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车顶盖构造_2

文档序号:8240613阅读:来源:国知局
设定为小于该侧部凸面部21在作为凹面部的低处位置21B处基于车顶盖2的外面侧中心的曲率半径R2,即札< R2。
[0032]另外,如图2?图4中双点划线H所示那样,上述一对凹状部23设定为与乘坐后部座位的人的头部中心位置相比使其通过靠近车体中心侧的位置。
[0033]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车顶盖2的从前方看到的整体形状中形成有3个峰,在车顶盖2的车辆宽度方向上形成有中央凸面部20和侧部凸面部21,该侧部凸面部21形成在该中央凸面部20的左右两侧,上述中央凸面部20和左右两侧的侧部凸面部21沿车体的前后方向设置。并且,在上述中央凸面部20与侧部凸面部21之间,车辆宽度方向的台阶部22沿车体的前后方向从前端缘部2a形成到后端缘部2b,上述台阶部22沿车顶盖2的前后方向形成有加强筋状的线条地形成有一对凹状部23,该一对凹状部23沿倾斜方向形成为间隔从前方越向后方越小,因此能够得到不影响空气动力特性,不会给抗变形性和NVH(噪音、振动、声振粗糙度)性能带来影响的车顶盖构造。
[0034]在上述车顶盖2的台阶部22形成沿车顶盖2的前后方向延伸加强筋状的线条地形成有一对凹状部23,该一对凹状部23沿倾斜方向形成为间隔从前方越向后方越小,并且,上述一对凹状部23之间的间隔m形成为从车顶盖2的前端缘部2a越向后端缘部2b越小,前部侧的凹状部23之间的间隔Hi1与后部侧的凹状部23之间的间隔m2的关系满足Hi1> m2,而形成为头大尾小的形状,因此不会在上边梁的板面发生形变(变形)。因此,能够得到不会影响外观品质的车顶盖构造。上述车顶盖2的一对凹状部23由设在两处的台阶部22构成,因此不会使低频率的振动恶化,从而利用由两处的台阶部22形成的曲面改善中、高频振动。另外,在接近平坦的部位设置台阶部22、实现了刚性的提高,因此使所谓的抗变形性能得到提高。此外,在车顶盖2的上边梁设有前后方向的槽部4,使车身侧围外板3的上部板面弯曲,因此不易发生点焊形变(日文:只术、y卜r 7才一 A )(变形)。
[0035]此外,对于上述车顶盖2,车顶盖2的后方部形成为越朝车体后而越向斜下方倾斜,在上述车顶盖2的后方部,在上述侧部凸面部21的外侧部沿车体前后方向形成作为凹面部的低处位置21B,该低处位置21B低于上述高处位置21A,上述侧部凸面部21在高处位置21A的曲率半径R1被设定为小于该侧部凸面部21的作为凹面部的低处位置21B的曲率半径R2,因此能够使在顶部中的振动特性发生变化,不易引起相同的振动。此时,将曲率半径R1设定得小于曲率半径R2,由此使台阶部22的局部刚性大于顶部外侧处的刚性从而减小顶部中央的振动,并且能够提高顶部侧部的成形性、确保与上边梁的结合精度。
[0036]在上述车顶盖2的台阶部22形成沿车顶盖2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筋状的线条地形成有一对凹状部23,该一对凹状部23沿倾斜方向形成为间隔从前方越向后方越小,中央凸面部20的高度形成为低于侧部凸面部21的高度,上述台阶部22位于中央凸面部20与侧部凸面部21之间,侧部凸面部21的高处位置21A形成为靠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并邻接于上述台阶部22,上述一对凹状部23配置为与乘坐后部座位的人的头部中心位置相比使其通过靠近车体中心侧的位置,因此能够确保乘坐性。
[0037]另外,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对凹状部23之间的间隔m形成为从车顶盖2的前端缘部2a越向后端缘部2b越小,前部侧的凹状部23之间的间隔Hi1与后部侧的凹状部23之间的间隔m2的关系满足mi> m2,而形成为头大尾小的形状。该头大尾小的形状的角度能够通过改变mi> Hl2的比率任意地设定。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夹着上述台阶部22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两侧的上述中央凸面部20和上述侧部凸面部21这两者的高度而言,形成为上述中央凸面部20的高度匕低于上述侧部凸面部21的高度h2,即Ii1Ch2,但不言而喻,也可以将上述中央凸面部20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的高度设定为h,设定夹着台阶部22的高度使得Ii1Ch 2等,在不变更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实施。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的车顶盖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车顶盖的车辆宽度方向上设有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凸面部和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且位于该中央凸面部的两侧的侧部凸面部,在上述中央凸面部与侧部凸面部之间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形成有车辆宽度方向的台阶部,由上述台阶部形成沿车顶盖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凹状部,该一对凹状部彼此间的间隔形成为从车顶盖的前端部越向后端部越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盖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央凸面部的高度形成为低于上述侧部凸面部的高度,上述台阶部位于上述中央凸面部与上述侧部凸面部之间,上述侧部凸面部的高处位置形成为靠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并邻接于上述台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顶盖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顶盖的后方部形成为越朝车体后方越向斜下方倾斜,至少在上述车顶盖的后方部,在上述侧部凸面部的外侧部沿车体前后方向形成低处位置,该低处位置低于上述高处位置,将上述侧部凸面部在高处位置的曲率半径设定为小于上述侧部凸面部在低处位置的曲率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车顶盖构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凹状部配置为与乘坐后部座位的人的头部中心位置相比使其通过靠近车体中心侧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薄板厚且实现刚性的提高、不会给抗变形性和NVH(噪音、振动、声振粗糙度)性能带来影响的车辆的车顶盖构造。在车顶盖(2)的车辆宽度方向上设有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凸面部(20)和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侧部凸面部(21),该侧部凸面部(21)设在该中央凸面部(20)的两侧,在上述中央凸面部(20)与侧部凸面部(21)之间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形成有车辆宽度方向的台阶部(22),由上述台阶部(22)形成沿车顶盖(2)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凹状部(23),该一对凹状部(23)彼此间的间隔形成为从车顶盖(2)的前端部(2a)越向后端部(2b)越小。
【IPC分类】B62D25-06
【公开号】CN104554459
【申请号】CN201410554357
【发明人】望月晋荣, 伊藤研作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7日
【公告号】DE102014114487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