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类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962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纸张类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产生在输送管内的空气流的作用来输送纸币等纸张类的纸张类输送装置、利用受到输送管内的空气流在输送管内移动的输送辅助体从后方推动纸张类而进行输送的纸张类输送装置、设于该纸张类输送装置且将输送辅助体和纸张类分离并回收的分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游戏机柜的内部,沿着游戏机柜的长度方向设有将被投入到各游戏球借出机的纸币输送到设于游戏机柜的端部的保险库的输送装置,该游戏机柜同时设置收容有多组使接受纸币的投入而向游戏者借出游戏球(弹珠球等)的游戏球借出机和弹珠机等游戏机合成为一个组而成的合成体。

在纸币等纸张类的输送装置中,除了带式以外,还有由送风机在筒状的输送管的内部产生空气流,利用该空气流的作用来输送纸张类的输送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使用了空气流的输送装置的情况下,因为需要将整个输送路形成为筒状,所以将从游戏球借出机被排出的输送对象的纸张类取入到输送管之中的纸张类取入装置,具备与输送路相同的截面形状的筒状的通路部,向该通路部中送出输送对象的纸张类。在游戏机柜中,针对每个游戏机都设有游戏球借出机,纸张类取入装置被安装在各游戏球借出机的背面。因此,以被安装在游戏球借出机的背面的纸张类取入装置的通路部为基准,利用输送管将各纸张类取入装置的通路部和其相邻的纸张类取入装置的通路部之间分别接合,由此形成沿着游戏机柜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输送路。

在利用空气流输送纸币等纸张类的情况下,纸张类在笔直地延展的状态下,由于空气流沿着纸面流动,所以难以接受到成为推进力的风压,并且产生纸张类被吸附于内壁面的现象,变得难以输送。因此,有以下的输送装置,即,将利用在输送管内所产生的空气流而移动的圆筒状的输送辅助体送入至输送管内,由该输送辅助体从后方推动纸张类从而输送纸张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该输送装置中,在回收纸张类时,利用设于输送管的始端侧的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向输送管内输出输送辅助体,利用设于输送管的终端侧的分离回收装置将纸张类和输送辅助体分离后并回收。此外,由于要重复使用分离了的输送辅助体,所以由去路、U字状的折返部和回路构成输送管,使该输送管的始端部和终端部接近,向始端部侧的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自动地送入由设于终端部的分离回收装置回收了的输送辅助体。

上述的分离回收装置如图33所示,具备:分离部80,使被输送辅助体16推动而被输送来的纸张类6向下游通过,与输送辅助体16抵接而使其停止;管状的通路部96,接受从分离部80的通过口84出来的纸张类6;环状的输送带98B,沿着通路部96的一侧的内壁被架设在该通路部96的延伸设置方向上;以及吸引口,用于自输送带98B的背后从外部吸引通路部96内的空气,通过从输送带98B的背后的吸引口吸引通路部96内的空气,使通过了分离部80的通过口84的纸张类6贴附于输送带98B,由该输送带98B输送,从通路部96的终端排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30697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8206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利用了空气流的输送方法中,为了防止纸张类、输送辅助体的钩挂,输送路尽可能优选无台阶而笔直的路径。但是,在安装在游戏球借出机的背面的纸张类取入装置的通路部、在保持其他的部分的输送管的上述的结构中,难以将输送路沿着游戏机柜的长度方向保持成无台阶地笔直。

即,因为被设置于游戏机柜的表面侧的游戏球借出机的背面与被设置于游戏机柜的背面侧的游戏球借出机的背面之间的空间狭小、且在由空气流带来的输送中,输送管的厚度大,纸张类取入装置也成为大型化,所以纸张类取入装置会被游戏球借出机的背面按压,难以笔直地保持输送路。

此外,在两面柜的情况下,与表面侧的游戏球借出机和背面侧的游戏球借出机的各自相对应地设有纸张类取入装置,在施工的权宜上,仅与一个面对应的纸张类取入装置由金属零件固定在游戏球借出机的背面,与另一个面对应的纸张类取入装置,只是纸张类取入口连接于游戏球借出机的背面的纸币出口,并没有由金属零件牢固地安装于游戏球借出机的背面。因此,会存在以下的问题,即,没有由金属零件牢固地安装于游戏球借出机的背面的纸张类取入装置会被游戏球借出机的背面按压,难以笔直地保持输送路。

此外,在上述的分离回收装置中,在纸张类6的前端从分离部80的通过口84出来到通路部96的时间点,输送辅助体16仍处于从后方推动纸张类6的状态(图33(a)),之后,在纸张类6的大致整体从分离部80出来到通路部96的时刻,输送辅助体16与分离部80抵接而停止。因此,在硬挺劲弱的纸张类6、卷曲状、卷状的纸张类6的情况下,在纸张类6的前端部分某种程度从通过口84出来的阶段,由于从输送带98B的背后的空气的吸出,该纸张类6的前端部分会贴附于输送带98B(图33(a)、(b)),在该贴附的状态下纸张类6的后端侧被输送辅助体16推压。此时,因为与输送带98B相比,输送辅助体16的移动速度快,所以纸张类6的后端会被输送辅助体16挤扁或被输送辅助体16卷入而产生纸张类的堵塞(图33(c))。

此外,在用输送辅助体从后方推动纸张类而进行输送的纸张类输送装置中,输送辅助体从被输送到输送管内起直到到达输送对象的纸张类为止单独地在输送管内移动,在到达了纸张类之后,一边从后方推动纸张类一边移动,所以在到达纸张类之前和到达了纸张类之后,在最适当的空气流的强度不同。

例如,若将空气流固定在推动纸张类时适当的强度,则单独移动时由于空气流过强,所以输送辅助体的姿势不稳定或输送辅助体在U字状的折返部与输送路碰撞而容易破损。另一方面,若减弱空气流,则无法稳定地输送纸张类。

此外,在输送辅助体与分离回收装置的分离部抵接而停止时,优选减弱空气流而缓和碰撞的冲击。另外,在纸张类到达分离回收装置时若空气流过强,则有时分离后的纸张类会较强地贴附于分离回收装置的输送带,不从分离回收装置被排出而堵塞。

此外,将分离回收装置配置在将待命在待命部的输送辅助体插入输送管的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的上方,使由分离回收装置回收了的输送辅助体通过输送管的侧方的引导路向下方的待命部自然落下而移送的情况下,若在该移送时存在空气流,则空气流会在引导路中倒流,妨碍输送辅助体的自然落下。

本发明欲解决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产生在输送管内的空气流来输送纸张类、且具备被保持为笔直的输送路的纸张类输送装置。

此外,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回收装置,设于纸张类输送装置,将输送辅助体和纸张类分离并进行回收,且即使是硬挺劲弱的纸张类、卷曲状、卷状的纸张类,也能够使后端不被输送辅助体挤扁地平滑地回收,该纸张类输送装置在输送管内产生空气流,利用接受到该空气流而在输送管内移动的输送辅助体从后方推动被插入到该输送管内的纸张类而进行输送。

此外,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与输送辅助体的移动相应的空气流调整为适当的强度的纸张类输送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要旨存在于以下各项的技术方案中。

[1]一种分离回收装置,设于纸张类输送装置,在输送路的终端将输送辅助体和纸张类分离并回收,该纸张类输送装置在输送管内产生空气流,利用受到该空气流的作用在输送管内移动的输送辅助体从后方推动被插入该输送管内的纸张类而进行输送,其特征在于,

该分离回收装置具备:

分离部,使被上述输送辅助体推动而被输送来的纸张类向下游通过,并与上述输送辅助体抵接而使该输送辅助体停止;

管状的通路部,接受从上述分离部出来的上述纸张类;

肋,从上述分离部的附近遍及下游方向的规定范围地被延伸设置在与从上述分离部接受到的纸张类的一侧的纸面对向的上述通路部的内壁上,且向上述纸面的方向突起,

环状的输送带,位于上述肋的下游侧,沿着设有上述肋的一侧的上述通路部的内壁被架设在该通路部的延伸设置方向上;

驱动部,对上述输送带进行回转驱动,以使上述输送带中的上述纸面侧的去路向下游移动;以及

吸引口,开设于上述去路侧的上述输送带的背后,用于从外部吸引上述通路部内的空气,

从上述分离部接受到的纸张类,在超过上述肋的延伸设置范围之后,由于上述吸引而被贴紧于上述去路侧的输送带,被该输送带输送,从上述通路部的终端被排出。

在上述发明中,将纸币等纸张类从后方推动来的输送辅助体被分离部捕捉并被回收,仅纸张类向下游的通路部前进。在通路部的上游部分的内壁上沿通路的延伸设置方向设有肋,在该肋的下游侧架设有用于向通路部的终端输送纸张类的输送带。在该分离回收装置中,通过从输送带的背后的吸引口吸引通路内部的空气,使纸张类贴附于输送带地由输送带进行输送。肋防止纸张类由于到达输送带之前空气的吸入而贴附于通路部的内壁。

