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541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自行车操作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对操作单元进行操作的操作构件的自行车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自行车具有由自行车操作装置操作的自行车部件。例如,挡位变换操作装置(自行车换挡器)是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一个示例。在此类挡位变换操作装置中,通常设置有自行车部件操作单元来控制换挡装置以改变速度级。挡位变换操作装置例如利用鲍登型挡位变换缆索连接到换挡装置。挡位变换操作装置构造和设置成允许用户通过操作例如挡位变换操作装置的杆或其它这样的操作构件来操作换挡装置。自行车操作装置(自行车换挡器)的一个示例在授权给shimanoinc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2/0297919a1中公开。



技术实现要素:

大体上,本公开涉及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各种特征。

鉴于已知技术的状态并且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行车操作装置,其基本上包括基座构件、第一操作构件和附接件。所述基座构件具有构造成接收操作单元的内部空间。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构造成当所述操作单元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时沿第一操作路径从非操作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以操作所述操作单元。所述附接件阻挡所述第一操作路径,以防止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移动到达所述操作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第一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安装,以沿所述第一操作路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二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是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安装以沿第二操作路径移动的杆。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枢转轴线横向地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还包括第二操作构件,所述第二操作构件构造成当所述操作单元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时沿第三操作路径从非操作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以操作所述操作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根据第四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附接件阻挡所述第三操作路径,以防止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移动到达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操作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根据第四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第三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安装,以沿所述第三操作路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第四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二操作构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操作构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内部空间构造成可移除地接收所述操作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操作单元是换挡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附接件联接到所述基座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基座构件构造为道路换挡器支架,所述道路换挡器支架包括具有车把接收凹部的握持部和设置在所述握持部的与所述车把接收凹部相对的端部处的圆头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据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附接件限定所述握持部的面向下的底表面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据第二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还包括第二操作构件,所述第二操作构件构造成当所述操作单元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时沿第三操作路径从非操作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以操作所述操作单元。所述附接件阻挡所述第三操作路径,以防止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移动到达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操作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据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是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第二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安装以沿第二操作路径移动的杆。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枢转轴线横向地布置。所述第二操作构件是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第三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安装以沿所述第三操作路径移动的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根据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附接件包括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阻挡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枢转运动到达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操作位置。所述第二抵接部阻挡所述第二操作构件枢转运动到达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操作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根据第十一至第十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操作单元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并且所述附接件将所述操作单元保持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根据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附接件限定所述握持部的面向内的侧表面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根据第十七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操作单元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并且所述附接件将所述操作单元保持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还包括第二操作构件,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安装,以沿横向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第一操作路径的第二操作路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根据第十九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绕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安装,以沿横向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第二操作路径的第一操作路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面,根据第十九至第二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操作单元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并且所述附接件将所述操作单元保持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面,根据第九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沿所述第一操作路径移动第一距离,以执行所述换挡单元的缆索拉动操作,并且沿所述第一操作路径移动第二距离,以执行所述换挡单元的缆索释放操作;并且所述第一距离不同于所述第二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包括操作构件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附接件。所述附接件包括被固定部和抵接部。所述被固定部构造成联接到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所述抵接部阻挡所述操作构件的第一操作路径,以防止所述操作构件的操作移动。

另外,从结合附图公开了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两个说明性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所公开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形成本原始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

图1是配备有根据第一说明性实施例的一对自行车操作装置的自行车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其中,自行车操作装置在其安装位置联接到下弯式车把;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内侧立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支撑在车把上的基座构件处于其非操作位置(静止位置),并且附接件安装到基座构件以防止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从其非操作位置(静止位置)相对于基座构件沿换挡操作路径移动,但是允许第一操作构件沿制动路径移动;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内侧立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支撑在车把上的基座构件处于其非操作位置(静止位置);

图4是图3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内侧立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枢转到制动位置;

图5是图3和4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立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处于其非操作位置;

图6是图3至5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后立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处于其非操作位置;

图7是图3至6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立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移动到操作单元(即,换挡单元)被操作的缆索拉动位置;

图8是图3至7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后立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移动到图7中所示的缆索拉动位置;

图9是图3至8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立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构件移动到操作单元(即,换挡单元)被操作的缆索释放位置,而第二操作构件保持在非操作位置;

图10是图3至9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后立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构件移动到如图9中所示的缆索释放位置,而第二操作构件保持在非操作位置;

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内侧立视图,但是其中握持盖被移除以露出操作单元盖,所述操作单元盖部分地覆盖保持在基座构件中的操作单元(即,换挡单元);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第一底透视图,其中,握持盖被移除以露出部分地覆盖操作单元的操作单元盖;

