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输送装置以及介质的输送方法

文档序号:436155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介质输送装置以及介质的输送方法
介质输送装置以及介质的输送方法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所论述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输送片状介质的介质输送装置和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介质输送装置,已知有通过超声波式两张探测方法探测到输送多张纸张的情况。超声波式两张探测方法为,预先计算出对全部纸张共通的阈值,在供纸部起动时自动地将该阈值设定于控制装置的探测波高水平设定电路。通过该阈值判定来自供纸部的纸张是否为2张。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5 - 193786号公报发明内容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是输送了单张介质还是产生多张输送(叠送)的情况下, 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水平不仅根据介质的张数发生变化,还根据介质的厚度而发生变化。 因此,例如输送卡片那样的介质的话,可能会误测为纸张介质发生 多张输送。本发明公开的装置和方法的目的在于,防止输送不同厚度的介质时发生的多张输送的误测。解决问题的技术单元
根据装置的一个观点,提出了一种输送片状介质的介质输送装置。介质输送装置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其具有夹着介质的输送通路相对配置的超声波发送器和超声波接收器;类别检测单元,其区分在输送通路输送的第I介质和比第I介质厚的第2介质;多张输送探测单元,其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和类别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探测在输送通路输送的介质有无多张输送。
根据方法的一个观点,提出了一种输送片状介质的介质输送方法。输送方法包括 检测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的步骤,超声波传感器具有夹着介质的输送通路相对配置的超声波发送器和超声波接收器;通过区分在输送通路输送的第I介质和比第I介质厚的第2介质的类别检测单元,判别在输送通路输送的介质类别的步骤,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的检测结果和类别检测单元的判别结果,探测在输送通路输送的介质有无多张输送的步骤。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装置或方法,可以防止在输送不同厚度的介质时介质输送装置发生的多张输送的误测。


图1是示出原稿读取装置的构成例的概略图。图2是示出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的构成例的图。图3是示出传感器驱动电路的构成例的图。图4的(A)、(B)是不同调整状态下的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特性的说明图。图5是多张输送探测处理的第I例的说明图。图6是多张输送判定阈值的调整的说明图。图7是多张输送探测处理的第2例的说明图。图8的(A)、(B)是示出第2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特性的第I例和第2例的图。图9是多张输送探测处理的第3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硬件构成>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原稿读取装置的构成例的概 略图。本实施例中,输送片状介质的介质输送装置是由输送原稿并利用图像传感器读取原 稿图像的原稿读取装置来实现的。介质输送装置不仅可以实现为原稿读取装置,还可以实 现为复印装置、印刷装置、片加工装置、卡片处理装置等对片状介质进行处理的任何装置。
原稿读取装置I包括原稿输入部2,第I原稿排出部3,第2原稿排出部4,拾取辊 11,分离棍12a、12b,输送棍13a、13b、14a、14b、15a、15b、16a和16b。原稿读取装置I包括 用于输送原稿的第I输送通路20、直线输送通路21和弯曲输送通路22。通过拾取辊11从 原稿输入部2拾取的重叠的原稿通过分离辊被分离,I张张地被送到第I输送通路20。被 输送到第I输送通路20上的原稿到达输送辊14a、14b的位置时,输送通路分为至第I原稿 排出部3的直线输送通路21和至第2原稿排出部4的弯曲输送通路22。
