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5905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和车辆,能够方便安全地进行转弯操作。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包括:转盘、中绳轮、后绳轮,其等直径且分别水平可旋转地安装到前、中、后桥,中后绳轮通过联杆结构相连以同步同向旋转;前、后钢丝绳,前钢丝绳绕过转盘向后延伸的两个前段分别连接到后钢丝绳绕过中绳轮向前延伸的两个后段,这两个前段或两个后段分离交叉,转盘的旋转带动中绳轮反向旋转;多个导轮,其可旋转地顶压前、后钢丝绳以引导绳走向;中传动系统,其连接在中桥与后绳轮之间使中桥上的中车轮随后绳轮顺转而右转或随后绳轮逆转而左转;后传动系统,其连接在后桥与中绳轮之间使后桥上的后车轮随中绳轮顺转而右转或随中绳轮逆转而左转。
【专利说明】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0002]为适应运载火箭转场运输的需要,公路运输车(以下简称为公路车)通常为大载荷、长轴距的特种运输全挂车。
[0003]然而,由于所运输产品通常具有大载荷和大尺寸,因而这样的公路车通常长度较大,使其转弯半径较大,需要占用较大的路面,而且转弯操作难度大,安全性低。特别是在复杂的道路情况下,例如当道路较狭窄时,较长的公路车则难以方便安全地进行转弯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和车辆,能够方便安全地进行转弯操作。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包括:
[0006]转盘、中绳轮、后绳轮,其等直径且分别水平可旋转地安装到前、中、后桥,中、后绳轮通过联杆结构相连以同步同向旋转;
[0007]前、后钢丝绳,前钢丝绳绕过转盘向后延伸的两个前段分别连接到后钢丝绳绕过中绳轮向前延伸的两个后段,这两个前段或两个后段分离交叉,转盘的旋转带动中绳轮反向旋转;
[0008]多个导轮,其可旋转地顶压前、后钢丝绳以引导绳走向;
[0009]中传动系统,其连接在中桥与后绳轮之间使中桥上的中车轮随后绳轮顺转而右转或随后绳轮逆转而左转;
[0010]后传动系统,其连接在后桥与中绳轮之间使后桥上的后车轮随中绳轮顺转而右转或随中绳轮逆转而左转。
[0011]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前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通过用于调整绳张紧度的伸缩器连接到所述后钢丝绳的两端。
[0012]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导轮包括:以竖直力顶压所述前钢丝绳和/或后钢丝绳的竖导轮,和以水平力顶压所述前钢丝绳和/或后钢丝绳的横导轮。
[0013]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
[0014]所述竖导轮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前钢丝绳和/或后钢丝绳绕过相邻的竖导轮的上侧和/或下侧;
[0015]和/或
[0016]所述横导轮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前钢丝绳和/或后钢丝绳绕过相邻的横导轮的左侧和/或右侧。
[0017]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
[0018]所述转盘的边缘或轮毂上设置有转盘凸头;
[0019]左、右限位块设置在车辆的车架上并分别处于所述转盘凸头左、右侧,从而当所述转盘凸头随所述转盘左、右旋转而移动碰到所述左、右限位块时限制所述转盘进一步向左、右旋转。
[0020]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左、右限位块基于所述转盘的旋转中心相对于车辆前行方向处于±30°的位置。
[0021]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在所述转盘、中绳轮、后绳轮中的任一种上设置有:角度刻度盘;和随所述所述转盘或中绳轮或后绳轮旋转而旋转以指示角度的指针。
[0022]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
[0023]所述中传动系统包括:后纵杆,其转动连接到所述后绳轮与枢转安装于中桥上的中摆臂之间;中横杆,其转动连接到所述中摆臂与固定连接于中车轮的中梯形臂之间;当车辆左转时,所述转盘逆时针旋转而带动所述中、后绳轮顺时针旋转,所述后绳轮带动所述后纵杆前移带动所述中摆臂顺时针旋转,所述中摆臂带动所述中横杆右移带动所述中梯形臂顺时针旋转,由此使中车轮右转;当车辆右转时,所述转盘顺时针旋转而带动所述中、后绳轮逆时针旋转,所述后绳轮带动所述后纵杆后移带动所述中摆臂逆时针旋转,所述中摆臂带动所述中横杆左移带动所述中梯形臂逆时针旋转,由此使中车轮左转;
