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装置和药剂分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651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封装置和药剂分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包纸的密封使用的密封装置和具备该密封装置的药剂分包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下述专利文献1、2公开的密封装置在药剂分包装置中用于将药剂分包。现 有技术的密封装置,具有设置为使加热体能够以规定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一对框架。现 有技术的密封装置,通过在各加热体之间形成的间隙中使分包用的膜在折为两段的状态下 通过时被加热体夹住加热、熔敷,能够使分包用的膜熔敷成形为袋状。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第2942769号专利文献2 日本特许第3057030号上述密封装置,使一对框架的一端一侧由铰链等连接,根据需要使一对框架彼此 背离,能够设置分包用的膜,或者进行维护。此外,现有技术的密封装置,在一对框架的另一 端一侧设置由钩状的爪和连接件等构成的卡合机构,通过利用其成为框架彼此之间无法背 离的状态,能够将各加热体之间形成的间隙维持为适合将分包用的膜熔敷的状态。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密封装置中,存在构成卡合机构的爪和连接件的装拆作 业较为繁杂的问题。此外,因为药剂分包装置内置有多种装置,内部结构比较复杂,要求提 高卡合机构的操作性。此外,在密封装置中,在使用卡合机构无法使框架稳固地一体化时, 加热体彼此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可能产生不均,有可能无法顺利地熔敷分包用的膜。对此,基于该观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连接框架之间的卡合机构的操作性优 良、能够将框架稳固地卡合的密封装置和具备该密封装置的药剂分包装置。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供的本发明为一种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安装为使 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加热体能够以规定的旋转轴为中心来进行旋转的一对框架A、B和能够 将框架A、B连接以便在加热体彼此的间隔扩大的方向框架A、B不背离的卡合机构,在通过 该卡合机构将框架A、B连接的状态下,通过使能够热熔敷的膜通过在各加热体之间形成的 间隙,而能够将该膜熔敷,该卡合机构具备卡合体和被卡合部,所述卡合体设置在所述框架 A上,具有能够以第1轴为中心来进行旋转的第1旋转体和能够与所述第1旋转体的旋转联 动地以所述第1轴为中心来进行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该第1轴偏心旋转的第2旋转体,所 述被卡合部设置在框架B上,且能够与所述第2旋转体卡合,通过使所述卡合体的第1旋转 体旋转,在第2旋转体位于能够与被卡合部卡合的位置Pl处的第1次卡合状态与第2旋转 体在与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被拉至比所述位置Pl靠近框架A —侧的位置P2处的第2次 卡合状态之间能够进行切换(方案1)。本发明的密封装置使用的卡合机构,设置在框架A—侧的卡合体具有能够以第1
3轴为中心旋转的第1旋转体,和能够对于第1轴偏心旋转的第2旋转体。上述卡合机构,当 使第1旋转体旋转成为第1卡合状态时,能够使第2旋转体到达能够与设置在框架B —侧 的卡合体卡合的位置P1,成为第2卡合状态时,能够使第2旋转体到达比上述位置Pl靠近 框架A—侧的位置P2。因此,本发明的密封装置操作第1旋转体首先成为第1卡合状态后、 使第1旋转体旋转成为第2卡合状态时,能够在通过与卡合体卡合的第2旋转体将框架B 拉至框架A —侧的状态下,成为通过卡合机构使框架A、B稳固地一体化的状态。此外,因为 本发明的密封装置仅通过操作第1旋转体就能够使框架A、B稳固地一体化,操作性较高。此外,根据上述结构,在将框架B拉至框架A —侧的状态下能够使二者一体化。因 此,本发明的密封装置即使在解除卡合机构使框架A、B成为能够背离的状态之后、再次将 框架A、B使用卡合机构一体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分别设置在框架A、B的加热体之间形成 的间隙的宽度保持为大致均勻。从而,本发明的密封装置即使在将框架A、B的连接暂时解 除之后再次连接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例如对加热体之间的间隙再次调整等特别的操作 就能够使膜恢复到能够熔敷的状态。