在上述的空气流的输送中,纸张类在自由状态下从后方被输送辅助体推动而移动。为了用输送带输送纸张类,需要将纸张类按压在输送带上,但是在由与输送带对向配置的辊等进行该按压的情况下,难以使在自由状态下高速移动来的纸张类顺利地进入输送带与辊之间。在本发明的分离回收装置中,因为通过从输送带的背后的吸引口吸引空气,使纸张类贴附于输送带地进行输送,所以能够用输送带将在分离部被分离了的自由状态的纸张类适当地输送。此外,因为在通路部的上游部分的内壁上设有肋,所以防止硬挺劲弱的纸张类贴附于通路部的内壁而引起纸币堵塞。

[2]根据[1]所述的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肋的上述分离部侧的端部附近为山形形状。

在上述发明中,因为从分离部出来的纸张类沿着肋的山形形状前进,所以向远离吸引空气的一侧的内壁的方向被引导。由此,即使是前端折弯的纸张类,也防止向内壁的贴附,能够使其向通路部的深处前进。

[3]根据[1]或[2]所述的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送带由彼此隔开间隔地被并设的多根输送带构成,

上述肋设于与上述多根输送带中的每一根相对应的位置。

在上述发明中,因为输送带位于肋的延长线上,所以能够使纸张类从肋向输送带平滑地移行。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设有上述肋的上述内壁对向的一侧的上述通路部的内壁上,与上述肋相向地设有沿上述通路部的延伸设置方向延伸的第2肋,

从上述分离部接受到的纸张类在上述肋与上述第2肋之间通过。

在上述发明中,因为在与肋对向的壁面上设有与该肋相向的第2肋,所以能够引导纸张类使其进入肋与第2肋之间。此外,利用第2肋,能够将纸张类向接近输送带的方向引导而促进向输送带的贴附。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通路部的终端,具有夹持着被上述输送带输送来的纸张类被驱动而向送出方向旋转的一对排出辊,

上述一对排出辊以该一对排出辊的轴间距离能够变化的方式被支承,并且被弹性构件按压成彼此贴紧。

在上述发明中,在从通路部的终端排出的纸张类由外部的输送装置进一步输送那样的情况下,即使产生其外部的输送装置以比从通路部的排出速度快的速度较强地拉拽纸张类的状态,也因为一对排出辊的相对距离变位而释放其力,所以防止纸币堵塞。

[6]一种纸张类输送装置,利用在管状的输送路内所产生的空气流输送纸张类,其特征在于,

沿着上述输送路的设置路径设置用于支承上述输送路的框架构件,

在上述框架构件上安装在该框架构件的长度方向上能够滑动的台座部,

将向上述输送路内送出输送对象的纸张类的纸张类取入装置配置在上述输送路的中途的多个部位,

上述纸张类取入装置具有形成上述输送路的一部分的通路部,

上述输送路通过将多个上述纸张类取入装置的上述通路部和输送管接合而形成,

上述台座部设于每个上述纸张类取入装置,保持上述纸张类取入装置。

在上述发明中,在沿着输送路的设置路径设置的框架构件的上表面安装能够滑动移动的台座部,用该台座部保持纸张类取入装置。因为输送路通过使多个纸张类取入装置的通路部和输送管接合而构成,所以通过由安装在框架构件上的台座部保持纸张类取入装置,输送路由框架构件间接地支承。此外,因为台座部滑动移动,所以能够使台座部与纸张类取入装置的设置位置容易位置对合。

[7]根据[6]所述的纸张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纸张类输送装置是向沿着游戏机柜的长度方向被延伸设置的上述输送路内取入并输送从被设置于游戏机柜的多个游戏介质借出机被排出的纸币的纸张类输送装置,

上述框架构件沿着上述游戏机柜的长度方向被安装并被固定在该游戏机柜内,

上述纸张类取入装置设于与上述游戏介质借出机相对应的位置,

上述台座部滑动到与上述纸张类取入装置相对应的位置而保持该纸张类取入装置。

上述发明的纸张类输送装置向沿着游戏机柜的长度方向被延伸设置的输送路内取入并空气输送从被设置于游戏机柜的多个游戏介质借出机被排出的纸币。纸张类取入装置与游戏介质借出机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地被设置,台座部与该张纸张类取入装置位置对合地保持纸张类取入装置。

[8]根据[6]或[7]所述的纸张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送路具备去路、在该去路的终端折返的拐弯部、和在该拐弯部折返后,沿着上述去路被延伸设置在该去路的上方的回路,

上述去路由上述输送管构成,

上述回路通过接合上述纸张类取入装置的上述通路部和上述输送管而被构成,

上述框架构件设于上述去路与上述回路之间,

上述台座部设于上述框架构件的上表面侧,从下方保持上述纸张类取入装置,

将钩构件垂吊于上述框架构件,在上述框架构件的下方由上述钩构件保持上述去路。

在上述发明中,框架构件被设于去路与沿着该去路之上被配设的回路之间,台座部设于框架构件的上表面侧,从下方保持构成回路的一部分的纸张类取入装置,并且用悬吊于框架构件的钩构件在该框架构件的下方保持去路。能够用1个框架构件高效地保持上下配置的去路和回路这双方。

[9]根据[6]~[8]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张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纸张类取入装置被形成为侧面部能够打开,以能够去除堵塞了的纸张类,

上述台座部仅保持上述纸张类取入装置的下部,以免妨碍上述侧面部的打开。

在上述发明中,能够在用台座部保持着纸张类取入装置的状态下,打开该纸张类取入装置的侧面部而消除纸张类的堵塞。

[10]根据[7]所述的纸张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安装于上述游戏介质借出机的背面部的保持构件能够调整距上述背面部的距离地保持上述框架构件和上述纸张类取入装置。

在上述发明中,因为由安装于游戏介质借出机的背面部的保持构件能够调整距背面部的距离地保持框架构件和纸张类取入装置,所以即使游戏介质借出机相对于游戏机柜的设置位置少许不对齐,也能够将框架构件沿游戏机柜的长度方向笔直地设置。此外,能够与笔直地设置的框架构件对应地将纸张类取入装置安装在游戏介质借出机的背面部。

[11]根据[6]~[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张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受到空气流的作用而在上述输送路内移动的输送辅助体推动纸张类的后端而输送上述纸张类。

在上述发明中,空气流使输送辅助体移动,纸张类被该输送辅助体从后端向前方推动而被输送。

[12]一种纸张类输送装置,在输送管内产生空气流,利用受到该空气流的作用而在输送管内移动的输送辅助体从后方推动被插入该输送管内的纸张类而进行输送,其特征在于,

该纸张类输送装置具备根据在上述输送管内移动的上述输送辅助体的位置来调整上述空气流的强度的风量调整部。

[13]根据[12]所述的纸张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风量调整部进行控制,以使上述输送辅助体在从被送出到上述输送管内起到达上述纸张类之前的单独移动时的空气流比上述输送辅助体从后方推动纸张类而进行移动时的空气流弱。

[14]根据[12]或[13]所述的纸张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输送管的终端,具备将上述输送辅助体和上述纸张类分离并回收的分离回收装置或[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回收装置,

上述风量调整部进行控制,以使在上述输送辅助体接近上述分离回收装置的近前的规定距离以内之后的空气流比之前的空气流弱。

[15]根据[14]所述的纸张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离回收装置具备:

分离部,使被上述输送辅助体推动而被输送来的纸张类向下游通过,并与上述输送辅助体抵接而使该输送辅助体停止;

管状的通路部,接受从上述分离部出来的上述纸张类;

环状的输送带,沿着与从上述分离部接受到的纸张类的一侧的纸面对向的上述通路部的内壁被架设在该通路部的延伸设置方向上;

驱动部,对上述输送带进行回转驱动,以使上述输送带中的上述纸面侧的去路向下游移动;以及

吸引口,开设于上述去路侧的上述输送带的背后,用于从外部吸引上述通路部内的空气,

一边通过上述吸引使从上述分离部接受到的纸张类贴紧于上述输送带一边进行输送,并从上述通路部的终端排出,

产生上述空气流的送风机,从上述吸引口吸引送入上述输送管的上游的空气,

上述风量调整部进行控制,以在上述输送辅助体到达了上述分离部之后也对空气流进行上述减弱,

上述分离回收装置在从上述输送辅助体到达上述分离部起经过了规定时间后,驱动上述输送带。

[16]根据[15]所述的纸张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纸张类输送装置具备向上述输送管内送出在待命部待命着的上述输送辅助体的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

