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金铸棒输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80304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金铸棒输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金铸棒输送装置,该装置常用于对镁合金铸棒进行运输,其包括带动合金铸棒升降的升降机构、将合金铸棒翻转的翻转机构、夹取合金铸棒的夹取机构、带动夹取机构移动的走位机构和运输合金铸棒的输送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上,所述走位机构安装在翻转机构上,所述夹取机构与走位机构联接,所述输送机构置于翻转机构的上方,所述夹取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有重载缸联接有对合金铸棒进行夹持的夹持手。在上述各个机构的相互配合下,使得合金铸棒的取放、输送完全由机械设备实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合金铸棒输送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铸棒取放、输送装置,该装置常用于对镁合金半连续或连续铸棒进行取放、运输。
[0003]【背景技术】
[0004]国内现有的镁合金铸棒、坯采用立式半连续铸造,由于铸棒坯可以延伸到连续铸扎和连铸挤压等生产工艺,所以市场对镁棒、坯生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生产率高,还要求铸棒规格的多样化。现有的半连续铸造镁棒、坯没有自动化机械夹取棒、坯的装置,均是直接用钢丝绳锁住镁棒、坯后开动行车,然后吊起放置在存放区域。这种采用单件和人工吊取的工作方式耗时长,自动化程度低,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0005]
【发明内容】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金铸棒输送装置,该装置能够对合金铸棒进行自动取放、输送。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合金铸棒输送装置,包括带动合金铸棒升降的升降机构、将合金铸棒翻转的翻转机构、夹取合金铸棒的夹取机构、带动夹取机构移动的走位机构和运输合金铸棒的输送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上,所述走位机构安装在翻转机构上,所述夹取机构与走位机构联接,所述输送机构置于翻转机构的上方,所述夹取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有重载缸联接有对合金铸棒进行夹持的夹持手。
[0008]优选的,所述夹取机构还包括夹持推杆,所述重载缸的输出端与夹持推杆联接,该夹持推杆的端部设有活动轴,所述夹持手包括两个设于夹持推杆两侧的第一夹持臂,该第一夹持臂为弯折结构,第一夹持臂的弯折处通过转轴与支架联接;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一端往夹持推杆延伸,第一夹持臂的该一端设有导向槽,活动轴同时安装在两个第一夹持臂的导向槽内;所述第一夹持臂的另一端往支架外延伸,第一夹持臂的该另一端设有夹板。
[0009]优选的,所述重载缸为两个,所述夹持手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臂,每个重载缸的输出端与一个第二夹持臂联接;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夹紧套,夹紧套联接有夹持臂导向柱,夹持臂导向柱与设于支架上的夹持臂导向套座联接。
[0010]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底座、翻转板和翻转缸;所述翻转板一侧与底座联接,另一侧与翻转缸的一端联接,所述翻转缸的另一端与底座联接。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同一侧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底座轴承座和第一翻转缸轴承座;所述翻转板与底座上下相对设置,该翻转板的上表面与走位机构联接,下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翻转板轴承座和第二翻转缸轴承座;所述底座轴承座通过转轴与翻转板轴承座联接;所述翻转缸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翻转缸轴承座联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翻转缸轴承座联接。
[0012]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中部设有竖直布置的升降缸,所述升降缸的顶部与底座的底部联接。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在升降缸两侧均设有升降机构导向套座,升降机构导向套座内安装有可在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机构导向柱,所述升降机构导向柱的顶部与底座的底部联接。
