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推进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406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船用推进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推进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船用推进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船用推进器的螺旋桨普遍都是直接对水做功,水流由于螺旋桨的旋转产生严重的涡流扰动。产生的涡流扰动虽然避免了其它的水力摩擦损失,但是缺乏方向性,同时涡流对水的做功效率相对较差,水迹过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输出方向水流扰动的船用推进导向装置,包括外壳、主推力驱动源、转向推力驱动源、控制装置、第一减速装置、第二减速装置、螺旋桨以及导向格栅,其中:

所述主推力驱动源设置在外壳上部用于输出主推动力,主推力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至第一减速装置,主推力驱动源的输出经过第一减速装置传递至螺旋桨,使螺旋桨旋转进行吸入式水流作业,该螺旋桨安装在外壳内的下部;

所述转向推力驱动源设置在外壳上部用于输出转向推动力,转向推力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至第二减速装置,转向推力驱动源的输出经过第二减速装置传递至导向格栅,驱动导向格栅进行回转运动从而引导水流的流出方向,通过对水流的推进使得船体转向;

所述船体内部形成有一空腔,位于螺旋桨与导向格栅之间,构成水流的流道,所述流道构造成弧形并且流道的至少一段的直径小于螺旋桨的工作直径;流道内安装有至少一个流速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连接至主推力驱动源和转向推力驱动源,用于控制主推力驱动源和转向推力驱动源的运行以实现对船的推进与导向。

进一步,所述第一减速装置与螺旋桨之间设置有主传动轴,主推力驱动源输出的主推动力经过第一减速装置后,通过该主传动轴带动螺旋桨旋转。

进一步,所述导向格栅具有多个叶片,该多个叶片受驱动地回转实现对水流的导向。

进一步,所述第一减速装置构造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或者定轴齿轮减速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二减速装置构造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或者定轴齿轮减速机构。

由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显著优点在于:可以降低输出方向水流扰动,由传统的舵引导以及舵桨引导转变成导向格栅引导,从而使导向水流更集中稳定,同时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少涡流扰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船用推进导向装置A型的总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船用推进导向装置A型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船用推进导向装置B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船用推进导向装置B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在前述图1、图2、图3、图4以及下述将说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结合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降低输出方向水流扰动的船用推进导向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源1、减速箱2、主驱动齿轮3、主从动齿轮4、主传动轴5、螺旋桨6、过滤格栅7、从驱动减速装置8、第二驱动源9、转向装置10以及导向格栅11和控制装置(未表示出)。主驱动齿轮3、主从动齿轮4构成第一减速装置,设置在减速箱2内。从驱动减速装置8构成第二减速装置。

控制装置分别连接至第一驱动源1和第二驱动源9,用于控制主推力电机、转向电机的运行以实现对船的推进与导向。

图1的船用推进导向装置整体上为分体式构造结构,如图1所示,整个船用推进导向装置还包括一个外壳12。主传动轴5、螺旋桨6、过滤格栅7以及导向格栅11均设置在外壳12内,外壳12内具有空腔,在螺旋桨6与导向格栅11之间形成水流的流道。

优选地,所述流道构造成弧形并且流道的至少一段的直径小于螺旋桨6的工作直径。所述螺旋桨6在做圆周运动工作时形成一个圆周状的工作范围,该圆周的直径构成螺旋桨6的工作直径。因此,通过至少一段这样的流道变窄设计实现水流流速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道的至少一段的直径为螺旋桨的工作直径的0.9倍。或者,所述流道的至少一段的直径为螺旋桨的工作直径的0.7-0.8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流道内安装有至少一个流速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

第一驱动源1作为主推力提供机构,例如可以采用燃油机或电动机等,设置在船体的上部用于输出主推动力。第一驱动源1的输出轴连接至第一减速装置,第一驱动源1的输出经过第一减速装置并通过主传动轴5传递至螺旋桨6,使螺旋桨6旋转进行吸入式水流作业。

过滤格栅7,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面上用于过滤被螺旋桨吸入的水。

螺旋桨6用于受驱动旋转来进行吸入式水流作业,进行船体的行进驱动。外部的水流通过过滤格栅7被螺旋桨6吸入。

第二驱动源9例如采用电机实现旋转力的输出,其输出轴连接到第二减速装置,第二减速装置第二驱动源9提供的旋转驱动传递到转向装置10以及导向格栅11。导向格栅11用于受驱动地回转,以实现水流的导向,实现船的转向。下面结合图1-图4具体说明上述水流作业和转向作业的实现。

结合图1、图2所示的分体式构造中,转向装置10安装在所述外壳12内部,并且围绕在所述转向格栅11外部,转向装置10直接驱动所述转向格栅11的回转运动。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船用推进导向装置的分体式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螺旋桨6安装在船体内的下部。第一减速装置与螺旋桨6之间设置有主传动轴5,第一驱动源1输出的主推动力经过第一减速装置后,通过该传动轴带动螺旋桨6旋转。

第二驱动源9作为转向推力驱动源,设置在外壳12的上部用于输出转向推动力,第二驱动源9的输出轴连接至第二减速装置,第二驱动源9的输出经过第二减速装置传递至导向格栅11,驱动导向格栅11进行回转运动从而引导水流的流出方向,通过对水流的推进使得船体转向。同时参考图1和图2,船体内部形成有一空腔,位于螺旋桨6与导向格栅11之间,构成水流的流道。

图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船用推进导向装置的整体式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4所示,该构造的船用推进导向装置为一体式设计。转向装置20安装固定在所述外壳12上部,并且围绕在所述转向格栅21外部并且可带动整个外壳旋转,从而使得在转向装置20受驱动后,驱动整个外壳12一起转动,从而使转向格栅21做回转运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导向格栅11、21具有多个叶片,该多个叶片受驱动地回转实现对水流的导向。

所述第一减速装置构造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或者定轴齿轮减速机构。

所述第二减速装置构造为蜗轮蜗杆减速机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或者定轴齿轮减速机构。第二驱动源9作为转向驱动装置,可以为电机或液压马达等的动力输出通过机械刚刚性或者柔性连接作用于第二减速装置。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视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