弯曲输送通路22使原稿弯曲以将其输送到设于原稿读取装置I的上部的第2原 稿排出部4。另一方面,输送刚性较高的卡片状的原稿的情况下,原稿经过直线的直线输送 通路21从第I原稿排出部3排出,由此防止输送机构被损坏。
直线输送通路21和弯曲输送通路22的分叉处设有路径切换部23。路径切换部 23通过机械结构在直线输送通路21和弯曲输送通路22之间切换输送原稿的路径。例如, 路径切换部23在A位置时原稿由直线输送通路21输送,路径切换部23在B位置时原稿由 弯曲输送通路22输送。
进一步地,原稿读取装置I包括图像传感器17、控制电路30和驱动电路40。图像 传感器17读取输送通路上的原稿的图像并生成电信号。控制电路30根据图像传感器17 的检测信号生成原稿图像,并控制拾取辊11、分离辊12a、12b、输送辊的驱动侧辊13a、14a、 15a、16a、以及路径切换部23的动作。驱动电路40按照控制电路30的控制,驱动各辊11、 12a、12b、13a、14a、15a、16a、路径切换部23以及图像传感器17。
原稿读取装置I包括超声波传感器50和第2传感器51。超声波传感器50包括超 声波发送器50a和超声波接收器50b。超声波发送器50a和超声波接收器50b夹着第I输 送通路20相对地配置。这些超声波传感器50和第2传感器51按照控制电路30的控制由 驱动电路40驱动。超声波传感器50和第2传感器51的检测结果由控制电路30通过驱动 电路40而读取。关于第2传感器51在各实施例的说明中后述。又,各辊的配置方式对应 于原稿读取装置I的实施方式的不同有时会适当变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配置例。例如,输 送辊13a、13b也可以设在超声波传感器50后面的位置。
图2是示出控制电路30和驱动电路40的构成例的图。控制电路30包括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单元)31、存储器32、辅助存储装置33、接口电路34 和总线35。附图中接口电路记为“I / F”。CPU31、存储器32、辅助存储装置33和接口电路 34通过总线35电连接。
CPU31通过执行存储于辅助存储装置33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图像传感器17读取到的原稿图像的生成处理、和下面说明的原稿的多张输送探测处理。辅助存储装置33可以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不易失性存储装置、只读存储器(ROM :Read Only Memory)、硬盘。
在存储器32中存储有CPU31正在执行的程序、和该程序临时使用的数据。存储器 32也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CPU31通过接口电路34向驱动电路40输出针对驱动电路40的控制信号,而且,通过驱动电路40接收来自各传感器17、 50、51的输出信号。
驱动电路40包括马达驱动电路41、驱动器驱动电路42和传感器驱动电路43、44。 马达驱动电路41按照控制电路30的指示,驱动对各辊11、12a、12b、13a、14a、15a和16a分别施加旋转驱动力的马达45…45。另外,驱动器驱动电路42按照控制电路30的指示,使驱动路径切换部23的驱动器46工作,进行直线输送通路21和弯曲输送通路22之间的路径切换。
传感器驱动电路43驱动第2传感器51,并检测第2传感器51的输出信号向控制电路30输出。传感器驱动电路44驱动超声波传感器50,并检测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出信号向控制电路30输出。以下,参照图3对传感器驱动电路44的构成例进行说明。·
传感器驱动电路44包括发送电路60、前段放大器61、带通滤波器62、后段放大器 63、采样保持电路64、和模数转换器65。超声波发送器50a输出超声波。发送电路60向超声波发送器50a供给驱动该超声波发送器50a的驱动信号。发送电路60具有以与超声波发送器50a的发送频率对应的频率振荡的振荡电路,可以按照CPU31的控制信号使驱动信号的强度变化,调整超声波发送器50a发送的超声波的强度。
超声波接收器50b与超声波发送器50a夹着第I输送通路20相对设置,接收由超声波发送器50a发送并透过了原稿C的超声波。超声波接收器50b输出与从超声波发送器 50a接收到的超声波对应的电信号。该电信号通过前段放大器61被放大,放大后的信号中所包含的噪音由带通滤波器62去除。然后,去除噪音后的信号通过后段放大器63被放大。 接着,采样保持电路64采样并保持放大后的信号的峰值,模数转换器65将该峰值转换为数字值。
CPU31将该数字信号作为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出信号S输入。CPU31比较输出信号S和多张输送判定阈值Thl,在输出信号S低于阈值Thl的情况下,探测到被输送的原稿是多张输送。
<2.第I实施例〉以下,对原稿读取装置I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第I实施例中,使用检测被输送的原稿的厚度的纸厚探测传感器作为第2传感器51。作为纸厚探测传感器,可以使用光学式纸厚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机械式传感器等各种形式的传感器。例如光学式纸厚传感器通过检测原稿的表面的反射光的位移来检测原稿的纸厚。压力传感器检测对应于原稿的纸厚而变化的压力。机械式传感器检测与原稿接触的辊的位移量。
