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安装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472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的安装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尤其涉及汽车的安装支撑装置。
技术背景 汽车具有前悬支撑合件,前悬支撑合件位于车身底盘下部,前悬支撑合件安装于汽车的安装支撑装置上,如图I所示,汽车的安装支撑装置包括横梁101、左前纵梁102、右前纵梁103、第一前悬支座104、第二前悬支座105,横梁101为直管,左前纵梁102和右前纵梁103分别与横梁101相连,第二前悬支座105分别与左前纵梁102和横梁101相连,第一前悬支座104分别与右前纵梁103和横梁101相连。因为横梁101为直管,所以导致第一前悬支座104和第二前悬支座105与直管相连后,使得整车扭转刚度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安装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安装支撑装置,包括横梁、左前纵梁、右前纵梁、第一前悬支座、第二前悬支座,所述横梁由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第五连接管依次相连构成,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形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形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四连接管形成第三角度,所述第四连接管与所述第五连接管形成第四角度;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四角度相同,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相同,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均为钝角;所述左前纵梁与所述第五连接管相连,所述右前纵梁与第一连接管相连,第一前悬支座分别与右前纵梁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所述第二前悬支座分别与左前纵梁和所述第四连接管相连。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前悬支座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焊接在一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前悬支座与所述第四连接管焊接在一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前悬支座与所述右前纵梁通过螺栓连接
在一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前悬支座与所述左前纵梁通过螺栓连接
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梁呈弯曲形状,横梁与第一前悬支座和第二前悬支座形成非直角三角形,提高整车扭转刚度和结构传力面积,消除应力集中;提高整车的扭转刚度约5%,提高整车稳定性。

图I是目前技术中的安装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有前悬支撑合件的安装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的安装支撑装置,包括横梁I、左前纵梁2、右前纵梁3、第一前悬支座4、第二前悬支座5,所述横梁I由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第三 连接管13、第四连接管14、第五连接管15依次相连构成,所述第一连接管11与所述第二连接管12连接形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连接管12与所述第三连接管13形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三连接管13与所述第四连接管14形成第三角度,所述第四连接管14与所述第五连接管15形成第四角度;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四角度相同,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相同,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均为钝角;所述左前纵梁2与所述第五连接管15相连,所述右前纵梁3与第一连接管11相连,第一前悬支座4分别与右前纵梁3和所述第二连接管12相连,所述第二前悬支座5分别与左前纵梁2和所述第四连接管14相连。所述第一前悬支座4和所述第二连接管12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前悬支座5与所述第四连接管14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前悬支座4与所述右前纵梁3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前悬支座5与所述左前纵梁2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横梁I呈弯曲形状,横梁I与第一前悬支座4和第二前悬支座5形成非直角三角形(近似等边三角形),提高整车扭转刚度和结构传力面积,消除应力集中;提高整车的扭转刚度约5%,提高整车稳定性。现有技术中的前悬支撑合件分别与横梁与纵梁相连,前悬支撑合件安装面为两个,总装螺栓易衰减、稳定性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安装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前悬支撑合件9和第二前悬支撑合件10,该第一前悬支撑合件9与第一前悬支座4相连,该第二前悬支撑合件10与第二前悬支座5相连。因为第一前悬支撑合件9安装在第一前悬支座4这一个安装面上,所以减少配合的安装面,从而提高制造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支撑装置解决支撑合件安装螺栓扭力衰减问题;减小支撑合件后安装点应力集中;增大与纵梁的焊接面,分散零件的应力,提高零件的耐久性。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的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I)、左前纵梁(2)、右前纵梁(3)、第一前悬支座(4)、第二前悬支座(5),所述横梁(I)由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第三连接管(13)、第四连接管(14)、第五连接管(15)依次相连构成,所述第一连接管(11)与所述第二连接管(12)连接形成第一角度,所述第二连接管(12)与所述第三连接管(13)形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三连接管(13)与所述第四连接管(14)形成第三角度,所述第四连接管(14)与所述第五连接管(15)形成第四角度;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四角度相同,所述第二角度与所述第三角度相同,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均为钝角;所述左前纵梁(2)与所述第五连接管(15)相连,所述右前纵梁(3)与第一连接管(11)相连,第一前悬支座(4)分别与右前纵梁(3)和所述第二连接管(12)相连,所述第二前悬支座(5)分别与左前纵梁(2)和所述第四连接管(1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悬支座(4)和所述第二连接管(12)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悬支座(5)与所述第四连接管(14)焊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悬支座(4)与所述右前纵梁(3)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悬支座(5)与所述左前纵梁(2)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安装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横梁呈弯曲形状,横梁与第一前悬支座和第二前悬支座形成非直角三角形,提高整车扭转刚度和结构传力面积,消除应力集中;提高整车的扭转刚度约5%,提高整车稳定性。
文档编号B62D21/09GK202728341SQ2012202917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曾蔚, 劳兵, 陈宏玺, 彭斌, 和丽梅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