[0024]和/ 或
[0025]所述后传动系统包括:中纵杆,其转动连接到所述中绳轮与枢转安装于后桥上的后摆臂之间;后横杆,其转动连接到所述后摆臂与固定连接于后车轮的后梯形臂之间;当车辆左转时,所述转盘逆时针旋转而带动所述中、后绳轮顺时针旋转,所述中绳轮带动所述中纵杆后移带动所述后摆臂顺时针旋转,所述后摆臂带动所述后横杆左移带动所述后梯形臂顺时针旋转,由此使后车轮右转;当车辆右转时,所述转盘顺时针旋转而带动所述中、后绳轮逆时针旋转,所述中绳轮带动所述中纵杆前移带动所述后摆臂逆时针旋转,所述后摆臂带动所述后横杆右移带动所述后梯形臂逆时针旋转,由此使后车轮左转。
[0026]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后纵杆和所述中纵杆分别处于所述中绳轮与所述后绳轮的连线的两侧,且分别转动连接到所述后绳轮的轮毂上和所述中绳轮的轮毂上。
[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前桥、中桥、后桥,其还包括如前所述的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
[00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和车辆,能够方便安全地进行转弯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用于例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中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0030]图1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003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解释。
[003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和车辆,能够方便安全地进行转弯操作。
[00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包括:
[0035]转盘、中绳轮、后绳轮,其等直径且分别水平可旋转地安装到前、中、后桥,中、后绳轮通过联杆结构相连以同步同向旋转;
[0036]前、后钢丝绳,前钢丝绳绕过转盘向后延伸的两个前段分别连接到后钢丝绳绕过中绳轮向前延伸的两个后段,这两个前段或两个后段分离交叉,转盘的旋转带动中绳轮反向旋转;
[0037]多个导轮,其可旋转地顶压前、后钢丝绳以引导绳走向;
[0038]中传动系统,其连接在中桥与后绳轮之间使中桥上的中车轮随后绳轮顺转而右转或随后绳轮逆转而左转;
[0039]后传动系统,其连接在后桥与中绳轮之间使后桥上的后车轮随中绳轮顺转而右转或随中绳轮逆转而左转。
[0040]在此应理解,以车辆的前行方向为基准,前、中、后桥依次从前向后布置,在本文中所述的“前”是指沿车辆前行方向,而“后”是指逆车辆前行方向,且“左”和“右”也是基于车辆前行方向以前视方向为基准的。如前后左右这样的表述均基于车辆前行方向进行描述以限定各个相关部件/部分的位置关系,而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1]这样,通过由分别绕过转盘和中绳轮的前、后钢丝绳按特定方式相连(即,前、后钢丝绳的绳端以分离交叉的形式相连)的转盘-中绳轮结构,当前桥上的前车轮转弯时,前桥上的转盘旋转,这将带动中桥上的中绳轮反向旋转,而且转盘与中绳轮由于直径相等而具有相同的转角(这将简化结构,并可使钢丝绳受力均匀而不会受转角影响);通过联杆结构相连且直径相等的中、后绳轮同步同向旋转(这将简化结构,并可使钢丝绳受力均匀而不会受转角影响),使得后桥上的后绳轮也随转盘旋转而反向旋转。
[0042]应理解,对于在转盘与中绳轮之间的钢丝绳(所述的前、后钢丝绳在本文中可统称为钢丝绳)“分离交叉”布置,可以使前钢丝绳的两个前段相互分离交叉后再分别连接到后钢丝绳的两个后段(可称为前交叉布置),也可以使前钢丝绳的两个前段分别连接到已经相互分离交叉的后钢丝绳的两个后段(可称为后交叉布置),这两种布置均可将转盘的旋转转化为中绳轮的反向旋转。
[0043]中传动系统连接在中桥与后绳轮之间,用于控制中桥上的中车轮随前车轮转弯而相应运动。如前所述,当前车轮转弯时,转盘旋转带动中、后绳轮反向旋转,后绳轮的旋转带动中车轮相应转动以配合车辆转弯。具体而言,当车辆左转时,前桥上的转盘逆时针旋转(可简称为逆转),带动中、后绳轮顺时针旋转(可简称为顺转),后绳轮的顺转经由中传动系统而带动中桥上的中车轮右转;类似地,当车辆右转时,后绳轮的逆转经由中传动系统而带动中车轮左转。
[0044]后传动系统连接在后桥与中绳轮之间,用于控制后桥上的后车轮随前车轮转弯而相应运动。如前所述,当前车轮转弯时,转盘旋转带动中、后绳轮反向旋转,中绳轮的旋转带动后车轮相应转动以配合车辆转弯。具体而言,当车辆左转时,前桥上的转盘逆时针旋转(可简称为逆转),带动中、后绳轮顺时针旋转(可简称为顺转),中绳轮的顺转经由后传动系统而带动后桥上的后车轮右转;类似地,当车辆右转时,中绳轮的逆转经由后传动系统而带动后车轮左转。
