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及包含该空调系统的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327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系统及包含该空调系统的船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需要设置回风管的空调系统及应用该空调系统的船舶。



背景技术:

空气调节器(简称空调)是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纯净度、气流速度进行处理,并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设备,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设备已经进入各种场合,空调设备为人们创造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办公环境,尤其对于人口比较密集的船舶、医院、酒店、写字楼、机场和火车站等场所更为重要,空调系统由冷源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组成,采用液化气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用于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的热量。

现有技术中,船舶上设置的空调系统一般通过送风管道和回风管道形成循环风道达到调节船舶上各舱室内温度的目的,但是由于船舶上的舱室很多,为了能够使每个房间都能维持相同温度,一般需要在每个舱室内均设置至少一个进风口和至少一个回风口,这就导致送风管道和回风管道使用量很大,但是由于船舶上的空间较小且载重有限,大量的送风管道和回风管道不仅占用大量的空间,增加了船体的自重和空调系统制造成本,还造成空调管路排布复杂,维修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不需要设置回风管、占用空间小、整体质量小、管路排布简单、制造成本低且管路维修难度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与提供一种船舶,该船舶的空调系统利用过道回风,不需要设置回风管,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够减少空调系统的整体重量,提高船舶的载重。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器,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通过进风管与工作区域连通,所述空调器的回风口与设置在所述工作区域外的过道连通,所述工作区域与所述过道之间设置用于隔离两者的墙体,在所述墙体上设置用于连通所述工作区域和所述过道的回风栅。

作为优选,所述过道呈密封状态,其与所述工作区域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墙体上的进出口连通,所述进出口处设置选择性封堵其的隔离门。

作为优选,所述空调器设置在密闭的空调室内,所述空调室与所述工作区域之间设置所述过道,所述空调室内设置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空调机的回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过道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空调室与所述过道之间的墙体上设置回风栅,所述回风管的端部延伸至此回风栅处。

作为优选,所述过道为环绕在所述工作区域外的环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区域为多个,对应每个所述工作区域在隔离所述工作区域与所述过道的所述墙体上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回风栅。

作为优选,所述回风管上设置有回风风闸。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管上设置有进风风闸。

作为优选,所述空调器通过外管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外管上设置有外管风闸。

一种船舶,包含上述所述的空调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器,空调器的出风口通过进风管与工作区域连通,空调器的回风口与设置在工作区域外的过道连通,工作区域与过道之间设置用于隔离两者的墙体,在墙体上设置用于连通工作区域和过道的回风栅。本发明通过将回风栅设置在墙体上,利用固有的过道回风,不仅避免了设置大量回风管,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且有利于简化管路设计,从而降低管路的维修和清理难度,节约安装回风管的空间。且由于工作区域内排出的空气温度通常比外界的空气温度更接近空调器所需要达到的制冷(热)温度,因此充分利用工作区域内回流的空气,对工作区域空气进行再利用有利于避免能量的浪费。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空调系统的船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空调器;2、进风管;201、进风口;202、进风风闸;3、工作区域;4、过道;5、墙体;6、回风栅;7、进出口;8、隔离门;9、空调室;10、回风管;11、回风风闸;12、外管;13、外管风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器1、进风管2和回风栅6,空调器1设置在空调室9内,进风管2一端与空调器1的出风口连通,空调器1的回风口与设置在工作区域3外的过道4连通,进风管2位于工作区域3内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201,空调器1通过进风管2将冷(暖)风排入工作区域3内,从而达到使工作区域3内的温度维持在一个恒定值,此处的工作区域3根据空调器1的使用环境有具体指向,比如如果该空调器1应用于酒店,那么工作区域3就代表各客房;而如果该空调器1应用于船舶,那么工作区域3就代表各舱室。不论是在酒店里,还是船舶里均设置有允许人通过的过道4,工作区域3与过道4通过墙体5隔离,回风栅6设置在墙体5上,工作区域3内的空气通过回风栅6进入过道4进而回流至空调器1。

本实施例通过将回风栅6设置在墙体5上,利用现有的过道4使工作区域3内的空气回流至空调器1内,回风栅6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设置,在此不做限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回风栅6设置在房顶上或者船舱顶部,利用盘绕在房顶内部或者船舱顶部的回风管进行回流,利用过道4回风不仅避免了在房顶内部或者船舱顶部设置大量回风管,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和空调系统的整体重量,且有利于简化房顶内部或者船舱顶部的管路设计,从而降低管路的维修和清理难度,节约安装回风管的空间,尤其对于船舶来说,空调系统整体重量的降低有利于提高船舶负载其他物品的能力,提高船舶负载其他物品的能力对于船舶来说很重要。且由于工作区域3内排出的空气温度通常比外界的新空气温度更接近空调器所需要达到的制冷(热)温度,因此充分利用工作区域3内回流的空气,对工作区域3的空气进行再利用有利于利于避免能量的浪费。

具体的,对回风栅6的设置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设置在与过道两侧的墙体5上,能够达到连通工作区域3和过道4的目的即可。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开口以及防止开口的位置不当对墙壁的强度产生影响,可以将回风栅6设置在进出口7的上方,设置在墙体5上的进出口7通过选择性封堵的隔离门8封闭。

为了提高制冷(暖)效果,且提高过道4对回流空气的引导作用,防止回流空气直接流至室外,将过道4设置为密封状态,过道4与外界连通处均设置有隔离门8。为了进一步提高过道4对回流空气的引导作用,在设置过道4时可以将过道4设置为环绕在工作区域3外的环形结构。

空调系统工作区域3一般为多个,为了保证各工作区域3的制冷(暖)温度相同,在分隔每一工作区域3与过道4的墙体5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回风栅6,从而保证工作区域3内的空气顺利回流至过道4,进而利用过道4回流至空调器1。

为了引导回流空气顺利回流至空调器1,在分隔空调室9与过道4的墙体5上设置有一回风栅6,回风栅6与空调器1之间通过回风管10连通,回风管10的一端与所述空调机1的回风口连通,另一端通过回风栅6与过道4连通,此处虽然也设置有回风管10,但是相当于现有技术中设置在房顶内部或者船舱顶部的回风管,此处的回风管10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长度上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为了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回风量和进风量的大小,在回风管10上设置有回风风闸11,在进风管2上设置有进风风闸202。

为了保证工作区域3内空气始终处于新鲜状态,空调器1通过外管12与外界连通,外界的空气可以通过外管12进入空调器1内部与由工作区域3回流进入空调器1内部的空气汇合进而被重新升温或者降温,当汇合空气达到额定温度后再次由进风管2进入工作区域3,从而动态更新工作区域3内的空气,保证工作区域3内的空气的质量和新鲜度。为了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外界空气进入空调器1内的风量,在外管12上设置有外管风闸13。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