CPU31根据作为纸厚探测传感器的第2传感器51的输出信号,区分被输送的原稿 是纸质原稿还是比纸质原稿厚的卡片那样的原稿。CPU31对应于原稿的纸厚调整超声波传 感器50的输出,使得即使输送纸厚不同的多种的原稿也可以判定出是否是多张输送。以下 的说明中,比纸质原稿后的卡片那样的原稿有时会记为“卡片原稿”。
图4的(A)和图4的(B)是不同调整状态下的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出特性的说明 图。图4的(A)的实线100示出输送单张纸质原稿时的输出特性,虚线101示出发生纸质原 稿的多张输送时的输出特性。由于发生多张输送,区间102中的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出S 下降。因此,CPU31可以通过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出S是否小于多张输送判定阈值Thl来 判断有无多张输送。
实线110示出卡片原稿单张输送时的输出特性,虚线111示出发生卡片原稿的多 张输送时的输出特性。卡片原稿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发生多张输送,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 出S也小于多张输送判定阈值Thl,因此CPU31不能判断有无多张输送。
因此,CPU31在通过第2传感器51的输出信号检测到卡片原稿的输送的情况下,调整 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出S的强度使得卡片原稿输送时的输出特性为图4的(B)的实线110 和虚线111。实线110示出输送单张卡片原稿时的输出特性,虚线111示出发生卡片原稿的 多张输送时的输出特性。为了作为参考,实线100和虚线101示出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出 调整前的纸质原稿输送时的输出特性。图4的(B)所示的输出特性中,输送单张卡片原稿 时的输出110超过多张输送判定阈值Thl,卡片原稿多张输送时的输出111小于多张输送判 定阈值Thl。因此CPU31可以判断有无卡片原稿的多张输送。
CPU31可以通过变更从超声波发送器50a发送的超声波的强度来调整超声波传感 器50的输出S。此时,例如CPU31调整发送电路60输出的驱动信号的强度。取而代之或者 除此之外,CPU31还可以通过变更超声波接收器50b的输出信号的放大率来调整超声波传 感器50的输出S。此时,例如CPU31调整前段放大器61和/或后段放大器63的放大器。
以下,参照图5对第I实施例的多张输送探测处理进行说明。步骤SlOl中,第2 传感器51检测输送中的原稿的纸厚。步骤S102中,CPU31根据原稿的纸厚调整超声波传 感器50的输出S。例如,CPU31使输送原稿为卡片原稿时的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出强度强 于输送原稿为纸质原稿时的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出强度。
步骤S103中,CPU31判断步骤S102中的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出强度是否能够调 整。输出强度可以调整的情况下(步骤S103 :是)处理进入到S104。输出强度不能调整的 情况下(步骤S103 :否),处理异常结束。例如,第2传感器51的输出值超过预定的范围的 情况下,不能进行与该输出值对应的超声波传感器50的调整。异常结束时,CPU31通过原 稿读取装置I的用户接口向操作者输出警报。
步骤S104中,CPU31检测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出S。步骤S105中,CPU31判断 输出S是否小于多张输送判定阈值Thl。输出S小于多张输送判定阈值Thl的情况下(步 骤S105 :是),处理进入到步骤S110。输出S在多张输送判定阈值Thl以上的情况下(步骤 S105 :否),处理进入到步骤S106。
步骤S106中,CPU31判断第2传感器51检测到的输送原稿的厚度是否在卡片原稿的厚度以上。输送原稿的厚度在卡片原稿的厚度以上的情况下(S106:是),处理进入到步骤S108。输送原稿的厚度比卡片原稿的厚度薄的情况下(S106 :否),处理进入到步骤S107。 步骤S107中,CPU31通过路径切换部23选择弯曲输送通路22作为原稿的输送路径。其结果是,纸质原稿通过弯曲输送通路22从第2原稿排出部4被输出。然后,处理结束。
步骤S108中,CPU31判断原稿的输送路径是否可以从弯曲输送通路22变更到直线输送通路21。例如,CPU31检测第I原稿排出部3的开闭以判断能否进行输送路径的变更。输送路径可以变更到直线输送通路21的情况下(步骤S108:是),处理进入到S109。输送路径不能变更的情况下(步骤S108 :否),处理进入到S107。