上述本发明的密封装置还可以为,构成第1旋转体的操作杆和构成第2旋转体的 卡合杆被支撑成能够在框架A—侧以第1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所述卡合杆被支撑成能够以 位于相对于所述第1轴偏心的位置处的第2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方案2)。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通过操作杆的操作能够容易并且稳固地将框架A、B 一体化 的密封装置。上述本发明的密封装置还可以为,第2旋转体具有能够相对于第1旋转体偏心旋 转的偏心旋转体、能够与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片和能够将所述偏心旋转体与卡合片一体旋 转地连接的连接体,在偏心旋转体和卡合片通过连接体连接成一体而能够偏心旋转的一体 旋转状态与解除偏心旋转体与卡合片的连接并使偏心体能够相对于卡合片独立地偏心旋 转的独立旋转状态之间能够进行切换,在通过卡合片与被卡合部卡合成第1次卡合状态的 同时,第2旋转体成为独立旋转状态,通过在独立旋转状态下使偏心体相对于卡合片独立 地偏心旋转,从而能够通过偏心体使卡合片向框架A —侧移动,成为第2次卡合状态(方案 3)。本发明的密封装置,通过在第2旋转体位于一体旋转状态的情况下操作第1旋转 体使其旋转,能够使偏心旋转体和卡合片通过连接体成为一体偏心旋转。此外,本发明的密 封装置,在通过第1旋转体的操作,第2旋转体的卡合片与被卡合片卡合成为第1次卡合状 态时,第2旋转体成为独立旋转状态,偏心体能够对于卡合片独立地偏心旋转。在该状态下 进一步操作第1旋转体使其旋转时,偏心体对于卡合片独立地偏心旋转,成为第2次卡合状 态。因此,本发明的密封装置能够通过第1旋转体的操作容易并且稳固地将框架A、B 一体 化。此外,本发明的密封装置,在成为第2次卡合状态时在独立旋转状态下通过第1旋 转体的操作使其旋转、使偏心体对于卡合片独立地偏心旋转,能够通过偏心体使卡合片向 框架A—侧即远离被卡合部的方向移动,成为第2次卡合状态。因此,本发明的密封装置能 够在将框架B稳固地拉向框架A —侧的状态下使框架A、B 一体化,每当将框架A、B 一体化 时,将一对加热体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维持为大致均勻。从而,本发明的密封装置即使使 框架A、B暂时背离后恢复一体化的状态,也不需要另外进行对加热体之间的间隙的再次调整等繁杂的操作就能够使膜恢复能够熔敷的状态。上述本发明的密封装置还可以为,第2旋转体具有能够与偏心旋转体一体旋转的 旋转动力传导体,通过使该旋转动力传导体与连接体卡合,能够使被施加到偏心旋转体的 旋转动力通过连接体传导至卡合片,连接体被支撑成能够通过安装在卡合片上的摇动轴而 相对于卡合片进行摇动,在卡合片成为与被卡合部抵接的状态时,连接体以摇动轴为中心 进行摇动并解除所述驱动传导体和所述连接体的卡合,成为独立旋转状态,在卡合片成为 离开被卡合部的状态时,所述驱动传导体和所述连接体卡合,成为一体旋转状态(方案4)。本发明的药剂分包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本发明的密封装置(方案5)。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为了在密封装置中设置膜或者为了维护而使框架A、B分离 或一体化的操作性较高,能够使框架A、B稳固地一体化的药剂分包装置。此外,上述本发明的药剂分包装置具有收容密封装置、且能够操作密封装置地开 关的壳体,优选在打开该壳体的状态下,使框架A被配置成相对于框架B位于近侧(方案 6)。本发明的药剂分包装置中,在打开壳体的状态下框架A位于近侧,因此易于进行 第1旋转体的操作。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连接框架之间的卡合机构的操作性优良、能够将框架之间 稳固地卡合的密封装置,和具备该密封装置的药剂分包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药剂分包装置1和密封装置10,参照附图详 细说明。如图1所示,药剂分包装置1在壳体2的内部具有药剂供给部3、药剂准备部5、药 剂包装部6。药剂供给部3具有贮存药剂并根据处方将药剂向药剂准备部5排出的功能。 此外,药剂准备部5具有将药剂按每包份量贮存,向药剂包装部6排出的功能。药剂包装部 6在本实施方式的药剂分包装置1中是特征部分,具有对从药剂准备部5按每包份量排出的 药剂分包的功能。如图2所示,药剂包装部6设置在药剂准备部5的下方。药剂包装部6具有包装 单元7。包装单元7具有膜输送机构8、和包装机构9。膜输送机构8是将缠绕在滚轮轴11 上的膜状长条的热熔敷性膜组成的分包纸12抽出并输送到包装机构9 一侧的机构。包装 机构9具有膜支撑部9a、引导部件9b和密封装置10,该包装机构9将从膜输送机构8输送 的分包纸12在其较短方向(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分折弯为两段,并将折弯后的分包纸12 压接成为袋状。