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农用机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092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农用机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动三轮车,特别是一种即可以实现运输功能,又可以实现耕地、耙地、割晒和带动水泵及其它动力等功能的多功能农用机动三轮车。
目前农村中使用的三轮车,其主要的任务是运输。中国专利第91217738.1号中记述了一种具有运输耕地功能的机动三轮车,它的特点是将犁地装置安装在车座位右下侧,支架一端与斜梁连接,另一端与车架中底盘连接,并设有耕地深度调节装置。由于此设计仅考虑了在三轮车上附带犁地装置,并没有考虑到三轮车的变速装置,使得其实现犁地功能是较困难的。因为三轮车的速度变档少,没有适合于耕地的车速,因此在正常的三轮车驱动的速度下,几乎无法达到一般犁地的效果。且该设计仅有耕地装置,不能实现耙地和割晒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可圆满地实现犁地功能,又可实现耙地和割晒功能,且可运输的多功能农用机动三轮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农用机动三轮车,它包括车厢6、车轮11和传动机构,在底盘27上设有固定座28,犁头16通过连杆17联接在固定座28和犁座5上,其特征在于在自锁方向机1上设有方向盘2;离合器22与八档变速箱21联接,并通过万向节20联接一传动轴25,传动轴25的另一端联接在后牙包12上;在车厢6的尾部设有耙固定座8,在车厢6的中部下方设有自卸液压缸13;在底盘27上设有割晒机联接座18,割晒机传动轴23,链轮24联接。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下面以附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将现有三轮车的车把改进为方向盘,方向盘2通过自锁方向机1来控制三轮车的方向。在田间耕作时,耕作地面高低不平,使用方向盘机构来控制方向使用灵活,操作方便。采用离合器22、八档变速箱21、万向节20、传动轴25和后牙包12构成传动系统,使得原动机与离合器为直连式刚性连接,传动力矩大,不打滑,可充分发挥原动机的功率。犁头16通过连杆17联接在底盘27上的固定座28上,犁操作杆26固定在设在车厢架15上的犁座5上,犁头16可在车的左、右各设一处,以提高工作效率。在控制车速时,可使用高低变速杆4通过档位拨叉14来控制八档变速箱21。由于耙地、犁地、割晒、运输等工作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必须根据实际的需要来设定速度,否则达不到较好的工作效果,因此三轮车的变速档位一定要多设,以适应于不同的作业要求。同时还可设变档杆3,以便与高低变速杆4协同使用,控制速度。自锁方向机1可直接置于底盘27上,在座椅旁设犁操作杆26,可以灵活地控制犁头16的高低,以达到控制犁地深度的目的。在车厢6的中部的下方底盘部分固定有一自卸液压缸13,当需要卸车时,可以升起液压杆7,使得车厢6翻起,另外需要耙地时,在车厢6尾部的耙固定座8上固定好耙架9,再将车厢6翻起,即可使耙10接触到地面,实现其耙地的功能。设在八档变速箱21后的链轮24,还可带动割晒机工作,割晒机19可以固定在底盘27上的割晒机联接座18上。即将三轮车的动力通过链轮24和割晒机传动轴23传给割晒机,保证割晒机的工作动力。离合皮带轮可以带动水泵及其它动力设施,达到一车多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三轮车的传动结构,并可使三轮车除了用于运输外,还可以用于耙地、耕地及带动割晒机、带水泵及其它固定动力进行工作。扩展了三轮车的用途,并且提高了三轮车的工作效率,改善了其工作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地应用于农村的各种作业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农用机动三轮车,它包括车厢(6)、车轮(11)和传动机构,在底盘(27)上设有犁固定座(28),犁头(16)通过连杆(17)联接在固定犁座(28)和犁座(5)上,其特征在于在自锁方向机(1)上设有方向盘(2);离合器(22)与八档变速箱(21)联接,并通过万向节(20)联接一传动轴(25),传动轴(25)的另一端联接在后牙包(12)上;在车厢(6)的尾部设有耙固定座(8),在车厢(8)的中部下方设有自卸液压缸(24);在底盘(27)上设有割晒机联接座(18),割晒机传动轴(23)与主链轮(24)联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动三轮车,特别是一种即可实现运输功能,又可实现耕地、耙地、割晒、喷灌等功能的多功能农用机动三轮车,它包括车厢、车轮和传动系统,在车底盘上固定有犁座,其特征在于在自锁方向机上设有方向盘,原动机以离合轮构成直连式刚性连接传动机构;在车厢的尾部设有耙固定座,车厢中部下方的底盘上设有自卸液压缸。本实用新型可达到理想的耕地、耙地的效果,还可带动割晒机工作,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62D65/00GK2262332SQ9621103
公开日1997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9日
发明者兰如玺, 郭官学 申请人:兰如玺, 郭官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