[0045]可见,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车辆的转弯虚轴处于前桥与中、后桥之间,当车辆转弯时,前车轮的转动经由转盘、中、后绳轮以及中、后传动系统带动中、后车轮反向转动(与前车轮的转向相反)以配合由前车轮发起的转弯,由此使车辆的转弯半径(即与转弯虚轴对应的等同转弯半径)减小,使转弯占用道路面积的需求显著降低,从而使车辆即使面对狭窄的复杂路况也能够更方便安全地实现转弯,提高了车辆、特别是运载大尺寸产品的长公路车的通行能力。
[0046]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的技术方案中,采用钢丝绳(前、后钢丝绳)作为传动介质,简化了车辆转向系统的构造,减轻了其结构和重量,提高了车辆转向系统的可靠性。
[0047]另外,导轮本身是可旋转的导轮,其以特定方式(例如施加于钢丝绳的力的大小和方向)顶压在前、后钢丝绳上以引导钢丝绳的走向以及所处位置,从而便于钢丝绳在公路车中布置以避开车中的其他部件或部分。当钢丝绳移动时,导轮相应旋转以减少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牵引动力损耗和钢丝绳磨损。
[0048]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前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通过用于调整绳张紧度的伸缩器连接到所述后钢丝绳的两端。伸缩器(例如可为拉紧器)可调节钢丝绳的松紧(张紧度),便于调整转盘、中、后绳轮等各部件的转角关系,并且可提高所述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的易维护性和易操作性。
[0049]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导轮包括:以竖直力顶压所述前钢丝绳和/或后钢丝绳的竖导轮,和以水平力顶压所述前钢丝绳和/或后钢丝绳的横导轮。所述竖导轮可维持钢丝绳的竖直位置,使得前、后钢丝绳不会意外碰到车辆中的其他部件或部分以保证正常传动,并确保所述的钢丝绳间的“分离交叉”布置。所述横导轮可维持钢丝绳的水平位置使得前、后钢丝绳不会意外碰到车辆中的其他部件或部分以保证正常传动。
[0050]应注意的是,所述的竖直力并不局限于单一的竖直力,包含竖直分力的斜向施加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类似地,所述的水平力并不局限于单一的水平力,包含水平分力的斜向施加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51]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竖导轮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前钢丝绳和/或后钢丝绳绕过相邻的竖导轮的上侧和/或下侧,使得钢丝绳不会意外碰到车辆中的其他部件或部分以保证正常传动,并确保钢丝绳间的“分离交叉”布置。在一个实施例中,钢丝绳可依次绕过第一个竖导轮的上侧、第二个竖导轮的下侧、和第三个竖导轮的上侧。
[0052]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横导轮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前钢丝绳和/或后钢丝绳绕过相邻的横导轮的左侧和/或右侧,使得钢丝绳不会意外碰到车辆中的其他部件或部分以保证正常传动。
[0053]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
[0054]所述转盘的边缘或轮毂上设置有转盘凸头;
[0055]左、右限位块设置在车辆的车架上并分别处于所述转盘凸头左、右侧,从而当所述转盘凸头随所述转盘左、右旋转而移动碰到所述左、右限位块时限制所述转盘进一步向左、右旋转。
[0056]这样,当前桥上的转盘在转弯操作中左右旋转时,与转盘形成一体或固定连接的转盘凸头随之左右移动,但受到左右两侧左、右限位块的约束而只能被限制在左、右限位块之间的范围内运动,由此限制转盘的旋转,即,限制前车轮的转弯角度,以确保车辆转弯操作的安全性。
[0057]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左、右限位块基于所述转盘的旋转中心相对于车辆前行方向处于±30°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左、右限位块限定了 60度的旋转角度范围。
[0058]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在所述转盘、中绳轮、后绳轮中的任一种上设置有:角度刻度盘;和随所述所述转盘或中绳轮或后绳轮旋转而旋转以指示角度的指针。这样,可方便地查看转盘、中、后绳轮的转角,便于检查和监控它们的转角关系。
