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折叠便携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510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箱式折叠便携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交通工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携带的可折叠自行车。
人们上下班、外出旅行,自行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但是住在高层楼房,普通自行车因体积大、提携不便造成存放困难,出差到外地,下车后到目的地较远而又交通不便也使人十分困惑,故普通常用自行车不能满足人的特殊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展开能骑,折叠起来成手提箱式、折展迅速方便的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固定安装在把心顶端的把接套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由车把铰链连接的两段组成的车把,在近铰链的车把上垂直钻有盲孔,孔内安有弹簧,钢珠压在弹簧上高出车把表面,可在孔内自由转动但不能脱出盲孔,左右两滑套用手可来回拉动地套在车把上,当一端面靠在把接套外园面上时,车把铰链和钢珠均被套在滑套内。
上下两段、由把心铰链连接的把心下部可转动的装在把立管内,底端通过前叉铰链与前叉连接,在近把心铰链和前叉铰链处,均有和车把铰链处形式相同的盲孔、弹簧、钢珠和套在其上的滑套,当滑套一端靠在把心铰链的下凸台和前叉铰链的上凸台时,铰链和钢珠均被套在滑套内;内横梁水平固定在下部向车前方倾斜的把立管外园面上,并可来回抽动地插入车架上的外横梁套筒内,在近立把管的内外横梁叠套处的外横梁顶部,竖向固定有销座,其孔与外横梁上壁孔成通透孔,叠套处的内横梁顶壁钻有多个其上部与外横梁大小相同、并在抽动时可与外横梁销座孔可对应的孔,滑销可在销座及对应的内横梁上壁孔内上下滑动但不能使滑销从孔中掉下去,,滑销上部的细轴颈上套有弹簧,盖上的中心孔套过细轴颈,拧在滑销座上口盖在弹簧上端;两带有弧形条板的后轮架安在车架的左右两侧,其下部的套可转动地套在位于中轴套两端的中轴上,后轮轮轴固定装在卡口内,变速链轮轮轴安在变速轮孔中,两弧形条板靠在车架竖梁的两侧面并穿入其上的导向盒,在弧形条板上面有多个定位槽,位于弧形条板上方并固定于两竖梁外侧有插销座,插销顺插销座内壁插入对应的定位槽内,两支压簧一端分别穿过插销顶部,中间套在横向固定在衣架撑上的螺栓上,另一端勾在左右衣架撑的顶面;两曲柄一端固定在中轴两端,脚蹬轴的套可转动地套在曲柄另一端细轴颈上,脚蹬轴套的中部垂直于其轴心线方向有两个相对的扇形槽,其扇形的中心线与脚蹬轴线呈45度角,曲柄的细轴颈上有横向穿过并紧固的柱梢,柱销装在扇形槽内,并可使脚蹬轴转动90度,挡板将一端带孔、一端带凸起爪的定位簧片挤在曲柄的轴端面上,螺钉穿过挡板和定位簧片孔拧入曲柄的轴端螺孔,定位簧片上的凸起卡入脚蹬轴上的定位坑;带弹性的车座主体的板弯成矩形,其底边中后部固定的左右两支管的距离与车架上的两竖梁相对应,支管插入竖梁的叠套处有与内外横梁上部同样结构的定位销,车座主体的下边、位于支管后部与矩形竖边有断开缺口,上下边之间有座簧支撑,车座主体后部的上边两侧用折页连接两块对称的鞍耳,将其托平时与车座主体整体呈鞍座形,两鞍耳中间、矩形上边背面有条形支撑板,其宽度小于车座主体,其长度以将其转到与车座中心线垂直时,能使两鞍耳与车座主体在同一平面上为宜,支撑板下部有碟形弹簧板,螺栓将处于预紧状态的碟形弹簧板及支撑板一起固定在车座主体上;当需要自行车折叠时,将车把上的滑套推向车把远端露出车把铰链,左右两车把可折起;手提起滑销,拉出内横梁,以同样方法使把心、前叉铰链脱离滑套,把心和前叉均向车架方向折叠,将内横梁推入外横梁内,前轮将被中轴套支撑,放下滑销内外横梁使它们相对固定;手提车架竖梁上的插销,弧形条板脱离插销,后轮架绕中轴向上提起,折到位后放下的插销将进入另一个定位槽被销住;将脚蹬轴向上推,其套上的扇形槽顺柱销转动90度折起,定位簧片上的凸起进入脚蹬轴上的定位坑中,此时整个车呈箱状;转动车座下的支撑板至其长方向顺着车座中心线,两鞍耳下垂,车座呈箱子把状,手提车座上边,即可方便地将自行车提走。