上述分离回收装置被配置在上述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之上,并且具备使由上述分离部回收了的上述输送辅助体在向上述输送管的侧方脱离之后向下方落下,并向上述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的上述待命部移送的功能,

在上述风量调整部使上述空气流停止之后,上述分离回收装置进行将由上述分离部回收了的上述输送辅助体向上述待命部移送的动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分离回收装置,能够将受到输送管内的空气流的作用而移动的输送辅助体和从后方被该输送辅助体推动而被输送来的纸张类适当地分离并回收。特别即使是硬挺劲弱的纸张类或卷曲状、卷状的纸张类,也能够不使后端被输送辅助体挤扁地平滑地回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纸张类输送装置,因为能够笔直地保持输送路,所以由台阶带来的纸张类的堵塞等被防止。

此外,空气流根据输送辅助体的位置而被调整为适当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含有分离回收装置的纸张类输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含有分离回收装置的纸张类输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输送辅助体从该纸币的后端侧推动输送管内的纸币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直线部分(去路和回路的部分)的输送管的立体图。

图5是直线部分(去路和回路的部分)的输送管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输送辅助体的俯视和主视的图。

图7是将输送辅助体插入到输送管内的状态的通过输送辅助体的中心轴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输送管的拐弯部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输送管的拐弯部的立体图。

图10是卸下了前面罩的状态的保险库的主视图。

图11是卸下了前面罩的状态的保险库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卸下了一部分的零件的保险库的内部的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空气流产生装置等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在与图12不同的方向上表示卸下了一部分的零件的保险库的内部的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空气流产生装置等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从输送管连接口侧观察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的概观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从图14的相反方向观察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的概观的立体图。

图16是分离回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从斜下游侧观察内侧单元和位于回收位置的分离部的立体图。

图18是从斜上游侧观察内侧单元和位于回收位置的分离部的立体图。

图19是从斜下游侧观察内侧单元和位于排出位置的分离部的立体图。

图20是从斜上游侧观察内侧单元和位于排出位置的分离部的立体图。

图21是将内侧单元的内侧单元本体部和内侧单元罩部分离地表示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内侧单元本体部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内侧单元本体部的主视图。

图24是表示内侧单元本体部的后视图。

图25是表示内侧单元罩部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内侧单元罩部的主视图。

图27是表示内侧单元的内部且内侧单元本体部和内侧单元罩部相向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8是表示内侧单元的基部的内部的图。

图29是表示使内侧单元的基部的内部的排出辊与对向排出辊贴紧的构造的图。

图30是将分离部位于回收位置的状态和位于排出位置的状态对比地表示的说明图。

图31是表示分离回收装置将纸币和输送辅助体分离并回收的动作的各阶段的图。

图32是表示图31的接续的图。

图33是表示以往的分离回收装置将硬挺劲弱的纸币和输送辅助体分离并回收的动作的各阶段的图。

图34是表示纸币从分离回收装置向纸币输送部被输送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5是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6是将可动收纳部的保持部位于待命位置的状态和位于送出位置的状态对比地表示的说明图。

图37是在卸下了上送出通路的状态下表示可动收纳部的保持部位于待命位置的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38是在卸下了上送出通路的状态下表示可动收纳部的保持部位于送出位置的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39是表示姿势校正机构校正输送辅助体的姿势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40是表示纸币取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41是表示纸币取入装置和连接于该纸币取入装置的输送管的主视图。

图42是表示纸币取入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43是表示打开了开闭门的状态的纸币取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44是被支承在辅助框架上的输送路的分解组装图。

图45是表示组装图44的各零件而形成的状态的输送路的立体图。

图46是台座部的立体图。

图47是台座部的六视图。

图48是表示钩构件的图。

图49是表示将钩构件钩挂到辅助框架上,用该钩构件保持输送管的状态的图。

图50是表示在侧板上由安装金属零件固定有端部的框架构件的图。

图51是表示被安装在游戏球借出机的背面上部而保持纸币取入装置和辅助框架的安装金属零件的图。

图52是表示将安装金属零件固定到游戏球借出机的背面的状态的图。

图53是表示在固定到游戏球借出机的背面的安装金属零件上安装有纸币取入装置和辅助框架等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4是表示由框架构件上的台座部保持纸币取入装置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55是表示输送路径的各部位与风量的关系的图。

图56是表示由输送辅助体回收纸币的动作的各时刻的风量的坐标图的图。

图57是表示由输送辅助体回收纸币的动作的各时刻的风量和分离回收装置的动作时刻的坐标图的图。

图58是表示风通过引导通路向排出位置倒流的情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含有分离回收装置70的纸张类输送装置10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纸张类输送装置10的主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纸张类输送装置10被构成为如下的纸币输送装置,即,被设于游戏机柜2内,取入从各游戏球借出机3的背面被排出的纸币6,并输送到设于游戏机柜2的端部的保险库5,该游戏机柜2将接受纸币的投入并向游戏者借出游戏球(弹珠球)的作为游戏介质借出机的游戏球借出机3和弹珠机等游戏机4形成为一个组的结构体,将多组结构体以彼此成为背对背的方式并设收容在表背面。

纸张类输送装置10具备:成为纸币(纸张类)的输送路的输送管12;以及产生在输送管12内沿其延伸设置方向流动的空气流的空气流产生装置(鼓风机)14。在纸张类输送装置10中,将受到空气流而在输送管12内能够移动的输送辅助体16,向比输送对象的纸币6靠上游侧的位置且输送管12内插入,用该输送辅助体16从后方推动输送管12内的纸币6而向下游输送。

在本例中,如图2所示,在设于游戏机柜2的一端部的保险库5的内部,设有空气流产生装置14和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11。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11具备将输送辅助体16输送到输送管12内的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的功能、以及将纸币6和从后方推动该纸币6而输送来的输送辅助体16分离并分别回收的分离回收装置70的功能,并且发挥使回收了的输送辅助体16向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返回并循环的功能。由分离回收装置70回收了的纸币6被收容在保险库5内的纸币收纳部21(参照图1)。

空气流产生装置14的空气吹出侧(空气吹出通路14a)连接于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的空气流入口侧(吹出通路连接口46),输送管12的始端连接于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的空气流出口侧(输送管连接口45)。输送管12由从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的空气流出口侧延伸设置到游戏机柜2的另一端部的去路12a、在该另一端部呈U字状折返的拐弯部12b、和以在拐弯部12b折返后,在去路12a的上方沿着该去路12a返回到保险库5的方式被延伸设置的回路12c构成。回路12c的终端连接于分离回收装置70的空气流入口侧(输送管连接口72),空气流产生装置14的空气吸入侧(空气吸入通路14b)连接于分离回收装置70的空气流出口侧(空气吸入通路连接部76)。

气流产生装置14通过由马达使风扇旋转而产生空气流。空气流产生装置14所产生的空气流,以从空气吹出通路14a通过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流入输送管12的始端,经过了去路12a、拐弯部12b、回路12c之后,通过分离回收装置70、空气吸入通路14b,向空气流产生装置14的吸入侧被拉入的方式流动。

输送管12的去路12a和回路12c按照单位被分割为规定的长度、例如与被并设收容在游戏机柜2的游戏机4和游戏球借出机3的1个组合部分的横向宽度对应的长度,通过用连结单元18连结必要个数的这些长度段,能够与游戏机柜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相应地调整路径长度。此外,在施工现场,当场将输送管12切割成必要的长度而使用。

在输送管12的回路12c的中途,在与各游戏球借出机3相对应的位置,配设有向输送管12内取入从游戏球借出机3的背面被排出的纸币6的作为纸张类取入装置的纸币取入装置140。纸币取入装置140成对地设有取入来自被配置在游戏机柜2的表面侧的游戏球借出机3的纸币6的部分和取入来自被配置在游戏机柜2的背面侧的游戏球借出机3的纸币6的部分。纸币取入装置140夹设在构成回路12c的输送管12与输送管12之间,发挥连结它们的作用。

在游戏机柜2内架设有用于沿着游戏机柜2的长度方向支承输送路12的辅助框架(框架构件)160。辅助框架160沿着回路12c被架设在回路12c的下方(被上下配置的去路12a与回路12c之间),该辅助框架16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由安装金属零件66(参照图50)固定在游戏机柜2的侧板上。在辅助框架160的上表面侧,安装有沿着辅助框架160的长度方向能够自如地滑动移动的台座部170,台座部170从下侧保持纸币取入装置140的下部(参照图2、图45)。此外,将钩构件180钩挂在辅助框架160上而垂吊,由该钩构件180抱住输送管12的去路12a地进行保持。由辅助框架160带来的支承的详情后述。