[0014]优选的,所述走位机构包括走位机构导向套座、连接套、走位机构导向柱和带动走位机构导向柱移动的推动缸;所述走位机构导向套座安装在翻转板的上表面,所述走位机构导向柱安装在走位机构导向套座内,以使得走位机构导向柱与翻转板上表面相互平行,该走位机构导向柱的端部通过连接套与夹取机构的支架联接;所述推动缸置于翻转板的下表面,该推动缸的一端与连接套联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底座轴承座、翻转板轴承座联接。
[0015]优选的,所述走位机构导向柱至少为两根,各走位机构导向柱平行排列,每根走位机构导向柱均至少通过两个走位机构导向套座安装在翻转板上。
[0016]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架、链条、马达和减速机;所述输送机架上安装有多个辊道,该辊道上设有链轮,各辊道通过链轮与链条联接;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联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辊道联接。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实现合金铸棒的全自动取放、输送,以提高合金铸棒的生产效率。因为本发明设置了带动合金铸棒升降的升降机构、将合金铸棒翻转的翻转机构、夹取合金铸棒的夹取机构、带动夹取机构移动的走位机构和运输合金铸棒的输送机构,在各个机构的相互配合下,使得合金铸棒的取放、输送完全由机械设备实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8]特别地,当本发明对合金铸棒进行夹持后,装置的重心会明显向合金铸棒的方向偏移;由于合金铸棒较重,若直接使用升降缸实现装置的升降,容易使得升降缸发生形变而弯向合金铸棒的一侧,为避免该现象的出现,本发明增设了升降机构导向套座和升降机构导向柱,该升降机构导向柱能够跟随升降缸进行升降,不但提高了升降机构升降过程的稳定性,也分担了升降缸的受力,避免了升降缸发生形变而弯曲。
[0019]同理,当本发明对合金铸棒进行夹持后,走位机构导向柱容易因受力过大而弯曲,所以本发明将走位机构导向柱至少设为两根,以减少每根走位机构导向柱的受力,从而避免了走位机构导向柱变形弯曲;更进一步的,每根走位机构导向柱均至少通过两个走位机构导向套座安装在翻转板上,也增强了走位机构导向柱安装的牢固性。
[0020]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升降机构、翻转机构、第一种夹取机构和走位机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种夹取机构和走位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4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夹取机构第二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夹取机构第二种方案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夹取机构升降机构、翻转机构、第二种夹取机构和走位机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翻转状态)。
[0022]附图标记如下:
1、升降机构;11、支撑架;12、升降缸;13、升降机构导向套座;14、升降机构导向柱;
2、翻转机构;21、底座;211、底座轴承座;212、第一翻转缸轴承座;22、翻转板;221、翻转板轴承座;222、第二翻转缸轴承座;23、翻转缸;
3、夹取机构;31、支架;32、重载缸;33、夹持推杆;331、活动轴;34、第一夹持臂;341、导向槽;342、夹板;35、第二夹持臂;351、夹紧套;352、夹持臂导向柱;36、夹持臂导向套座;
4、走位机构;41、走位机构导向套座;42、连接套;43、走位机构导向柱;44、推动缸;
5、输送机构;51、输送机架;52、链条;53、减速机;54、辊道;541、链轮;
6、镁合金铸棒。
[00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如图1至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合金铸棒输送装置包括带动合金铸棒升降的升降机构1、将合金铸棒翻转的翻转机构2、夹取合金铸棒的夹取机构3、带动夹取机构3移动的走位机构4和运输合金铸棒的输送机构5 ;所述翻转机构2安装在升降机构I上,所述走位机构4安装在翻转机构2上,所述夹取机构3与走位机构4联接,所述输送机构5置于翻转机构2的上方。
[0026]所述升降机构I包括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中部设有竖直布置的升降缸12,支撑架11在升降缸12两侧均设有升降机构导向套座13,升降机构导向套座13内安装有可在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机构导向柱14。
[0027]如图2所示,所述翻转机构2包括底座21、翻转板22和翻转缸23 ;所述底座21的底部与升降缸12和升降机构导向柱14的顶部联接,该底座21同一侧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底座轴承座211和第一翻转缸轴承座212 ;所述翻转板22与底座21上下相对设置,该翻转板22下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翻转板轴承座221和第二翻转缸轴承座222 ;所述底座轴承座211通过转轴与翻转板轴承座221联接;所述翻转缸23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翻转缸轴承座212联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翻转缸轴承座222联接。