此种折叠自行车由于各部位折叠和伸展开骑用时,均不使用工具,用插销、弹簧、钢珠定位锁定,折起后呈带提手的箱形,伸折快捷,不需另加附件,因此重量轻,使用方便,满足了住高楼和外出旅行的需要,同时弧形条板有弹性,可起减震作用,车架长短、后轮高低都可调节,适应不同入和地面骑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为箱式折叠便携自行车的展开图2为箱式折叠便携自行车的折叠状态图;图3为自行车把伸展及折叠状态图;图4为自行车把心及前叉伸展及折叠状态图;图5为
图1的A部放大图;图6为图5的B-B部视图;图7为自行车曲柄与脚蹬轴安装图;图8为图7的C-C剖视图;图9为自行车座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的D-D制视图;
图11为自行车车架主视图;
图12为
图11的俯视图;
图13为自行车后轮架主视图;
图14为托架主视图;
图15为
图14的俯视图;图中1、车把 2、车架 2.1外横梁2.2、斜撑2.3竖梁2.4、衣架撑 2.5、固定块 2.6、固定板 2.7、固定孔3、车座3.1、车座主体 3.2鞍耳 3.3、导向柱 3.4、座簧3.5、支撑板3.6、碟形弹簧板3.7、支管 4、衣架5、后轮架5.1、弧形条板5.2、定位槽5.3、变速轮孔5.4、卡口5.5、套5.6、定位槽6、后轮7、托架7.1、固定套7.2、前支点 7.3、托板7.4、后支点7.5、防护板8、曲柄8.1、中轴 9、前轮10、前叉 11、把立管 12、脚蹬轴 13、滑套14、钢珠15、弹簧 16、车把较链17、滑套18、把接套19、前叉铰链 20、滑套21、钢珠22、弹簧23、把心铰链24、弹簧25、钢珠26、把心 27、滑销28、盖29、弹簧30、销座31、滑套32、内横梁 33、压簧34、插销 35、插销座36、导向盒37、螺栓38、柱销 39、定位簧片 40、挡板 41、螺钉 42、扇形槽43、定位锁销44、折页45、中轴套47、固定座48、变速链轮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把1折向车前方,把心26向后折到水平位置,前叉10带动前轮9折入车架内,轮车架5带动后轮6及变速链轮48绕中轴8.1向上方折起,整个车折成以车座3为箱把的手提箱式。
图3为车把1具体折叠的展示,固定安装在把心26顶端的把接套18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由车把铰链16连接的两段组成的车把1,在近铰链的车把1上垂直钻有盲孔,孔内放有弹簧15,钢珠14压在弹簧15上并可在孔内自由转动,将盲孔口铆小,使钢珠25凸出车把1表面但不能脱出盲孔,左右两滑套17套在车把上可用手来回拉动,当一端面靠在把接套18的外园面上时,车把铰链16和钢珠14均位于滑套内。
图4为由把心铰链23连接的上下两段构成的把心26,其下部由轴承安装在把立管11内,底端通过前叉铰链19与前叉10连接,在近把心铰链23和前叉铰链19处均有和车把铰链16形式相同的盲孔,孔内分别有弹簧24、22,钢珠25、21和31滑套、20,当31滑套下端靠在铰链23下部的凸台,滑套20上端面靠在铰链19上部的凸台时,铰链23、钢珠25以及铰链19、钢珠21分别被滑套1、320套在其内。内横梁32水平固定在下部向车前方倾斜的把立管11外园面上,内横梁32插入外横梁2.1的套筒内并可来回抽动,在近把立管11的内外横梁32和2.1的叠套处的外横梁2.1顶部,竖向焊接有销座30(参见
图11),其座孔与外横梁2.1上壁孔成通透孔,叠套处的内横梁32顶壁钻有根据横梁长短调节需要的多个与外横梁2.1上同样大小的孔,孔的底部小于孔上部,滑销27可在销座及对应的内横梁32上壁的对应孔内上下滑动,滑销27上部的细轴颈上套有弹簧29,盖28上的中心孔套过细轴颈拧在滑销座30上口盖在弹簧29上端,滑销27顶部安有手把。
图1和图5、图6、
图11、
图12、
