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前护罩与中缝盖板前体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3811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前护罩与中缝盖板前体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摩托车前护罩与中缝盖板前体安装结构,包括前护罩和中缝盖板前体,其中前护罩位于中缝盖板前体的侧面,这两个件的相对处扣合在一起,且前护罩和中缝盖板前体的中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前护罩顶面的后端部设有一个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与前护罩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而限位凸台的外形为正四棱柱,其高度为1.7—2.3mm,且限位凸台的前表面与中缝盖板前体后表面紧贴。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限位凸台防止前护罩装配到位后向前窜动,且限位凸台的高度设计合理,能很好地保证美观,这样既能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又能保证前护罩和中缝盖板前体之间的间隙均匀,一致性好,进而保证外观。
【专利说明】摩托车前护罩与中缝盖板前体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的前护罩与中缝盖板前体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鉴于当前消费者,特别是针对高档车型的外观审美要求日益提高的环境下,我们的摩托车覆盖件设计既要满足装配工艺性要求,装配后又不得有间隙不均匀、装配不到位的现象。为摩托车制造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是,前护罩与中缝盖板前体分别是摩托车的两个覆盖外观结构零件,目前这两个覆盖件的装配过程如下:首先将中缝盖板前体装配到车架上,然后由前往后将前护罩推入中缝盖板前体,待前护罩推入到位,并与中缝盖板前体扣合好后必须按住前护罩,并马上用螺钉将两个覆盖件的中部固定连接,否则前护罩可能会向前窜动,甚至于脱落。
[0003]现有装配方式的缺陷是:1、前护罩推到位后无法防止其向前窜动,这样就容易导致前护罩向前窜动,甚至于脱落,从而增大装配难度,降低装配效率。2、同样由于现有结构无法防止前护罩向前窜动,装配好后常常出现前护罩与中缝盖板前体之间的间隙有可能不均匀的情况,这样就影响产品的一致性,并影响产品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前护罩与中缝盖板前体安装结构,欲防止前护罩装配好后向前窜动。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前护罩与中缝盖板前体安装结构,包括前护罩(I)和中缝盖板前体(2),其中前护罩(I)位于中缝盖板前体(2)的侧面,这两个件的相对处扣合在一起,且前护罩(I)和中缝盖板前体(2)的中部及后端部均通过分别螺钉
(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罩(I)顶面的后端部设有一个限位凸台(la),该限位凸台与前护罩(I)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而限位凸台(Ia)的外形为正四棱柱,其高度为1.7—
2.3mm,且限位凸台(Ia)的前表面与所述中缝盖板前体(2)后表面紧贴。
[0006]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前护罩(I)顶面的后端部增设有一个限位凸台(la),该限位凸台与前护罩(I)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而限位凸台(Ia)的外形为正四棱柱,其高度为1.7 — 2.3mm,且限位凸台(Ia)的前表面与所述中缝盖板前体(2)后表面紧贴。
[0007]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限位凸台(Ia)防止前护罩(I)装配到位后向前窜动,且限位凸台(Ia)的高度设计合理,能很好地保证美观,这样既能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又能保证前护罩(I)和中缝盖板前体(2 )之间的间隙均匀,一致性好,进而保证外观,且通过小改动就解决了大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0008]所述限位凸台(Ia)的长度为5.8一6mm,其宽度为5.3一5.5mm。
[000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限位凸台(Ia)防止前护罩(I)装配到位后向前窜动,且限位凸台(Ia)的高度设计合理,能很好地保证美观,这样既能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又能保证前护罩(I)和中缝盖板前体(2)之间的间隙均匀,一致性好,进而保证外观,且通过小改动就解决了大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2所示,一种摩托车前护罩与中缝盖板前体安装结构,主要由前护罩1、中缝盖板前体2和螺钉3构成,其中中缝盖板前体2为注塑件,该中缝盖板前体2的结构与现有结构完全相同,且装配时该中缝盖板前体2首先被装配到车架上。所述前护罩I位于中缝盖板前体2的侧面,这两个件的相对处扣合在一起,其扣合方式与现有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并且,所述前护罩I和中缝盖板前体2的中部及后端部均分别通过螺钉3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案的发明点,所述前护罩I顶面的后端部设有一个限位凸台la,该限位凸台Ia与前护罩I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限位凸台Ia的外形为正四棱柱,该限位凸台Ia的高度为1.7—2.3mm,其长度为5.8—6mm,其宽度为5.3—5.5mm,且限位凸台Ia顶面的边缘设有拔模斜度。装配到位后,所述限位凸台Ia的前表面与中缝盖板前体2后表面紧贴,从而防止前护罩I向前窜动。
[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前护罩与中缝盖板前体安装结构,包括前护罩(I)和中缝盖板前体(2),其中前护罩(I)位于中缝盖板前体(2)的侧面,这两个件的相对处扣合在一起,且前护罩(I)和中缝盖板前体(2)的中部及后端部均通过分别螺钉(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罩(I)顶面的后端部设有一个限位凸台(la),该限位凸台与前护罩(I)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而限位凸台(Ia)的外形为正四棱柱,其高度为1.7—2.3mm,且限位凸台(Ia)的前表面与所述中缝盖板前体(2)后表面紧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前护罩与中缝盖板前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Ia)的长度为5.8一6mm,其宽度为5.3一5.5mm。
【文档编号】B62J23/00GK203727538SQ201420086839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7日
【发明者】朱盅渝, 周玉琴, 孙敏, 滕云 申请人: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