引导部件9b具有作为引导从膜输送机构8输送的分包纸12的导向功能,和将长 条状的分包纸12在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折弯为两段的功能。密封装置10能够对由引导部 件%预先折弯成为两叠的分包纸12的长度方向一端一侧(下游一侧)的部位进行压接而 成为半袋状,或者将成为半袋状的分包纸12的开口部分压接封闭,使其成为袋状。如图3和图4所示,密封装置10由一对滚轮框架20、20(以下根据需要也分别称 为滚轮框架20a、20b)构成主要部分。如图3所示,密封装置10,在滚轮框架20a —侧设置 保护盖24,在除去保护盖24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滚轮框架20a、20b在相互顶住的状态下大致左右对称。如图4等所示,滚轮框架20由正面视图中大致“二”字形的金属制的框架构成。滚 轮框架20具有上边部21和对于其大致平行的下边部22。在滚轮框架20,具有对于上边部 21和下边部22大致垂直的支撑轴23,对其安装有纵加热体25和横加热体26。纵加热体 25和横加热体26分别对于支撑轴23可旋转地安装。此外,纵加热体25和横加热体26分 别对于各自的动力源(未图示),通过不同的动力传导机构(未图示)连接,能够相互独立 地旋转。纵加热体25为金属制,如图4(a)所示,正面视图中为大致“I”形的形状。纵加热 体25,如图4(b)所示,具有圆板状的上端部27、下端部28和板状的加热部30。加热部30 位于上端部27和下端部28之间,对于二者大致垂直。在加热部30的两个侧面,加热器31 和切断线形成单元33从上端部27 —侧朝向下端部28 —侧直线状地配置。加热器31、32 能够将分包纸12热熔敷。此外,切断线形成单元33能够在分包纸12形成穿孔。本实施方 式中,滚轮框架20b —侧的切断线形成单元33由用于形成穿孔的切割器构成,滚轮框架20a 一侧的切断线形成单元33由与上述切割器对应设置的刀齿支片构成。如图4(a)所示,横加热体26配置在纵加热体25的上端部27和滚轮框架20的上 边部21之间。横加热体26是具有与上述纵加热体25的上端部27和下端部28的外形大 致相同大小的外形的圆板状的部件。在横加热体26的外周,在整个外周设置加热器35。如图4所示,滚轮框架20a、20b分别通过安装在上边部21、21 —侧的铰链36相互 可背离地连接。滚轮框架20a、20b的上边部21、21和下边部22、22分别顶住地连接。因此, 密封装置10成为使滚轮框架20a、20b接近,使上边部21、21和下边部22、22分别顶住的状 态时,在由滚轮框架20a、20b包围的大致“ 口”字形的区域内,成为纵加热体25、25和横加 热体26、26分别大致并列地排列的状态。在滚轮框架20a、20b的下边部22 —侧,设置有卡合机构40。卡合机构40大致分 为设置在滚轮框架20a —侧的卡合体45,和设置在滚轮框架20b —侧的被卡合部46。如图 9所示,卡合体45大体分为操作杆50 (第1旋转体),和卡合杆51 (第2旋转体)。操作杆 50以设置在基端部一侧的第1轴52为中心,可旋转地安装在滚轮框架20a的下边部22 — 侧。操作杆50能够变形为如图9 (a)所示倒向从操作者来看的远侧即滚轮框架20b — 侧的姿态(以下也称为关闭姿态),和如图9(b)所示倒向从操作者来看的近侧即滚轮框架 20a—侧的姿态(以下也称为打开姿态)。操作杆50由未图示的弹簧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 施力而成为图9(a)所示的关闭状态。因此,操作杆50能够在操作者超过规定的角度范围 有意识地拉向近侧的情况下成为打开姿态。操作杆50具有把持部50a和基端部50b。操作杆50在基端部50b —侧具有由划 分面53划分的凹部55。凹部55在划分面53中断的部分(以下称为开放部57)向外侧开 放。划分面53在与开放部57的边界具有支撑部58。支撑部58是在操作杆50为图9(a) 所示的姿态(以下也称为关闭姿态)的情况大致水平的部分。操作杆50以如下方式进行 安装在关闭姿态下,朝向滚轮框架20b —侧从开放部57突出,把持部50a成为朝向滚轮框 架20b —侧倾斜的状态。在凹部55的大致中央部,设置上述第1轴52。第1轴52设置在从构成上述划分面53的支撑部58的延长线上偏离的位置。此外,在凹部55,设置有收容后文详述的卡合杆 51的基端部的收容部60。此外,在收容部60内,在偏离第1轴52的位置,设置第2轴61。 进一步详细而言,在假设上述支撑部58的延长线Ll的情况下,第2轴61设置在比第1轴 52向该延长线Ll 一侧偏离的位置。此外,在假设通过设置有第1轴52的位置的垂线L2的 情况下,在比该垂线L2向远离滚轮框架20b的方向偏离的位置设置收容部60和第2轴61。 第2轴61对于操作杆50固定,对于滚轮框架20a不直接固定。因此,在以第1轴52为中 心旋转操作杆50时,第2轴61以第1轴52为中心画出圆弧地移动。此外,比较操作杆50 为图9(a)所示的关闭姿态的情况下的第2轴61的位置,和为图9(b)所示把持部50a远离 滚轮框架20b的姿态(以下也称为打开姿态)的情况下的第2轴61的位置时,与打开姿态 的情况相比,关闭姿态的情况下第2轴61位于远离滚轮框架20b —侧的位置。