶侧,在右固定螺纹位于右侧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左、右两侧螺合两右固定螺帽,以两右固定螺帽紧迫右侧轮榖马达结合部的两侧面固定。较佳的,本实用新型在传动杆的外端周围设有一定位螺纹,在所述散热风扇叶片的中间穿设一叶片穿孔,在该传动杆的定位螺纹螺合一定位螺帽。本实用新型运作时是在轮榖构造的周围结合轮胎,以电池供给马达定子单元电源,以马达定子单元带动轮榖构造以及轮胎旋转。当轮榖构造旋转吋,会以内侧的齿圈带动 三个行星齿轮旋转,以行星齿轮加速带动太阳齿轮以及传动杆旋转,以传动杆透过单向轴 承带动永磁转子高速旋转,此时发电机单元的线圈定子进行发电的作用,将发电的电源由 导线输入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以充电导线回充电池。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干,当电动车遇到下坡无须以马达定子单元驱动轮榖构 造加速吋,由于此时轮榖构造仍在转动,因此仍可带动三个行星齿轮驱动太阳齿轮以及传 动杆加速旋转,以传动杆透过单向轴承带动永磁转子转动而持续进行发电的作用。此外,当 电动车减速或者在平缓路上逐渐以惯性滑行时,虽传动杆的转动速度变慢,但由于永磁转 子与传动杆之间是以单向轴承结合,因此这时永磁转子会持续的旋转,不会受制于传动杆, 仍会以离心飞轮周围各个加重块产生的旋转惯性持续的带动永磁转子高速旋转,使得发电 机単元的线圈定子持续进行发电的作用。使得电动车无论加速、减速、上坡、下坡以及平缓 路段时皆可发电的功效,具有较佳的发电回充电池的效果,可减少电池能量的损耗并减少 充电的频率,増加电动车行驶的距离。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行星齿轮中轴构造的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轮榖构造的分解图。其中,附图标记10车体11轮榖马达结合部12凹槽13电池14整流器141充电导线20行星齿轮中轴构造 21左管211左固定螺纹212左固定螺帽213左行星齿轮盘214穿线孔22右管221右固定螺纹222右固定螺帽223右行星齿轮盘ぬ行星齿轮轴231行星齿轮24传动杆轴承25传动杆251定位螺纹252太阳齿轮26马达定子座261定位凸缘262顶穿线孔27马达定子単元座28马达定子単元281电源线30轮榖构造31轮榖外盘311套孔312单向轴承313轮榖外盘穿孔32轮榖内环321间隔盘3211间隔盘穿孔[0041]322 侧环3222 齿圈33螺栓螺帽组41 基座42线圈定子44离心飞轮442离心飞轮穿孔46散热风扇叶片47定位螺帽481散热孔
3221侧环穿孔 3223马达永磁转子
40发电机单元 411基座穿孔 43永磁转子 441加重块
45单向轴承 461叶片穿孔 48护罩 49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轮榖马达连动发电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车体10,如图1、图2所示,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轮榖马达结合部11,两轮榖马达结合部11为竖直且左、右相对的板体,在各轮榖马达结合部11的底缘朝上凹设一凹槽 12,又在车体10上设有一电池13以及一整流器14,在整流器14与电池13之间结合一充电导线141。一行星齿轮中轴构造20,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两轮榖马达结合部11的凹槽12之间的左、右位置设有一左管21以及一右管22,左管21以及右管22各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直管体,其中左管21在左端部的外周面形成一左固定螺纹211,左管21以左端部穿置在左侧轮榖马达结合部11的凹槽12顶侧,在左固定螺纹211位于左侧轮榖马达结合部11 的左、右两侧螺合两左固定螺帽212,以两左固定螺帽212紧迫左侧轮榖马达结合部11的两侧面固定,在左管21右端的外周面朝外垂直伸设一左行星齿轮盘213,该左行星齿轮盘213 为圆环形的盘体,又在左管21左、右半侧的中间分别贯穿一穿线孔214 ;右管22在右端部的外周面形成一右固定螺纹221,右管22以右端部穿置在右侧轮榖马达结合部11的凹槽12顶侧,在右固定螺纹221位于右侧轮榖马达结合部11的左、右两侧螺合两右固定螺帽222,以两右固定螺帽222紧迫右侧轮榖马达结合部11的两侧面固定,在右管22左端的外周面朝外垂直伸设一右行星齿轮盘223,该右行星齿轮盘223为外径与左行星齿轮盘213相同大小的圆环形盘体,且右行星齿轮盘223与左行星齿轮盘213左、 