[0059]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
[0060]所述中传动系统包括:后纵杆,其转动连接到所述后绳轮与枢转安装于中桥上的中摆臂之间;中横杆,其转动连接到所述中摆臂与固定连接于中车轮的中梯形臂之间;当车辆左转时,所述转盘逆时针旋转而带动所述中、后绳轮顺时针旋转,所述后绳轮带动所述后纵杆前移带动所述中摆臂顺时针旋转,所述中摆臂带动所述中横杆右移带动所述中梯形臂顺时针旋转,由此使中车轮右转;当车辆右转时,所述转盘顺时针旋转而带动所述中、后绳轮逆时针旋转,所述后绳轮带动所述后纵杆后移带动所述中摆臂逆时针旋转,所述中摆臂带动所述中横杆左移带动所述中梯形臂逆时针旋转,由此使中车轮左转;
[0061]和/或
[0062]所述后传动系统包括:中纵杆,其转动连接到所述中绳轮与枢转安装于后桥上的后摆臂之间;后横杆,其转动连接到所述后摆臂与固定连接于后车轮的后梯形臂之间;当车辆左转时,所述转盘逆时针旋转而带动所述中、后绳轮顺时针旋转,所述中绳轮带动所述中纵杆后移带动所述后摆臂顺时针旋转,所述后摆臂带动所述后横杆左移带动所述后梯形臂顺时针旋转,由此使后车轮右转;当车辆右转时,所述转盘顺时针旋转而带动所述中、后绳轮逆时针旋转,所述中绳轮带动所述中纵杆前移带动所述后摆臂逆时针旋转,所述后摆臂带动所述后横杆右移带动所述后梯形臂逆时针旋转,由此使后车轮左转。
[0063]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后纵杆和所述中纵杆分别处于所述中绳轮与所述后绳轮的连线的两侧,且分别转动连接到所述后绳轮的轮毂上和所述中绳轮的轮毂上。这样,通过后绳轮利用后纵杆控制中车轮并通过中绳轮利用中纵杆控制后车轮,充分利用空间,使得所述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的结构更紧凑。
[0064]图1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的结构俯视图。
[0065]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可见,所述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包括:
[0066]转盘100、中绳轮200、后绳轮300,其等直径且分别水平可旋转地安装到前、中、后桥10、20、30,中、后绳轮200、300通过联杆结构相连以同步同向旋转;
[0067]前、后钢丝绳410、420,前钢丝绳410绕过转盘100向后(在图1中显示为向下)延伸的两个前段分别连接到后钢丝绳420绕过中绳轮200向前(在图1中显示为向上)延伸的两个后段,这两个前段或两个后段分离交叉,转盘100的旋转带动中绳轮200反向旋转;
[0068]多个导轮,其可旋转地顶压前、后钢丝绳410、420以引导绳走向;
[0069]中传动系统,其连接在中桥20与后绳轮300之间使中桥20上的中车轮(图中未示出)随后绳轮300顺转而右转(在图1中显示为向右转)或随后绳轮300逆转而左转(在图1中显示为向左转);
[0070]后传动系统,其连接在后桥30与中绳轮200之间使后桥30上的后车轮(图中未不出)随中绳轮200顺转而右转(在图1中显示为向右转)或随中绳轮200逆转而左转(在图1中显示为向左转)。
[0071]在图1的实施例中,根据需要还可另外包括更多特征,具体如下:
[0072]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钢丝绳410的两端分别通过用于调整绳张紧度的伸缩器440连接到所述后钢丝绳420的两端。
[0073]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轮包括:以竖直力顶压所述前钢丝绳410和/或后钢丝绳420的竖导轮,和以水平力顶压所述前钢丝绳410和/或后钢丝绳420的横导轮。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竖导轮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前钢丝绳410和/或后钢丝绳420绕过相邻的竖导轮的上侧和/或下侧。
[0074]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盘100的边缘或轮毂上设置有转盘凸头;左、右限位块设置在车辆的车架上并分别处于所述转盘凸头左、右侧,从而当所述转盘凸头随所述转盘100左、右旋转而移动碰到所述左、右限位块时限制所述转盘100进一步向左、右旋转。
[0075]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右限位块基于所述转盘100的旋转中心且相对于车辆前行方向(在图1中为向上方向)处于±30°的位置(如图1中标示)。
[007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前桥、中桥、后桥,其还包括如前所述的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