如图9等所示,卡合杆51主要部分为金属制的细长的部件。卡合杆51的前端部 51a形成为钩状。卡合杆51安装为在设置在上述操作杆50的凹部55内的收容部60内收 容基端部51b,从凹部55的开放部57朝向外侧(滚轮框架20b —侧)突出。卡合杆51的 基端部51b被设置在操作杆50的凹部55内的第2轴61可旋转地支撑。此处,卡合杆51被未图示的弹簧向上方施力。因此将上述操作杆50单纯从图9 (a) 所示的关闭姿态切换到图9(b)所示的打开姿态时,卡合杆51想要维持前端部51a向上方 举起的状态。但是,操作者将操作杆50向近侧扳倒时,由形成操作杆50的凹部55的划分 面53按压卡合杆51的基端部51b,对于卡合杆51在与上述施力相反的方向施加外力。通 过操作杆50的操作而使作用于卡合杆51的外力超过作用于卡合杆51的施力时,卡合杆51 以第2轴61为中心旋转。此时,通过操作杆50的旋转操作,第2轴61以第1轴52为中心 以圆弧的轨迹移动。因此,将操作杆50从关闭姿态切换到打开姿态时,卡合杆51成为对于 第1轴52摇动(偏心旋转),且前端部51a以第2轴61为中心倒向下方的状态。被卡合部46设置在滚轮框架20b的下边部22。被卡合部46能够由朝向下方开口 的凹部和切口形成,当使设置在滚轮框架20a —侧的卡合体45的操作杆50为关闭姿态时, 卡合杆51的前端部51a设置在能够挂住、卡合的位置。密封装置10在为了维护等而打开药剂分包装置1的壳体2时,配置为滚轮框架 20a对于滚轮框架20b位于近侧,能够操作设置在下边部22的卡合机构40的操作杆50。密 封装置10,通常在如图4 (a)和图5所示,设置在滚轮框架20a —侧的卡合杆51嵌入设置在 滚轮框架20b —侧的被卡合部46并卡合,操作杆50成为关闭姿态,把持部50a倒向滚轮框 架20b —侧的状态下使用。此外,密封装置10在进行分包纸12的更换和维护时,通过如图6和图9(b)所示使 操作杆50为打开姿态,而能够成为解除卡合杆51和被卡合部46的卡合,使滚轮框架20a、 20b背离的状态。具体而言,操作者将位于壳体2内的操作杆50的把持部50a拉向近侧即 远离滚轮框架20b的方向时,如图6和图9(b)所示,操作杆50成为以第1轴52为中心旋 转的状态。在操作杆50旋转至打开姿态的过程中,与卡合杆51的基端部51b插通的第2 轴61绕第1轴52旋转。具体而言,第2轴61如图9(a)所示从比第1轴52靠下方一侧的位置(以下称为 位置P2)边描绘第1轴52为中心的圆弧边朝向上方移动。S卩,从图9(a)所示的方向来看 的情况下,第2轴61以第1轴51为中心逆时针旋转。操作杆50如图9(b)所示倒向操作
7者的近侧成为打开状态时,在关闭状态下位于第1轴52下方的第2轴61成为移动到比第1 轴52靠上方一侧的位置(以下也称为位置Pl)的状态。由此,卡合杆51的基端部51b向 上方举起,卡合杆51整体成为大致水平的姿势。此外,着眼于如上所述操作操作杆50的情况下的第2轴61的水平方向的移动时, 第2轴61在从图9 (a)所示的状态切换到图9 (b)所示的状态的中途阶段,首先向比位置P2 远离滚轮框架20b的方向(操作者的近侧)移动。具体而言,第2轴61伴随操作杆50的 操作以图9(d)所示的轨迹移动。因此,在操作杆50的操作的中途,第2轴61从上述位置 Pl移动到与第1轴52在水平方向并列的位置(以下也称为位置P3)期间,第2轴61向远 离滚轮框架20b的方向移动。但是,在使操作杆50旋转直到第2轴61越过相当于通过第1 轴52的高度的水平线和与第2轴61的轨迹相当的圆弧的交点的位置P3而移动到上方一 侧时,第2轴61朝向滚轮框架20b —侧、即药剂分包装置1的壳体2的远侧移动,随即到达 比上述位置P2靠近滚轮框架20b的位置Pl。如上所述使操作杆50为打开状态时,最初,如图9 (a)所示在打开状态下无间隙地 卡合的卡合杆51的前端部51和被卡合部46之间,如图9 (b)所示形成间隙d。成为图9 (b) 所示的状态时,操作杆为关闭姿态时对于卡合杆51从滚轮框架20b朝向滚轮框架20a—侧 拉伸作用的力被解除,如图7所示对于第1轴52偏心旋转,能够从滚轮框架20b —侧的被 卡合部46取下卡合杆51。由此,密封装置10成为如图8所示能够使滚轮框架20a、20b背 离的状态。另一方面,维护和分包纸12的设置等结束的情况下,能够以与上述流程相反的流 程使滚轮框架20a、20b恢复一体化的状态。具体而言,将滚轮框架20a、20b —体化的情况 下,如图8和图9所示,将倒向操作者近侧的操作杆50的把持部50a朝向药剂分包装置1 的远侧、即滚轮框架20b —侧压入。由此,操作杆50以第1轴52为中心旋转。此处,使滚轮框架20a、20b背离的情况下,卡合杆51为被第2轴61轴支撑但能够 自由旋转的状态,称为被第2轴61支撑并悬吊的状态。因此,进行压入操作杆50的操作 时,卡合杆51与设置在构成操作杆50的凹部55的划分面53上的支撑部58抵接,卡合杆 51与操作杆50 —同被向上方推动,如图9 (c)所示卡合杆51的前端部51a成为进入被卡合 部46内的状态(第1次卡合状态)。之后,进一步压入操作杆50时,如图9 (a)所示卡合杆 51的前端部51a成为进入设置在滚轮框架20b的被卡合部46内并卡合的状态(第2次卡 合状态)。