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粒体供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2308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粒体供给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量供给流动性较差的粉粒体材料的颗粒供给机。
技术背景以往,粉粒体的定量供给机是下述的装置,即通过间隙将粉粒体供 给用的内筒设置在底板上,并将与该内筒共有中心线的外筒的下端连接 在底板上,在内外筒之间形成有将粉粒体从上述间隙排出的圆环状通 路,并在该通路上设置排出口,并且在突出于底板的中心部设置的立式 旋转体上设置有中央旋转叶片(辐条),在该辐条的前端沿着外筒的内 周面而设置有外周旋转环,在该旋转环上设置多个内棘爪,并从上述排出口进行定量排出(例如专利文献l、 2)。然而对于吸湿性的粉粒体(例如消石灰、活性碳等)而言,提出一 种如下的装置,即把在上述排出口并且上述通路的外侧转动的转子设置 在支承板上,在转子的外周部分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粉粒体收容缺口 斗,利用浮动辊或者浮动球的自重下落来排出该斗内的吸湿粉粒体的装 置(例如专利文献3)。然而对于含有水分而流动性较差的粉粒体(例如,氧化钛、粉末状 染料、颜料、无水碳酸钠、沸石等或食品行业中的淀粉、氨基酸、小麦 粉等、或下水污泥的结块石骨、肥料等)而言,由于在上述通路的排出 口正下方的上述缺口斗内因流动性不良的原因未被充分收容,因此通过 该缺口斗的定量供给不充分,需要改善(例如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6 - 47860号公报(日本实开平3 - 130237 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139卯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 - 187405 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40123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2965号公报)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从上述内筒的下端和底板之间的间 隙将向上述圆环状通路(内外筒的间隔部)排出的流动性较差的粉粒体 从该间隔部的落下口 ,通过该落下口正下方的刮板向机外进行定量供给 的粉粒体供给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粉粒体供给机,具备底板;外 筒,其竖立^:置于上述底板;内筒,其与上述外筒的上端部隔着间隔,并 且与上述外筒共有中心线;可自由升降的高度调整筒,其在上述内筒的下 端和上述底板之间具有材料通过间隙,并且可以调整上述间隙的高度;转 动轴,其沿着中心线设置于上述底板;多个辐条,其设置于上述转动轴; 圆环,其被沿着上述外筒的内周面设置于上述多个辐条的前端;多个内 棘爪,其设置于上述圃环,并且设置于上述辐条之间;以及落下口,其 形成于上述底板,并且开口向形成在上述内筒和上述外筒之间的间隔 部。此外,该粉粒体供给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小圆筒,其为上述 落下口的两端从上述外筒的外侧至上述内筒或者至该内筒的内侧的一 个圆弧形,并以该圆弧形的曲率中心为中心,该小圆筒的上端连接于上 述底板;转子,其与上述小圆筒共有中心线;以及刮板,其设置于上述 转子。上述该刮板和上述辐条的转动方向,在上述落下口的部分处是相 反方向,并且构成为粉粒体通过上述辐条和上述内棘爪从面向上述间 隔部的上述底板输送至上述落下口内,并且通过上述刮板在与上述输送 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利用上述外筒的下缘刮平而排出。根据本发明,可以从内筒的下端和底板之间的间隙,将在内外筒的 间隔部排出的流动性较差的粉粒体从间隔部的落下口 ,通过落下口正下 方的刮板向机外进行定量供给。


