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835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尤其涉及悬架外壳所结合的轮罩加强件周边的构造。



背景技术:

悬架外壳用于缔结固定悬架的上部,所以因来自悬架的朝向上下方向的振动输入而容易在上下方向上变形,该变形会导致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下降。为了提高nvh性能,以往采取了提高悬架外壳的刚性的各种措施。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构造:作为车辆的前部构造,具有从铰链柱的上部向前方延伸的轮罩加强件和设置在该轮罩加强件的车宽方向的内侧的悬架外壳,将轮罩加强件的内侧面和悬架外壳的外侧面直接结合,并且通过结合扩大部件将轮罩加强件的上面和悬架外壳的外侧面结合。

根据该专利文献1的构造,悬架外壳和轮罩加强件之间的结合部除了直接结合的结合面积之外,还增加了通过结合扩大部件而结合的结合面积的量,实现了更牢固的结合构造。由此,悬架外壳通过轮罩加强件而提高了支承刚性,刚性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31028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通过提高与轮罩加强件的结合刚性而提高悬架外壳的刚性,特别是抑制悬架外壳相对于轮罩加强件的相对变形(例如内倾)。因此,来自悬架的朝向上下方向的振动输入较大的情况下,悬架外壳容易与轮罩加强件一起朝向上下方向及/或车宽方向变形而nvh性能下降。

即,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的nvh性能,从抑制轮罩加强件的变形、特别是朝向上下方向的变形的观点出发,还有进一步改良的余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在悬架外壳结合到轮罩加强件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中,提高抑制轮罩加强件的朝向上下方向的变形来提高nvh性能。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願发明具有如下那样的构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一种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具备:铰链柱,沿着上下延伸;轮罩加强件,与所述铰链柱的上部连结,并向前方延伸;悬架外壳,在所述铰链柱的前方与所述轮罩加强件结合;边梁,与所述铰链柱的下部连结,并向后方延伸;以及连结部件,将所述轮罩加强件以斜筋条状连结到所述铰链柱,并且还连结到所述边梁的前部,所述连结部件具有:前面部、后面部、将所述前面部和所述后面部连结的侧面部、以及前后一对弯曲部,该前后一对弯曲部分别位于所述前面部与所述侧面部之间、以及所述后面部与所述侧面部之间,所述轮罩加强件和所述边梁经由至少一个所述弯曲部而连续。

另外,在技术方案1中,经由弯曲部连续包括轮罩加强件和边梁仅通过弯曲部连续的情况和除了弯曲部之外还经由其他部件而连续的情况。

此外,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所述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所述轮罩加强件构成闭合截面,并且设置有将其内侧前后分隔开的第1加强部件,所述铰链柱构成闭合截面,并且设置有将其内侧在向前方上方延伸且向后方上方倾斜的方向上分隔开的第2加强部件,所述边梁构成闭合截面,并且设置有将其内侧前后分隔开的第3加强部件,所述第1加强部件的下端部和一个所述弯曲部的上端部在所述轮罩加强件的内外连续,所述一个弯曲部的下端部和所述第2加强部件的上端部在所述铰链柱的内外连续,所述第2加强部件的下端部和所述第3加强部件的上端部在所述边梁的内外连续。

另外,在技术方案2中,轮罩加强件、铰链柱及边梁构成“闭合截面”包括单独构成闭合截面的情况和与其部件一起构成闭合截面的情况。

此外,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所述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在车辆侧面观察时,所述一个弯曲部及所述第2加强部件相对于水平方向的角度大致相同。

此外,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所述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所述铰链柱的前面部具有接合面部,在该接合面部,所述一个弯曲部的下端部及所述第2加强部件的上端部接合,在车辆侧面观察时,所述接合面部相对于所述一个弯曲部及所述第2加强部件的所述角度大致正交。

此外,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所述技术方案2~4中任一项的发明中,所述第1加强部件、所述第2加强部件及所述第3加强部件是节点状部件。

此外,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所述技术方案2~5中任一项的发明中,在所述铰链柱中还设置有第4加强部件,该第4加强部件在所述铰链柱的内侧沿前后延伸而将所述铰链柱的内侧上下分隔开,所述第4加强部件位于与所述一个弯曲部的下端部大致相同的高度。