图13是图11和12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第二底透视图,其中,握持盖被移除。

图14是图11和12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第三底透视图,其中,握持盖被移除并且操作单元盖已被从基座构件拆卸下来;

图15是图11至14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局部分解立视图,其中,操作单元(即,换挡单元)和操作单元盖已被从基座构件拆卸下来;

图16是图11至14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局部分解底透视图,其中,操作单元被移除并且附接件准备被附接到基座构件;

图17是图11至14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底透视图,其中,操作单元被移除并且附接件被附接到基座构件;

图18是图10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基座构件和盖的剖视图,其中,操作单元和操作单元盖附接到基座构件;

图19是图10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基座构件的剖视图,其中,操作单元附接到基座构件并且操作单元盖被移除;

图20是图10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基座构件的剖视图,其中,操作单元盖附接到基座构件并且操作单元被移除;

图21是图10中所示的右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基座构件的剖视图,其中,附接件附接到基座构件并且操作单元被移除;

图22是配备有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自行车的一部分的内侧立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支撑在车把上的基座构件处于其非操作位置(静止位置);

图23是图22中所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内侧立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枢转到制动位置;

图24是图22和23中所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斜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构件枢转以执行缆索释放操作,而第二操作构件处于其非操作位置;

图25是类似于图24的图22至24中所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斜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构件枢转以执行缆索拉动操作,而第二操作构件处于其非操作位置;

图26是图22中所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内侧立视图,其中,握持盖被移除以露出部分地覆盖保持在基座构件中的操作单元(即,换挡单元)的操作单元盖;

图27是图26中所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内侧立视图,但是其中操作单元盖已被从基座构件拆卸下来;和

图28是图26中所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内侧立视图,但是其中附接件附接到基座构件以将操作单元保持在不可操作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解释所选择的实施例。对于自行车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公开将显而易见的是:提供以下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用于说明,而不是要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的本发明。

首先参考图1,示出了配备有根据一个说明性实施例的一对自行车操作装置12和14的自行车1的一部分。如图1中所示,根据该示出的实施例,自行车操作装置12和14安装在下弯式车把h上。自行车操作装置12和14安装到下弯式车把h的向下弯曲部分。自行车操作装置12和14中的每一个构造成操作制动装置(未示出)和换挡装置(未示出)。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自行车操作装置12和14在操作上基本相同,除了它们是彼此的镜像,并且它们可以具有不同数量的换挡操作。换句话说,自行车操作装置14与自行车操作装置12基本上相同,除了自行车操作装置14已经被修改为镜像并且减少了可以切换的挡位的数量。

如下面更详细地解释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2和14中的每一个构造成用于制动操作和换挡操作。然而,如下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12和14可以被修改以除去换挡操作。换句话说,自行车操作装置12和14中的每一个可以单独用于制动,或者用于制动和换挡。特别地,如图2中所示,自行车操作装置12构造成通过使用附接到自行车操作装置12的附接件16而容易地转换为仅执行制动的操作装置。类似地,自行车操作装置14也可以通过使用附接件16而容易地转换为仅执行制动的操作装置。附接件16可以与自行车操作装置12和14分开销售,或者可以是包括自行车操作装置12和14中的一个或两个并且包括一个或两个附接件16的套件的一部分。如图2中所示,在附接件16附接到自行车操作装置12的情况下,自行车操作装置12只能被操作以执行制动功能,而自行车操作装置12的换挡功能因为附接件16的使用而被禁用。附接件16的细节将在后面讨论。

在没有安装附接件16的情况下,自行车操作装置12是由骑行者的右手操作以操作第一制动装置和第一换挡装置(例如,缆索操作的后变速器)的右手侧操作装置。自行车操作装置14是由驾驶员的左手操作以操作第二制动装置和第二换挡装置(例如,缆索操作的前变速器)的左手侧操作装置。第一换挡装置和第二换挡装置是常规的自行车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用于以相对常规的方式改变传动系的速度级。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自行车操作装置12和14经由换挡控制缆索18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换挡装置和第二换挡装置,并且经由制动控制缆索20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制动装置和第二制动装置。当然,从本公开将显而易见的是:自行车操作装置12和14不限于与制动装置和换挡装置一起使用。相反,自行车操作装置12和14可以用于选择性地操作其它自行车部件。

如图3和4中所示,优选地,换挡控制缆索18和制动控制缆索20是具有覆盖内缆线的外壳的常规自行车操作缆索。换句话说,控制缆索18和制动控制缆索20中的每一个是基本上包括可滑动地接收在外壳内的内缆线的鲍登型缆索。例如,如图3中所示,换挡控制缆索18具有内缆线18a和覆盖所述内缆线18a的外壳18b,而制动控制缆索20具有内缆线20a和覆盖所述内缆线20a外壳20b。内缆线18a构成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将自行车操作装置12和14可操作地连接到其相应的换挡装置,以响应于自行车操作装置12和14的操作而改变速度级。内缆线20a构成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将自行车操作装置12和14连接到其相应的制动装置,以响应于自行车操作装置12和14的操作向车轮施加制动力。