图13描述了两带有弧形条板5.1的后轮架5安装在车架2的左右两侧的视图,后轮架5下部的套5.5分别滑装在车架2的中轴套45两端的中轴8.1上,后轮6安装在轮轴上后,固定在后轮架5上的卡口5.4中,变速链轮48(参见图2)的轮轴固定在变速轮孔5.3中,为便于调节传动链的松紧度,孔做成长形。两弧形条板5.1靠在车架2上的竖梁2.3两外侧面从导向盒36中穿过,在弧形条板5.1上有面供伸展和折叠、展开调节并锁定后轮架5用的定位槽5.6和5.2,位于弧形条板5.1上方并固定于两竖梁2.3外侧有插销座35,插销34顺插销座内插入下面对应的定位槽5.6中,两支压簧33一端分别穿过插销34顶端,中间套在横向固定在衣架撑2.4上的螺栓37上,另一端勾在左右衣架撑2.4顶面,弹簧处于预紧状态。
图7、图8描述了曲柄8一端固定在自行车中轴8.1两端(参见
图1、图2),脚蹬轴12上的套滑套在曲柄8另一端的细轴颈上,套的中部垂直于其轴心线方向有两个相对的扇形槽42,扇形的中心线与脚蹬轴12的轴线呈45度角,曲柄8的细轴颈上有横向穿过并紧固的柱销38,其长度等于脚蹬轴12上的套外径,柱销38在扇形槽42中,可使脚蹬轴12转动90度,挡板40将一端带孔,一端带凸起爪的定位簧片39挤在曲柄8的轴端面,螺钉41穿过档板40和定位簧片30的孔拧入曲柄8的轴端面,定位簧39上的凸起卡入脚蹬轴的定位坑中。
图9、
图10展示的是用带弹性的薄钢板做成的车座主体3.1整体呈矩形,其底边中后部固定的左右两支管3.7的距离与车架2上的两竖梁2.3(参见图6)相对应,支管3.7插入竖梁2内.骨,其叠套处有与内外横梁32、2.1上部同样结构的定位销(参见图4)。车座主体3.1的下边位于支管3.7后部与矩形竖边断开一缺口,上下边之间有座簧3.4支撑,导向柱上端固定在车座主体3.1上边,下端穿过下边,在座簧3.4中心导向,车座主体3.1后部上边两侧用折页44连接两块对称的鞍耳3.2,将其托平后,车座3整体呈鞍座形,两鞍耳3.2中间、矩形上边背面有条形支撑板3.5,其宽度小于车座主体3.1,其长度以将其转到与车座3中心线垂直时能使两鞍耳3.2与车座主体3.1在同一平面为宜,支撑板3.5下部有蝶形弹簧板3.6,螺栓将碟形弹簧板3.6及支撑板3.5一起固定在车座主体3.1上,碟形弹簧板3.6处于预紧状态。
图14、
图15为固定于车架2下端的托架7,为在自行车折叠时手提更为方便,可在自行车两侧安有如箱外壳的防护板7.5(参见
图1、图2),车架2上的固定板2.6(参见
图11)插入托架7上的固定套7.1中用螺栓固定,托架7前后支点7.2、7.4及车架2上的固定块2.5、固定孔2.7为防护板7.5的安装固定位置。
当自行车需折叠时,将车把1、把心26、前叉10上的滑套推至露出各自复盖的铰链16、23、19,提起滑销27,拉出内横梁32,将车把1折向前,把心26、前叉10向车架2方向折叠到把心26与外横梁2.1平行,前轮9底部搭在车架2的中轴套45中间,将内横梁32推进,放下滑销27,自行车前部被折叠锁定;提起插销34,弧形条板5.1被放松,后轮架5带动后轮6绕中轴8.1向上转动至箱外形以内,放下插销34将进入弧形条板5.1的定位槽5.2中,后轮架被锁;脚蹬轴12上推,扇形槽42顺38柱销转90度,定位簧片39上的凸起进入脚蹬轴12上的另一个定位坑而被锁;手转车座3下的支撑板3.5,转90度角,鞍耳3.2失去支撑下垂,车座3变成箱子的提把,即可将自行车方便地带走,当有防护板7.5时,将不影响自行车的展开与折叠。
权利要求1.一种箱式折叠便携自行车,包括前轮(9)、后轮(6),变速链轮(48)、车架(2)、车座(3)、衣架(4)、曲柄(8)、脚蹬轴(12)、其特征在于(1)、固定安装在把心(26)顶端的把接套(18)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由车把铰链(16)连接的两段组成的车把(1),在近车把铰链(16)的车把(1)表面上钻有盲孔,孔内放有弹簧(15),钢珠(14)压在弹簧(15)上并且凸出车把(1)的表面可自由转动,但不能脱出盲孔,左右滑套(17)套在两边的车把(1)上,用手可左右推移,当其一端靠在把接套(18)的外园面时,正好将车把铰链(16)和钢珠(14)套在里面;(2)、上下两段、由把心铰链(23)连接的把心(26)下部可转动地装在把立管(11)内,底端通过前叉铰链(19)与前叉(10)连接,在近把心铰链(23)和前叉铰链(19)处均有和车把铰链(16)处形式相同的盲孔、弹簧(24)、(22)和钢珠(25)、(21)以及滑套(31)、(20),当滑套(31)靠在铰链(23)的下凸台、滑套(20)靠在前叉铰链上凸台时,各自的铰链及钢珠均被套在其内;(3)内横梁(32)水平固定在下部向车前方倾斜的把立管(11)的外园面上,并可来回抽动