此外,技术方案7的发明,在所述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所述第4加强部件是节点状部件。

发明的效果:

通过上述的构造,根据本发明的各技术方案,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

首先,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轮罩加强件和边梁经由弯曲部连续,所以从悬架外壳传递到轮罩加强件的上下方向载荷经由弯曲部有效地传递到边梁。这种情况下,对刚性较高的弯曲部作用拉伸或压缩方向的载荷,所以容易抑制轮罩加强件向上下方向的变形,提高轮罩加强件的上下方向的刚性。其结果,通过轮罩加强件,能够抑制从悬架的振动输入所导致的悬架外壳的上下变形,能够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通过设置第1~第3加强部件,在载荷作用下也容易抑制轮罩加强件、铰链柱及边梁各自的截面变形。由此,能够在抑制损失的同时,将传递到悬架外壳的上下方向载荷从轮罩加强件经由第1~第3加强部件传递到边梁。此外,通过第1~第3加强部件和连结部件,从轮罩加强件的上部到边梁的下部,能够使载荷传递路径连续。因此,能够将输入到悬架外壳的载荷有效地从轮罩加强件传递到边梁侧。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能够在抑制损失的同时,有效地进行弯曲部和第2加强部件之间的载荷传递。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由于接合面部和弯曲部及第2加强部件正交,从正面容易看到接合面部,容易将例如点焊枪等接合器具设置到接合面部,所以接合操作性好,容易提高接合品质。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容易构成第1~第3加强部件。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比弯曲部向铰链柱的接合面的接合部更靠反轮罩加强件侧,分支为第2加强部件的载荷传递路径和第4加强部件的载荷传递路径。即,对于输入到轮罩加强件的上下方向载荷,通过分支为两条的载荷传递路径来更牢固地支承,所以更容易抑制轮罩加强件的上下变形。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容易构成第4加强部件。

即,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通过抑制轮罩加强件向上下方向的变形,能够抑制悬架外壳的上下方向的变形,提高nvh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部车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前部车体构造的右侧面图。

图3是图1的前部车体构造的上面图。

图4是表示图2的iv-iv线的截面的立体图。

图5是图3的v-v线的截面图。

图6是图2的vi-vi线的截面图。

图7是图2的vii-vii线的截面图。

图8是图3的viii-viii线的截面图。

图9是图1的a向视的扩大图。

图10是表示变形例的第1加强部件的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1前部车体构造;2铰链柱;3轮罩加强件;4边梁;5连结部件;6悬架外壳;7发动机隔板;8护罩顶板;11护罩侧面板;12轮罩;13侧框;14轮罩后置板;91第1加强部件;92第2加强部件;93第3加强部件;94第4加强部件;95第5加强部件;96支撑部件;c车厢;e发动机室;w接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车宽方向的一侧来说明汽车(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1,但车辆是左右对称的,另一侧也同样。此外,各图中示出的前/后、内/外、以及上/下的各方向,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示出车辆的前后方向、车宽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各方向。

(前部车体构造1的整体构成)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前部车体构造1。如图1所示,前部车体构造1具备:在车厢c的前方侧部沿着上下延伸的铰链柱2、与铰链柱2的上部连结并且向前方延伸的轮罩加强件3、与铰链柱2的下部连结并且向后方延伸的边梁4、将轮罩加强件3以斜筋条状与铰链柱2连结并且还与边梁4的前部连结的连结部件5。在铰链柱2上,可开闭地轴支承着前门(未图示)。

在轮罩加强件3的车宽方向的内侧,设置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护罩侧面板11,通过护罩侧面板11,划分出发动机室e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在护罩侧面板11的前部,形成有容纳前轮(未图示)的轮罩12。轮罩12隔着护罩侧面板11包括位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的轮罩内侧件12a和位于车宽方向的外侧的轮罩外侧件12b,轮罩内侧件12a和轮罩外侧件12b从车宽方向两侧接合到护罩侧面板11的前部而构成轮罩12。

轮罩内侧件12a以从车宽方向的内侧及上方覆盖前轮的方式,向上方隆起而形成。轮罩外侧件12b以从上方覆盖前轮的方式形成为圆弧状。在轮罩内侧件12a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以圆筒状向上方鼓出的悬架外壳6。在悬架外壳6的上面部61,紧固着前悬架(未图示)的上部。

