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动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2082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出行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动滑板车。

背景技术:
电动滑板车是目前出现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出行工具。常见的电动滑板车包括车体,该车体下部设有前轮和后轮,且该车体内设有电动部件,该后轮动力连接至该电动部件,同时,该车体的前部铰连有前杆,该前杆的上端设有扶手,该车体的后部铰连有后杆,该后杆上端设有座垫。即,在使用时,骑行者坐在座垫上,手握扶手,通过操控该电动部件,即可前行。当然,该前杆和车体之间、该后杆和车体之间均设有限位部件以使该前杆和后杆均可保持竖立,而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前杆和后杆折叠,以便于搬移。以及,该电动部件的控制件多位于该扶手上。然而,在搬移该电动滑板车时,使用者需要采用绳索将折叠后的前杆和后杆绑在一起,使成为一体的前杆和后杆作为一提手,方可方便的搬移该电动滑板车,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动滑板车,它具有易于搬移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电动滑板车,包括车体,该车体下部设有前轮和后轮,且该车体内设有电动部件,该后轮动力连接至该电动部件,同时,该车体的前部铰连有前杆,该前杆的上端设有扶手,该车体的后部铰连有后杆,该后杆上端设有座垫,所述车体的后部设有一钩子,该前杆和该钩子相配。所述车体后部固定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杆,该后杆的下端铰连在该连接杆的上端,同时,该钩子固定于一旋转套的边侧,该旋转套间隙配合的套在该连接杆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易于搬移。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动滑板车在需要搬移时,仅需将折叠后的前杆勾在钩子上,即可使该前杆作为一提手进行使用,避免采用绳索绑定等方式,极为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动滑板车在使用状态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相对于图1进行了放大);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动滑板车在搬移时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便携式电动滑板车,包括车体10。为了便携,该车体10的体积一般尽量制备的较为小巧。该车体10下部设有前轮21和后轮22,且该车体10内设有电动部件(图上未示出),该后轮22动力连接至该电动部件。当然,该电动部件必然包括电机和电池。同时,该车体10的前部铰连有前杆30,该前杆30的上端设有扶手40;该车体10的后部铰连有后杆50,该后杆50上端设有座垫60。当然,该滑板车还包括有限位结构以及操控该电动部件的控制件等部件。进一步的讲,该车体10的后部设有一钩子71,该前杆30和该钩子71相配。即,在需要搬移该滑板车时,仅需将该前杆30向后折叠而贴近该车体10,接着将该前杆30的自由端勾在该钩子71上,即可使该前杆30形成一提手,以便于搬移该滑板车。优化的,该车体10后部固定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杆80。该连接杆80凸出于该车体10上部的高度可以为50~100mm。该后杆50的下端铰连在该连接杆80的上端。同时,该钩子71固定于一旋转套70的边侧,该旋转套70间隙配合的套在该连接杆80上。当然,该连接杆80上最好设有防止该旋转套70脱出的台阶。这样,该旋转套70能够旋转,继而使该前杆30和该钩子71能够更方便的勾在一起。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