[0028]如图3所示,所述夹取机构3包括支架31,支架31上安装有重载缸32,重载缸32的输出端联接有夹持推杆33,夹持推杆33联接有对合金铸棒进行夹持的夹持手;所述夹持推杆33的端部设有活动轴331,所述夹持手包括两个设于夹持推杆33两侧的第一夹持臂34,该第一夹持臂34为弯折结构,第一夹持臂34的弯折处通过转轴与支架31联接;所述第一夹持臂34的一端往夹持推杆33延伸,第一夹持臂34的该一端设有导向槽341,活动轴331同时安装在两个第一夹持臂34的导向槽341内;所述第一夹持臂34的另一端往支架31外延伸,第一夹持臂34的该另一端设有夹板342。
[0029]如图2所示,所述走位机构4包括走位机构导向套座41、连接套42、走位机构导向柱43和带动走位机构导向柱43移动的推动缸44 ;如图3所示,所述走位机构导向套座41为四个、走位机构导向柱43为两根,四个走位机构导向套座41分别安装在翻转板22上表面的四端上,其中一根走位机构导向柱43安装在置于下方的两个走位机构导向套座41内,另一根走位机构导向柱43安装在置于上方的两个走位机构导向套座41内,两根走位机构导向柱43的端部通过连接套42与夹取机构3的支架31联接,其中,走位机构导向柱43与翻转板22上表面相互平行;所述推动缸44置于翻转板22的下表面,该推动缸44的一端与连接套42联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底座轴承座211、翻转板轴承座221联接。
[0030]如图4和5所示,所述输送机构5包括输送机架51、链条52、马达和减速机53 ;所述输送机架51上安装有多个辊道54,该辊道54上设有链轮541,各辊道54通过链轮541与链条52联接;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减速机53的输入端联接,所述减速机53的输出端与辊道54联接。
[0031]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一、启动走位机构4,此时推动缸44对连接套42施加往前的推力,使得走位机构导向柱43向前伸出,以此带动夹取机构3到达夹料处;
二、启动夹取机构3,此时重载缸32推动夹持推杆33向前移动,夹持推杆33通过活动轴331对两个第一夹持臂34施加作用力,使得两个第一夹持臂34进行夹持动作,以此通过夹板342将镁合金铸棒6进行夹持;
三、启动升降机构1,此时升降缸12对底座21施加向上的推力,以此使得翻转机构2、走位机构4、夹取机构3和镁合金铸棒6同时上升;在升降缸12对底座21施加推力的时候,所述升降机构导向柱14在升降机构导向套座13内作竖直向上的移动,以此提高升降机构I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四、再次启动走位机构4,此时推动缸44对连接套42施加往后的拉力,使得走位机构导向柱43向后收回,以此将夹取机构3带回原处;
五、启动翻转机构2,此时翻转缸23伸长,以此对翻转板22施加作用力,所述翻转板22在该作用力下往顺时针方向进行翻转;所述走位机构4、夹取机构3和镁合金铸棒6跟随翻转机构2进行翻转,直至镁合金铸棒6移动至输送机构5上方后停止;
六、再次启动升降机构1,此时升降缸12进行收缩,以此使得翻转机构2、走位机构4、夹取机构3和镁合金铸棒6同时下降,直至镁合金铸棒6放置在输送机构5后停止;在升降缸12收缩的时候,所述升降机构导向柱14在升降机构导向套座13内作竖直向下的移动,以此提高升降机构I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七、再次启动夹取机构3,此时重载缸32拉动夹持推杆33向后移动,夹持推杆33通过活动轴331对两个第一夹持臂34施加作用力,使得两个第一夹持臂34进行放料动作,以此将镁合金铸棒6放置在输送机构5上;
八、启动输送机构5,此时马达通过减速机53带动辊道54转动,由于各个辊道54通过链轮541和链条52的联接实现了联动,所以使得各个辊道54同时转动,以此将镁合金铸棒6输送至目的地。
[0032]只要不断重复上述步骤,便可实现镁合金铸棒6的全自动取放和运输,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上述的升降缸12、翻转缸23、重载缸32和推动缸44优选为液压油缸。
[0033]除上述实施方式外,本发明的夹取机构还可以使用第二种优选方案,如图6至8所示,所述重载缸32为两个,所述夹持手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臂35,每个重载缸32的输出端与一个第二夹持臂35联接;所述第二夹持臂35包括夹紧套351,夹紧套351联接有夹持臂导向柱352,夹持臂导向柱352与设于支架31上的夹持臂导向套座36联接。
[0034]需要对镁合金铸棒6进行夹持时,重载缸32推动第二夹持臂35进行相向移动,以此通过夹紧套351夹紧镁合金铸棒6 ;需要卸下镁合金铸棒6时,重载缸32拉动第二夹持臂35进行相离移动,以此实现镁合金铸棒6的卸料。在整个取放料的过程中,夹持臂导向柱352在夹持臂导向套座36内移动,以此提高夹持机构3工作时的稳定性。