步骤S109中,CPU31通过路径切换部23将原稿的输送路径从弯曲输送通路22切换到直线输送通路21。其结果是,卡片原稿通过直线输送通路21从第I原稿排出部3被输出。然后,处理结束。
步骤5110中,0 仍1探测纸质原稿或者卡片原稿的多张输送。步骤Slll中,CPU31 使输送辊的驱动侧辊13a以及分离辊12a、12b逆转,原稿返回到分离辊12a、12b的位置。然后,在再次分离原稿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1。
又,上述实施例中,CPU31对应于原稿的纸厚调整了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出强度。 取而代之或者除此·之外,CPU31还可以根据原稿的纸厚调整用于多张输送探测的多张输送判定阈值Thl。参照图6对多张输送判定阈值的调整进行说明。
实线100示出输出单张纸质原稿时的输出特性,虚线101示出发生纸质原稿的多张输送时的输出特性。实线110示出输送单张卡片原稿时的输出特性,虚线111示出发生卡片原稿的多张输送时的输出特性。CPU31在纸质原稿和卡片原稿的输送时,分别采用不同的多张输送判定阈值Thl和Th2。这样,CPU31根据原稿的纸厚调整多张输送判定阈值,从而使得即使在输送纸厚不同的多种原稿时也可以探测到是否是多张输送。
根据本实施例,即使输送纸厚不同的多种原稿,也可以防止对有无多张输送的误探测。这样,可减少错误执行多张输送探测时的原稿的再分离和再次输送的情况,能够提高原稿输送的吞吐量。而且,由于本实施例中根据原稿厚度切换输送通路,因此,能够进行如下这样的输送通路的切换控制,即,在弯曲输送通路难以输送的卡片原稿在直线输送通路输送,除此以外的情况在弯曲输送通路输送。
<3.第2实施例〉接着,对其他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第2实施例中,使用检测输送原稿的边的长度的尺度传感器作为第2传感器51。例如,尺度传感器可以根据设在多个尺寸探测位置的光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检测原稿的尺寸。而且,尺度传感器也可以是用于取得原稿图像以检测原稿的尺寸的图像传感器。此时,图像传感器17也可以兼用作第2传感器51。
CPU31根据由第2传感器51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区分输送原稿使纸质原稿还是卡片原稿。卡片原稿多是例如驾驶证、身份证这样的比规格化的纸质原稿小的原稿。因此, CPU31根据原稿的尺寸区分输送原稿是纸质原稿还是比纸质原稿厚的卡片这样的原稿。
CPU31判断输送原稿是纸质原稿的情况下,使根据超声波传感器50的多张输送探测有效。而且,CPU31选择弯曲输送通路22作为输送路径。CPU31判断输送原稿是卡片原稿的情况下,使根据超声波传感器50的多张输送探测无效。而且,CPU31选择直线输送通路21作为输送路径。
以下,参照图7对第2实施例的多张输送探测处理进行说明。步骤S201中,CPU31 检测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出S。步骤S202中,CPU31判断输出S是否小于多张输送判定阈 值Thl。输出S小于多张输送判定阈值Thl的情况下(步骤S202 :是),处理进入到步骤S204。 输出S在多张输送判定阈值Thl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202 :否),处理进入到步骤S203。步 骤S203中,CPU31选择弯曲输送通路22作为原稿的输送路径。结果,纸质原稿通过弯曲输 送通路22从第2原稿排出部4输出。然后,处理结束。
步骤S204中,第2传感器51检测输送原稿的尺寸。步骤S205中,CPU31判断输 送原稿的尺寸是否是规定的卡片尺寸。输送原稿的尺寸是卡片尺寸的情况下(步骤S205 是),处理进入到步骤S206。输送原稿的尺寸不是卡片尺寸的情况下(步骤S205 :否),处理 进入到步骤S208。
步骤S206中,CPU31判断原稿的输送路径是否可以从弯曲输送通路22变更到直线 输送通路21。输送路径可以变更到直线输送通路21的情况下(步骤S206 :是),处理进入到 S207。输送路径不能变更的情况下(步骤S206 :否),处理进入到S203。S207中,CPU31通过 路径切换部23将原稿的输送路径从弯曲输送通路22切换到直线输送通路21。结果,卡片 原稿经过直线输送通路21上从第I原稿排出部3输出。这样,不管步骤S206的判断如何, CPU31判断出输送原稿的尺寸是卡片尺寸的情况下,就不探测原稿的多张输送。因此,输送 原稿是卡片原稿的情况下,多张输送探测被无效化。
步骤S208中,CPU31探测纸质原稿的多张输送。步骤S209的处理与图5的步骤 Slll—样。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201。