成为该状态时,第2轴61成为移动到比操作杆50为打开姿态时的位置Pl靠操 作者的近侧、即远离滚轮框架20b的位置P2的状态。由此,卡合杆51的前端部51a成为稳 固地挂在被卡合部46的状态,通过卡合杆51用一定的拉力将滚轮框架20b拉向滚轮框架 20a 一侧,成为一体化的状态。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10使用的卡合机构40为,设置在滚轮框架20a 一侧的卡合体45具有能够以第1轴52为中心旋转的操作杆50,和能够对于第1轴52偏心 旋转的卡合杆51。卡合机构40,在操作杆50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使操作杆50向滚轮框 架20b —侧压入旋转时,卡合杆51被操作杆50推动,成为进入被卡合部46内的状态(第1 次卡合状态)。此外,从该状态进一步使操作杆50压入旋转时,第2轴61从第1次卡合状 态被拉向滚轮框架20a —侧,成为卡合杆51的前端51a与被卡合部46稳固地卡合的状态 (第2次卡合状态)。因此,密封装置10仅通过操作操作杆50,就能够成为滚轮框架20a、20b稳固地一体化的第2次卡合状态,使滚轮框架20a、20b —体化时的操作性优良。此外,如上所述,密封装置10使操作杆50转动从第1次卡合状态成为第2次卡合 状态时,卡合杆51的前端部51a向滚轮框架20a—侧移动。因此,密封装置10能够在将滚 轮框架20b拉向滚轮框架20a —侧的状态下将二者一体化。因此,密封装置10,即使在解 除卡合机构40使滚轮框架20a、20b成为能够背离的状态后再次使用卡合机构40将滚轮框 架20a、20b —体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分别设置在滚轮框架20a、20b的纵加热体25、25之 间和横加热体26 J6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保持为大致均勻。从而,密封装置10即使在滚 轮框架20a、20b连接解除后再次连接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纵加热体25、25之间和横加 热体沈、沈之间的间隙调整,就能够恢复适合熔敷膜的状态。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药剂分包装置1中,打开壳体2时使滚轮框架20a成为近 侧地配置密封装置10。此外,密封装置10将操作杆50设置在滚轮框架20a —侧,操作者能 够通过将操作杆50向远侧压入使滚轮框架20a、20b —体化,通过将操作杆50拉向近侧使 滚轮框架20a、20b成为能够背离的状态。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药剂分包装置1能够容易地 进行为了密封装置10的维护等使滚轮框架20a、20b背离或者一体化的操作。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设置在密封装置10的卡合机构40的操作性,将设置有 操作杆50等卡合体45的滚轮框架20a配置在近侧,将滚轮框架20b配置在远侧,但本发明 不限于此,也可以使滚轮框架20a、20b的位置关系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在将操作杆50倒向近侧时,卡合杆51过于用 力以第2轴61为中心转动到近侧,可能与操作操作杆50的操作者的手发生冲撞。对此, 如图14所示,可以设置环状的挡板M。挡板M在卡合杆51插通到孔56的状态下固定在 滚轮框架20a—侧。由此,能够防止卡合杆51转动到近侧。挡板M由厚度2. Omm左右的 SUS430等不锈钢构成,是对于卡合杆51的冲撞刚性较高,并且较薄不占用空间的结构。当 然,挡板M能够在确保其刚性的范围内由其他各种金属材料或树脂等构成。或者,还可以 使挡板M具有弹性和柔韧性从而吸收卡合杆51的冲撞,该情况下,除了树脂、橡胶等弹性 部件之外,还可以由厚度0.5mm左右的锡磷青铜或不锈钢等弹性优良的金属构成。挡板M 的形状不限于环状,还可以形成例如大致C形,为包围卡合杆51的形状,只要是能够限制卡 合杆51旋转到近侧的形状,则可以是任意形状。上述密封装置10使用卡合机构4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使用例如图10所示 的卡合机构70。进一步详细说明,卡合机构70具备卡合体80和轴状的被卡合部81,能够 通过旋转操作构成卡合体80的操作部85,将镰刀状的卡合片86、87挂在被卡合部81卡合。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卡合体80除了操作部85和卡合片86、87以外具有外壳92。操作 部85安装为向外壳92的外侧露出。此外,在外壳92的内部,除了卡合片86、87,还具备旋 转驱动传导环88 (旋转动力传导体)和摇动片90 (连接体)、摇动轴91,收容有除了操作部 85以外的部件。如图10所示,操作部85为把手状的部件,具有把手95、和对于其大致垂直地突出 的旋转轴96 (第1旋转体)。此外,在旋转轴96的中途,设置有正面视图中为半月形的偏心 凸轮97 (第2旋转体,偏心旋转体)。设旋转轴96的轴心为Cl,假设了偏心凸轮97的外接 圆的情况下该外接圆的中心为C2 (第2轴)的情况下,中心C2位于偏离轴心Cl (第1轴) 的位置。