鉴于相似性,在本文中将仅讨论和示出自行车操作装置12。现在将更详细地讨论自行车操作装置12。在第一实施例中,如最佳地示于图3和4中,自行车操作装置12基本上包括基座构件22、第一操作构件24、第二操作构件26和操作单元28。这里,操作单元28是换挡单元。这里,基座构件22具有构造成接收操作单元28的内部空间30。

在第一实施例中,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是相对于基座构件22枢转以执行换挡操作的杆。换句话说,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是用于对如下所述的操作单元28进行操作的用户操作的杆的示例。第一操作构件24还用于执行如下所述的制动操作。替代地,自行车操作装置12可以被修改为仅具有单个双功能杆,使得自行车操作装置基本上包括基座构件、第一操作构件和附接构件。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构件24可操作地联接到操作单元28(即,换挡单元)以执行缆索拉动操作。另一方面,第二操作构件26可操作地联接到操作单元28(即,换挡单元)以执行缆索释放操作。如下所述,第一操作构件24还构造成执行制动操作。因此,自行车操作装置12通常被称为道路“制动-换挡器”。然而,对于自行车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公开将显而易见的是:在对自行车操作装置12进行一定修改的情况下,自行车操作装置12可以构造成使得第一操作构件24和第二操作构件26中的仅一个设置成执行换挡和制动两种操作。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是以常规方式偏压到非操作位置的触发式杆。特别地,第一操作构件24构造成当操作单元28设置在内部空间30中时沿第一操作路径s1从非操作位置(图5和6)移动到操作位置(图7和8)以对操作单元28进行操作。第一操作构件24相对于基座构件22绕第一枢转轴线p1可枢转地安装,以沿第一操作路径s1移动。第一操作构件24是还相对于基座构件22绕第二枢转轴线p2可枢转地安装以沿第二操作路径s2(图4)移动的杆。第一枢转轴线p1相对于第二枢转轴线p2横向地布置。第二操作构件26构造成当操作单元28设置在内部空间30中时沿第三操作路径s3从非操作位置(图6)移动到操作位置(图9和10)以对操作单元28进行操作。第二操作构件26是相对于基座构件22绕第三枢转轴线p3可枢转地安装以沿第三操作路径s3(图9和10)移动的杆。这里,如图3和4中所示,第三枢转轴线p3与第一枢转轴线p1同轴地布置。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操作构件26可枢转地安装在第一操作构件24上。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中的每一个构造成绕第一枢转轴线p1枢转,以执行如下所述的换挡操作。另外,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作为单元可枢转地安装在基座构件22上,以绕第二枢转轴线p2枢转,以执行如下所述的制动操作。

图3、5和6示出了处于其非操作位置的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图4和8示出了处于操作位置的第一操作构件24,其中,第二操作构件26与第一操作构件24一起移动。图9和10示出了处于操作位置的第二操作构件26和处于非操作位置的第一操作构件24。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非操作位置”是指部件(例如,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保持静止的状态,而不需要用户将部件保持在对应于非操作位置的该状态。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操作位置”是指部件(例如,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被外力暂时保持的状态(例如,用户将部件保持在对应于操作位置的状态)。

如图11中所示,基座构件22包括主体32和操作单元盖34。通常,主体32和操作单元盖34由刚性的硬塑料材料制成。主体32限定用于接收操作单元28的内部空间30。操作单元盖34通过至少一个紧固件36(例如,螺钉)可拆卸地附接到主体32。如下所述,当操作单元28从基座构件22的主体32移除时,操作单元盖34被替换为通过紧固件36附接到主体32的附接件16。附接件16构造成在允许第一操作构件24和第二操作构件26在对应于制动操作的方向上移动的同时防止第一操作构件24和第二操作构件26在对应于换挡操作的方向上移动。

如图3和4中所示,基座构件22的主体32可枢转地支撑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在骑乘期间,骑行者有时握持主体32并压在基座主体32上。希望在骑行者握持主体32时为骑行者的手提供舒适的感觉。因此,主体32优选地覆置有柔软的外弹性体握持盖38。如图3和4中所示,握持盖38部分地覆盖主体32。特别地,握持盖38以常规方式在基座构件22的主体32上延伸。

