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油箱与空气滤清器结合结构的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5789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油箱与空气滤清器结合结构的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具有油箱与空气滤清器结合结构的摩托车,特别是关于一种将油箱与空气滤清器连成一体之机车油箱与空气滤清器之结合结构。
传统的摩托车如


图1及图2所示,
图1系显示传统摩托车的上视图;图2系显示传统摩托车的侧视图。此种摩托车主要由车头10(包含转向机构11及前轮12)、油箱20、座垫30、后轮42、驱动总成40以及车架50所组成,而车架50系由主车架51、上车架52、后车架53、前车架54以及底车架55所构成。油箱20位于座垫30的前端且在转向机构11的后方(以车头10所面对方向为前方),亦即油箱20的前端与转向机构11的后方相接,且油箱20的后端与座垫30的前端相接。主车架51系由枢接有转向机构11之一端微向后下方延伸,且前车架54系由固接在主车架51之一端(亦即靠近转向机构11处)向后下方延伸,并藉由底车架55的两端分别固设于主车架51及前车架54之延伸端,而使主车架51、前车架54以及底车架55固接成一体,用来支承驱动组成40。上车架52由固定在主车架51之一端(亦即约位于油箱20与座垫30相交处之下方)向后方延伸至座垫30的后端,并藉由后车架53的两端分别固接于主车架51及上车架52,而使主车架51、上车架52以及后车架53固接成一体,用来支承油箱20及座垫30。且主车架51、上车架52及后车架53围成一形状大体成三角形之空间。摇臂43的两端分别枢接于主车架51及后轮42,并藉由设置于后轮42与上车架52间之避震器44来吸收后轮42所受的冲击。空气滤清器60系位于由座垫30、驱动总成40及后轮42所围成之空间。更进一步而言,空气滤清器60系位于主车架51、上车架52及后车架53所围成之空间。因此,传统摩托车可利用的空间不如速克达机车。若是要在此种摩托车的油箱位置设置可收藏安全帽的置物空间,则势必将油箱与空气滤清器等配件之配置方式重新加以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油箱与空气滤清器结合结构的摩托车。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油箱与空气滤清器结合结构的摩托车主要由包含有转向机构的车头、置物箱、油箱、空气滤清器、座垫、驱动总成以及车架所构成,且该车架包括主车架、上车架、后车架、前车架以及底车架;该置物箱的后端与该座垫的前端相接,且其前端与该转向机构相接,该主车架由枢接有该转向机构之一端微向后下方延伸,而该前车架由固接于靠近该转向机构之该主车架之一端向后下方延伸,并藉由该底车架的两端分别固设于该主车架及该前车架之延伸端,使该主车架、前车架以及底车架成一体,用以支承该驱动总成,且由该上车架固设于该主车架之一端沿着该座垫之下方向后方延伸至该座垫之后端,并藉由后车架的两端分别固接于该主车架及上车架,使该主车架、该上车架以及该后车架围成一形状大体成三角形之空间且成一体,用来支承该座垫;其特征在于该油箱及该空气滤清器系成一体,且配置于该主车架、该上车架以及该后车架所围成之空间。藉此,则可有效地利用摩托车既有的空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其中
图1系显示传统摩托车之上视图;图2系显示传统摩托车之侧视图;图3系显示本实用新型机车油箱与空气滤清器之结合结构之一实施例之立体图;图中标上与
图1及图2相同之符号表示与
图1及图2相同或相当之部分;图4系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式之示意图。
请参阅图3,在图3中具有与
图1及图2相同的标号表示与
图1及图2相同或相当之部分,以省略此部分之说明。油箱20由
图1及图2所示的位置(位于座垫30前方的位置)移置于由主车架51、上车架52及后车架53所围成之大体成三角形的空间。油箱20大体成一三角形,其前上方具有一溢流罩23,溢流罩23的上方具有油箱盖22,且溢流罩23之一前下方角落设有一溢流管24。油箱20的下方上具有一油管25,油管25连接至油泵(未图示)。油箱20与空气滤清器60系由可塑性材料(如塑胶等)制成,其配置于油箱20的侧边微微外露,并与油箱20成一体,以减少两零件的空隙。为了便于安装油箱20与空气滤清器60,首先将油箱20与空气滤清器60放置于主车架51与后车架53之上,然后藉由螺丝构件71将上车架52锁固于主车架51与后车架53之间(如图4所示)。因此,原来设置油箱的空间可用来设置置物箱。
如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将油箱与空气滤清器形成一体并配置于由主车架、上车架及后车架所构成之三角形内,则可于原来油箱之位置设置可数藏安全帽的置物空间,且有效地利用空间。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一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涧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油箱与空气滤清器结合结构的摩托车,该摩托车主要由包含有转向机构的车头、置物箱、油箱、空气滤清器、座垫、驱动总成以及车架所构成,且该车架包括主车架、上车架、后车架、前车架以及底车架;该置物箱的后端与该座垫的前端相接,且其前端与该转向机构相接,该主车架由枢接有该转向机构之一端微向后下方延伸,而该前车架由固接于靠近该转向机构之该主车架之一端向后下方延伸,并藉由该底车架的两端分别固设于该主车架及该前车架的延伸端,使该主车架、前车架以及底车架成一体,用以支承该驱动总成,且由该上车架固设于该主车架之一端沿着该座垫的下方向后方延伸至该座垫的后端,并藉由后车架的两端分别固接于该主车架及上车架,使该主车架、该上车架以及该后车架围成一形状大体成三角形之空间且成一体,用来支承该座垫;其特征在于该油箱及该空气滤清器系成一体,且配置于该主车架、该上车架以及该后车架所围成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油箱与空气滤清器结合结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油箱与空气滤清器系以可塑性材料形成于该油箱之侧面并微露出该主车架、上车架以及该后车架所围成的空间。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油箱与空气滤清器结合结构的摩托车,该摩托车主要由包含有转向机构的车头、置物箱、油箱、空气滤清器、座垫、驱动总成以及车架所构成,且该车架包含主车架、上车架、后车架、前车架以及底车架;该主车架、该上车架以及该后车架围成一形状大体成三角形之空间且成一体,用来支承该座垫;其特征在于该油箱及该空气滤清器系成一体,且配置于该主车架、该上车架以及该后车架所转成的空间。
文档编号B62K11/00GK2077838SQ9021739
公开日1991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1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1日
发明者A·R·史密夫 申请人:施纯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