此外,在轮罩加强件3的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下方,设置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侧框13,悬架外壳6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结合到轮罩加强件3和侧框13,架设在轮罩加强件3和侧框13的车宽方向之间。

在悬架外壳6的后方,设置有将车厢c和发动机室e前后划分开的发动机隔板7。在发动机隔板7的上部设置有护罩顶板8。发动机隔板7及护罩顶板8在左右的护罩侧面板11、11之间沿着车宽方向延伸。

在悬架外壳6和发动机隔板7的前后方向之间、且护罩侧面板11和侧框13的车宽方向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将该区域上下划分开的轮罩后置板14。

以下具体说明各部件。图2是前部车体构造1的右侧面图,图3是前部车体构造1的上面图。图4~图8分别表示图2及图3的各位置的截面图。

(铰链柱2)

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的截面图,表示铰链柱2及连结部件5的水平截面图。如图4所示,铰链柱2形成为车宽方向的内侧开口的コ字状截面,具有沿着上下的前面部21及后面部22、以及将前面部21及后面部22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前后连接的侧面部23。在前面部21形成有从车宽方向的内侧端部向前方延伸的前部突缘21a。在后面部22形成有从车宽方向的内侧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后部突缘22a。

在铰链柱2中,前部突缘21a及后部突缘22a从车宽方向的外侧沿着护罩侧面板11接合。即,铰链柱2和护罩侧面板11一起构成上下延伸的闭合截面。

图5是沿着图3的v-v线的截面图,是穿过比护罩侧面板11更靠车宽方向的外侧的、与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平行的纵截面图,是表示铰链柱2、轮罩加强件3、边梁4及连结部件5的纵截面图。

如图5所示,铰链柱2的前面部21形成为台阶状,越朝向下方,越台阶式地靠近前方,形成有:在上部向前方延伸的第1台阶部21b、从第1台阶部21b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第1前面部21c、从第1前面部21c的下端部向朝向前方下方倾斜的方向延伸的第2台阶部21d(接合面部)、从第2台阶部21d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第2前面部21e、从第2前面部21e的下端部向前方延伸的前面下部突缘21f。在后面部22的下端部形成有向后方延伸的后面下部突缘22b。

(轮罩加强件3)

如图1所示,轮罩加强件3被前后二分割为位于前方的前部轮罩加强件31和位于后方的后部轮罩加强件32。前部轮罩加强件31在悬架外壳6的车宽方向的外侧沿着前后延伸,后部轮罩加强件32将前部轮罩加强件31和铰链柱2之间前后连结。

前部轮罩加强件31形成为l字状截面,具有沿着前后延伸的上面部31a和从上面部31a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侧面部31b,与形成在悬架外壳6的上部且车宽方向的外侧的肩部结合,与悬架外壳6一起构成沿前后延伸的闭合截面。也就是说,来自前悬架(未图示)的主要朝向上下方向的振动输入经由悬架外壳6而高效率地传递到构成闭合截面的轮罩加强件3。

图6是沿着图2的vi-vi线的截面图,表示后部轮罩加强件32的与车宽方向及上下方向平行的纵截面图。如图6所示,后部轮罩加强件32形成为车宽方向的内侧开口的コ字状截面,具有沿着前后延伸的上面部33及下面部34和将上面部33及下面部34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上下连接的侧面部35。在上面部33形成有从车宽方向的内侧端部向上方延伸的上部突缘33a。在下面部34形成有从车宽方向的内侧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下部突缘34a。

后部轮罩加强件32从车宽方向的外侧沿着护罩侧面板11将上部突缘33a及下部突缘34a接合。即,后部轮罩加强件32与护罩侧面板11一起构成沿着前后延伸的闭合截面。

此外,如图5所示,后部轮罩加强件32形成有从下面部34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后部突缘34b。并且,后部轮罩加强件32在其后端部33b从上方沿着铰链柱2的第1台阶部21b将上面部33接合,从前侧沿着铰链柱2的第1前面部21c将后部突缘34b接合。此外,如图1所示,后部轮罩加强件32从车宽方向的外侧沿着铰链柱2的侧面部23将侧面部35接合。

(边梁4)