基座构件22包括用于将基座构件22安装到下弯式车把h上的车把安装结构40。由于主体32通过车把安装结构40固定到下弯式车把h,所以基座构件22相对于下弯式车把h构成被固定构件。车把安装结构40优选地是用于道路换挡器中以夹住下弯式车把h的常规带式夹或类似结构。由于车把安装结构4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安装结构,在本文中将不详细讨论或说明车把安装结构40。

基座构件22的主体32构造为包括握持部32a和圆头部32b的道路换挡器支架。握持部32a设置有位于握持部32a的第一端(即,后端或近端)处的车把接收凹部32c。车把安装结构40部分地安装在车把接收凹部32c内,所述车把接收凹部接收下弯式车把h的向下弯曲的部分。圆头部32b设置在握持部32a的与车把接收凹部32c相对的端部处。换句话说,圆头部32b位于握持部32a的第二端(即,前端或远端)处。圆头部32b相对于握持部32a向上突出。因此,握持部32a设置在车把安装结构40和圆头部32b之间。车手握持位于下弯式车把h和圆头部32b之间握持部32a。当基座构件22通过车把安装结构40安装到下弯式车把h时,所述基座构件是静止构件。

如图11至13中所示,当操作单元盖34通过紧固件36附接到握持部32a时,操作单元盖34限定握持部32a的面向下的底表面的一部分。如下所述,当将操作单元28从基座构件22的主体32移除时,操作单元盖34被替换为通过紧固件36附接到主体32的附接件16。类似地,如图17和21中所示,当附接件16通过紧固件36附接到握持部32a时,附接件16限定握持部32a的面向下的底表面的一部分。这样,附接件16联接到基座构件22,使得对于用户而言主体32看起来并且感觉起来是相同的。

特别地,如图16、17和21中所示,附接件16具有基本上跨握持部32a的底部延伸以至少部分地封闭主体32的内部空间30的入口开口的被固定(主体)部16a。这里,附接件16的被固定部16a是与操作单元盖34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弯曲构件。然而,附接件16与操作单元盖34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附接件16包括第一抵接部16b和第二抵接部16c。第一抵接部16b和第二抵接部16c限定附接件16的抵接部分。基本上,第一抵接部16b和第二抵接部16c构造成当附接件16附接到主体32时使得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不能执行换挡功能的操作。附接件16的第一抵接部16b阻挡第一操作路径s1,以防止第一操作构件24移动到达第一操作构件24的操作位置。换句话说,第一抵接部16b阻止第一操作构件24枢转运动到达第一操作构件24的操作位置。更优选地,附接件16的第一抵接部16b基本上防止第一操作构件24在沿第一操作路径s1的方向上从非操作位置移动。这样,除了因为制造公差而造成的制造间隙之外,第一操作构件24在相对于基座构件22的前后中心平面cp的横向方向上基本上不移动。附接件16不阻挡第二操作路径s2,从而允许第一操作构件24到达第一操作构件24的操作位置。附接件16的第二抵接部16c阻挡第三操作路径s3,以防止第二操作构件26移动到达第二操作构件26的操作位置。换句话说,第二抵接部16c阻止第二操作构件26枢转运动到达第二操作构件26的操作位置。更优选地,附接件16的第二抵接部16c基本上防止第二操作构件26在沿第三操作路径s3的方向上从非操作位置移动。这样,除了因为制造公差而造成的制造间隙之外,第二操作构件26在相对于基座构件22的前后中心平面cp的横向方向上基本上不移动。附接件16不阻挡第二操作路径s2,从而允许第二操作构件26到达第二操作构件26的操作位置。

如图3和4中所示,第一操作构件24用于执行制动操作。如图4中所示,第一操作构件24通过安装到基座构件22的枢轴销42相对于基座构件22可枢转地安装。枢轴销42限定横向于基座构件22的侧表面延伸以执行制动操作的第二枢转轴线p2(即,制动枢转轴线)。枢转销42位于基座构件22的枢轴附接部的孔中。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支撑在杆安装构件44上,所述杆安装构件通过枢轴销42可枢转地附接到基座构件22。制动控制缆索20的内缆线20a连接到杆安装构件44,使得随着第一操作构件24在枢轴销42上从非操作位置(图3)枢转到制动(致动)位置(图4),内缆线20a被拉动。如下所述,第一操作构件24还用于执行换挡操作(例如,缆索拉动操作)。因此,第一操作构件24构成用户制动/换挡操作杆。

如最佳地示于图14中,在枢轴销42上设置有偏压元件46,用于沿第二操作路径s2相对于基座构件22朝向非操作位置偏压杆安装构件44。由于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安装在杆安装构件44上,所以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也都沿第二操作路径s2相对于基座构件22朝向非操作位置被偏压。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偏压元件46是扭簧,其螺旋部分设置在枢轴销42上,其第一自由端接触基座构件22,并且其第二自由端接触杆安装构件44。这样,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绕第二枢转轴线p2被朝向基座构件22的前端并远离下弯式车把h偏压。