图l是用向量表示本发明的动作状态的说明俯视图。图2是用向量表示在落下口部分中的动作状态的说明主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粉粒体供给机的纵剖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6是表示刮板的一例的纵剖视图。图7是图6的B-B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竖直设立于水平底板1的立式圓筒形外筒2的上端,设置有外径 相同的圆环状水平圓板2,,在该圓板2,的内周侧并且在与上述外筒2 共通中心线C上固定设置有圆筒形内筒3。在上述内筒3的下端3,,与上述底板1之间具有材料经过的间隙即 间隙部T,该间隙T的高度通过公知的高度调整筒3,(专利文献l(日 本实>^平6 - 47860号))可自由调整升降地进行调整。在上述底板l的上述中心线C上设置有立式转动轴4,将多个(四 个)同一长度的辐条5、 5、 5、 5以相同开口角且相接于底板1地设置 于该轴4,并且在其外端设置有沿着上述外筒2的内周面的圆环6(图3、 图4)。在上述圆环6的内表面,将多个(在图1、图3中是两个)内棘爪 7、 7以均等间隔且相接于底板1地设置在上述辐条5、 5的中间,其前 端经过上述内筒2、外筒3之间的间隔部D至上述内筒3,或者延长至 内筒3的内侧。在上述内外筒2、3之间,由上述圆环状水平圆板2,形成有间隔部 D,并由该间隔部D形成有将材料m从上述材料通过间隙T排出的环 状通路,通过该间隙部T相接于底板l的、以辐条5以及内棘爪7的中 心线C为中心的转动而被推压,以使上述排出材料m在上述间隔部D 中作圃环状移动。并且在上述间隔部D处的底板1上开口有落下口 8,以便形成材料 供给装置。上述落下口 8如图1、图4、图5、图7所示,其两端是一个从上述外筒2的外侧至上述内筒3或者至内筒3的内侧的圆弧形,将以该圆弧 形的曲率中心C,为中心的小圆筒9的上端连接于上述底板l。该小圆筒9由下端板9'封闭,其深度形成为与上述间隙T的全开 状态的高度基本相同的高度,在该下端板9,的上述中心设置有共有中 心线C,,的转子10,在该转子10上设置有刮板11。此外,在上述中 心线C、 C,,处l吏上述转动轴4与上述转子10在同一方向R、 r上转 动,以使该刮板ll与上述辐条5、圃环6以及内棘爪7的转动方向在上 述落下口 8处成为相反方向(图1 )。为此,通过上述辐条5和内棘爪7从上述间隔部D的底板1推压输 送至上述落下口 8的正上方的粉粒体m,利用上述刮板11的方向与上 述输送方向(利用辐条5以及内棘爪7的输送方向)相反,并且通过外 筒2的下缘2',将粉粒体材料m的上面刮平从而变得平坦,在外筒2 的外侧转动,经过形成于上述下端板9,或者小圆筒9的排出口 12 (图 3或图4)被排出至机外。图6、图7中表示设置有排出引导板13。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刮板11通过多个在小圆筒9的下 端板9,上的、等间隔地设置在上述转子外周的放射方向板而形成,并 且在刮板ll、 ll之间形成有刮斗11,。另外,如图6、图7所示,作为变形例,还可以在下端板9,上具 有水平设置在转子10的外周下端部的转动盘形刮板111,此时设置已经 叙述的排出引导板13。在上述底板1的中心线C上的立式转动轴4以及上述转子10的转 动轴10,上,如图3所示分别通过减速机14、 14,设置有利用变频调 速电动机的驱动用启动机15、 15',两个电动机15、 15'的转动方向d、 r是同一方向。并且,如图1所示,通过上述辐条5的转动对上述内筒3内部和上 述间隔部D上的粉粒体材料m作用有合成向量a以及通过内棘爪7作 用有向量b,利用刮板ll的逆转动的向量c作用于相反方向,在间隔部 D的落下口8的正上方,正方向向量a、 b与反方向向量c分别进行交 叉。由辐条5引起的正方向向量a,大于由内棘爪7引起的向量b (a> b),沿着辐条5作用有向外向量d,因此在落下口 8的正上方的粉末颗 粒材料m在正反方向上进行搅拌。另外,从下端的排出间隙T向间隔部D排出的上述材料m,如图2 所示下落至落下口 8内,产生向下向量e,由于其还与由刮板ll产生的 逆方向向量c相交叉,因此在落下口8的内部,将上述粉粒体在上下反 方向上进行搅拌。如上所述正反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搅拌是从落下口 8的上部到内部 的范围进行的,因而在转动的辐条5的周边中的搅拌是最大的,通过这 些正逆(水平方向)以及升降(上下方向)搅拌,在落下口 8的上下处 付与粉粒体材料m的流动性,从落下口8由刮板11,从间隔部D通过 外筒2的下缘2',刮平转动至外筒2的外侧,并从下端板9,的缺口排 出口12,或经过引导板13(图6、图7)定量排出至机外。上述辐条5、内棘爪7与刮板11的旋转速度,可以通过利用上述变 频调速电动机的启动机15、 15,进行适当的调整,保持一定的每小时排 出量并顺滑地向机外进行定量供给。此外,图3、图6中14、 14,是排气孔,15是切断旋塞,16是转 子10和刮板11上的盖。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粉粒体供给机,当使辐条5、圆环6以及内 棘爪7在共同的中心线C的周围转动,从而向内筒3内填充材料m时, 该材料m通过先进先出从间隙T排出至间隔部D内,通过辐条5的前 端部和内棘爪7推压而沿着间隔部D作圓环状转动,并从圆弧形的落下 口 8下落进入小圆筒9内。