图7是沿着图2的vii-vii线的截面图,表示边梁4的与车宽方向及上下方向平行的纵截面图。如图7所示,边梁4隔着护罩侧面板11包括位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的边梁内侧件41和位于车宽方向的外侧的边梁外侧件45,边梁内侧件41和边梁外侧件45从护罩侧面板11的车宽方向两侧接合而构成边梁4。

具体地说,边梁内侧件41形成为车宽方向的外侧开口的コ字状截面,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内侧件上面部42及内侧件下面部43、以及将内侧件上面部42及内侧件下面部43的车宽方向的内侧端部上下连接的内侧件侧面部44。在内侧件上面部42形成有从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内侧件上部突缘42a。在内侧件下面部43形成有从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内侧件下部突缘43a。

边梁外侧件45形成为车宽方向的内侧开口的コ字状截面,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外侧件上面部46及外侧件下面部47、以及将外侧件上面部46及外侧件下面部47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上下连接的外侧件侧面部48。在外侧件上面部46形成有从车宽方向的内侧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外侧件上部突缘46a。在外侧件下面部47形成有从车宽方向的内侧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外侧件下部突缘47a。

边梁内侧件41及边梁外侧件45相对于护罩侧面板11从其车宽方向的两侧使内侧件上部突缘42a和外侧件上部突缘46a的位置对应,并且使内侧件下部突缘43a和外侧件下部突缘47a的位置对应,从而接合。由此,通过边梁内侧件41和边梁外侧件45构成沿前后延伸的闭合截面,该闭合截面进一步被护罩侧面板11在车宽方向上分割。即,在边梁内侧件41及护罩侧面板11之间和边梁外侧件45及护罩侧面板11之间,分别构成沿前后延伸的闭合截面。

此外,如图5所示,在边梁外侧件45的外侧件上面部46,铰链柱2的前面下部突缘21f和后面下部突缘22b从上方沿着其接合。

(连结部件5)

如图1所示,连结部件5朝向后方下方倾斜地延伸。一并参照图4,连结部件5形成为l字状截面,包括:后面部51,在车宽方向上具有宽度且向后方下方延伸;以及侧面部53,经由从后面部51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向前方弯曲的第1弯曲部52,向前方延伸。在后面部51的车宽方向的内侧端部形成有向后方延伸的后部突缘51a。在侧面部53的前缘部形成有前部突缘55(前面部),该前部突缘55经由沿着轮罩外侧件12以圆弧状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弯曲的第2弯曲部54,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

在连结部件5中,使后部突缘51a从车宽方向的外侧沿着护罩侧面板11接合,使前部突缘55从后侧沿着轮罩外侧件12b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接合。即,连结部件5与护罩侧面板11及轮罩外侧件12b一起构成向后方下方倾斜地延伸的闭合截面。

此外,如图5所示,在连结部件5的后面部51形成有从上端部向前方延伸的上部突缘51b和从下端部向前方下方延伸的下部突缘51c。在连结部件5中,使上部突缘51b从下侧沿着后部轮罩加强件32的下面部34接合,使下部突缘51c从前方上方沿着铰链柱2的第2台阶部21d接合。在此,在车辆侧面观察时,连结部件5的后面部51(及第1弯曲部52)和铰链柱2的第2台阶部21d构成为大致正交的位置关系。

在此,如图1所示,在连结部件5中,使侧面部53的上部从车宽方向的外侧沿着后部轮罩加强件32的侧面部35接合,使侧面部53的下部从车宽方向的外侧沿着铰链柱2的侧面部23及边梁4的边梁外侧件45的外侧件侧面部48接合。即,连结部件5经由位于侧面部53的前端部及后端部的前后一对第1及第2弯曲部52、54,将后部轮罩加强件32和边梁4连续地连结。

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连结部件5经由位于前侧的第2弯曲部54,使轮罩加强件3的下部和边梁外侧件45的前部连续。此外,连结部件5经由位于后侧的第1弯曲部52,使轮罩加强件3和边梁外侧件45与第1~第3加强部件91~93一起连续。由于第1及第2弯曲部52、54弯曲,所以刚性较高,因此通过经由这些弯曲部52、54使轮罩加强件3和边梁4连续,轮罩加强件3被牢固地连结到边梁4。