具体地,骑行者使第一操作构件24在大致平行于自行车纵向中心平面的方向上绕第二枢转轴线p2枢转以执行制动。如图3和4中所示,第一操作构件24沿第二操作路径s2(即,非换挡操作路径b)从非操作位置(图3)到操作(制动)位置(图4)的该枢转运动拉动制动缆索20的内缆线20a,以操作制动装置(未示出)。因此,第一操作构件24用作制动杆。第二操作构件26可枢转地附接到杆安装构件44,并且如图3和4中所示,随着第一操作构件24被操作以执行制动操作,第二操作构件26与第一操作构件24和杆安装构件44一起移动。

如图7和8中所示,第一操作构件24沿横向于第一操作构件24的制动平面的换挡平面相对于基座构件22枢转,以执行换挡操作。第一枢转轴线p1相对于第二枢转轴线p2不同轴。具体地,骑行者使第一操作构件24沿第一操作路径s1朝向自行车纵向中心平面绕第一枢转轴线p1枢转以执行换挡。第一操作构件24从非操作位置到换挡操作位置的该枢转运动对操作单元28进行操作,所述操作单元拉动换挡缆索18的内缆线18a。因此,除了用作如上所述的制动杆以外,第一操作构件24用作缆索拉动杆。如图8中所示,随着第一操作构件24被操作以执行换挡操作,第二操作构件26与第一操作构件24一起移动。特别地,在使用第一操作构件24的换挡操作期间,第一操作构件24在第一操作构件24绕第一枢转轴线p1的枢转运动期间接触第二操作构件26,使得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一起移动。然而,当第一操作构件24绕第一枢转轴线p1枢转以执行换挡操作时,第二操作构件26不对操作单元28进行操作。

如图9和10中所示,第二操作构件26可操作地联接到操作单元28,以执行换挡操作(即,缆索释放操作)。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当第二操作构件26沿第三操作路径s3朝向自行车1的中心纵向平面绕第三枢转轴线p3枢转时,第二操作构件26用于从操作单元28释放内缆线18a。因此,第二操作构件26构成对操作单元28进行操作以从操作单元28释放内缆线18a的缆索释放杆。第二操作构件26仅执行换挡操作。图6示出了处于非操作位置的第二操作构件26,而图10示出了处于操作位置的第二操作构件26。特别地,第二操作构件26相对于杆安装构件44可枢转地安装,使得第二操作构件26相对于第一操作构件24绕第三枢转轴线p3在非操作位置和换挡(致动)位置之间枢转。这里,第一枢转轴线p1与第三枢转轴线p3同轴。

当第二操作构件26绕第三枢转轴线p3枢转时,第一操作构件24保持静止或基本静止。特别地,第二操作构件26可以独立于第一操作构件24沿第三操作路径s3绕第三枢转轴线p3枢转,使得第一操作构件24保持静止。然而,当使第二操作构件26沿第三操作路径s3绕第三枢转轴线p3移动时,有时骑行者可能意外地接触第一操作构件24,使得第一操作构件24随第二操作构件26稍微移动。

如图16中所示,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通过枢轴结构48可移动地支撑在杆安装构件44上。具体地,第一操作构件24具有安装端24a,该安装端通过枢轴结构48可枢转地连接到杆安装构件44。类似地,第二操作构件26也具有安装端26a,该安装端也通过枢轴结构48可枢转地连接到杆安装构件44。枢轴结构48在授权给shimanoinc的美国专利no.9,056,597中更详细地公开。

另外,在第一操作构件24和杆安装构件44之间设置有第一偏压构件(未示出),用于绕第一枢转轴线p1朝向非操作位置偏压第一操作构件24。同样,在第二操作构件26和杆安装构件44之间设置有第二偏压构件(未示出),用于绕第三枢转轴线p3朝向非操作位置偏压第二操作构件26。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偏压构件和第二偏压构件是扭簧,其以与美国专利no.9,056,597中公开的相同的方式设置在枢轴结构48上。

第一操作构件24具有用户操作部24b,该用户操作部设置在基座构件22的外侧,以便骑行者使第一操作构件24绕第一枢转轴线p1枢转而执行换挡,以及绕第二枢转轴线p2枢转而执行制动。类似地,第二操作构件26具有用户操作部26b,该用户操作部设置在基座构件22的外侧,以便骑行者使第二操作构件26绕第三枢转轴线p3枢转而执行换挡,以及在制动操作期间绕第二枢转轴线p2枢转。

