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工件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6974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间工件运输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工件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间工件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间里的工件运输设备,主要还是通过滚珠作为移动工具带动其上的托载着工件的板状支撑板共同运行,直至把工件运输到目的地为止,这样的工件运输设备是属于结构简单但是操作方便的工具,但是在具体运行过程中,特别是当运行操纵者临时有事离开时,往往需要将工件运输工具通过其上的减速器来进行使工件运输设备静止下来,但是静止下来后往往会出现减速器失灵或者位置在于倾斜平面上,就会导致工件运输设备的失控运行,如果该工件运输设备上搭载的是危险物品,还会造成损毁其他设施乃至于撞伤现场人员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车间工件运输设备,包括推杆电机、凸起、脉冲继电器以及转动辊之间的连接。这样的结构避免了现有的工件运输工具的失控运行导致损毁其他设施乃至于撞伤现场人员的后果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间工件运输设备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车间工件运输设备,包括支撑板1,在支撑板1底部设置有 滚珠组,滚珠组中共有四个滚珠2,四个滚珠中的一对滚珠2在支撑板1底部的左边,在支撑板1底部的左边的一对滚珠之间用左部转动辊4相连接,四个滚珠中的另一对滚珠2在支撑板1底部的右边,在支撑板1底部的右边的一对滚珠之间用右部转动辊5相连接,所述的左部转动辊4的外壁上带有柄状的左部凸起6,右部转动辊5的外壁上带有柄状的右部凸起7,在支撑板1的左端连接有扶架3,在支撑板1底部固定有第一推杆电机8、第二推杆电机9、第三推杆电机10以及第四推杆电机11,其中第一推杆电机8和第二推杆电机9分别设置在左部凸起6的前方和左部凸起6的后方,而第三推杆电机10和第四推杆电机11分别设置在右部凸起7的前方和右部凸起7的后方,第一推杆电机8的推杆端部、第二推杆电机9的推杆端部、第三推杆电机10的推杆端部以及第四推杆电机11的推杆端部分别连接有块状的第一石棉块12、块状的第二石棉块13、块状的第三石绵块14以及块状的第四石棉块15,第一推杆电机8、第二推杆电极9、第三推杆电机10以及第四推杆电机11分别同第一电机驱动电路16、第二电机驱动电路17、第三电机驱动电路18以及第四电机驱动电路19相连接,第一电机驱动电路16、第二电机驱动电路17、第三电机驱动电路18以及第四电机驱动电路19分别同第一脉冲继电器20、第二脉冲继电器21、第三脉冲继电器22以及第四脉冲继电器23相连接,第一脉冲继电器20的线圈、第二脉冲继电器21的线圈、第三脉冲继电器22的线圈以及第四脉冲继电器23的线圈分别同设置在支撑板1底部的第一微型振动传感器24、第二微型振动传感器25、第三 微型振动传感器26以及第四微型振动传感器27相连接,第一脉冲继电器20、第二脉冲继电器21、第三脉冲继电器22以及第四脉冲继电器23也同设置在支撑板1上的电机电源24相连接,第一微型振动传感器24、第二微型振动传感器25、第三微型振动传感器26以及第四微型振动传感器27分别通过设置在支撑板1上的第一按钮开关28、第二按钮开关29、第三按钮开关30以及第四按钮开关31来同传感器用电源32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推杆电机8的推杆端部和第二推杆电机9的推杆端部在各自的行程范围内能够分别推动第一石棉块12和第二石棉块13同左部转动辊4转动时带动左部凸起6进行转动时形成的旋转面相贴合,所述的第三推杆电机10的推杆端部和第四推杆电机11的推杆端部在各自的行程范围内能够分别推动第三石棉块14和第四石棉块15同右部转动辊5转动时带动右部凸起7进行转动时形成的旋转面相贴合。

应用本发明上述方案,在车间工件运输设备正常运行时,通过弹起第一按钮开关28、第二按钮开关29、第三按钮开关30以及第四按钮开关31来分别让第一微型振动传感器24、第二微型振动传感器25、第三微型振动传感器26以及第四微型振动传感器27同传感器用电源32相断开,而当该电子操纵下的工件运输工具处于静止并需要稳定时,再按下第一按钮开关28、第二按钮开关29、第三按钮开关30以及第四按钮开关31来分别让第一微型振动传感器24、第二微型振动传感器25、第三微型振动传感器26以及第四微型振动传感器27同 