[0035]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合金铸棒输送装置,包括带动合金铸棒升降的升降机构、将合金铸棒翻转的翻转机构、夹取合金铸棒的夹取机构、带动夹取机构移动的走位机构和运输合金铸棒的输送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上,所述走位机构安装在翻转机构上,所述夹取机构与走位机构联接,所述输送机构置于翻转机构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有重载缸联接有对合金铸棒进行夹持的夹持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铸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还包括夹持推杆,所述重载缸的输出端与夹持推杆联接,该夹持推杆的端部设有活动轴,所述夹持手包括两个设于夹持推杆两侧的第一夹持臂,该第一夹持臂为弯折结构,第一夹持臂的弯折处通过转轴与支架联接;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一端往夹持推杆延伸,第一夹持臂的该一端设有导向槽,活动轴同时安装在两个第一夹持臂的导向槽内;所述第一夹持臂的另一端往支架外延伸,第一夹持臂的该另一端设有夹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铸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载缸为两个,所述夹持手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臂,每个重载缸的输出端与一个第二夹持臂联接;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夹紧套,夹紧套联接有夹持臂导向柱,夹持臂导向柱与设于支架上的夹持臂导向套座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铸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底座、翻转板和翻转缸;所述翻转板一侧与底座联接,另一侧与翻转缸的一端联接,所述翻转缸的另一端与底座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金铸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同一侧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底座轴承座和第一翻转缸轴承座;所述翻转板与底座上下相对设置,该翻转板的上表面与走位机构联接,下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翻转板轴承座和第二翻转缸轴承座;所述底座轴承座通过转轴与翻转板轴承座联接;所述翻转缸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翻转缸轴承座联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翻转缸轴承座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金铸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中部设有竖直布置的升降缸,所述升降缸的顶部与底座的底部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金铸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在升降缸两侧均设有升降机构导向套座,升降机构导向套座内安装有可在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机构导向柱,所述升降机构导向柱的顶部与底座的底部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金铸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位机构包括走位机构导向套座、连接套、走位机构导向柱和带动走位机构导向柱移动的推动缸;所述走位机构导向套座安装在翻转板的 上表面,所述走位机构导向柱安装在走位机构导向套座内,以使得走位机构导向柱与翻转板上表面相互平行,该走位机构导向柱的端部通过连接套与夹取机构的支架联接;所述推动缸置于翻转板的下表面,该推动缸的一端与连接套联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底座轴承座、翻转板轴承座联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金铸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位机构导向柱至少为两根,各走位机构导向柱平行排列,每根走位机构导向柱均至少通过两个走位机构导向套座安装在翻转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铸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架、链条、马达和减速机;所述输送机架上安装有多个辊道,该辊道上设有链轮,各辊道通过链轮与链条联接;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联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辊道联接。
【文档编号】B65G47/04GK103787058SQ201410041167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8日
【发明者】陈晓阳, 段江峰, 陆裕达 申请人:中镁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