第一操作构件24具有抵接部24c,当第一操作构件24绕第一枢转轴线p1枢转以执行换挡操作时,该抵接部接触第二操作构件26。这样,当第一操作构件24绕第一枢转轴线p1枢转以执行换挡操作时,第二操作构件26由第一操作构件24作用而枢转。第一操作构件24还具有抵接部24d,如下所述,该抵接部抵接操作单元28的一部分以对操作单元28进行操作。

如图16、18和19中所示,操作单元28通过安装悬挂件50和安装螺栓52安装到基座构件22。安装悬挂件50支撑操作单元28的前端,而安装螺栓52支撑操作单元28的后端。安装悬挂件50通过螺纹连接到基座构件22中的螺钉54附接到基座构件22。安装螺栓52延伸穿过基座构件22的后端中的孔,并且螺纹连接到操作单元28的轴的后端中。这样,操作单元28可拆卸地设置在内部空间30中。换句话说,内部空间30构造成可移除地接收操作单元28。利用该附接布置,操作单元28可拆卸地并且可重新安装地安装在基座构件22上而不会损坏,使得在不拆卸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的情况下,操作单元28能够作为一体单元从基座构件22拆卸。因此,在操作单元28从基座构件22的内部空间30移除的情况下,自行车操作装置12仍然可以用于执行制动操作。

现在参考图11至15,现在将关于由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对操作单元进行的操作来讨论自行车操作装置12的操作单元28。然而,由于其它操作单元可以与自行车操作装置12的其它部件一起使用以实施本发明,因此,将不对操作单元28的构造进行详细讨论。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操作单元28是具有多个预定操作位置(例如,十个操作位置)的换挡单元。更具体地,操作单元28是拉动和释放内缆线18a而使得内缆线18a选择性地保持在预定位置之一中的换挡单元。然而,从本公开将显而易见的是:操作单元28可以用于诸如自行车避震器操作装置和自行车可调节座杆操作装置这样的其它自行车部件操作装置中。此外,从本公开将显而易见的是:根据需要和/或期望,操作单元28可以是用于诸如液压操作单元和无线操作单元这样的非缆索操作装置中的非缆索操作单元。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自行车操作装置12的操作单元28包括支撑轴60、缆线收紧构件62、缆索拉动结构64、缆索释放结构66和定位结构68等。缆线收紧构件62构造成绕由支撑轴60限定的枢转轴线a1旋转。内缆线18a的一端附接到缆线收紧构件62。缆线收紧构件62绕枢转轴线a1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使得内缆线18a被拉入基座构件22的内部空间30中,而缆线收紧构件62绕枢转轴线a1在第二(相对)旋转方向上的另一旋转使得内缆线18a从基座构件22的内部空间30释放(放出)。缆线收紧构件62还受到偏压元件70绕枢转轴线a1在第二旋转方向上的偏压。这里,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偏压元件70是扁平螺旋扭簧。偏压元件70具有缠绕在支撑轴60的轴上的螺旋部。偏压元件70具有设置在缆线收紧构件62的孔中的第一自由端部和钩到操作单元28的固定部件上的第二自由端部。这样,缆线收紧构件62受到该操作单元28的所述偏压元件70绕枢转轴线a1在释放方向上的偏置。

缆索拉动结构64和缆索释放结构66可操作地联接到定位结构68。响应于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的操作,缆索拉动结构64使缆线收紧构件62绕枢转轴线a1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然后随着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24返回到非操作位置,定位结构68保持缆线收紧构件62。这样,定位结构68保持缆线收紧构件62以建立操作单元28的各预定操作位置中的一操作位置。类似地,响应于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的操作,缆索释放结构66接合定位结构68以使缆线收紧构件62绕枢转轴线a1在第二旋转方向上释放。然而,定位结构68限制缆线收紧构件62绕枢转轴线a1在第二旋转方向上的旋转量。因此,随着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26返回到非操作位置,定位结构68保持缆线收紧构件62以建立操作单元28的各预定操作位置中的一操作位置。

现在参考图22至28,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12。这里,自行车操作装置112以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方式安装到下弯式车把h上。自行车操作装置112是由骑行者的右手操作的右手侧操作装置。自行车操作装置112构造成用于经由控制缆索(未示出)执行制动和换挡。然而,如下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112可以通过使用附接件116而被修改成禁用换挡操作。基本上,附接件116可以与自行车操作装置112一起设置,或者可以单独设置以用于转换现有的自行车操作装置。