右相对,在左行星齿轮盘213周围的外侧以及右行星齿轮盘223周围的外侧之间以环绕且等间隔的形态结合三个行星齿轮轴23,在三个行星齿轮轴23的周围分别以可转动形态套设一行星齿轮231,在左管21的内、外两端以及右管的内端各嵌设固定一传动杆轴承M ;在三个传动杆轴承M穿置一传动杆25,该传动杆25的左端朝左穿出左管21的左端,在传动杆25左端周围设有一定位螺纹251,又在传动杆25对应三个行星齿轮231之间的部分套设固定一驱动齿轮252,通过驱动齿轮252与三个行星齿轮231齿合,在左管21 右半侧的周围环套固定一马达定子座沈,该马达定子座沈为圆管体,以数个螺丝横向穿过马达定子座沈将马达定子座沈结合在左行星齿轮盘213的左侧,在马达定子座沈左端的外周面朝外凸设一定位凸缘沈1,该马达定子座沈对应右侧的穿线孔214在顶部的中间贯
7穿一顶穿线孔沈2,通过该顶穿线孔262与穿线孔214以及左管21的内部相通,在马达定子座沈右半部的左侧环套固定一马达定子单元座27,该马达定子单元座27为圆形的环体,在马达定子单元座27左侧面环绕设有一马达定子单元观,在马达定子单元观结合一电源线观1,该电源线观1由顶穿线孔沈2与右侧的穿线孔214穿入左管21内再由左侧的穿线孔 214向外穿出连结在车体10的电池13,使电池13与马达定子单元观电连接。一轮榖构造30,如图2、图3与图5所示,在左、右位置相对设有两轮榖外盘31,两轮榖外盘31为圆形的盘体,在各轮榖外盘31的中心设有一套孔311,在各套孔311内嵌设固定一单向轴承312,左侧的轮榖外盘31通过单向轴承312套设在左管21位于马达定子座26左端与左侧的穿线孔214之间的周围,右侧的轮榖外盘31通过单向轴承312套设在右管22左侧的周围,在两轮榖外盘31的周围环绕穿设数个轮榖外盘穿孔313 ;在两轮榖外盘31穿设数个轮榖外盘穿孔313的部分之间结合一轮榖内环32,包括一间隔盘321以及两结合在间隔盘321两侧的侧环322,其中该间隔盘321为外径宽度介于各轮榖外盘31与马达定子单元座27之间的圆盘体,该间隔盘321以可转动的形态套设在马达定子座沈的右端部,在间隔盘321的周围对应数个轮榖外盘穿孔313的位置穿设数个间隔盘穿孔3211,两侧环322为圆环体并且各以左、右端面抵靠在各轮榖外盘31与间隔盘 321之间,各侧环322对应数个轮榖外盘穿孔313的位置穿设数个侧环穿孔3221,又在右侧的侧环322的内面环绕形成一齿圈3222,通过齿圈3222与三个行星齿轮231啮合,又在左侧的侧环322的内侧环绕形成一马达永磁转子3223,通过该马达永磁转子3223环绕马达定子单元观转动;设有数个螺栓螺帽组33,通过各螺栓螺帽组33穿过左、右两侧的轮榖外盘穿孔 313、间隔盘穿孔3211以及左、右两侧的侧环穿孔3221将两轮榖外盘31、间隔盘321以及两侧环322紧迫结合。一发电机单元40,如图2、图3所示,设有一基座41,该基座41为圆形板体并且以螺丝穿过结合在左侧轮榖马达结合部11的外侧面,在基座41的中间穿设一基座穿孔411, 左管21的左端以及传动杆25的左端由基座穿孔411向左穿出,在基座41外面对应基座穿孔411的周围结合一线圈定子42,在线圈定子42的周围设有一永磁转子43,该永磁转子43 为圆环状的发电机转子,该永磁转子43的内面环绕线圈定子42,与线圈定子42同轴并可维持一定气隙进行转动,在永磁转子43的外缘结合一离心飞轮44,该离心飞轮44为圆板体, 在离心飞轮44的周缘环绕结合数个加重块441,又在离心飞轮44的中间穿设一离心飞轮穿孔442,在离心飞轮穿孔442内嵌设固定一单向轴承45,以单向轴承45套设在传动杆25,又在离心飞轮44的外侧面以螺丝穿过结合一散热风扇叶片46,在散热风扇叶片46的中间穿设一叶片穿孔461,在传动杆25的定位螺纹251螺合一定位螺帽47,在线圈定子42、永磁转子43、离心飞轮44以及散热风扇叶片46的外侧罩合一护罩48,以螺丝穿过该护罩48的周围将该护罩48结合在基座41,在护罩48的外侧面开设数个条状的散热孔481,在线圈定子 32与车体10的整流器14之间连接一导线49,藉由整流器14可将永磁转子43环绕线圈定子42高速旋转而产生的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再将直流电由充电导线141输送至车体10 的电池13储存。本实用新型除前述较佳实施例,传动杆25是朝左伸出左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11, 以传动杆25的左端部结合位在左侧的发电机单元40的永磁转子43以外,亦可将发电机单元40改设在右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11外面,此时传动杆25朝右伸出右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11外,同样以传动杆25的外端结合发电机单元40的永磁转子43,并将行星齿轮中轴构造20以及轮榖构造30的构造位置左、右互换,同样可达到轮榖构造30转动带动三个行星齿轮231加速转动传动杆25旋转输出连结发电机单元40的功效;如此左、右改换构造位置的改变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运作时,是在轮榖构造30的周围结合轮胎,又如图2、图3所示,以电池 13供给马达定子单元观电源,以马达定子单元观带动轮榖构造30以及轮胎旋转,在电动车的车体10加速时产生最大的出力。