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煤仓全方位惰化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407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封闭式煤仓全方位惰化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煤仓主体(1),升降机(2),泄压防爆门(3),进料口(4),温度传感器(5),可燃气体传感器(6),烟雾传感器(7),导轨(8),移动式换气环路(9),固定式充气环路(10),惰性气体存储罐(11),阀门(12),减压装置(13),洁净水储存罐(14),加压装置(15),煤仓出口锁气装置(16),细水雾除尘降温装置(17),充气钢缆(18),激光测距传感器(19);

煤仓主体(1)上部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下部为倒截椎体结构;上部设有进料口(4),下部设有出料口;煤仓的顶部内侧设有温度传感器(5)、可燃气体传感器(6)、烟雾传感器(7)和激光测距传感器(19),用于监测煤仓内部的各种危险因素的实时数据,为是否采取惰化措施提供依据;煤仓的顶部外侧设有泄压防爆门(3);

四个升降机(2)均匀固定于煤仓主体(1)顶部,每个升降机(2)包括电机和导轨(8),加强不锈钢波纹软管作为提升钢缆置于导轨(8)内部;导轨(8)为一侧开口的中空圆柱体;不锈钢波纹软管一端连接惰性气体注入管道,一端固定连接移动式充气环路(9);移动式充气环路(9)为内部中空的圆环结构;圆环直径略小于煤仓的内径;圆环上开有四个进气口,进气口与升降机(2)中的不锈钢波纹软管连通;圆环上分布有多个出气孔;

一个细水雾除尘降温装置(17)安装在煤仓主体(1)的出料口处;另一个细水雾除尘降温装置(17)安装在煤仓主体(1)内部靠近顶部的位置;

充气钢缆(18)为倒锥形结构,锥端固定连接有三角锥型的配重;充气钢缆(18)内部为橡胶软管,保证柔韧性,外部包有钢缆,保证了强度;充气钢缆(18)表面带有大量的微孔;

导轨(8)、移动式充气环路(9)和固定式充气环路(10)置于煤仓主体(1)的内部;固定式充气环路(10)位于煤仓主体(1)的中下部;煤仓出口锁气装置(16)位于煤仓主体(1)的出料口处;

惰性气体存储罐(11)通过输气管与减压装置(13)连接,输气管上设置有阀门(12);惰性气体分别输送到移动式换气环路(9)、固定式充气环路(10)、煤仓出口锁气装置(16)和充气钢缆(18);进而构成惰性气体充换气系统;

洁净水储存罐(14)通过输水管与加压装置(15)连接,输水管上设置有阀门(12);洁净水分别输送到两个细水雾除尘降温装置(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煤仓全方位惰化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过程为:在打开进料口(4),向煤仓中注入散煤的过程中,开启安装在煤仓主体(1)内部靠近顶部的位置的细水雾除尘降温装置(17),减少煤尘向外扩散。在储煤的过程中,位于煤仓的顶部内侧的温度传感器(5)、可燃气体传感器(6)、烟雾传感器(7)实时监测煤仓内部的温度变化、可燃气体成分和浓度变化、是否有烟雾生成等危险因素,当危险因素的监测值超过安全值时,会及时以声光报警的方式反馈给监控室人员;随后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利用激光测距传感器(19)测定煤仓内煤层的具体高度,开启相应的位于煤仓主体(1)的中下部的固定式充气环路(10),从煤仓的壁面位置向煤层内部注入氮气;另外一部分从惰性气体存储罐(11)通过减压装置(13)调整到合适压力后输出的惰性气体,通过输气管进入充气钢缆(18),注入煤仓的中心位置;另外一部分惰性气体进入换气系统,首先通过输气管与升降机(2)上的不锈钢波纹软管连接,不锈钢波纹软管穿过导轨(8),利用90°的空心钢管焊接到移动式换气环路(9),利用激光测距传感器(19)测定煤仓内煤层的具体高度,调整移动式换气环路(9)到贴近煤层表面的合适位置,通过移动式换气环路(9)上大量的出气孔,惰性气体可以置换煤层表面释放出的可燃气体等气体,此时安装在煤仓主体(1)内部靠近顶部的位置的细水雾除尘降温装置(17)同样处于开启状态,减少煤尘外散;在煤仓下部出口打开放煤的过程中,打开煤仓出口锁气装置(16),利用高速惰性气体流在煤仓出口形成一道惰性气体幕墙,减少空气携带氧气进入煤仓内部,为了保证煤仓内部的气压的稳定,同时也利用固定式充气环路(10)向煤仓内部注入惰性气体,同时开启安装在煤仓主体(1)的出料口处的细水雾除尘降温装置(17),减少因锁气吹起的煤尘对工作环境的污染;在煤仓内发生火灾或者爆炸导致压力急剧上升超出煤仓承受范围时,煤仓的顶部外侧设有泄压防爆门(3)能够主动打开,起到泄压保护煤仓主体的作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