根据本实施例,输送与纸质原稿尺寸不同的卡片原稿的情况下,可以防止有无多 张输送的误探测。结果,减少错误执行多张输送探测时的原稿的再分离和再次输送的情况, 能够提高原稿输送的吞吐量。而且,本实施例中能够进行如下那样的输送通路的切换控制, 即,在弯曲输送通路难以输送的卡片原稿在直线输送通路输送,除此以外的情况在弯曲输 送通路输送。而且,可以对应于原稿读取装置I的实施方式的不同改变超声波传感器50和 第2传感器51的配置顺序,并不限定与上述的配置例。例如,使超声波传感器50和第2传 感器51的配置顺序相反,超声波传感器50配置在原稿输入部2侧,第2传感器51配置在 排出部3和4侧。
<4.第3实施例〉接着,对其他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第3实施例的第2传感器51具有与超声波传感器50 同样的构成。以下的说明中,第2传感器51记为“第2超声波传感器51”。CPU31对应于 第2超声波传感器51的检测信号,判断是输送单张的卡片原稿还是发生纸质原稿的多张输 送。
为此,第2超声波传感器51的输出特性被调整为不同于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出 特性,以使得检测单张卡片原稿时与检测纸质原稿的多张输送时的输出值的差更加扩大。 另外,为了防止超声波传感器50与第2超声波传感器51之间的干渉,优选为使超声波传感 器50和第2超声波传感器51所发送的超声波的频率不同。
图8的(A)是示出第2超声波传感器51的输出特性的第I例的图。本调整例中, 调整第2超声波传感器51所发送的超声波的发送频率。超声波具有频率越低越容易透过 厚的原稿的特性。因此,若将第2超声波传感器51所发送的超声波的发送频率调整得低于超声波传感器50,则可以降低卡片原稿输送时的衰减水平。另一方面,多张输送探测时的 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的衰减是因原稿间的空气层而产生的。因此,超声波的发送频率的变 化所引起的多张输送时的输出的变动小于超声波的发送频率的变化所引起的卡片原稿输 送时的变动。因此,若使第2超声波传感器51发送的超声波的发送频率低于超声波传感器 50发送的超声波的发送频率,则卡片原稿单张输送时和纸质原稿多张输送时的输出值的差 变得更大。
实线100、虚线101以及二点划线102示出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出特性,分别示出 纸质原稿单张输送时、纸质原稿多张输送时以及卡片原稿单张输送时的输出特性。虚线201 和二点划线202示出第2超声波传感器51的输出特性,分别示出纸质原稿多张输送时和卡 片原稿单张输送时的输出特性。第2超声波传感器51发送的超声波的发送频率被调整为 低于超声波传感器50发送的超声波的发送频率,结果,卡片原稿单张输送时的输出202的 衰减小于超声波传感器50情况下的输出102的衰减。
因此,与超声波传感器50的情况下的、卡片原稿单张输送时的输出102和纸质原 稿多张输送时的输出101的差相比,卡片原稿单张输送时的输出202和纸质原稿多张输送 时的输出201的差更大。因此,比较卡片检测阈值Th3和第2超声波传感器51的输出S2, 通过是否满足S2 < Th3来判别纸质原稿的多张输送和卡片原稿的单张输送的情况下,卡片 检测阈值Th3的选定变得容易、且精度提高。
图8的(B)是示出第2超声波传感器51的输出特性的第2例的图。本调整例中, 第2超声波传感器51的超声波向原稿入射的入射角被调整。如上所述,多张输送探测时的 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的衰减是因原稿间的空气层而产生的。因此,超声波向原稿入射的入 射角变大的话,通过原稿间的距离也变长,因此,原稿多张输送时的衰减量也增加。另一方 面,由于透过单张原稿时的入射角的不同所产生的衰减量的变动小于多张输送时的变动。 因此,若使第2超声波传感器51中的向原稿入射的超声波的入射角大于超声波传感器50 中的向原稿入射的超声波的入射角,则卡片原稿单张输送时和纸质原稿多张输送时的输出 值的差变得更大。
虚线101和二点划线102示出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出特性,分别示出纸质原稿多 张输送时和卡片原稿单张输送时的输出特性。虚线201和二点划线202示出第2超声波传 感器51的输出特性,分别示出纸质原稿多张输送时和卡片原稿单张输送时的输出特性。第 2超声波传感器51中的向原稿入射的超声波的入射角被调整为比超声波传感器50中的向 原稿入射的超声波的入射角大,结果,多张输送发生时的输出201的衰减比超声波传感器 50的情况下的输出101大。因此,与超声波传感器50的情况下的各输出102和101的差相 t匕,卡片原稿单张输送时的输出202和纸质原稿多张输送时的输出201的差有所扩大。
又,可以组合使第2超声波传感器51的发送频率低于超声波传感器50的发送频 率的调整、和使第2超声波传感器51的入射角大于超声波传感器50的入射角的调整。也 可以仅进行这些调整中的某一个调整。
某个实施例中,使用200kHz作为超声波传感器50的发送频率,将第2超声波传感 器51的发送频率调整为低于200kHz。其他的实施例中,使用300kHz作为超声波传感器50 的发送频率,将第2超声波传感器51的发送频率调整为低于300kHz。
