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车的副梁和大梁的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副梁和大梁的连接组件,包括,上连接耳、下连接耳、连通孔和弹性元件;螺栓通过所述上连接耳和下连接耳的连通孔将二者连接为一体;所述连通孔为腰形。有益效果是:由于装配孔为腰形,有效克服了装配误差,提高了装配效率;另外,上耳板和下耳板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减震效果良好,提高了车辆的安全质量。
【专利说明】混凝土搅拌车的副梁和大梁的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车副梁和大梁的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混凝土搅拌车的副梁和大梁一般是通过连接耳进行连接。为了加工方便通常将上连接耳的上耳板,下连接耳的下背板和下耳板的螺栓连接孔加工为圆形通孔。虽然加工比较方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装配中的误差积累,导致总装车间无法装配,由于连接耳厚度较厚,需要在装配现场进行火焰切割处理,然而,火焰切割会影响了车辆质量、外观,同时也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强度高、减震效果好、能有效克服误差积累的混凝土搅拌车副梁和大梁的连接组件。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副梁和大梁的连接组件,包括,上连接耳、下连接耳和连通孔;螺栓通过所述上连接耳和下连接耳的连通孔将二者连接为一体;所述连通孔为腰形。
[0005]还包括有固定在所述上连接耳和下连接耳之间的弹性元件。
[0006]所述上连接耳包括上背板、焊接在上背板上的上耳板和三角筋,所述上耳板弯折为U型,U型的底部形成有纵向腰形连通孔;所述下连接耳包括下背板和焊接在下背板上的下耳板;所述下耳板弯折为U型,所述下背板和U型的底部形成有横向腰形连通孔。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装配孔为腰形,有效克服了装配误差,提高了装配效率;另外,上耳板和下耳板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减震效果良好,提高了车辆的安全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连接耳示意图;
[0010]图3是实用型连下连接耳示意图;
[0011]图4是连接组件的组成立体示意图。
[0012]图中:
[0013]10、上连接耳 20、下连接耳 30、弹性元件
[0014]4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车的副梁和大梁的连接组件,包括,上连接耳10、下连接耳20、连通孔和弹性元件30 ;螺栓40通过所述上连接耳10和下连接耳20的连通孔将二者连接为一体;所述连通孔为腰形,腰形通孔用于调节装配误差;所述上连接耳10和下连接耳20中间连接有弹性元件30,如PE材料等,弹性元件起到缓冲防振的作用。
[0017]根据公式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的副梁和大梁的连接组件,包括,上连接耳(10)、下连接耳(20)和连通孔;螺栓(40)通过所述上连接耳(10)和下连接耳(20)的连通孔将二者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为腰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车的副梁和大梁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在所述上连接耳(10)和下连接耳(20)之间的弹性元件(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车的副梁和大梁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耳(10)包括上背板(11)、焊接在上背板(11)上的上耳板(12)和三角筋(13),所述上耳板(12)弯折为U型,U型的底部形成有纵向腰形连通孔(14);所述下连接耳(20)包括下背板(21)和焊接在下背板(21)上的下耳板(22);所述下耳板(22)弯折为U型,所述下背板(21)和U型的底部形成有横向腰形连通孔(23 )。
【文档编号】B62D21/18GK203381683SQ201320342085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4日
【发明者】张洪博, 万维中, 田利红 申请人:天津星马汽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