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备胎拆卸过孔。
背景技术:
市售车型的备胎拆卸堵盖结构,一般为堵盖中间开凹槽,客户拆卸堵盖时,需要借助硬币或者螺丝刀才能实现堵盖拆离,拆卸便捷性很差,在急于使用备胎的情况下,易引起客户极大抱怨。还有一部分车型的堵盖与本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实现锁紧,造成堵盖及本体的模具设计成本较高,且不利于模具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备胎拆卸过孔堵盖机构,该机构在拆卸过孔上设置与堵盖相配合的本体后,通过卡脚与锁紧槽之间Z向的过盈配合锁紧,整个堵盖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用户不借用额外工具即可直接用手旋转堵盖实现快速拆卸,为拆卸备胎带来了便利,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备胎拆卸过孔堵盖机构,包括本体和堵盖,所述本体固定安装在拆卸过孔内,所述堵盖盖装在本体上,所述本体底部设置有一圈环状的定位圈,所述定位圈上开设有若干个锁紧槽和卡脚进口,所述锁紧槽为楔形,所述卡脚进口位于楔形锁紧槽的前端,所述堵盖底部设置有与卡脚进口一一对应且相配合的卡脚,堵盖顶部设置有旋转力臂。
所述锁紧槽共有两个,中心对称开设在定位圈上。
所述卡脚与锁紧槽配合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三根放射状的加强筋。
所述的旋转力臂为一字型
本实用新型汽车备胎拆卸过孔堵盖机构在拆卸过孔上设置与堵盖相配合的本体后,通过卡脚与锁紧槽之间Z向的过盈配合锁紧,整个堵盖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用户不借用额外工具即可直接用手旋转堵盖实现快速拆卸,为拆卸备胎带来了便利,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备胎拆卸过孔堵盖机构的零件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紧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堵盖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堵盖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堵盖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本体、2堵盖、11定位圈、12锁紧槽、13卡脚进口、21卡脚、22旋转力臂、2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3、4、5、6所示,一种汽车备胎拆卸过孔堵盖机构,包括本体1和堵盖2,所述本体1固定安装在拆卸过孔内,所述堵盖2盖装在本体1上,所述本体1底部设置有一圈环状的定位圈11,所述定位圈11上开设有若干个锁紧槽12和卡脚进口13,所述锁紧槽12为楔形,所述卡脚进口13位于楔形锁紧槽12的前端,所述堵盖2底部设置有与卡脚进口13一一对应且相配合的卡脚21,堵盖2顶部设置有旋转力臂22。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锁紧槽12共有两个,中心对称开设在定位圈11上。
为了增强堵盖与本体之间的干涉锁紧力,所述卡脚21与锁紧槽12配合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三根放射状的加强筋23。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旋转开启并简化结构,所述的旋转力臂22为一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