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乘式电动车副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064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跨乘式电动车副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跨乘式电动车副车架结构,包括副车架主体、加强固定板和减震固定架,副车架主体为左右并排设置,两个副车架主体之间通过加强固定板和减震固定架连接固定,副车架主体上端设有凸起的固定架,固定架左侧下方设有固定平架,副车架主体内设有若干附件固定孔,副车架主体上端部设有固定槽,副车架主体形心处设有稳固空腔,稳固空腔下侧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板连接槽和装饰安装孔,副车架主体底端部设有三个车架固定孔,副车架主体为钢材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安装便捷,减轻了车身的震动感,避免了因车身晃动剧烈而导致零部件出现松动或损坏的现象。
【专利说明】跨乘式电动车副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支撑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跨乘式电动车副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电动车因其环保、便捷而受广大用户的喜爱。在电动车中,车架的刚性、韧性、稳定性与强度对舒适度、安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动车副车架主要用于连接固定电动车主体车架和其它附件,在电动车安装中起到关键承接的作用,其需要承载的压力较大,目前现有的电动车中,在颠簸路况行驶过程中,会具备强烈的震动,使电动车需要承载较大的冲击力,让用户感觉舒适性较差,且易导致车件固定出现松动,甚至出现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乘式电动车副车架结构,具有稳定性好、强度高、结构简单及拆卸安装便捷的特点,同时适当的刚性和韧性可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000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跨乘式电动车副车架结构,包括副车架主体、加强固定板和减震固定架,所述副车架主体为左右并排设置,两个所述副车架主体之间通过加强固定板和减震固定架连接固定,所述副车架主体上端设有凸起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左侧下方设有固定平架,所述副车架主体内设有若干附件固定孔,所述副车架主体上端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副车架主体形心处设有稳固空腔,所述稳固空腔下侧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板连接槽和装饰安装孔,所述副车架主体底端部设有三个车架固定孔,所述副车架主体为钢材构成。
[0006]所述加强固定板呈折面结构,所述加强固定板下折面设有充电座安置槽,所述加强固定板内设有若干固定孔。
[0007]所述减震固定架中端部位设有减震吊耳,所述减震吊耳呈“U”型结构。
[0008]所述固定架呈半圆弧状。
[0009]所述附件固定孔具有不同尺寸规格。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跨乘式电动车副车架通过加强固定板和减震固定架联合固定两个副车架主体构成,利用双位固定增强整体副车架的紧固度,副车架主体内设有若干附件固定孔、固定槽、稳固空腔、固定板连接槽、装饰安装孔及车架固定孔,附件固定孔可以使电动车副车架与其余电动车附件进行连接固定,稳固空腔设置在副车架主体形心处,副车架主体利用内置稳固空腔的结构可以有效的将副车架主体所承载的压力进行多向分解,提高了副车架主体的韧性,减轻了车身的震动感,避免了因车身晃动剧烈而导致零部件出现松动或损坏的现象,同时可以增加电动车副车架的整体强度,增强稳定性。副车架主体为钢材构成,可以有效的保证电动车副车架的刚度和强度,提高了电动车的安全性能。加强固定板内呈折面结构,使加强固定板与副车架主体的连接固定呈多面连接,可以增加固定效果,加强固定板下折面设有充电座安置槽,方便充电座的安装固定。
[0011]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跨乘式电动车副车架结构,包括副车架主体1、加强固定板2和减震固定架3,两个副车架主体I为左右并排设置,两个副车架主体I之间通过加强固定板2和减震固定架3连接固定,利用双位固定增强整体副车架的紧固度,力口强固定板2呈折面结构,使加强固定板2与副车架主体3的连接固定呈多面连接,可以增加固定效果,加强固定板2下折面设有充电座安置槽21,加强固定板2内设有若干固定孔22,方便充电座的安装固定和其它附件的安装,减震固定架3中端部位设有减震吊耳31,可以使冲击力能够得到均匀分布,减震吊耳31呈“U”型结构,用于固定连接后减震器,该结构安装方便,副车架主体I上端设有凸起的固定架11,固定架11呈半圆弧状,方便部件的安装固定,固定架11左侧下方设有固定平架13,副车架主体I内设有若干附件固定孔12,利用附件固定孔12使电动车附件与副车架主体I进行连接固定,副车架主体I上端部设有固定槽14,副车架主体I形心处设有稳固空腔15,副车架主体I利用内置稳固空腔15的结构可以有效的将副车架主体I所承载的压力进行多向分解,提高了副车架主体I的韧性,减轻了车身的震动感,避免了因车身晃动剧烈而导致零部件出现松动或损坏的现象,同时可以增加电动车副车架的整体强度,增强稳定性,稳固空腔15下侧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板连接槽16和装饰安装孔17,固定板连接槽16可以用于稳固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装饰安装孔17用于安装装饰品或塑料件,可以增加电动车的美观度,副车架主体I底端部设有三个车架固定孔18,车架固定孔可以有效的将副车架与车架进行连接固定,安装方便,副车架主体I为钢材构成,可以保证电动车副车架自身的强度。
[0017]综合所述,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跨乘式电动车的承载安装,可以实现合理避震,增加车身的强度,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让用户具有较高的舒适度,避免了因车身晃动剧烈而导致零部件出现松动或损坏的现象,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0018]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ο
【权利要求】
1.一种跨乘式电动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车架主体(I)、加强固定板(2)和减震固定架(3),所述副车架主体(I)为左右并排设置,两个所述副车架主体(I)之间通过加强固定板(2 )和减震固定架(3 )连接固定,所述副车架主体(I)上端设有凸起的固定架(11 ),所述固定架(11)左侧下方设有固定平架(13 ),所述副车架主体(I)内设有若干附件固定孔(12),所述副车架主体(I)上端部设有固定槽(14),所述副车架主体(I)形心处设有稳固空腔(15),所述稳固空腔(15)下侧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板连接槽(16)和装饰安装孔(17),所述副车架主体(I)底端部设有三个车架固定孔(18),所述副车架主体(I)为钢材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电动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固定板(2)呈折面结构,所述加强固定板(2)下折面设有充电座安置槽(21),所述加强固定板(2)内设有若干固定孔(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电动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固定架(3)中端部位设有减震吊耳(31),所述减震吊耳(31)呈“U”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电动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1)呈半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电动车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固定孔(12)具有不同尺寸规格。
【文档编号】B62K11/02GK204173104SQ201420618517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4日
【发明者】张华
申请人:张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