在纸张类输送装置10中,从纸币取入装置140被取入到输送管12的回路12c内的纸币6,其纸面以沿着输送管12的延伸设置方向的姿势,停滞在规定的取入完成位置。为了将被取入到输送管12内并停滞着的纸币6输送到保险库5而进行回收,输送辅助体16被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11的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送入输送管12内。被送入输送管12内的输送辅助体16受到空气流产生装置14所产生的空气流的作用,在去路12a内朝向拐弯部12b移动,在拐弯部12b转弯了之后,在回路12c内朝向终端部进一步移动。此时,如图3所示,通过输送辅助体16从该纸币6的后端侧推动输送管12内的纸币6,纸币6朝向输送管12的终端部(向图中的输送方向F)被输送。

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11、纸币取入装置140被将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作为主要部的控制部23(参照图10)控制而动作。在本例中,空气流产生装置14始终动作,控制部23以如下那样的方式控制动作,即,在设于纸币取入装置140的传感器检测从游戏球借出机3的背面被排出了的纸币6时使纸币取入装置140动作,将该纸币6取入至输送管12内。并且,在该取入动作完成后,将输送辅助体16从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11的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送入输送管12内。于是,该输送辅助体16受到空气流的作用而在输送管12内移动,从后方推动纸币6而进行输送。并且,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11的分离回收装置70在检测输送辅助体16的到来时,将纸币6和输送辅助体16分离后并将各自回收,准备下次的送出而向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引导该回收了的输送辅助体16,并向保险库5内的纸币收纳部21输送回收了的纸币6。

另外,也可以将空气流产生装置14控制成仅在必要时(例如,从纸币取入装置140检测到了来自游戏球借出机3的纸币的时间点到将该纸币向保险库5回收结束为止的期间)动作。

这样,因为输送辅助体16受到空气流的作用而移动,由该输送辅助体16从后端侧推动纸币6而进行输送,所以纸币6本身无需通过受到空气流而得到推进力。因而,能够不用为了受到空气流而施加折弯纸币6等的措施地利用空气流输送纸币6。此外,因为输送辅助体16与纸币6相比能够高效地从空气流得到推进力,所以能够高效地输送纸币6。

接着,详细地说明输送管12和输送辅助体16的形状。

图4是直线部分(去路12a和回路12c的部分)中的输送管12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该部分的输送管12的与延伸设置方向F(=纸币的输送方向F=空气流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的剖视图。输送管12由厚度1.5毫米程度的树脂形成。输送管12例如通过挤出成型形成。

输送管12的与直线部分的延伸设置方向F垂直的截面的截面形状,形成纵长的长方形的左右的侧壁的中央部分向外侧呈矩形扩张而成的形状。详细而言,输送管12具备上下的壁部31、左右的侧壁部32、和在左右的侧壁部32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分向外侧呈矩形伸出了的扩张部33。另外,将输送管12的与延伸设置方向(输送方向F)垂直的大致长方形的截面中的短边方向作为X方向(或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将长边方向作为Y方向(或高度方向、上下方向)。在X方向、Y方向各自中,将朝向输送管12的中心的方向称为内侧,将从中心朝向内壁的方向称为外侧。

扩张部33由向输送管12的内侧方向立设的分离壁34分成上下2个部分。分离壁34是将T字型的构件贴附在扩张部33的内壁上而形成的。

在侧壁部32沿着输送方向延伸设置形成有向输送管12的内侧方向突起的多根肋35。在本例中,在侧壁部32和扩张部33的交界部沿着输送方向形成有向输送管12的内侧突出的肋35。分离壁34成为与肋35相同的高度,分离壁34的顶部发挥作为肋的作用。

侧壁部32成为与被输送的纸币6的纸面对向的一对内壁。纸币6呈长方形,在输送管12内以长边成为输送方向F的朝向被输送。换句话说,以纸面与输送管12的侧壁部32对向且纸币6的一个短边成为输送方向的前端侧、另一个短边成为后端侧的朝向被输送。

输送管12的上下的壁部31的间隔Dy比纸币6的短边稍长。此外,左右的侧壁部32(未形成有肋35、扩张部33、分离壁34的部分(作为基准平面部))的间隔Dx被设定为21毫米程度。设于左右的侧壁部32的扩张部33分别比侧壁部32(基准平面部)向外侧扩张6毫米程度。肋35和分离壁34的顶部成为从侧壁部32(基准平面部)向内侧约2毫米的高度。肋35的高度只要适宜地设定即可。

图6表示输送辅助体16的俯视和主视。输送辅助体16成为直径在各部分不同的截面圆形的柱状。输送辅助体16以圆柱的中心轴成为输送管12的Y方向(高度方向)的方式被插入输送管12内而被使用。输送辅助体16是上下对称的形状,从上起依次具有头部16a、直径比头部稍小的颈部16b、直径比头部16a大的大径部16c、直径与颈部16b相同且位于上下的中央的中间细部16d、大径部16c、颈部16b、头部16a而被构成。输送辅助体16分量轻、结实,例如由塑料等形成,内部形成为空洞。另外,只要分量轻、结实,也可以由泡沫苯乙烯、挤出泡沫聚苯乙烯等形成。

图7表示在输送管12内插入了输送辅助体16的状态下的、与延伸设置方向F垂直且通过输送辅助体16的中心轴的截面。输送辅助体16的各部的直径与输送管12的内缘形状相对应。即,通过输送辅助体16的中心轴的截面形状成为同在与延伸设置方向F垂直的截面中的输送管12的内缘形状对应的形状,将输送管12的内侧形成为在与内壁之间隔开规定的间隙地大致填埋的形状。

这样,因为输送辅助体16呈与输送管12的内缘形状对应的形状(具有少许的间隙地大致相同的形状)地填埋输送管12的截面的大致整体,所以能够高效地受到空气流的作用而移动。而且,输送辅助体16发挥防止来自上游的空气流到达输送辅助体16的下游侧、并抑制在下游侧的空气流的紊乱的作用。

纸币6在从输送管12内的空气流受到作用时,具有贴附于侧壁部32的倾向。即,若纸币6的一侧的纸面与同其对向的侧壁部32的间隔、和另一侧的纸面与同其对向的侧壁部32的间隔几乎不会成为均等、某一个间隔比另一方窄,则空气流的流速在窄的间隔侧比在宽的间隔侧快,所以窄的间隔侧的气压比宽的间隔侧的气压低,由于该气压差,纸币6被向窄的间隔侧的侧壁部32吸附/按压。于是,窄的间隔侧的间隔变得更窄,产生纸币6向侧壁部32贴附吸附的现象。

若纸币6牢靠地贴附于侧壁部32,则难以用输送辅助体16推动纸币6而进行输送,但是像上述那样输送辅助体16发挥遮挡(减少)空气向其下游侧的流动的作用,所以纸币6贴附吸附的力变小,平滑的输送得以实现。

输送辅助体16所具有的2个大径部16c与被输送管12的分离壁34划分了的2个扩张部33的各自卡合。在本例中,由分离壁34将扩张部33划分为两个部分,并且将这些扩张部33设于输送管12的Y方向的靠近中央,所以能够将输送辅助体16维持成稳定的姿势地使其移动。此外,因为输送辅助体16的姿势稳定,所以输送辅助体16的大径部16c适当地与纸币6的后端抵接而能够赋予稳定的输送力。此外,纸币6难以被卷入输送管12和输送辅助体16之间。

此外,输送辅助体16通过设置大径部16c,受到空气流的作用的部分的面积扩大,能够高效地接受用于移动的力。此外,因为设置大径部16c而高效率地受到空气流的作用,所以能够相应地缩小头部16a的直径。通过缩小头部的直径,能够缩窄输送管12内的对向的一对的侧壁部32的间隔(宽度(Dx)),能够防止纸币6的倾倒。

另外,由于设于侧壁部32的多根肋35的存在,防止纸币6紧密地贴附于侧壁部32。即,纸币6和侧壁部32的接触面积变少而摩擦减轻,能够抑制静电的产生等。此外,即使在纸币6贴附于侧壁部32的情况下,由于该纸币6由肋35的前端部分支承,所以在肋35的周边,在侧壁部32和纸币6之间也确保有间隙,贴附力被抑制得较小。此外,因为纸币6由分离壁34支承,所以防止纸币6落入扩张部33的凹坑。