卡合片86、87是具有相同形状的金属性的部件。卡合片86、87具有轴插通部100 和卡合部101。轴插通部100为环状,设置有能够将上述操作部85的旋转轴96和偏心凸 轮97双方插通的插通孔102。插通孔102的开口直径与上述偏心凸轮97的外接圆的直径 大致相同。因此,上述操作部85的偏心凸轮97能够在卡合片86、87的插通孔102内旋转。 卡合部101为向轴插通部100的切线方向延伸的形状。此外,在卡合部101的中途,设置轴 孔103,在卡合部101的前端设置弯曲为钩状的钩部104。旋转驱动传导环88为大致圆板状的部件,具有与上述偏心凸轮97的平面形状为 相同形状、即开口为半月形的凸轮插通孔10fe。凸轮插通孔10 在插通偏心凸轮97的状 态下,使旋转驱动传导环88的中心与偏心凸轮97的外接圆的中心一致地进行位置调整而 形成。此外,旋转驱动传导环88在外围具有两个卡合部10恥、105c。卡合部l(^b、105c设 置在相互在旋转驱动传导环88的圆周方向上偏离180度的位置。旋转驱动传导环88在组 合卡合体80的状态下成为被上述卡合片86、87的轴插通部100、100夹住的状态。此外,凸 轮插通孔10 成为与卡合片86、87的插通孔102连通的状态。摇动片90在旋转驱动传导环88和卡合片86、87之间使旋转动力的传导断续,发 挥所谓离合器的作用。摇动片90与旋转驱动传导环88同样被夹在卡合片86、87之间,配 置在与旋转驱动传导环88邻接的位置。摇动片90具有沿着旋转驱动传导环88的外围的 一部分形成的弯曲部106、杠杆部107、轴孔108。此外,在弯曲部106的中途,具有形成为切 口为上述旋转驱动环88的卡合部10 能够卡合的被卡合部110。摇动片90在夹在卡合片 86,87之间的状态下,通过将摇动轴91在轴孔108和卡合片86、87的轴孔103、103插通而 一体化。摇动片90在组合卡合体80的状态下,将弯曲部106设置在旋转驱动传导环88的 外周面与卡合部10 抵接的位置。此外,杠杆部107在卡合体80的组合状态下,被夹在卡 合片86、87的卡合部101、101之间,从在卡合部101、101形成钩部104 —侧的边(以下也 称为抵接边111)略微露出。因此,其对于卡合体80从抵接边111 一侧抵接其他物体的情 况下,首先抵接摇动边90的杠杆部107。如图10所示,卡合体80为上述结构,在滚轮框架20a的下边部22,操作部85朝向 下方突出地安装。因此,卡合体80安装为,旋转轴96朝向上下方向,对于下边部22大致垂 直,并且卡合片86、87和摇动片90能够沿着下边部22大致水平地转动。如图10所示,被卡合部81设置为在滚轮框架20b—侧朝向下方突出。被卡合部 81通过旋转操作上述卡合体80的操作部85使其旋转,将卡合片86、87设置在能够卡合的 位置。在密封装置10设置上述卡合机构70的情况、需要进行分包纸12的更换和密封装 置10的维护等情况下,通过腾空壳体2,旋转操作在位于近侧的滚轮框架20a的下方设置的 卡合体80的操作部85,能够使滚轮框架20a、20b成为能够背离的状态或者一体化。进一步 详细而言,使滚轮框架20a、20b —体化的情况下,如图12(a)所示转动把手95。由此,旋转 轴96旋转的同时,偏心凸轮97和其安装的旋转驱动传导环88偏心转动。此处,在滚轮框架20a、20b背离的状态下,如图12(a)所示,旋转驱动传导环88的 卡合片86与设置在摇动片90的被卡合部110卡合。因此,在滚轮框架20a、20b背离的状 态下旋转操作操作部85的把手95时,摇动片90和卡合片86、87与偏心凸轮97和旋转驱 动传导环88成为一体对于旋转轴96偏心旋转。
如图12(a)、(b)中箭头所示进行操作部85的操作时,如图12(c)所示一部分从卡 合片86、87的抵接边111 一侧突出的摇动片90的杠杆部107成为与设置在滚轮框架20b — 侧的被卡合部81抵接的状态。由此,摇动片90以摇动轴91作为中心摇动倾斜。在该状态 下进一步转动操作部85的把手95时,如图13(a)所示成为解除摇动片90的被卡合部110 和旋转驱动传导环88的卡合片86的卡合的状态。因此,被卡合部81与摇动片90的杠杆 部107抵接后,通过操作部85的操作产生的旋转动力不会被传导到卡合片86、87 —侧。因 此,成为图13(a)所示的状态后,即使向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操作操作部85,卡合片86、87 也不会以旋转轴96的轴心Cl为中心旋转。杠杆部107与被卡合部81抵接后,进一步持续操作部85的旋转操作时,如图 13(b)所示偏心凸轮97在设置在卡合片86、87的轴插通部100内,对于通过轴插通部100 的中心的旋转轴96偏心旋转。此时,相当于偏心凸轮97的旋转中心的中心C2伴随操作部 85的操作从被卡合部81远离地移动。因此,卡合片86、87与将轴插通部100内插通的偏 心凸轮97的动作联动,整体向远离被卡合部81的方向移动。