地插入车架(2)上的外横梁(2.1)套筒内,在近把立管(11)的内外横梁(32)、(2.1)叠套处的外横梁(2.1)的顶部,竖向固定有销座(30),其孔与外横梁(2.1)上壁孔成通透孔,叠套处的内横梁32顶壁钻有多个其上部与外横梁(2.1)上大小相同、并在抽动时可对应的孔,滑销(27)可在销座内及对应的内横梁(32)上壁孔内上下滑动,但不能使滑销从孔中漏下去,滑销(27)上部的细轴颈上套有弹簧(29),盖(28)的中心孔套过滑销(27)细轴颈拧在滑销座(30)上口盖在弹簧(29)上端;(4)两个带有弧形条板(5.1)的后轮架(5)安在车架(2)的左右两侧,其下部的套(5.5)可转动地套在位于中轴套(45)两端的中轴(8.1)上,后轮(6)轮轴固定装在卡口(5.4)内,变速链轮(48)轮轴安在变速 轮孔(5.3)中,两弧形条板(5.1)靠在竖梁(2.3)的两外侧面并穿过其上的导向盒(36),在弧形条板(5.1)的上面有多个定位槽(5.6)、(5.2),位于弧形条板(5.1)上方并固定于两竖梁(2.3)外侧有插销座(35),插销(34)可顺座筒插入对应的定位槽(5.6)、(5.2)内,两支压簧(33)一端穿过插销(34)对应顶端,中间套在横向固定在衣架撑(2.4)上的螺栓(37)上,另一端勾在左右衣架撑(2.4)的顶面;(5)两曲柄(8)一端固定在中轴(8.1)两端,脚蹬轴(12)的套可转动地套在其另一端细轴颈上,脚蹬轴(12)的套中部垂直于轴心线方向上开有两个相对的、中心线与脚蹬轴(12)轴线夹角为45度的扇形槽(42),曲柄(8)的细轴颈上有横向穿过并紧固其上的柱销(38),柱销(38)装在扇形槽(42)内,并可使脚蹬轴(12)绕细轴颈转动90度,挡板(40)将一端带孔、一端带凸起爪的定位簧片(39)挤在曲柄(8)的轴端面,螺钉穿过它们的孔拧入曲柄(8)轴端螺孔压住,定位簧片(39)上的凸起卡入脚蹬轴(12)上的定位坑内;(6)带弹性的车座主体(3.1)的板弯成矩形,其底边中后部固定的左右两支管(3.7)的距离与车架(2)上两竖梁(2.3)相对应,支管(3.7)插入竖梁(2.3)的叠套处有与内、外横梁(32)、(2.1)上部同样结构的定位销(43),车座主体(3.1)的下边支管(3.7)的后部与矩形竖边断开一缺口,上下边之间有座簧(3.4)支撑,车座主体(3.1)后部的上边两侧用折页(44)连接两块对称的鞍耳(3.2),将其托平时,与车座主体(3.1)整体呈鞍座形;两鞍耳(3.2)中间、矩形上边的背面有条形支撑板(3.5),其宽度小于车座主体(3.1),其长度以将其转到与车座(2)的中心线垂直时能使两鞍耳(3.2)与车座主体(3.1)在同一平面为宜,支撑板(3.5)下部有碟形弹簧板(3.6),用螺预紧状态的弹簧板(3.6)将它和支撑板(3.5)一起固定在车座主体(3.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折叠便携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车架(2)的下端中轴套(45)的底部还固定有固定板(2.6),外横梁(2.1)上有固定块(2.5),在衣架撑(2.4)上有固定孔(2.7),托架(7)上的固定套(7.1)固定在固定板(2.6)上,将箱壳式防护板(7.5)安在车架(2)的左右两侧,板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前支点(7.2)和后支点(7.4)上,上端固定在固定块(2.5)和固定孔(2.7)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式折叠自行车,其车把、把心、前叉采用可折叠的铰链连接,折叠时可折向车架方向,车架横梁作可伸缩套筒连接,长短可调;后轮及变速链轮可绕中轴上折并高低可调;车座折成可手提的箱把形,整车折成手提箱形,因此携带方便。由于各部的伸展、折叠定位利用弹簧、钢珠、滑销、滑套等,故不需任何工具即可快速完成,该种车使用方便,展开时适于不同高矮的人使用,折叠时适于住高层楼房及外出旅行者使用。
文档编号B62K15/00GK2283606SQ9723281
公开日1998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24日
发明者王祥臣 申请人:王祥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