此外,从侧壁部32向内侧突出的多个肋35和分离壁34的顶部,发挥使输送管12的宽度方向(X方向)上的实质的纸币6的通路宽度W比基准平面部间距离Dx窄的作用。由此,纸币6在输送管12内难以翻倒,纸币6的姿势被保持成沿着Y方向。特别是通过设置多根肋35,适当地防止纸币6的倾倒,并且纸币6向侧壁部32的贴附也有效地得到防止。另外,能够将Dx增大与设有肋35相对应的部分,由此增大输送管12的截面积而使输送辅助体16变得容易受到空气流的作用。

因为在本实施方式的输送辅助体16的情况下大径部16c的直径最大,所以如图3所示,该大径部16c与纸币6的后端抵接而推动该纸币6。

图8是拐弯部12b的剖视图,图9是拐弯部12b的立体图。拐弯部12b具有将以Y方向作为半径方向画出90度的圆弧地延伸设置的圆弧部13b、直线部13c、和90度的圆弧状的圆弧部13b连接而成的形状,在输送管12内将输送辅助体16的行进方向变更180度。在拐弯部12b也形成肋35和扩张部33,但是为了防止输送辅助体16沿着圆弧部13b呈圆弧状移动时被钩挂,不设置分离壁34,并且在与输送辅助体16在拐弯部12b内通过时的轨迹重叠的部分,使肋35和扩张部33避让(从直线部分起增大间隙)。由此,能够减小拐弯部12b在圆弧部13b的旋转半径。另外,直线部13c的长度,只要根据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11和纸币取入装置140的大小等与去路12a和回路12c之间所需的距离相应地适宜决定即可。另外,在拐弯部12b的扩张部33,与输送辅助体16的大径部16c相对应地设有2根肋13a,将输送辅助体16的位置限制在X方向的中央附近。

接着,说明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11。

图10是卸下了前面罩的状态的保险库5的主视图(从图1的箭头A方向观察到的状态),图11是卸下了前面罩的状态的保险库5的立体图,图12、图13是表示卸下了一部分的零件的保险库5的内部的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11和空气流产生装置14等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保险库5形成纵长的长方体形状,在其内侧下部配置有空气流产生装置14及其马达14c,在上部安装有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11。空气流产生装置14的空气吹出通路14a向上方延伸,连接于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空气吸入通路14b进一步向上方延伸,连接于分离回收装置70。

此外,保险库5的内部,配设收容有收容纸币6的纸币收纳部21、向纸币收纳部21输送被分离回收装置70分离回收了的纸币6的纸币输送部22、控制纸张类输送装置10和游戏机柜2内的各种设备的动作的控制部23、向游戏机柜2内的各机器供给电源的电源部24等。从分离回收装置70的后端的纸币排出口被排出的纸币6,按照如图10的箭头B所示那样的行进方向前进,并被交接给并设的纸币输送部22。

图14、图15表示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11的概观。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11将向输送管12内输送输送辅助体16的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和重叠地配置在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的上方,将输送辅助体16和纸币6分离并回收的分离回收装置70形成为一体而构成。

用分离回收装置70分离回收了的输送辅助体16,在连接分离回收装置70的扩张室73和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的待命部42的引导通路61中通过并落下,从分离回收装置70向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交接。

首先,说明分离回收装置70的详情。

图16是分离回收装置70的分解立体图。分离回收装置70具备外框部71、嵌入该外框部71的前端的开口并连接输送管12的终端的输送管连接部72、从该外框部71的后端的开口能够插拔地被插入外框部71中的内侧单元90、和能够转动地被安装在外框部71内的分离部80,该外框部71组合形成一侧的侧壁和底面的框架部71A、上盖部71B、和一边形成另一侧的侧壁一边发挥空气的吸引管道的功能的侧壁管道部71C地形成为中空筒状。分离部80发挥使被输送辅助体16推动而被输送来的纸币6向下游通过,补充输送辅助体16,并分离它们的功能。内侧单元90在内部具备接受被分离部80分离了的纸币6的通路。

分离部80和内侧单元90以图17~图20所示那样的位置关系被安装在外框部71内。

分离部80具备保持部81和从保持部81延伸的支承部82,该保持部81发挥使被输送辅助体16推动而被输送来的纸币6向下游通过,并与输送辅助体16抵接而使其停止的功能。如图18所示,保持部81形成为将中空圆筒沿其轴分割成两部分那样的形状,成为使从相当于其分割端面的矩形的开口接受到的输送辅助体16与半圆筒状的壁部的内侧抵接而使其停止的构造。

在保持部81的半圆筒状壁部的内表面,设有用于进行限制的导轨83(参照图18),以防止保持着的输送辅助体16的姿势倾斜。此外,在保持部8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使输送辅助体16向引导通路61落下的排出口86。另外,使导轨83不妨碍输送辅助体16从排出口86落下。

而且,在保持部81的半圆筒状壁部的中央,设有用于使纸币6向下游通过的纵长矩形的通过口84(参照图16)。通过口84具有即使是将十几张纸币6捆缚的状态也能够通过的程度的开口宽度。

支承部82以从保持部81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延伸的截面コ字状形成规定长度的臂部,以将保持部81作为上游侧(输送管连接口72侧)的朝向,将设于该支承部82的基端侧的突起轴85插入外框部71的轴孔78(参照图16)中,并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外框部71。在将内侧单元90插入到外框部71中时,如图17所示,截面コ字状的支承部82嵌合在内侧单元90的上游侧端部的外侧。

外框部71在截面矩形的管状的路径的中途的一部分具有以弧成为输送管连接口72侧的方式呈扇形扩张了的部分(扩张室73)。扩张室73是为了以插入轴孔78的突起轴85为中心使分离部80在规定的角度范围转动而形成的空间。

此外,在扩张室73的底部设有圆形的落下口74。分离部80在保持部81面对输送管12的终端的回收位置(参照图17、图18、图30(a))和保持部81进入了扩张室73内的排出位置(参照图19、图20、图30(b))之间以突起轴85为中心转动。在排出位置,输送辅助体16从保持部81的底部的排出口86通过落下口74、引导通路61(参照图14),向下方的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排出。分离部80被配置在外框部71之上的第1驱动部62(参照图15)驱动,在回收位置和排出位置之间转动。在这里,第1驱动部62是螺线管。

在侧壁管道部71C(参照图16),吸入口75以面对框架部71A的侧壁的方式开设。侧壁管道部71C形成从该吸入口75朝向外侧呈L字状延伸的管状的通路。空气吸入通路14b连接于侧壁管道部71C的下端。吸入口75被设于侧壁管道部71C内的纸币吸入防止壁77划分成多个(在该例中为3个)的小开口(参照图30)。小开口被形成为小到在卸下了内侧单元90的状态下纸币6无法从吸入口75被吸入的程度。

此外,在外框部71的上游侧的端部的上部,设有检测输送辅助体16到达了分离部80的保持部81的输送辅助体检测传感器63(参照图14)。

内侧单元90形成截面矩形的筒状,如图21所示,具备具有输送带98等的内侧单元本体部91、和形成长度方向的三个侧壁(顶面92b、底面92c、相向壁92a)的大致截面コ字状的内侧单元罩部92而构成。图22是内侧单元本体部91的立体图,图23表示内侧单元本体部91的正面,图24表示内侧单元本体部91的背面,图25是内侧单元罩部92的立体图,图26表示内侧单元罩部92的正面,图27表示内侧单元90的内部,且内侧单元本体部91和内侧单元罩部92相向的状态。

如图21、图22所示,内侧单元本体部91具备:形成下游侧的端部的基部93、从该基部93以形成该内侧单元90的长度方向的一个侧壁的方式延伸设置,前端向内侧弯曲了之后,在该内侧单元90的宽度的约五分之二成为终端的第1侧壁94、和以向第1侧壁94的前端的内侧弯曲并成为终端的部分为基点,以从该第1侧壁94的长度方向的侧壁逐渐离开的方式倾斜并到达基部93的分隔壁95。

在第1侧壁94上,如图16、图21、图24等所示那样,作为空气的吸入口而设有大的开口94a。在将内侧单元90插入外框部71并安装时,该开口94a面对外框部71的侧壁管道部71C的吸入口75。

内侧单元90的内部由分隔壁95分隔为2个空间。分隔壁95与内侧单元罩部92中的同该分隔壁95相向的壁面(相向壁92a)之间,形成接受从分离部80的通过口84出来的纸币6并作为其通路的通路部96(参照图20)。即,将内侧单元90的内部分隔为2个的分隔壁95形成与从分离部80的通过口84出来的纸币6的一侧的纸面对向的壁面,相向壁92a形成与从分离部80的通过口84出来的纸币6的另一侧的纸面对向的壁面,它们之间成为通路部96。