以下具体说明第1~第3加强部件91~93。

(第1加强部件91)

第1加强部件91设置在由轮罩加强件3构成的闭合截面的内侧,作为节点状部件形成,具有:在该截面内沿上下延伸并将截面前后分隔开的间隔壁部91a、从上端部向后方延伸的上部突缘91b、从下端部向前方延伸的下部突缘91c、从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外侧突缘91d、从车宽方向的内侧端部向前方延伸的内侧突缘91e。

第1加强部件91形成为,上部突缘91b及下部突缘91c分别从截面内侧沿着后部轮罩加强件32的上面部33及下面部34接合,外侧突缘91d从截面内侧沿着后部轮罩加强件32的侧面部35接合。此外,第1加强部件91形成为,内侧突缘91e从截面内侧沿着护罩侧面板11(参照图1)接合。

此外,第1加强部件91设置在后部轮罩加强件32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位置,由此,进一步提高后部轮罩加强件32的截面的刚性。进而,第1加强部件91形成为,间隔壁部91a的下端部和连结部件5的后面部51在轮罩加强件3的下面部34的上下连续。换言之,间隔壁部91a和连结部件5的第1弯曲部52连续。此外,下部突缘91c和上部突缘51b隔着下面部34对置,下部突缘91c和上部突缘51b隔着下面部34而三张板金接合在一起。

(第2加强部件92)

第2加强部件92设置在由铰链柱2构成的闭合截面的内侧,作为节点状部件形成,具有:在该截面内向前方上方延伸并在朝向后方上方倾斜的方向上将截面分隔开的间隔壁部92a、从上端部向前方下方延伸的上部突缘92b、从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下部突缘92c、从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外侧突缘92d、从车宽方向的内侧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内侧突缘92e。

在第2加强部件92中,使上部突缘92b从截面内侧沿着铰链柱2的第2台阶部21d接合。在车辆侧面观察时,间隔壁部92a相对于连结部件5的后面部51(即第1弯曲部52)以大致等同于水平方向的角度延伸,并且在由铰链柱2构成的闭合截面的内外经由第2台阶部21d连续。

此外,如上述那样,连结部件5的后面部51和铰链柱2的第2台阶部21d正交,所以与连结部件5的后面部51连续且平行地延伸的间隔壁部92a也相对于第2台阶部21d正交。其结果,连结部件5的下部突缘51c及第2加强部件92的上部突缘92b隔着铰链柱2的第2台阶部21d而对置,所以下部突缘51c和上部突缘92b隔着第2台阶部21d而三张板金接合在一起。

进而,后面部51及间隔壁部92a相对于第2台阶部21d正交,所以后面部51及间隔壁部92a不会妨碍接合器具(例如点焊用的焊枪)伸入接合部w(下部突缘51c及上部突缘92b),能够将它们容易地接合。

此外,在第2加强部件92中,下部突缘92c从上侧沿着边梁外侧件45的外侧件上面部46接合。进而,在第2加强部件92中,外侧突缘92d沿着铰链柱2的侧面部23的截面内侧接合,内侧突缘92e从车宽方向的外侧沿着护罩侧面板11接合。

(第3加强部件93)

第3加强部件93设置在由边梁4构成的闭合截面之中的、在边梁外侧件45和护罩侧面板11之间构成的闭合截面的内侧。第3加强部件93作为节点状部件形成,具有:在该截面内上下延伸且将截面前后分隔开的间隔壁部93a;以及从间隔壁部93a的上端部、下端部及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分别向前方延伸的上部突缘93b、下部突缘93c及外侧突缘93d。

在第3加强部件93中,上部突缘93b、下部突缘93c及外侧突缘93d分别从截面内侧沿着边梁外侧件45的外侧件上面部46、外侧件下面部47及外侧件侧面部48接合。

在车辆侧面观察时,间隔壁部93a与第2加强部件92的间隔壁部92a在由边梁外侧件45构成的闭合截面的内外经由外侧件上面部46而连续。具体地说,第2加强部件92的下部突缘92c和第3加强部件93的上部突缘93b隔着外侧件上面部46对置,由此,下部突缘92c和上部突缘93b隔着外侧件上面部46而三张板金接合在一起。其结果,间隔壁部92a和间隔壁部93a经由外侧件上面部46而连续。