自行车操作装置112基本上包括基座构件122、第一操作构件124、第二操作构件126和操作单元128。这里,基座构件122具有构造成接收操作单元128的内部空间130。这里,第一操作构件124可操作地联接到操作单元128以对操作单元128进行操作,所述操作单元是换挡单元。操作单元128根据第一操作构件124的移动量拉动和释放缆索(未示出)以执行换挡操作。第二操作构件126仅用于执行制动操作。

基本上,第一操作构件124构造成当操作单元128设置在内部空间130中时沿第一操作路径s1′从非操作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以对操作单元128进行操作。在该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构件124在执行换挡操作时绕第一枢转轴线p1′枢转。特别地,第一操作构件124沿第一操作路径s1′移动第一距离d1以执行操作单元128(即,换挡单元)的缆索拉动操作,以及沿第一操作路径s1′移动第二距离d2以执行操作单元128(即,换挡单元)的缆索释放操作。换句话说,当第一操作构件124已经移动到沿第一操作路径s1′的对应于距第一操作构件124的非操作位置第一距离d1的点时,第一操作构件124到达第一换挡位置。另一方面,当第一操作构件124已经移动到沿第一操作路径s1′的对应于距第一操作构件124的非操作位置第二距离d2的点时,第一操作构件124到达第二换挡位置。第一距离d1不同于第二距离d2。

在本文中公开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12的情况下,第一距离d1比第二距离d2更长。因此,为了执行缆索拉动操作,第一操作构件124沿第一操作路径s1′连续移动,经过第二换挡位置而到达第一换挡位置,在没有到达第一距离d1之前不将第一操作构件124朝向非操作位置移回。这样,操作单元128仅执行缆索拉动操作。另一方面,为了执行缆索释放操作,第一操作构件124沿第一操作路径s1′连续移动到第二换挡位置,并且在到达第一换挡位置之前朝向非操作位置返回。

第一操作构件124还相对于基座构件122绕第二枢转轴线p2′可枢转地安装,以沿横向于第一操作路径s1′的第二操作路径s2′移动。这里,通过对第二操作构件126的操作使第一操作构件124沿第二操作路径s2′移动。特别地,第二操作构件126相对于基座构件122绕第三枢转轴线p3′可枢转地安装,以沿第三操作路径s3′移动。

基座构件122包括主体132和操作单元盖134。通常,主体132和操作单元盖134由刚性的硬塑料材料制成。主体132限定用于接收操作单元128的内部空间130。特别地,操作单元盖134通过至少一个紧固件136(例如,螺钉)可拆卸地附接到主体132。当操作单元盖134从基座构件122的主体132移除时,附接件116通过紧固件136附接到主体132。附接件116覆盖操作单元128,并且构造成在允许第一操作构件124和第二操作构件126在对应于制动操作的方向上移动的同时防止第一操作构件124在对应于换挡操作的方向上移动。

如图23至25中所示,基座构件122的主体132可枢转地支撑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1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126。由于在骑乘期间,骑行者时常握持主体132并压靠在其上,所以希望为骑行者的手提供舒适的感觉。因此,主体132优选地覆置有柔软的外弹性体握持盖138。如图23至25中所示,握持盖138部分地覆盖主体132。特别地,握持盖138以常规方式在基座构件122的主体132上延伸。

基座构件122包括用于将基座构件122安装到下弯式车把h的车把安装结构140。由于主体132通过车把安装结构140固定到下弯式车把h,所以基座构件122相对于下弯式车把h构成被固定构件。车把安装结构140优选地是用于道路换挡器中以夹住下弯式车把h的常规带式夹或类似结构。由于车把安装结构14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安装结构,在本文中将不详细讨论或说明车把安装结构140。

基座构件122的主体132构造为包括握持部132a和圆头部132b的道路换挡器支架。握持部132a设置有位于握持部132a的第一端(即,后端或近端)处的车把接收凹部132c。当操作单元盖134通过紧固件136附接到握持部132a时,操作单元盖134限定握持部132a的面向内的侧表面的一部分。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当操作单元128从基座构件122的主体132移除时,操作单元盖134被替换为通过紧固件136附接到主体132的附接件116。类似地,附接件116限定握持部132a的面向内的侧表面的一部分。这里,附接件116将操作单元128保持在内部空间130中。

第二操作构件126通过安装到主体132的枢轴销142相对于基座构件122的主体132可枢转地安装。枢轴销142限定横向于主体132的侧表面延伸以执行制动操作的第三枢转轴线p3′(即,制动枢转轴线)。枢轴销142位于主体132的枢轴附接部的孔中。用户的第一操作构件124和用户的第二操作构件126通过偏压元件146(例如,扭簧)朝向其非操作位置偏压。偏压元件146通过枢轴销142安装到主体132,所述枢轴销还将第一操作构件124可枢转地安装到主体132。枢轴销142与第二枢轴线p2′重合,使得当第二操作构件126在枢轴销142上枢转以执行制动操作时,第一操作构件124可以沿第二操作路径s2′移动。