另一方面,分隔壁95和第1侧壁94之间的空间,成为为了吸出空气的空气路径109(参照图20、图30)。

在分隔壁95上,在比从其上游端到下游侧的基部93的近前之间的大致一半的位置靠下游侧的范围内,细长的开口95a沿着分隔壁95的长度方向,在分隔壁95的高度方向上空出规定的间隔地并设有3个(参照图22、图23)。

此外,在分隔壁95的下游端的下游侧附近且基部93的内部,在与各开口95a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下游侧带轮97a(参照图22、图28、图30)。在各开口95a的上游端附近且分隔壁95和第1侧壁94之间,以一部分从开口95a向通路部96内露出的方式,设有上游侧带轮97b(参照图21、图22、图30等)。

在各上游侧带轮97b与位于同其对应的位置的下游侧带轮97a之间,以将它们作为两端并卷绕的方式架设有环状的输送带98。输送带98彼此上下隔开间隔地平行地架设3根,这3根中的两端的输送带98的间隔,比纸币6的短边(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边)的长度稍短。各输送带98的去路被架设成通过分隔壁95的通路部96侧,回路被架设成通过分隔壁95的第1侧壁94侧,去路侧被驱动成从通路部96的上游向下游移动。

如图21所示,上游侧带轮97b设于上游侧转动轴100b,下游侧带轮97a设于下游侧转动轴100a(参照图28),并且上游侧转动轴100b和下游侧转动轴100a被支承在将它们一体连接的可动框架99的两端。分隔壁95在上下的两端向第1侧壁94侧折弯,上游侧转动轴100b的两端与可动框架99一起被轴支承在该部分上。可动框架99能够以上游侧转动轴100b为中心摆动。

如图28、图29所示,在下游侧转动轴100a上,与各下游侧带轮97a并设地设有直径与下游侧带轮97a大致相同的排出辊101。在基部93设有与该排出辊101对向地配置的对向排出辊102。排出辊101和对向排出辊102构成用于将由输送带98输送来的纸币6夹持在它们之间地排出的一对辊。对向排出辊102设于两端被基部93支承的转动轴103。

可动框架99的下游侧的端部被弹簧108施力,以朝向对向排出辊102按压排出辊101。通过可动框架99摆动,支承对向排出辊102的转动轴103与支承排出辊101的下游侧转动轴100a的轴间距离能够变位。

设有对向排出辊102的转动轴103从基部93向下突出,在其下端具备传动齿轮104。此外,下游侧转动轴100a也向下方突出,在其下端具备传动齿轮105,该传动齿轮105与传动齿轮104啮合。由马达等构成的分离输送驱动部64(参照图14)的动力被传递到传动齿轮104,进一步被传递到传动齿轮105。由此,对向排出辊102、排出辊101旋转,且输送带98被旋转驱动。

另外,转动轴103也向内侧单元90的基部93之上突出,在其上端安装有手摇用的手柄106。在纸币6在内侧单元90内堵塞的情况下,通过用手转动手柄106,堵塞了的纸币6从内侧单元90的后端被排出。在内侧单元90的后端设有使被排出了的纸币6的行进方向向侧方弯曲的纸币排出通路107(参照图21、图22)。

在分隔壁95的通路部96侧的面上设有朝向该通路部96内突起的肋110(参照图22等)。肋110从分隔壁95的上游侧端部(分离部80的通过口84的附近)延伸设置到开口95a(即,架设有输送带98的部位)的近前。此外,肋110在其上游侧的端部附近形成变高的山形的形状。肋110设于与各输送带98相对应的位置(输送带98位于肋110的延伸线上)。此外,也位于输送带98的中间的位置等,在覆盖纸币6的整个宽度方向的范围内以等间隔形成7根。

此外,在内侧单元罩部92的相向壁92a上设有与分隔壁95侧的肋110相向且沿通路部96的延伸设置方向延伸的肋(相向肋112)(参照图21等)。相向肋112与7根肋110中的中央的5根相向地设置。相向肋112从内侧单元90的上游侧的端部附近(分离部80的通过口84的附近)延伸到基部93中的对向排出辊102的附近,朝向下游逐渐增高。通过了分离部80的通过口84的纸币6,通过肋110与相向肋112之间,在内侧单元90的通路部96内向下游前进。

如图23所示,内侧单元90的通路部96的长度L1比纸币6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稍长,从通路部96的上游端(分离部80的通过口84的附近)到输送带98的距离L2为纸币6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约2分之1。距离L2也可以增减,优选为纸币6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3分之1~5分之4程度的范围。此外,也可以将内侧单元90的通路部96的长度L1构成为比图23所示的通路部更长。

接着,说明分离回收装置70的动作。

空气流产生装置14使空气流产生时,该空气流经过输送管12,从输送管连接口72向分离回收装置70内流入,而且,通过分离部80的通过口84,进入内侧单元90的通路部96内。空气流产生装置14通过空气吸入通路14b从外框部71的侧壁管道部71C的吸入口75吸引空气。由于该吸引,通路部96内的空气通过分隔壁95的开口95a、空气路径109、设于第1侧壁94的开口94a、吸入口75(侧壁管道部71C)、空气吸入通路14b,向外部被排出。

图31表示分离回收装置70对纸币6和输送辅助体16的分离回收动作。在分离纸币6和输送辅助体16并回收时,由空气流产生装置14使空气流产生,并且将分离部80安装到回收位置,驱动输送带98以使其去路向下游方向移动。

在该状态下,从后方推动纸币6的输送辅助体16到达输送管12的终端附近时,该纸币6的前端进入分离部80,通过通过口84,向下游侧的通路部96内进入(图31(a))。在图中表示硬挺劲弱的纸币6被输送的情形。

进入了通路部96的纸币6与肋110抵接,沿着该肋110前进。因此,即使通路部96内的空气从吸入口75被吸引,纸币6的前端也不会贴附在分隔壁95上。

进入了通路部96的纸币6,沿着肋110的山形形状前进,朝向相向肋112侧(图31(b))。纸币6被相向肋112和肋110引导,在它们之间进一步向下游侧前进。

不久,纸币6的前端到达输送带98所存在的区域时,纸币6的前端部由于来自开口95a的空气的吸引,贴附于输送带98(图31(c))。此时,因为肋110设于与输送带98相对应的位置(延长线上),所以纸币6从肋110的终端向输送带98平滑地移交,贴附于输送带98。此外,因为设置相向肋112,且使其高度随着朝向下游去而变高,所以能够增大纸币6的弹回性,使纸币6朝向输送带98侧,可靠地贴附于输送带98。

之后,纸币6在贴附于输送带98的状态下由输送带98输送(图32(a))。在纸币6的前端到达输送带98的下游端时,该前端由排出辊101和对向排出辊102夹持,从纸币排出通路107向外部被排出(图32(b))。

另一方面,以往,如图33所示,因为将输送带98B延伸设置到分离部80的通过口84的附近,所以如该图(a)所示,在硬挺劲弱的纸币6的情况下,从通过口84出来之后纸币6的前端立刻会贴附于输送带98B。因为输送带98B的移动速度比由空气流带来的输送辅助体16的移动速度慢,所以在直到输送辅助体16到达分离部80并被补充为止的期间,纸币6的后端会被输送辅助体16按压,未贴附于输送带98B的部分会一点一点地产生折弯等(参照图33(b))。

并且,在输送辅助体16到达了分离部80的保持部81时,纸币6被挤扁而产生纸币堵塞(图33(c))。

在本实施方式的分离回收装置70中,因为在通路部96的上游部的内壁上设有肋110和相向肋112,所以纸币6向壁面的贴附被防止,因为纸币6平滑地向下游前进,所以如上述那样的纸币堵塞的产生被防止。

如图34所示,通过纸币排出通路107从内侧单元90的后端被排出了的纸币6,之后到达保险库5内的纸币输送部22,被纸币输送部22的输送带120夹持地向纸币收纳部21输送并被收容。

由纸币输送部22侧的输送带120带来的输送速度,比由分离回收装置70的内侧单元90的排出辊101和对向排出辊102带来的纸币6的排出速度快。因此,在纸币6的前端侧由一对输送带120夹持且后端侧由排出辊101和对向排出辊102夹持的状态下,纸币6从排出辊101与对向排出辊102之间被强迫地拉出。此时,若排出辊101和对向排出辊102以过强的力夹持纸币6,则有时纸币6会堵塞。