当轮榖构造30旋转时,会以内侧的齿圈3222带动三个行星齿轮231旋转,以行星齿轮231加速带动太阳齿轮252以及传动杆25旋转,以传动杆25透过单向轴承45带动永磁转子43高速旋转,此时发电机单元40的线圈定子42进行发电的作用,将发电的电源由导线49输入整流器14,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以充电导线 141回充电池13,如此可以减少电池13供给马达定子单元28驱动轮榖构造30所产生的损
^^ ο当电动车遇到下坡无须以马达定子单元28带动轮榖构造30加速时,由于此时轮榖构造30仍在转动,因此仍可带动三个行星齿轮231驱动太阳齿轮252以及传动杆25旋转,以传动杆25透过单向轴承45带动永磁转子43转动,使得发电机单元40的线圈定子42 持续进行发电的作用。当电动车减速或者在平缓路上逐渐以惯性滑行时,虽传动杆25的转动速度变慢,但由于永磁转子43与传动杆25之间是以单向轴承45结合,因此这时永磁转子43的旋转不会受制于传动杆25,仍会以离心飞轮44周围各个加重块441产生的旋转惯性持续的带动永磁转子43高速旋转,使得发电机单元40的线圈定子42持续进行发电的作用,使得电动车无论加速、减速、上坡、下坡以及平缓路段时皆可发电的功效,具有较佳的发电回充电池13的效果,可减少电池13能量的损耗并减少充电的频率,增加电动车行驶的距
1 O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车轮榖马达连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体,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轮榖马达结合部,在该车体并设有一电池以及一与该电池电连接的整流器;一行星齿轮中轴构造,设有一左管以及一右管,左管以及右管各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直管体,左管以左端部穿置固定在左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在左管右端的外周面朝外垂直伸设一左行星齿轮盘,右管以右端部穿置固定在右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在右管左端的外周面朝外垂直伸设一右行星齿轮盘,左、右行星齿轮盘为外径相同大小的圆环形盘体,在左、右行星齿轮盘的周缘之间环绕且等间隔结合三个行星齿轮轴,在各行星齿轮轴的周围分别套设一行星齿轮;在左管与右管内设有数个传动杆轴承,在数个传动杆轴承穿置一传动杆,该传动杆左、右两端的其中一端穿出同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外,在该传动杆对应三个行星齿轮之间套设固定一太阳齿轮,通过该太阳齿轮与三个行星齿轮啮合,在左、右管其中之一环套固定一马达定子座,在该马达定子座的内侧环套固定一马达定子单元座,在该马达定子单元座的外面环绕设有一马达定子单元,该马达定子单元与该电池电连接;一轮榖构造,在左、右位置相对设有两轮榖外盘,两轮榖外盘为圆形的盘体并在中心设有一套孔,在各套孔内嵌设固定一单向轴承,通过两单向轴承分别套设在左管以及右管的周围,在两轮榖外盘内侧的周围之间结合一轮榖内环,轮榖内环包括一间隔盘以及两结合在间隔盘两侧的侧环,其中一侧环对应三个行星齿轮的位置在内周面形成一齿圈,通过齿圈与三个行星齿轮啮合,另一侧环的内侧对应该马达定子单元形成一马达永磁转子,通过该马达永磁转子环绕在该马达定子单元周围;以及一发电机单元,在该传动杆穿出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外面结合一基座,在该基座的中间穿设一基座穿孔,该传动杆的外端由该基座穿孔向外穿出,在该基座外面对应基座穿孔的周围结合一线圈定子,该线圈定子与该整流器电连接,在该线圈定子的周围设有一永磁转子,在该永磁转子的外缘结合一离心飞轮,该离心飞轮结合一散热风扇叶片,通过该散热风扇叶片盖合在该离心飞轮的外侧,该离心飞轮的周缘环绕结合数个加重块,又在该离心飞轮的中间穿设一离心飞轮穿孔,在该离心飞轮穿孔内嵌设固定一单向轴承,通过该单向轴承套设在该传动杆,又在该基座结合一护罩,以该护罩盖合在该散热风扇叶片的外侧, 