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扰流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9649发布日期:2018-10-16 18:4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扰流板组件。



背景技术:

安装在汽车尾部的扰流板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空气动力学组件,可以有效减少汽车尾部的气动升力,控制汽车上浮,从而提高汽车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美化整车外形。

但是扰流板增大车尾下压力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气动阻力的增大,导致油耗增加,专利号CN201620068566.2提出一种汽车扰流板组件,包括断面呈翼型的扰流板和用于将所述扰流板安装在车身上的连接组件,所述扰流板上具有前缘、后缘、吸力面和压力面,上述扰流板能够提供车尾下压力,并且具有较小气动阻力。

但是上述扰流板固定连接在车上,不能对其倾斜角度进行调整,这就意味着不管车速快慢汽车都产生气动阻力,在车速较慢不需要用到扰流板时也产生一定的气动阻力,增加了不必要的油耗,不经济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扰流板不能调节倾斜角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扰流板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汽车扰流板组件,包括扰流板,所述扰流板两侧分别设有前缘和后缘,扰流板表面和底面分别设有压力面和吸力面,所述前缘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分别转动连接有与后车窗上方车顶侧面两端固定连接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安装块,每个所述直角三角形安装块内壁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垂直的挡板,所述挡板中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圈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一端与前缘底面转动连接,滚珠丝杆另一端贯穿螺纹套筒且滚珠丝杆两端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挡环,位于所述螺纹套筒上方的挡环与螺纹套筒之间的部分滚珠丝杆上套装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挡板长度小于直角三角形安装块直角边长度,且挡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扰流板限位板。

优选的,位于所述轴承下方的部分螺纹套筒表面设有手指槽。

优选的,所述扰流板的前缘与车顶的后边缘相距10毫米。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扰流板组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具有前缘、后缘、压力面和吸力面的扰流板,扰流板与车身之间具有间隙,使得气流可以从缝隙处通过,避免在扰流板前缘处产生高压区而导致阻力升高,扰流板的压力面朝上设置,使得扰流板能够产生下压力,扰流板从前缘至后缘向上倾斜,倾斜的角度与扰流板的翼型绕流的迎角对应,在扰流板提供足够下压力的同时,能够减小气动阻力,通过转动螺纹套筒可调节滚珠丝杆的长短,间接调节扰流板与车顶之间的夹角,从而来调节下压力的大小,可根据车速来改变下压力的大小,保护车辆行驶安全的同时,也可调控汽车油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扰流板组件的剖视图。

图中:车顶1、后车窗2、扰流板3、前缘4、后缘5、压力面6、吸力面7、连接柱8、直角三角形安装块9、挡板10、轴承11、螺纹套筒12、滚珠丝杆13、挡环14、弹簧15、扰流板限位板16、手指槽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汽车扰流板组件,包括扰流板3,扰流板3两侧分别设有前缘4和后缘5,扰流板3表面和底面分别设有压力面6和吸力面7。通过设置具有前缘4、后缘5、压力面6和吸力面7的扰流板3,扰流板3与车身之间具有间隙,使得气流可以从缝隙处通过,避免在扰流板3前缘4处产生高压区而导致阻力升高,扰流板3的压力面6朝上设置,使得扰流板3能够产生下压力,扰流板3从前缘4至后缘5向上倾斜,倾斜的角度与扰流板3的翼型绕流的迎角对应,在扰流板3提供足够下压力的同时,能够减小气动阻力。

前缘4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8,两个连接柱8分别转动连接有与后车窗2上方车顶1侧面两端固定连接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安装块9,每个直角三角形安装块9内壁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垂直的挡板10,挡板10长度小于直角三角形安装块9直角边长度,且挡板10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扰流板限位板16,挡板10中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1,轴承11内圈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12,位于轴承11下方的部分螺纹套筒12表面设有手指槽17,螺纹套筒12螺纹连接有滚珠丝杆13,滚珠丝杆13一端与前缘4底面转动连接,滚珠丝杆13另一端贯穿螺纹套筒12且滚珠丝杆13两端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挡环14,位于螺纹套筒12上方的挡环14与螺纹套筒12之间的部分滚珠丝杆13上套装有弹簧15。通过转动螺纹套筒12可调节滚珠丝杆13的长短,滚珠丝杆13顶端可推动或拉动扰流板3转动,从而改变扰流板3与车顶之间的水平夹角,使得我们可以根据车速来调节扰流板3与车顶之间的水平夹角来改变下压力的大小,当高速行驶时加大压力,当低速行驶时消减压力,既保护车辆行驶安全的同时,也可调控汽车油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