由此,轮罩加强件3(后部轮罩加强件32)及边梁4(边梁外侧件45)经由第1加强部件91、连结部件5的后面部51(第1弯曲部52)、第2加强部件92、第3加强部件93,从上端部到下端部牢固地连结而连续。

此外,在由铰链柱2构成的闭合截面的内侧设置有第4加强部件94,在由连结部件5构成的闭合截面的内侧设置有第5加强部件95。

(第4加强部件94)

第4加强部件94在铰链柱2的第1前面部21c和后面部22之间水平地延伸,作为节点状部件形成,具有:将该截面上下分隔开的间隔壁部94a;从该间隔壁部94a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前部突缘94b;从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后部突缘94c;从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外侧突缘94d;从车宽方向的内侧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内侧突缘94e。

在第4加强部件94中,前部突缘94b、后部突缘94c及外侧突缘94d分别从截面内侧沿着铰链柱2的前面部21、后面部22及侧面部23接合。此外,在第4加强部件94中,内侧突缘94e从车宽方向上的外侧沿着护罩侧面板11接合。

另外,第4加强部件94设置在第1前面部21c的靠近下端,前部突缘94b位于连结部件5的下部突缘51c、铰链柱2的第2台阶部21d及第2加强部件92的上部突缘92b的接合部w的附近。由此,在连结部件5中,后面部51(及第1弯曲部52)在接合部w的附近被第4加强部件94前后支承。

(第5加强部件95)

第5加强部件95在轮罩外侧件12b和铰链柱2的第2前面部21e之间水平地延伸,作为节点状部件构成,具有:将该截面上下分隔开的间隔壁部95a;从该间隔壁部95a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前部突缘95b;从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后部突缘95c;从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外侧突缘95d;从车宽方向的内侧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内侧突缘95e。

在第5加强部件95中,前部突缘95b从后侧沿着轮罩外侧件12b接合,后部突缘95c从前侧沿着铰链柱2的第2前面部21e接合。此外,在第5加强部件95中,外侧突缘95d从截面内侧沿着连结部件5的侧面部53接合,内侧突缘95e从车宽方向的外侧沿着护罩侧面板11接合。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第5加强部件95经由连结部件5的侧面部53而位于与轮罩后置板14(参照图1)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由此,连结部件5经由第5加强部件95而被轮罩后置板14在车宽方向上有效地支承,所以连结部件5的车宽方向上的刚性提高。

接下来说明发动机隔板7及护罩顶板8。

(发动机隔板7)

如图1所示,发动机隔板7具有发动机隔板主体71,该发动机隔板主体71在左右的护罩侧面板11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一并参照图4,发动机隔板主体71位于悬架外壳6和铰链柱2之间,更具体地说,在前后方向上靠近铰链柱2。

在发动机隔板主体71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形成有向后方延伸的一对外侧突缘72、72(图4中仅示出了一方侧),外侧突缘72从车宽方向的内侧沿着护罩侧面板11接合。

(护罩顶板8)

如图1所示,护罩顶板8具有护罩顶部主体81,该护罩顶部主体81在发动机室e的上部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护罩顶部主体81上支承着例如雨刷马达(未图示)。在护罩顶部主体81的车宽方向的两侧部,形成有作为向护罩侧面板11的接合部的左右一对护罩顶部接合部82、82。

图8是沿着图3的viii-viii线的、沿着发动机隔板7及护罩顶板8的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的截面图。如图8所示,护罩顶部主体81在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位置沿着发动机隔板主体71的上缘部接合。

护罩顶部接合部82的前后方向长度比护罩顶部主体81的前后方向长度更长地形成,前端部82a比护罩顶部主体81更位于前方,在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外侧突缘82b。此外,在护罩顶部接合部82,在外侧突缘82b的附近形成有比周围低的台阶部82c,在台阶部82c形成有上下贯通的护罩顶部开口部82d。在护罩顶板8中,外侧突缘82b从车宽方向的内侧沿着护罩侧面板11接合。

另外,护罩顶部接合部82的上下方向位置处于与轮罩加强件3(后部轮罩加强件32)相同的位置。由此,通过护罩顶板8,能够从车宽方向的内侧支承轮罩加强件3,所以能够有效地提高轮罩加强件3的车宽方向上的刚性。