因此,在施加一定以上的压力时,排出辊101和对向排出辊102能够离开。即,如图29所示,将排出辊101构成为,上游侧被上游侧转动轴100b支承,下游侧被能够摆动的可动框架99的下游部支承,且用弹簧108将可动框架99的下游侧的端部朝向对向排出辊102按压。由此,若施加将纸币6从排出辊101与对向排出辊102之间强迫地拉出那样的压力,则排出辊101和对向排出辊102稍微向离开的方向变位,其压力被释放,纸币的堵塞被防止。

在分离回收装置70中,纸币6从内侧单元90的后端被排出了之后,分离部80被第1驱动部62驱动,向排出位置转动。在来到排出位置时,保持着的输送辅助体16从保持部81的底面的排出口86通过外框部71的落下口74、引导通路61落下,被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接收而回收。

另外,因为能够将内侧单元90从外框部71插脱,所以在纸币6在分离回收装置70内堵塞的情况下,能够将内侧单元90从外框部71拔出地进行操作。此外,即使在从外框部71拔出了内侧单元90的状态下,只要是营业中,就有纸币6通过输送管12被输送来的情况,但是因为在外框部71的吸入口75设有纸币吸入防止壁77将开口隔开为较小的部分,所以即使纸币6到来纸币6也不会从吸入口75被吸出。

接着,说明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

图35是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的分解立体图。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具有:成为向输送管12送出的输送辅助体16的通路的送出通路41;与送出通路41的侧壁的开口连通地设置,使接下来从该开口向送出通路41放出的输送辅助体16待命的空洞室状的待命部42;保持输送辅助体16,并且通过送出通路41的侧壁的开口,在待命部42内和送出通路41内能够往返移动地被支承的可动收纳部43;对可动收纳部43赋予往返移动的动力的第2驱动部44;以及连接输送管12的始端部的输送管连接口45。另外,送出通路41是使上送出通路41A和下送出通路41B组合而构成。

送出通路41是直线状的截面大致矩形的通路,且输送管12经由输送管连接口45连接于一端部,另一端部成为连接空气流产生装置14的空气吹出通路14a的吹出通路连接口46。送出通路41分为形成通路的顶面的上送出通路41A和形成通路的侧壁以及底面的下送出通路41B而被构成。在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中,以输送管连接口45侧为下游侧,以吹出通路连接口46侧为上游侧。

可动收纳部43具有:保持部43a,具有底部且上部敞开,并沿上下延伸,呈截面U字的半筒形状;以及水平截面呈“へ”字弯曲的支承板43b(参照图37、38),保持部43a的侧壁被接合并被安装于“へ”字的短边部分。在支承板43b的基端部(“へ”字的长边部分的终端部),设有向上方突出并成为可动收纳部43的转动中心的轴突起43d、和与轴突起43d同轴地被配置并向下方突出的轴臂部43e。

轴突起43d被插入开设于上送出通路41A的轴孔47。轴臂部43e挿通开设于下送出通路41B的底面的孔,并连结于设于送出通路41的下方的第2驱动部44。第2驱动部44由螺线管构成,通过使其致动器进退,可动收纳部43以轴突起43d、轴臂部43e为中心转动。可动收纳部43成为在保持部43a容纳在待命部42内的待命位置(图36(a)的位置)和保持部43a移动到送出通路41内并面对输送管连接口45的送出位置(图36(b)的位置)之间转动。

保持部43a的U字的弧的部分以比输送辅助体16的大径部16c稍大的径弯曲。在保持部43a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将输送辅助体16保持为立起的姿势的向内侧突出的引导片43f。

此外,在保持部43a中的U字的弯曲部的中央附近,设有通风用的送风孔43g。而且,在支承板43b中的“へ”字的长边部分还开设有通风用的送风孔43h。

引导通路61的下端连通于待命部42的顶面。在可动收纳部43位于图36(a)所示的待命位置时,由保持部43a接受并保持从分离回收装置70的落下口74通过引导通路61而落下来的输送辅助体16。

在待命部42设有检测输送辅助体16是否正在待命位置待命的输送辅助体传感器48。在这里,作为输送辅助体传感器48,使用被配置成光被正在待命位置待命的输送辅助体16遮断且在待命位置无输送辅助体16的情况下光不被遮断的透光型的光传感器。

在待命部42的壁面上设有用于连接管道50的开口。管道50使待命部42和分离回收装置70的扩张室73连通。空气通过管道50从待命部42向分离回收装置70的扩张室73流动。

如图36(a)、图37所示,在可动收纳部43的保持部43a位于待命位置的状态下,呈“へ”字弯曲的支承板43b的长边部分(图37:43b(1))成为与送出通路41的侧壁抵接的状态,短边部分(图37:43b(2))封锁使送出通路41和待命部42连通的开口。由此,来自通路连接口46的空气流能够不徒劳地从待命部42通过管道50排出,而是高效地将空气流向输送管12输送。此外,在该状态下,因为支承板43b沿着送出通路41的侧壁抵接,所以来自吹出通路连接口46的空气流朝向输送管连接口45充分地流动。

如图36(b)、图38所示,可动收纳部43的保持部43a移动到送出位置时,被保持在可动收纳部43的保持部43a的输送辅助体16正好移动以位于送出通路41的通路内。此时,来自吹出通路连接口46的空气流,通过设于支承板43b的送风孔43h、设于保持部43a的送风孔43g,朝向输送管连接口45(下游侧)流动。利用该空气,输送辅助体16从保持部43a脱离,在送出通路41内行进,从输送管连接口45向输送管12内被送出。

这样,在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中,因为在保持于可动收纳部43的保持部43a的状态下使可动收纳部43转动而使输送辅助体16从待命位置移动到送出位置,所以能够在维持着稳定的姿势的状态下将输送辅助体16送出到送出通路41内。

在送出通路41中的、比送出位置的保持部43a靠上游侧的部分的左右的内壁上,在成为肋35的延长线上的位置,设有向内侧突出的导轨49,该肋35位于与输送管连接口45连接的输送管12的扩张部33的缘部等。导轨49以从上下夹着输送辅助体16的各大径部16c的方式,在与颈部16b、中间细部16d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上导轨49A、中导轨49B和下导轨49C(参照图35、图37)。

其中,中导轨49B和下导轨49C从送出通路41的下游端延伸设置到位于送出位置的可动收纳部43(保持部43a)的近前,上导轨49A与中导轨49B和下导轨49C相比,上游侧较短,被作为终端(参照图35、图37)。在较短的上导轨49A的上游侧,且在与中导轨49B相向的位置,设有姿势校正机构51。在这里,姿势校正机构51是沿着输送辅助体16的送出方向旋转的圆形旋转体,将旋转轴插通设于送出通路41的侧壁的轴承孔52(参照图35),且旋转自如地支承。姿势校正机构51被配置成其最下点比上导轨49A的下表面稍靠下方。

从移动到送出位置的可动收纳部43的保持部43a被送出的输送辅助体16如图39(a)所示,有时姿势稍微变形地(在该例子中后倾地)被送出。中导轨49B和下导轨49C与输送辅助体16的大径部16c的下表面抵接,限制输送辅助体16的下方的边界位置。输送辅助体16的上侧的大径部16c的上表面与自如地旋转的姿势校正机构51抵接,一边被其旋转引导一边前进。由此,如该图(b)所示,输送辅助体16逐渐地改正姿势而被校正成直立的状态。成为正确的姿势的输送辅助体16在该状态下前进,在上导轨49A与中导轨49B之间、以及中导轨49B与下导轨49C之间,大径部16c的位置分别被限制,同时朝向输送管12的始端地被送出。

因为姿势校正机构51是自如地旋转的圆形旋转体,所以即使在与姿势变形了的输送辅助体16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输送辅助体16不被钩挂地平滑地改变姿势。此外,因为姿势校正机构51的最下点位于比上导轨49A的下表面稍靠下方,所以通过了姿势校正机构51之后,能够使输送辅助体16不钩挂于上导轨49A的上游侧端部而平滑地进入到各导轨49A~49C之间,在位置被限制的同时前进。

接着,说明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11的动作。

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11被以CPU、ROM、RAM等为主要部的控制部23控制而动作。控制部23在基于设于纸币取入装置140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而识别纸币6被与各游戏球借出机3相对应地设置的某一纸币取入装置140取入到输送管12内时,利用输送辅助体传感器48的检测信号确认是否输送辅助体16正在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的待命部42待命。此外,驱动分离输送驱动部64,使分离回收装置70的输送带98动作。

在能够确认输送辅助体16正在待命时,使第2驱动部44动作,使可动收纳部43的保持部43a移动到送出位置。于是,被保持在可动收纳部43的保持部43a的输送辅助体16乘坐来自空气流产生装置14的空气流,经由送出通路41向输送管12内被送出。