传感器用电源32相导通,这样当出现电子操纵下的工件运输工具失控时,第一微型振动传感器24、第二微型振动传感器25、第三微型振动传感器26以及第四微型振动传感器27就把接收到的振动度通过脉冲信号的方式分别发送到第一脉冲继电器20的线圈、第二脉冲继电器21的线圈、第三脉冲继电器22的线圈以及第四脉冲继电器23的线圈,由此触发第一脉冲继电器20、第二脉冲继电器21、第三脉冲继电器22以及第四脉冲继电器23的触点闭合,由此第一电机驱动电路16、第二电机驱动电路17、第三电机驱动电路18以及第四电机驱动电路19分别驱动第一推杆电机8、第二推杆电机9、第三推杆电机10以及第四推杆电机11运行,这样第一石棉块12、块状的第二石棉块13、块状的第三石绵块14以及块状的第四石棉块15就能贴合左部凸起6和右部凸起7,从而通过石棉块表面的阻滞作用让四个滚珠2停止转动,从而达到了电子控制保障安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底部左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底部右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车间工件运输设备,包括支撑板1,在支撑板1底部设置有滚珠组,滚珠组中共有四个滚珠2,四个滚珠中的一对滚珠2在支撑板1底部的左边,在支撑板1底部的左边的一对滚珠之间用左部转动辊4相连接,四个滚珠中的另一对滚珠2在支 撑板1底部的右边,在支撑板1底部的右边的一对滚珠之间用右部转动辊5相连接,所述的左部转动辊4的外壁上带有柄状的左部凸起6,右部转动辊5的外壁上带有柄状的右部凸起7,在支撑板1的左端连接有扶架3,在支撑板1底部固定有第一推杆电机8、第二推杆电机9、第三推杆电机10以及第四推杆电机11,其中第一推杆电机8和第二推杆电机9分别设置在左部凸起6的前方和左部凸起6的后方,而第三推杆电机10和第四推杆电机11分别设置在右部凸起7的前方和右部凸起7的后方,第一推杆电机8的推杆端部、第二推杆电机9的推杆端部、第三推杆电机10的推杆端部以及第四推杆电机11的推杆端部分别连接有块状的第一石棉块12、块状的第二石棉块13、块状的第三石绵块14以及块状的第四石棉块15,第一推杆电机8、第二推杆电极9、第三推杆电机10以及第四推杆电机11分别同第一电机驱动电路16、第二电机驱动电路17、第三电机驱动电路18以及第四电机驱动电路19相连接,第一电机驱动电路16、第二电机驱动电路17、第三电机驱动电路18以及第四电机驱动电路19分别同第一脉冲继电器20、第二脉冲继电器21、第三脉冲继电器22以及第四脉冲继电器23相连接,第一脉冲继电器20的线圈、第二脉冲继电器21的线圈、第三脉冲继电器22的线圈以及第四脉冲继电器23的线圈分别同设置在支撑板1底部的第一微型振动传感器24、第二微型振动传感器25、第三微型振动传感器26以及第四微型振动传感器27相连接,第一脉冲继电器20、第二脉冲继电器21、第三脉冲继电器22以及第四脉冲继电器23也同设置在支撑板1上的电机电源24相 连接,第一微型振动传感器24、第二微型振动传感器25、第三微型振动传感器26以及第四微型振动传感器27分别通过设置在支撑板1上的第一按钮开关28、第二按钮开关29、第三按钮开关30以及第四按钮开关31来同传感器用电源32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推杆电机8的推杆端部和第二推杆电机9的推杆端部在各自的行程范围内能够分别推动第一石棉块12和第二石棉块13同左部转动辊4转动时带动左部凸起6进行转动时形成的旋转面相贴合,所述的第三推杆电机10的推杆端部和第四推杆电机11的推杆端部在各自的行程范围内能够分别推动第三石棉块14和第四石棉块15同右部转动辊5转动时带动右部凸起7进行转动时形成的旋转面相贴合,这样的贴合更能加大石棉块的阻滞作用,实现了更安全的保证。

应用本发明上述方案,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在工件运输设备正常运行时,通过弹起第一按钮开关28、第二按钮开关29、第三按钮开关30以及第四按钮开关31来分别让第一微型振动传感器24、第二微型振动传感器25、第三微型振动传感器26以及第四微型振动传感器27同传感器用电源32相断开,而当该电子操纵下的工件运输工具处于静止并需要稳定时,再按下第一按钮开关28、第二按钮开关29、第三按钮开关30以及第四按钮开关31来分别让第一微型振动传感器24、第二微型振动传感器25、第三微型振动传感器26以及第四微型振动传感器27同传感器用电源32相导通,这样当出现电子操纵下的工件运输工具失控时,第一微型振动传感器24、第二微型振动传感器25、第三微型振动传感器26以及第四微型振动传感器27就把接 收到的振动度通过脉冲信号的方式分别发送到第一脉冲继电器20的线圈、第二脉冲继电器21的线圈、第三脉冲继电器22的线圈以及第四脉冲继电器23的线圈,由此触发第一脉冲继电器20、第二脉冲继电器21、第三脉冲继电器22以及第四脉冲继电器23的触点闭合,由此第一电机驱动电路16、第二电机驱动电路17、第三电机驱动电路18以及第四电机驱动电路19分别驱动第一推杆电机8、第二推杆电机9、第三推杆电机10以及第四推杆电机11运行,这样第一石棉块12、块状的第二石棉块13、块状的第三石绵块14以及块状的第四石棉块15就能贴合左部凸起6和右部凸起7,从而通过石棉块表面的阻滞作用让四个滚珠2停止转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