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器、车架和驾驶室减震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3983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向器、车架和驾驶室减震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装置安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转向器、车架和驾驶室减震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转向器、车架和驾驶室减震器都是必要的车载装置,现有技术中,在对前述几种装置进行安装时,需要为各个部件设置独立的安装支架,同时,由于受空间所限,不可能将各个支架都制作成大尺寸的结构,尤此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是部件整合度差,各个支架需单独加工,加工复杂、成本较高,安装位置的设计也相当麻烦;尤其所伴生的问题是当某些支架尺寸较小时,部件的安装、调试、维修及更换都十分麻烦,耗时耗工,尤其是安装转向器的支架,因为转向器上还要连接转向摇臂,转向摇臂需要从支架上的安装孔穿过,安装时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转向器、车架和驾驶室减震器连接结构,包括转向器、车架和驾驶室减震器支架,其改进在于车架、转向器和驾驶室减震器支架通过复合支架连接形成整体结构。避免了需要为每个部件单独设置支架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因需要设置多个支架而导致的支架尺寸较小的问题。所述复合支架由柱状本体、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和安装孔位凸台组成;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分别设置于柱状本体两端;第一法兰盘的连接面面积大于柱状本体的横截面面积;第一法兰盘内侧面与车架外侧面接触,第一法兰盘与车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第二法兰盘与转向器内侧面接触,第二法兰盘和转向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孔位凸台设置于第一法兰盘的外侧面上未被柱状本体覆盖的区域,安装孔位凸台与驾驶室减震器支架内侧面接触,安装孔位凸台和驾驶室减震器支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驾驶室减震器支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介于车架和转向器之间。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为了降低车辆的自重,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安装结构整合度高,避免了需要为每个部件设置独立的支架,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I、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复合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复合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解决需要为各个部件单独配置支架的问题以及因支架尺寸较小而导致的安装不便问题,发明人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一种转向器、车架和驾驶室减震器连接结构,包括转向器2、车架I和驾驶室减震器支架3,其改进在于车架I、转向器2和驾驶室减震器支架3通过复合支架4连接形成整体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后,不再需要为每个部件设置单独的支架,转向器2、车架I和驾驶室减震器支架3三者通过复合支架4安装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结构的整合度,避免了因多支架而带来的制作成本上升和安装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复合支架4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复合支架4由柱状本体4-1、第一法兰盘4-2、第二法兰盘4-3和安装孔位凸台4-4组成;第一法兰盘4_2和第二法兰盘4-3分别设置于柱状本体4-1两端;第一法兰盘4-2的连接面面积大于柱状本体4-1的横截面面积;第一法兰盘4-2内侧面与车架I外侧面接触,第一法兰盘4-2与车架I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第二法兰盘4-3与转向器2内侧面接触,第二法兰盘4-3和转向器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孔位凸台4-4设置于第一法兰盘4-2的外侧面上未被柱状本体4-1覆盖的区域,安装孔位凸台4-4与驾驶室减震器支架3内侧面接触,安装孔位凸台4-4和驾驶室 减震器支架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驾驶室减震器支架3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介于车架I和转向器2之间。该结构外型紧凑,所占空间不大,在原结构的安装空间条件下,还可留有剩余空间。为了进一步地降低车辆自重,发明人还作了如下改进第一法兰盘4-2和第二法兰盘4-3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这就省去了与凹槽处等体积的金属重量,使车体重量得到降低。
权利要求1.一种转向器、车架和驾驶室减震器连接结构,包括转向器(2)、车架(I)和驾驶室减震器支架(3),其特征在于车架(I)、转向器(2)和驾驶室减震器支架(3)通过复合支架(4)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向器、车架和驾驶室减震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支架(4)由柱状本体(4-1)、第一法兰盘(4-2)、第二法兰盘(4-3)和安装孔位凸台(4-4)组成;第一法兰盘(4-2)和第二法兰盘(4-3)分别设置于柱状本体(4-1)两端;第一法兰盘(4-2)的连接面面积大于柱状本体(4-1)的横截面面积;第一法兰盘(4-2)内侧面与车架(I)外侧面接触,第一法兰盘(4-2)与车架(I)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第二法兰盘(4-3)与转向器(2)内侧面接触,第二法兰盘(4-3)和转向器(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孔位凸台(4-4)设置于第一法兰盘(4-2)的外侧面上未被柱状本体(4-1)覆盖的区域,安装孔位凸台(4-4)与驾驶室减震器支架(3)内侧面接触,安装孔位凸台(4-4)和驾驶室减震器支架(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驾驶室减震器支架(3)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介于车架(I)和转向器(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器、车架和驾驶室减震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法兰盘(4-2)和第二法兰盘(4-3)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器、车架和驾驶室减震器连接结构,包括转向器、车架和驾驶室减震器支架,其改进在于车架、转向器和驾驶室减震器支架通过复合支架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安装结构整合度高,避免了需要为每个部件设置独立的支架,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62D33/077GK202508180SQ20122012177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
发明者尹军明, 尹崇进 申请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