[007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和车辆,能够方便安全地进行转弯操作。
[0078]在所述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中,利用钢丝绳以及中、后传动系统的整体传动体系具有结构紧凑、承受载荷大、可靠性高、维修性好、性价比高等优点,大大提高了公路车的机动性能、通行适应能力和行驶安全性,使其满足在狭窄复杂路况下(例如在三级公路上)进行转弯等行驶操作的需要。
[007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盘、中绳轮、后绳轮,其等直径且分别水平可旋转地安装到前、中、后桥,中、后绳轮通过联杆结构相连以同步同向旋转; 前、后钢丝绳,前钢丝绳绕过转盘向后延伸的两个前段分别连接到后钢丝绳绕过中绳轮向前延伸的两个后段,这两个前段或两个后段分离交叉,转盘的旋转带动中绳轮反向旋转; 多个导轮,其可旋转地顶压前、后钢丝绳以引导绳走向; 中传动系统,其连接在中桥与后绳轮之间使中桥上的中车轮随后绳轮顺转而右转或随后绳轮逆转而左转; 后传动系统,其连接在后桥与中绳轮之间使后桥上的后车轮随中绳轮顺转而右转或随中绳轮逆转而左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通过用于调整绳张紧度的伸缩器连接到所述后钢丝绳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轮包括:以竖直力顶压所述前钢丝绳和/或后钢丝绳的竖导轮,和以水平力顶压所述前钢丝绳和/或后钢丝绳的横导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导轮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前钢丝绳和/或后钢丝绳绕过相邻的竖导轮的上侧和/或下侧; 和/或 所述横导轮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前钢丝绳和/或后钢丝绳绕过相邻的横导轮的左侧和/或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盘的边缘或轮毂上设置有转盘凸头; 左、右限位块设置在车辆的车架上并分别处于所述转盘凸头左、右侧,从而当所述转盘凸头随所述转盘左、右旋转而移动碰到所述左、右限位块时限制所述转盘进一步向左、右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限位块基于所述转盘的旋转中心相对于车辆前行方向处于±30°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盘、中绳轮、后绳轮中的任一种上设置有:角度刻度盘;和随所述所述转盘或中绳轮或后绳轮旋转而旋转以指示角度的指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传动系统包括:后纵杆,其转动连接到所述后绳轮与枢转安装于中桥上的中摆臂之间;中横杆,其转动连接到所述中摆臂与固定连接于中车轮的中梯形臂之间;当车辆左转时,所述转盘逆时针旋转而带动所述中、后绳轮顺时针旋转,所述后绳轮带动所述后纵杆前移带动所述中摆臂顺时针旋转,所述中摆臂带动所述中横杆右移带动所述中梯形臂顺时针旋转,由此使中车轮右转;当车辆右转时,所述转盘顺时针旋转而带动所述中、后绳轮逆时针旋转,所述后绳轮带动所述后纵杆后移带动所述中摆臂逆时针旋转,所述中摆臂带动所述中横杆左移带动所述中梯形臂逆时针旋转,由此使中车轮左转; 和/或 所述后传动系统包括:中纵杆,其转动连接到所述中绳轮与枢转安装于后桥上的后摆臂之间;后横杆,其转动连接到所述后摆臂与固定连接于后车轮的后梯形臂之间;当车辆左转时,所述转盘逆时针旋转而带动所述中、后绳轮顺时针旋转,所述中绳轮带动所述中纵杆后移带动所述后摆臂顺时针旋转,所述后摆臂带动所述后横杆左移带动所述后梯形臂顺时针旋转,由此使后车轮右转;当车辆右转时,所述转盘顺时针旋转而带动所述中、后绳轮逆时针旋转,所述中绳轮带动所述中纵杆前移带动所述后摆臂逆时针旋转,所述后摆臂带动所述后横杆右移带动所述后梯形臂逆时针旋转,由此使后车轮左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纵杆和所述中纵杆分别处于所述中绳轮与所述后绳轮的连线的两侧,且分别转动连接到所述后绳轮的轮毂上和所述中绳轮的轮毂上。
10.一种车辆,包括前桥、中桥、后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
【文档编号】B62D13/00GK203974941SQ201420263068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发明者】齐鸣, 王 忠, 万芳, 杨波, 佟家慧 申请人: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