S卩,卡合片86、87向设置在卡 合片86、87的前端的钩部104和被卡合部81的间隔减小的方向移动。成为图13(b)所示 的状态时,设置在卡合片86、87的前端的钩部104和被卡合部81成为稳固地挂住卡合的状 态。此外,旋转操作操作部85到图13(b)所示的状态时,成为在图13(a)所示的状态下解 除旋转驱动传导环88和摇动片90的卡合后旋转大约90度的状态,旋转驱动传导环88的 卡合部105c成为接触摇动片90不能再转动的状态。另一方面,使滚轮框架20a、20b背离的情况下,在初始阶段为图13(b)所示的状 态。在该状态下,使操作部85在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旋转时,偏心凸轮97对于通过轴插通部 100的中心的旋转轴96偏心旋转。此时,偏心凸轮97的旋转中心伴随操作部85的操作接 近被卡合部81,与其联动,卡合片86、87整体接近被卡合部81。由此,如图13(a)所示,能 够在设置在卡合片86、87的前端的钩部104和被卡合部81之间产生间隙。之后,进一步使操作部85向与图13(a)中箭头相反的方向旋转时,成为如图12 (c) 所示摇动片90的被卡合部110和旋转驱动传导环88的卡合部10 卡合的状态。由此,恢 复为通过操作部85的操作产生的旋转动力能够向卡合片86、87 —侧传导的状态。之后,进 一步使操作部85向与图12(c)中箭头相反的方向旋转时,如图12(b)所示那样,摇动片90 和卡合片86、87与偏心凸轮97和旋转驱动传导环88成为一体向远离被卡合部81的方向旋 转,最终成为图12(a)所示卡合片86、87与被卡合部81完全离开的状态。成为该状态后, 能够使滚轮框架20a、20b自由地背离。对于使用上述由卡合体80和被卡合部81的组合构成的卡合机构70的情况,也能 够仅通过旋转操作操作部85的把手95,将卡合体80的卡合片86、87挂在被卡合部81,并 且通过卡合片86、87拉近被卡合部81,使滚轮框架20a、20b成为稳固地一体化的状态。因 此,对于密封装置10使用卡合机构70的情况,也能够将使滚轮框架20a、20b —体化时的纵 加热体25、25之间和横加热体沈、沈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宽度保持为大致均勻。其中,对于使用卡合机构70的密封装置10,出于操作性的观点,优选将如上所述 用于进行操作的具备操作部85的卡合体80设置在腾空壳体2时位于近侧的滚轮框架20a 一侧。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药剂分包装置1使用具备卡合机构40和卡合机构70
11的密封装置10的示例,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组装或者单独使用其他装置。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药剂分包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念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药剂分包装置的药剂准备部和药剂包装部附近的结构的立 体图。图3是表示密封装置的立体图。图4(a)是表示取下保护盖的状态下的密封装置的主视图,(b)是表示纵加热体的 立体图。图5是将操作杆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的密封装置的结构部分截断表示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操作杆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卡合杆从被卡合部脱离前的状态的主视 图。图7是表示操作杆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卡合杆从被卡合部脱离后的状态的主视 图。图8是表示密封装置的滚轮框架之间背离的状态的主视图。图9(a) (C)是对密封装置的结构将设置有卡合机构的部分一部分截断放大表 示的主视图,(a)表示操作杆为关闭状态时的状态,(b)表示操作杆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卡 合杆从被卡合部脱离前的状态,(c)表示操作杆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卡合杆从被卡合部脱 离后的状态。此外,(d)是表示第2轴的轨迹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卡合机构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卡合机构中使用的卡合体的分解立体图。图12(a) (c)分别是对图10所示的卡合机构的动作逐级说明的说明图。图13(a)、(b)分别是对图10所示的卡合机构的动作逐级说明的说明图。图14是表示在图9所示的密封装置中,设置挡板的状态的主视图。符号说明1药剂分包装置2 壳体6药剂包装部10密封装置12分包纸(膜)20滚轮框架(框架)25纵加热体(加热体)26横加热体(加热体)40,70卡合机构4δ卡合体80卡合体46,81被卡合部50操作杆(第1旋转体)51卡合杆(第2旋转体)52 第 1 轴