又,某个实施例中,以15度作为超声波传感器50的超声波的入射角,将第2超声波传感器51的超声波的入射角调整为大于15度的角度。某个实施例中,以25度作为超声波传感器50的超声波的入射角,将第2超声波传感器51的超声波的入射角调整为大于25度的值。
对基于以上的超声波传感器50和第2超声波传感器51的输出的输送原稿的判别条件和多张输送探测条件进行总结,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超声波传感器,其具有夹着片状介质的输送通路相对配置的超声波发送器和超声波接收器; 类别检测单元,其区分在所述输送通路输送的第I介质和比第I介质厚的第2介质;多张输送探测单元,其基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和所述类别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探测在所述输送通路输送的介质有无多张输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张输送探测单元,在所述输送通路输送的介质是第2介质的情况下,不会将第2介质的输送判定为第I介质的多张输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出第I介质的第I排出路径; 排出第2介质的第2排出路径;和 路径切换部,其基于所述类别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将在所述输送通路输送的介质的排出路径切换为所述第I排出路径和所述第2排出路径中的某一个。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类别检测单元包括 厚度检测传感器,其检测在所述输送通路输送的介质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张输送探测单元包括 输出调整部,其基于所述厚度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调整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类别检测单元包括 尺度传感器,其检测在所述输送通路输送的介质的边的长度;和 判别部,其基于第I介质和第2介质之间的边的长度的不同,判别第I介质和第2介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类别检测单元包括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不同的第2超声波传感器,该第2超声波传感器具有夹着所述输送通路相对配置的超声波发送器和超声波接收器, 与夹在超声波发送器和超声波接收器之间的介质的厚度和/或介质有无多张输送的不同相对应地,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和所述第2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的衰减特性也不同。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部,其输入所述介质; 分离部,将从所述输入部输入的多张介质分离,一张张地投入到所述输送通路;和输送控制部,在所述多张输送探测单元探测到所述多张输送的情况下,使所述介质返回到所述分离部以使所述介质再次分离。
9.一种介质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的步骤,超声波传感器具有夹着片状介质的输送通路相对配置的超声波发送器和超声波接收器; 通过区分在所述输送通路输送的第I介质和比第I介质厚的第2介质的类别检测单元,判别在所述输送通路输送的介质类别的步骤,基于 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出的检测结果和所述类别检测单元的判别结果,探测在所述输送通路输送的介质有无多张输送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质输送装置以及介质的输送方法,可以防止输送不同厚度的介质时介质输送装置所产生的多张输送的误探测。介质输送装置(1)包括超声波传感器(50),其具有夹着介质的输送通路(20)相对配置的超声波发送器(50a)和超声波接收器(50b);类别检测单元(51、30),用于区分在输送通路(20)输送的第1介质和比第1介质厚的第2介质;多张输送探测单元(30),基于超声波传感器(50)的输出和类别检测单元(51、30)的检测结果,探测在输送通路(20)输送的介质有无多张输送。
文档编号B65H7/12GK103010786SQ20121034745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0日
发明者松冈大树, 水上和弥, 森田义和 申请人:株式会社Pfu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