图9是图1的a向视图,将右侧的护罩顶部接合部82的周边扩大示出。另外,在图9中,如虚线所示,将护罩侧面板11部分透过地示出。如图9所示,设置有将护罩顶部接合部82的下部从车宽方向的内侧连结到护罩侧面板11的支撑部件96。

支撑部件96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且从下侧沿着护罩顶部接合部82接合的上部突缘96a、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从车宽方向的内侧沿着护罩侧面板11接合的外侧突缘96b、将上部突缘96a和外侧突缘96b以袋状连结的支撑主体96c。通过支撑部件96,能够加强护罩顶部接合部82向护罩侧面板11的接合刚性,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轮罩加强件3在车宽方向上的刚性。

此外,在车辆侧面观察时,外侧突缘96b隔着护罩侧面板11与第1加强部件91对置。即,在车辆侧面观察时,外侧突缘96b与第1加强部件91部分重叠。由此,由轮罩加强件3构成的闭合截面之中的、被第1加强部件91加强的截面强度更高的部分被护罩顶板8从车宽方向的内侧支承。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提高轮罩加强件3在车宽方向上的刚性。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部分重叠指的是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和其他部件的至少一部重叠。

此外,在护罩侧面板11上,在与支撑主体96c对置的位置形成有沿车宽方向贯通的护罩侧开口部11a。由此,从未图示的机罩及前窗玻璃之间流到护罩顶部主体81上的雨水等被引导到低一级的台阶部82c,并且穿过护罩顶部开口部82d而排出到支撑部件96的内侧。

一并参照图6,排出到支撑部件96的雨水等穿过护罩侧开口部11a而排出到由轮罩加强件3形成的闭合截面内,从轮罩加强件3的闭合截面经由未图示的排出路径排出到发动机室e的外侧。因此,能够防止流到护罩顶板8上的雨水等流入发动机室e内,并且能够排出到发动机室e的外侧。

此外,如图9所示,在后部轮罩加强件32的侧面部35形成有沿车宽方向贯通的开口部35a。开口部35a与设置在由后部轮罩加强件32构成的闭合截面的内侧的第1连结部件91的内侧突缘91e对置。

由此,将第1连结部件91接合到后部轮罩加强件32的上面部33、下面部34、侧面部35之后,即使是将护罩侧面板11接合到后部轮罩加强件32的上部突缘33a、下部突缘34a而形成闭合截面之后,也能够将接合器具(例如点焊枪)穿过开口部35a而伸到内侧突缘91e。由此,即使在闭合截面内设置加强部件,也能够将加强部件的周部接合到闭合截面的各壁部。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前部车体构造1,能够实现以下的效果。

由于轮罩加强件3和边梁4经由第1及第2弯曲部52、54连续,所以从悬架外壳6传递到轮罩加强件3的上下方向载荷经由第1及第2弯曲部52、54有效地传递到边梁4。这种情况下,刚性高的第1及第2弯曲部52、54被作用拉伸或压缩方向的载荷,所以容易抵抗该载荷。因此,容易抑制轮罩加强件3向上下方向的变形,提高轮罩加强件3的上下方向的刚性。其结果,通过轮罩加强件3,能够抑制从悬架输入的振动导致的悬架外壳6的上下变形,能够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通过设置第1~第3加强部件91~93,能够提高由轮罩加强件3、铰链柱2及边梁4构成的闭合截面的刚性,所以在从悬架向悬架外壳6作用载荷的情况下,也容易抑制这些截面变形。由此,能够在抑制损失的同时,将传递到悬架外壳6的上下方向载荷从轮罩加强件3经由第1~第3加强部件91~93传递到边梁4。此外,通过第1~第3加强部件91~93和连结部件5,能够从轮罩加强件3的上部直到边梁4的下部使载荷传递路径连续。因此,能够将输入到悬架外壳6的载荷从轮罩加强件3更有效地传递到边梁4侧。

在车辆侧面观察时,后面部51(及第1弯曲部52)和第2加强部件92的间隔壁部92a相对于水平方向以大致相同的角度延伸,能够在抑制损失的同时,更有效地进行它们之间的载荷传递。