在该护罩开设数个散热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轮榖马达连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轴承设有三个,三个传动杆轴承分别嵌设固定在所述右管的内端以及左管的内、外两端;所述传动杆以左端朝左穿出左管的左端而穿出左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外;所述马达定子座环套固定在左管的周围,所述基座以螺丝钻过结合在左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外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轮榖马达连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管左、 右半侧的中间分别贯穿一穿线孔,所述马达定子座环套在左管右半侧的周围,该马达定子座为圆管体,以数个螺丝横向穿过该马达定子座而将该马达定子座结合在所述左行星齿轮盘的左侧,在该马达定子座左端的外周面朝外凸设一定位凸缘,该马达定子座对应右侧的穿线孔在顶部的中间贯穿一顶穿线孔,通过该顶穿线孔与右侧的穿线孔以及左管的内部相通,所述马达定子单元座环套固定在该马达定子座右半部的左侧,在所述马达定子单元结合一电源线,该电源线由该顶穿线孔与右侧的穿线孔穿入左管内再由左侧的穿线孔向外穿出连结在所述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轮榖马达连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轮榖外盘的周围环绕穿设数个轮榖外盘穿孔,所述间隔盘为外径宽度介于各轮榖外盘与所述马达定子单元座之间的圆盘体,该间隔盘以可转动的形态套设在所述马达定子座的右端部, 在该间隔盘的周围对应数个轮榖外盘穿孔的位置穿设数个间隔盘穿孔,两侧环为圆环体并且各以左、右端面抵靠在各轮榖外盘与该间隔盘之间,各侧环对应数个轮榖外盘穿孔的位置穿设数个侧环穿孔,设有数个螺栓螺帽组,通过各螺栓螺帽组穿过左、右两侧的各轮榖外盘穿孔、各间隔盘穿孔以及左、右两侧的各侧环穿孔将两轮榖外盘、间隔盘以及两侧环紧迫纟口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轮榖马达连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各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底缘朝上凹设一凹槽,所述左管在左端部的外周面形成一左固定螺纹,左管以左端部穿置在左侧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凹槽的顶侧,在左固定螺纹位于左侧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左、右两侧螺合两左固定螺帽,以两左固定螺帽紧迫左侧的轮榖马达结合部的两侧面固定;所述右管在右端部的外周面形成一右固定螺纹,右管以右端部穿置在右侧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凹槽的顶侧,在右固定螺纹位于右侧轮榖马达结合部的左、右两侧螺合两右固定螺帽,以两右固定螺帽紧迫右侧轮榖马达结合部的两侧面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轮榖马达连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传动杆的外端周围设有一定位螺纹,在所述散热风扇叶片的中间穿设一叶片穿孔,在该传动杆的定位螺纹螺合一定位螺帽。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车轮榖马达连动发电装置,在车体两侧之间结合一行星齿轮中轴构造,在行星齿轮中轴构造设有马达定子单元以及三个行星齿轮,在三个行星齿轮外侧啮合一受马达定子单元驱动的轮榖构造,又在三个行星齿轮中间啮合一太阳齿轮,以太阳齿轮中心的传动杆透过单向轴承连接一发电机单元,并在发电机单元的永磁转子设有离心飞轮;当马达定子单元驱动轮榖构造转动时,能以行星齿轮配合太阳齿轮加速,以发电机单元发电回充车体上的电池,加上电动车下坡时轮榖构造转动仍能继续转动,且电动车停止时离心飞轮因惯性转动而能继续旋转发电的设计,使得本较佳实施例具有较佳的充电效能,能减少电池的用量并延长电动车行驶的时间。
文档编号B62M11/14GK202183630SQ201120240040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
发明者廖和宥, 廖宸玮 申请人:廖和宥, 廖宸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