在下落进入时,通过落下口 8的正下方的刮板11,在为了向与上述 辐条5和内棘爪7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推压而在间隔部D的底板1 与下落材料之间作用有剪力,由此该下落材料从间隔部D下落侵入至落 下口8的正下方,由刮板11通过外筒2的下缘2,'而被刮平,进而通 过刮板输送至外筒2的外侧,从落下口 8进行定量落下供给。通过辐条5的外端部,在落下口 8的正上方被向水平方向推压的粉粒体的向量、与被向转子10的外周的刮板ll推压的向量相交叉,材料 在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搅拌最大,通过内棘爪7被向水平方向推压的 发明颗粒体的向量、与被向转子10的外周的上述刮板ll推压的向量也 相互交叉,材料在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进行搅拌,在间隔部D的底板1 的落下口 8的正下方和正上方,在辐条5的通过部中的搅拌剧烈程度较 大,在内棘爪7的通过部中也进行剧烈地搅拌,因此将流动性较差的粉 粒体通过国刮板11可以充分地刮平输送进行定量供给。
权利要求
1.一种粉粒体供给机,具备底板(1);外筒(2),其竖立设置于上述底板(1);内筒(3),其与上述外筒(2)的上端部隔着间隔,并且与上述外筒共有中心线(C);可自由升降的高度调整筒(3’),其在上述内筒(3)的下端(3”)与上述底板(1)之间具有材料通过间隙,并且可调整上述间隙的高度;转动轴(4),其沿着中心线(C)设置于上述底板(1);多个辐条(5),其设置于上述转动轴(4);圆环(6),其被沿着上述外筒(2)的内周面设置于上述多个辐条(5)的前端;多个内棘爪(7),其设置于上述圆环(6),并且设置在上述辐条(5)之间;以及落下口(8),其形成于上述底板(1),并且开口向形成在上述内筒(3)与上述外筒(2)之间的间隔部(D),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小圆筒(9),其为上述落下口(8)的两端从上述外筒(2)的外侧至上述内筒(3)或者至该内筒(3)的内侧的一个圆弧形,并以该圆弧形的曲率中心为中心,该小圆筒(9)的上端连接于上述底板(1);转子(10),其与上述小圆筒(9)共有中心线(C’);以及刮板(11),其设置于上述转子(10),上述该刮板(11)与上述辐条(5)的转动方向,在上述落下口(8)的部分处是相反方向,并且构成为粉粒体通过上述辐条(5)和上述内棘爪(7)从面向上述间隔部(D)的上述底板(1)输送至上述落下口(8)内,并且通过上述刮板(11)在与上述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利用上述外筒(2)的下缘(2”)刮平而排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粒体供给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子(10)设置在上述小圆筒(9)的下端板(9,)上, 在上述转子(10 )的外周i殳置有多个刮板(11),并且 由上述多个刮板(11)形成多个刮平斗(1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粒体供给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子(10)设置在上述小圆筒(9)的下端板(9,)上, 在上述转子(10)的外周下端部设置有盘形状的刮板(11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粉粒体供给机,其将从内筒(3)的下端(3”)与底板(1)之间的间隙排出到圆环状通路(内外筒的间隔部(D))的流动性较差的粉粒体,从间隔部(D)的落下口(8),通过落下口(8)正下方的刮板(11)向机外进行定量供给,其特征在于,落下口(8)是从外筒(2)的外侧至内筒(3)或者至内筒(3)的内侧的一个圆弧形,在以圆弧形的曲率中心(C’)为中心的小圆筒(9)上设置有刮板(11)。另外,刮板(11)和辐条(5)在落下口(8)的部分处的转动方向是相反方向,构成为由辐条(5)和内棘爪(7)输送至落下口(8)内的粉粒体,通过刮板(11)在与上述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利用外筒(2)的下缘(2”)刮平而排出。
文档编号B65G65/48GK101238053SQ20068002846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7日
发明者吉川修 申请人:株式会社吉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