在车辆侧面观察时,第2台阶部21d和后面部51(及第1弯曲部52)及第2加强部件92的间隔壁部92a正交,所以容易从正面看到这些部件接合的接合部w,容易将例如点焊枪等接合器具设置到接合部w,所以接合操作性好,容易提高接合品质。

在比第1弯曲部52向铰链柱2的第2台阶部21d的接合部w更靠轮罩加强件3侧的相反侧,分支为由第2加强部件92形成的向后方下方延伸的载荷传递路径和由第4加强部件94形成的向后方延伸的载荷传递路径。即,对于输入到轮罩加强件3的上下方向载荷,能够通过分支为两条的载荷传递路径更牢固地支承,所以容易抑制轮罩加强件3的上下变形。

通过将第1~第5加强部件91~95作为节点状部件形成,能够容易地构成。

通过由构成发动机室e的车宽方向的侧壁的护罩侧面板11来构成轮罩加强件3(后部轮罩加强件32)的闭合截面,能够提高轮罩加强件3的车宽方向及上下方向的刚性。

进而,通过第1加强部件91,能够提高轮罩加强件3(后部轮罩加强件32)的车宽方向及上下方向的截面刚性,并且能够提高与其部分重叠的护罩侧面板11向车宽方向的弯曲刚性。由此,能够通过轮罩加强件3及护罩侧面板11有效地抑制来自悬架的向上下方向的载荷输入所导致的悬架外壳6向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的变形(例如车宽方向向内侧倾倒的内倾),所以能够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护罩侧面板11被护罩顶板8在车宽方向上支承,所以提高了车宽方向的刚性。

进而,护罩侧面板11还经由第1加强部件91与轮罩加强件3(后部轮罩加强件32)连续,所以提高了轮罩加强件3的车宽方向的刚性。由此,能够通过轮罩加强件3、护罩侧面板11及护罩顶板8有效地抑制来自悬架的向上下方向的载荷输入所导致的悬架外壳6向上下方向和特别是车宽方向的变形(例如车宽方向向内侧倾倒的内倾),所以能够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通过支撑部件96,进一步提高护罩顶板8和护罩侧面板11的结合刚性,由此,进一步提高轮罩加强件3及护罩侧面板11的车宽方向的刚性。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悬架外壳6的车宽方向的刚性,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1~第5加强部件91~95构成为节点状部件,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箱状。即,也可以各闭合截面相互接合或一体地形成为,从与其延伸方向交叉地分隔开的间隔壁部的周缘部朝向该闭合截面的延伸方向延伸且相互邻接的突缘连续。另外,以相互邻接的突缘连续的方式相互接合或一体地形成,可以是邻接的突缘一体成形,也可以是通过适当的接合手段将单独形成的突缘接合而成。

总之,通过间隔壁部和从该周缘部延伸的邻接的突缘,不是简单的由直线弯折构成的角部,而是形成为至少由3面构成的角部、或者角部的棱线非直线状而是弯曲即可。由此,通过将加强部件构成为箱状,与构成为节点状部件的情况相比,进一步提高刚性,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设置有加强部件的闭合截面的刚性。由此,进一步提高悬架外壳的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的刚性,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参照图10说明第1加强部件91的变形例。如图10所示,变形例的第1加强部件110具有:将由轮罩加强件3构成的闭合截面前后分隔开的间隔壁部111;以及分别从间隔壁部111的上端部、下端部及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向前方延伸的上面部112、下面部113、外侧面部114,以在上面部112和外侧面部114邻接的缘部连续的方式接合,以在下面部113和外侧面部114邻接的缘部连续的方式接合。由此,变形例的第1加强部件110构成为箱状,具体地说,形成有由上面部112、外侧面部114及间隔壁部111的3个面构成的角部,并且形成有由下面部113、外侧面部114及间隔壁部111的3个面构成的角部,能够有效地提高刚性。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变形例的第1加强部件110中,上面部112、下面部113及外侧面部114分别从截面内侧沿着后部轮罩加强件32的上面部33、下面部34及侧面部35接合。

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主旨及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及变更。

工业实用性: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的前部车体构造1,通过抑制轮罩加强件向上下方向的变形,能够抑制悬架外壳的上下方向的变形,提高nvh性能,所以在这种制造技术领域中能够适当地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