附接件116具有被固定(主体)部116a和抵接部116b。被固定(主体)部116a通过用于将操作单元盖134安装到主体132的紧固件136安装到主体132。抵接部116b构造成防止第一操作构件124沿第一操作路径s1′绕第一枢转轴线p1′枢转。因此,在附接件116安装到主体132的情况下,第一操作构件124不能到达将对操作单元128进行操作而改变操作单元128的当前操作位置的换挡位置。

优选地,操作单元128是具有多个预定操作位置(例如,十个操作位置)的换挡单元。更具体地,操作单元128是拉动和释放内缆线而使得内缆线选择性地保持在预定位置之一中的换挡单元。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自行车操作装置112的操作单元128包括缆线收紧构件162、缆索拉动-释放结构164和定位结构168等。

内缆线的一端附接到缆线收紧构件162。缆线收紧构件162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使得内缆线被拉入基座构件122的内部空间130中,而缆线收紧构件162在第二(相对)旋转方向上的另一旋转使得内缆线从基座构件122的内部空间130释放(放出)。缆线收紧构件162在缆索释放方向上受到偏压。

与美国专利no.7,779,718中公开的所谓的保持机构相比,操作单元128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以相同的方式操作。美国专利no.7,779,718中公开的所谓的保持机构对应于操作单元128的缆线拉动-释放结构164和定位结构168。换句话说,操作单元128以与美国专利no.7,779,718中公开的所谓的保持机构的控制杆相同的方式操作。由于操作单元128的结构和操作对于自行车领域的技术人员是公知的,所以在本文中将不详细讨论操作单元128的结构和操作。

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是开放性的术语,其指明所陈述的特征、元件、部件、组、整数和/或步骤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其它未陈述的特征、元件、部件、组、整数和/或步骤的存在。前述内容也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语,例如术语“包含”、“具有”及其派生词。另外,除非另有说明,当以单数形式使用时,术语“部件”、“部”、“部分”、“构件”或“元件”可以具有单个部件或多个部件的双重含义。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以下方向术语“面向车架侧”、“非面向车架侧”、“向前”、“向后”、“前”、“后”、“上”、“下”、“上方”、“下方”、“向上”、“向下”、“顶”、“底”、“侧”、“竖直”、“水平”、“垂直”和“横向”以及任何其它类似的方向术语指的是在自行车处于直立的骑乘位置并且配备有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状态下的那些方向。因此,用于描述自行车操作装置的这些方向术语应当相对于处于水平表面上的直立骑乘位置并且配备有自行车操作装置的自行车来解释。术语“左”和“右”用于表示当从自行车的后部观察时从右侧参考时的“右”,和当从自行车的后部观察时从左侧参考时的“左”。

还将理解的是:虽然术语“第一”和“第二”可以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部件,但是这些部件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是用来将一个部件与另一部件区分开。因此,例如,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上述第一部件可以被称为第二部件,反之亦然。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被附接”或“附接”包括:通过将元件直接附接到另一元件来将该元件直接固定到另一元件的构造;通过将元件附接到中间元件而中间元件转而附接到另一元件来将该元件间接固定到另一元件的构造;和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成一体的构造,即,一个元件基本上是另一元件的一部分。这种定义也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语,例如“连结”、“连接”、“联接”、“安装”、“结合”、“固定”及其派生词。最后,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诸如“基本上”、“大约”和“近似”这样的程度术语表示经修改的术语的偏离量使得最终结果基本上不改变。

虽然仅仅选择了选定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此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例如,除非另有特别说明,各种部件的尺寸、形状、位置或取向可以根据需要和/或期望改变,只要这些改变基本上不影响它们的预定功能即可。

换句话说,附接件的具体形状可以取决于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形状。另外,附接件可以构造成与其它类型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一起使用,例如仅具有单个双功能杆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例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5/0151812)。因此,基本上,为包括操作构件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设置附接件。然而,通常,如上面在两个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附接件包括被固定部和抵接部。被固定部构造成联接到自行车操作装置,而抵接部阻挡操作构件的第一操作路径,以防止操作构件的操作移动。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示出为直接连接或彼此接触的部件可以具有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结构,只要这些改变基本上不影响它们的预定功能即可。一个元件的功能可以由两个元件执行,反之亦然,除非另有说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另一实施例中采用。所有优点不必同时存在于特定实施例中。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每个特征,单独或与其它特征组合,也应被认为是申请人对进一步发明的单独描述,包括由这些特征表现的结构的和/或功能的概念。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以上描述仅仅是用于说明,而不是要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的本发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