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064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转向管柱总成包括转向管柱;第一安装架,其用于固定安装至车身,且其上设置有吸能导向槽及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第二安装架,其与转向管柱固定连接,且通过穿过吸能导向槽的螺栓与第一安装架连接,螺栓穿过吸能导向槽而固定连接至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其中,在转向管柱受到的冲击大于设定阈值时,螺栓在第二安装架的带动下在吸能导向槽内吸能滑动,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与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相对运动至相互抵靠后并相对吸能滑动。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总成安全、可靠,且节约了转向管柱总成布置在车辆上的布置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转向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在汽车正碰过程中,汽车前舱会被障碍物阻挡而向驾驶员的方向移动,而驾驶员 则会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而向方向盘方向运动,并撞向方向盘,为了减少对驾驶员的伤害,国 家法规要求汽车转向系统中的转向管柱在车辆碰撞过程中具有溃缩吸能的功能。
[0003] 在现有技术中,转向管柱大多采用专门的导向结构、吸能机构等附属零件,例如剪 切块、吸能带等附属零件来实现溃缩吸能的目的。采用专门的导向结构或吸能机构,不仅增 加了转向管柱的开发成本,且不便于前舱空间的布局,而且机构过多容易出现各个机构之 间的干涉现象。
[0004] 因此,希望有一种车辆用转向管柱总成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 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管柱总成,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中的 上述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总成,所述转向管柱总成包括: 转向管柱;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用于固定安装至车身,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置有 吸能导向槽及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以及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转向管柱固 定连接,且通过穿过所述吸能导向槽的螺栓与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其中,所述螺栓穿过所 述吸能导向槽而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架吸能凸 起;其中,在转向管柱受到的冲击大于设定阈值时,所述螺栓在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带动下在 所述吸能导向槽内吸能滑动,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与所述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相对运 动至相互抵靠后并相对吸能滑动。
[0007]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安装架侧板以及连接两个所述 第一安装架侧板的第一安装架连接板,在所述两个第一安装架侧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 架吸能凸起,所述吸能导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 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侧板上沿所述第一安装架侧板长边方向延伸,所述吸能导向槽在所述第 一安装架连接板上沿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板的长边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架包括相对设 置的两个第二安装架侧板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架侧板的第二安装架连接板,所述第 二安装板的两个第二安装架侧板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安装架侧板相贴合,所述第二安装架 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板相贴合,所述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安 装架侧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起始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侧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架连接 板的厚度方向为同一方向的边上,并向相对的另一边方向延伸。
[0008]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向内突出;所述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向内突出; 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部分地容纳在所述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的内凹区域内。
[0009]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突起向所述两个第一安装架侧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架 连接板所围成的区域内突出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侧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架侧板之间 的间隙。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在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板上沿所述第一安装架 连接板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尺寸为大于等于150_,所述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在该方向的长 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的十分之一。
[0011]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侧板在吸能滑动过程中后与 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接触的一端至少有5mm的距离未与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接 触。
[0012] 优选地,所述两个第一安装架侧板及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板朝向其所围成的区域 的表面粗糙,所述两个第二安装架侧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架连接板背离其所围成的区域的表 面粗糙,使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相互粗糙接触。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架连接板之间的在第一安装架连 接板未与第二安装架连接板具有相对运动时的静摩擦力能够通过调节螺栓的松紧来设置。
[0014]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架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的两个第二安装架侧板 上进一步设置有条状突起,该条状突起向与所述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凹入方向相反的方向 突出,所述条状突起使所述螺栓在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带动下在所述吸能导向槽内吸能滑动 一定距离后与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配合,进一步增加所述转向管柱总成的吸能力。
[001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
[0016]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总成充分利用了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通过对第一安 装架与第二安装架的结构改造,使得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配合,形成了安全、可靠、简 单的转向管柱总成的溃缩吸能结构,节约了转向管柱总成布置在车辆上的布置空间,降低 了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转向管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图1所示的转向管柱总成中的第一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图1所示的转向管柱总成中的第二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图1所示的转向管柱总成中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21] 图5是图1所示的转向管柱总成的俯视剖视图。
[0022] 附图标记:
[0023]

【权利要求】
1. 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总成包括: 转向管柱(1); 第一安装架(2),所述第一安装架(2)用于固定安装至车身,所述第一安装架(2)上设 置有吸能导向槽(21)及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22);以及 第二安装架(4),所述第二安装架(4)与所述转向管柱(1)固定连接,且通过穿过所述 吸能导向槽(21)的螺栓(3)与所述第一安装架(2)连接,其中,所述螺栓(3)穿过所述吸 能导向槽(21)而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安装架(4),所述第二安装架(4)上设置有第二安装 架吸能凸起(42), 其中,在转向管柱(1)受到的冲击大于设定阈值时,所述螺栓(3)在所述第二安装架 (4)的带动下在所述吸能导向槽(21)内吸能滑动,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22)与所述第 二安装架吸能凸起(42)相对运动至相互抵靠后并相对吸能滑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⑵包括相对设置 的两个第一安装架侧板(23)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架侧板(23)的第一安装架连接板 (24),在所述两个第一安装架侧板(23)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22),所述吸能 导向槽(2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板(24)上,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22)在所述 第一安装架侧板(23)上沿所述第一安装架侧板(23)长边方向延伸,所述吸能导向槽(21) 在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板(24)上沿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板(24)的长边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安装架(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安装架侧板(43)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第 二安装架侧板(43)的第二安装架连接板(44),所述第二安装板(4)的两个第二安装架侧板 (43)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安装架侧板(23)相贴合,所述第二安装架连接板(44)与所述第 一安装架连接板(24)相贴合,所述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42)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安装架 侧板(43)上,所述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42)起始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侧板与所述第二安装 架连接板的厚度方向为同一方向的边上,并向相对的另一边方向延伸。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22)向 内关出; 所述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42)向内突出; 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22)部分地容纳在所述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42)的内凹区 域内。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突起(22)向 所述两个第一安装架侧板(23)与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板(24)所围成的区域内突出的尺寸 大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侧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架侧板之间的间隙。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22)在 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板(24)上沿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板(24)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尺寸为大 于等于150_,所述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42)在该方向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安装架吸 能凸起(22)的十分之一。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42)在 所述第二安装架侧板(43)在吸能滑动过程中后与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22)接触的一 端至少有5_的距离未与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22)接触。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安装架侧板(23)及 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板(24)朝向其所围成的区域的表面粗糙,所述两个第二安装架侧板 (43)及所述第二安装架连接板(44)背离其所围成的区域的表面粗糙,使所述第一安装架 (2)与所述第二安装架(4)相互粗糙接触。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板(24)与所 述第二安装架连接板(44)之间的在第一安装架连接板未与第二安装架连接板具有相对运 动时的静摩擦力能够通过调节螺栓(2)的松紧来设置。
9. 如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架⑷设置有所 述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42)的两个第二安装架侧板(43)上进一步设置有条状突起(45), 该条状突起(45)向与所述第二安装架吸能凸起(42)凹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所述条状 突起(45)使所述螺栓(3)在所述第二安装架(4)的带动下在所述吸能导向槽(21)内吸能 滑动一定距离后与所述第一安装架吸能凸起(22)配合,进一步增加所述转向管柱总成的 吸能力。
10. -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有如权利要求1一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 总成。
【文档编号】B62D1/19GK204161436SQ201420618538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3日
【发明者】张迪, 王福桂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