61 第 2 轴86,87 卡合片90摇动片(连接体)91摇动轴96旋转轴(第1旋转体)97偏心凸轮(第2旋转体,偏心旋转体)Cl轴心(第1轴)C2中心(第2轴)
权利要求
1.一种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安装为使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加热体能够以规定的旋转轴为中心来进行旋转的一 对框架A、B和能够将框架A、B连接以便在加热体彼此的间隔扩大的方向框架A、B不背离 的卡合机构,在通过该卡合机构将框架A、B连接的状态下,通过使能够热熔敷的膜通过在 各加热体之间形成的间隙,而能够将该膜熔敷,该卡合机构具备卡合体和被卡合部,所述卡 合体设置在所述框架A上,具有能够以第1轴为中心来进行旋转的第1旋转体和能够与所 述第1旋转体的旋转联动地以所述第1轴为中心来进行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该第1轴偏心 旋转的第2旋转体,所述被卡合部设置在框架B上,且能够与所述第2旋转体卡合,通过使 所述卡合体的第1旋转体旋转,在第2旋转体位于能够与被卡合部卡合的位置Pl处的第1 次卡合状态与第2旋转体在与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下被拉至比所述位置Pl靠近框架A — 侧的位置P2处的第2次卡合状态之间能够进行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第1旋转体的操作杆和构成第2旋转体的卡合杆被支撑成能够在框架A —侧以第 1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所述卡合杆被支撑成能够以位于相对于所述第1轴偏心的位置处的 第2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2旋转体具有能够相对于第1旋转体偏心旋转的偏心旋转体、能够与被卡合部卡合 的卡合片和能够将所述偏心旋转体与卡合片一体旋转地连接的连接体,在偏心旋转体和卡 合片通过连接体连接成一体而能够偏心旋转的一体旋转状态与解除偏心旋转体与卡合片 的连接并使偏心体能够相对于卡合片独立地偏心旋转的独立旋转状态之间能够进行切换, 在通过卡合片与被卡合部卡合成第1次卡合状态的同时,第2旋转体成为独立旋转状态,通 过在独立旋转状态下使偏心体相对于卡合片独立地偏心旋转,从而能够通过偏心体使卡合 片向框架A —侧移动,成为第2次卡合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能够与偏心旋转体一体旋转的旋转动力传导体,通过使该旋转动力传导体与连接 体卡合,能够使被施加到偏心旋转体的旋转动力通过连接体传导至卡合片,连接体被支撑 成能够通过安装在卡合片上的摇动轴而相对于卡合片进行摇动,在卡合片成为与被卡合部 抵接的状态时,连接体以摇动轴为中心进行摇动并解除所述驱动传导体和所述连接体的卡 合,成为独立旋转状态,在卡合片成为离开被卡合部的状态时,所述驱动传导体和所述连接 体卡合,成为一体旋转状态。
5.一种药剂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 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密封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剂分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收容密封装置、且能够以能操作密封装置的方式进行开关的壳体,在打开该壳体 的状态下,使框架A被配置成相对于框架B位于近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连接框架之间的卡合机构的操作性优良、能够使框架之间稳固地卡合的密封装置,以及具备该密封装置的药剂分包装置。密封装置(10)能够通过卡合机构(40)将滚轮框架(20a)、(20b)连接而一体化。卡合机构(40)具有具备操作杆(50)和卡合杆(51)的卡合体(45),和由凹部等构成的被卡合部(46),卡合体(45)设置在滚轮框架(20a)一侧,被卡合部(46)设置在滚轮框架(20b)一侧。卡合机构(40)通过将操作杆(50)向滚轮框架(20b)一侧压入使其旋转,能够将滚轮框架(20a)、(20b)一体化,通过将操作杆(50)拉向近侧使其旋转,能够解除卡合机构(40)的卡合,使滚轮框架(20a)、(20b)成为能够背离的状态。
文档编号B65B1/30GK102105360SQ20098012902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4日
发明者儿玉健 申请人: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