之后,在经过规定时间后,控制部23控制第2驱动部44,使可动收纳部43的保持部43a移动至待命部42内的待命位置。从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被送出的输送辅助体16利用空气流在输送管12内移动,不久后纸币取入装置140与取入到输送管12内的纸币6的后端抵接,从后方推动该纸币6而进行输送。

控制部23基于输送辅助体检测传感器63的检测信号而监视输送辅助体16是否到达分离回收装置70的分离部80的保持部81并停止,在确认到达-停止之后,使第1驱动部62动作,使分离部80的保持部81移动至排出位置。

输送辅助体16从被移动到排出位置的保持部81的排出口86,经由外框部71的落下口74、引导通路61落下到下方并进入待命部42,被可动收纳部43的保持部43a接受并被保持。控制部23在利用输送辅助体传感器48的输出信号确认输送辅助体16在待命部42的待命位置待命着时,使第1驱动部62动作,使分离部80的保持部81移动至回收位置。以上,基于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11的输送辅助体16的循环利用所涉及的1次的动作顺序结束。

由分离回收装置70分离了的纸币6如上所述,向保险库5内的纸币收纳部21被收纳。

这样,在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11中,能够在纸张类输送装置10中循环地利用1个输送辅助体16。此外,因为像上述那样输送辅助体16的循环利用和分离并回收纸币6的动作被自动控制地进行,所以作业负担得以减轻。

接着,说明纸币取入装置140。

图40是纸币取入装置140的立体图,图41是表示纸币取入装置140和与其连接的输送管12的主视图,图42是表示纸币取入装置140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纸币取入装置140具有:在两端连接有输送管12且成为输送路(回路12c)的一部分的筒状的通路部141;以及具备向通路部141内送出纸币6的机构的本体部143。图中的箭头F表示输送管12和通路部141内的纸币6的输送方向(空气流的方向)。

如图41、图44、图45所示,在纸币取入装置140的通路部141的两端连接有输送管12(12c),通路部141形成输送路(回路12c)的一部分。通路部141具有与输送管12的内侧形状相对应的内侧形状。

如图42所示,纸币取入装置140的本体部143具备用于使从游戏球借出机3接受的纸币6待命的待命通路145、和用于使从游戏球借出机3接受的纸币6通过待命通路145送出到通路部141内的输送辊146等。纸币取入装置140具备接受从游戏球借出机3的背面被排出的纸币6的纸币接受口151。纸币接受口151是待命通路145的入口。纸币取入装置140能够使1张纸币6在待命通路145内待命。输送辊146由省略图示的马达驱动。

在通路部141的壁面上,作为待命通路145的出口,设有用于将纸币6取入至通路部141内的插入口144。形成通路部141当中的、与设有插入口144的壁面相向一侧的壁面的通路框147利用尼龙闩(ナイラッチ)148等能够装卸。通路框147为了应对在纸币取入装置140的通路部141内产生纸币6堵塞等的情况而能够卸下。

此外,为了应对在纸币取入装置140的待命通路145内产生纸币6堵塞等的情况,本体部143的侧壁如图43所示,成为能够开闭的开闭门149。开闭门149构成待命通路145的一侧的通路壁。

纸币取入装置140的下部的一部分向下方突起,该部分成为被嵌入后述的台座部170的凹部174的座部150。

接着,说明辅助框架160对输送管12的支承。

图44是被辅助框架160支承的输送路的分解组装图,图45表示组装了图44的各零件的状态。辅助框架160在细长的板状的平坦部161的宽度方向两端具有沿着该平坦部161的长度方向延伸、具备截面朝上且U字型的槽部162的形状,被形成为高刚性。

辅助框架160是利用连接构件164将适宜的长度的构件接合而形成为必要的长度。连接构件164是宽度比辅助框架160的平坦部161稍窄的细长的高刚性的平板,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成为宽度稍宽的卡定部164a。在辅助框架160上,以形成用于沿着平坦部161的背面侧插入连接构件164的间隙163a的方式,设有从辅助框架16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槽部162朝向该辅助框架16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突起的突起部163。

通过将连接构件164的一端侧压入接合的一方的辅助框架160的端部的间隙163a直到其卡定部164a的大致一半进入间隙163a为止,接着,将上述的连接构件164的另一端侧压入接合的另一方的辅助框架160的端部的间隙163a直到进入卡定部164a的剩余一半且2个辅助框架160无间隙地连接为止,2个辅助框架160被连接。通过压入宽度稍宽的卡定部164a,连接构件164不会从辅助框架160的间隙163a简单地脱落,所以牢固地被连接。

在游戏机柜2内,这样接合的辅助框架160沿着游戏机柜2的长度方向架设,如图50所示,该辅助框架160的端部由安装金属零件166固定在游戏机柜2的侧板的内侧。

在辅助框架160的上表面侧,安装有沿着辅助框架160的长度方向能够自如滑动移动的台座部170,台座部170载置纸币取入装置140的下部,从下侧保持纸币取入装置140。

图46是台座部170的立体图,图47是台座部170的六视图。台座部170的下部以从辅助框架160的上表面侧跨过该辅助框架160的方式成为朝下呈コ字状形成的外嵌部171。此外,在台座部170的下部,设有沿着位于辅助框架16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槽部162的外侧向下方延展,且被该槽部162的下端钩挂的爪部172。

在台座部170上表面侧,设有凹部174,该凹部174被纸币取入装置140的下部(座部150)嵌入,用于从下方支承纸币取入装置140。凹部174由以从台座部170的上表面围绕纸币取入装置140的座部150的方式立设的壁174a构成。另外,在纸币取入装置140的下表面,设有用于连接该纸币取入装置140的马达和传感器的配线的连接器153(参照图41),在台座部170的上表面设有该连接器153和用于使配线避让该连接器153的缺口部175。

因为台座部170跨过辅助框架160的上表面且由爪部172钩挂辅助框架160的槽部162的下端地被安装,所以在辅助框架160的长度方向上能够自如滑动移动,且不会容易从辅助框架160脱落。

图48表示钩构件180。该图(a)表示钩构件180的立体图,该图(b)表示侧面。此外,图49表示使钩构件180钩挂于辅助框架160,由该钩构件180保持着输送管12的状态。

钩构件180具备被钩挂于辅助框架160的槽部162的钩挂部181和从该钩挂部181向下方延展的臂部182。臂部182的下部被折弯,形成朝上コ字状的保持部182a。如图49所示,钩构件180将钩挂部181钩挂于辅助框架160的槽部162地从辅助框架160垂吊,输送管12被该垂吊的钩构件180的臂部182抱住地被保持在辅助框架160的下方。

图51表示被安装在游戏球借出机3的背面上部作为保持纸币取入装置140和辅助框架160的保持构件的安装金属零件190。该图(a)表示安装金属零件190的侧面。此外,该图(b)是安装金属零件190的立体图。安装金属零件190具备:被安装在游戏球借出机3的背面的纵向细长的隧道构造的基础部191;从基础部191的上端部水平地延伸的上臂部192;以及从基础部191的下端部与上臂部192同方向水平地且比上臂部192长地延伸的下臂部193。

在上臂部192,沿着上臂部192沿水平方向滑动而能够调整位置地安装有用于保持纸币取入装置140的上部的纸币取入装置保持金属零件194。此外,在下臂部193,沿着下臂部193沿水平方向滑动而能够调整位置地安装有用于保持辅助框架160的辅助框架保持金属零件195。

图52(a)表示将安装金属零件190固定在游戏球借出机3的背面的状态。该图(b)表示相对于该图(a)在安装金属零件190上安装有纸币取入装置140和辅助框架160等的状态。此外,图53是表示将纸币取入装置140和辅助框架160等安装在固定于游戏球借出机3的背面的安装金属零件190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安装金属零件190以基础部191沿着游戏球借出机3的背面成为纵向、且上臂部192和下臂部193从游戏球借出机3的背面向该背面面对的方向(是辅助框架160的宽度方向,也是游戏机柜2的宽度方向)突出的方式被安装在游戏球借出机3的背面上部。由该安装金属零件190的下部的辅助框架保持金属零件195保持辅助框架160。即使游戏球借出机3的游戏机柜2的宽度方向上的设置位置不对齐,通过调整辅助框架保持金属零件195相对于下臂部193的安装位置,也能够将辅助框架160沿游戏机柜2的长度方向笔直地延伸设置。

在这样地沿游戏机柜2的长度方向笔直地被延伸设置的辅助框架160的上表面侧安装台座部170,在该台座部170之上载置纸币取入装置140。详情而言,以将纸币取入装置140的座部150嵌入到台座部170的凹部174之中的方式将纸币取入装置140载置到台座部170上。接着,使纸币取入装置140连同台座部170滑动移动,纸币取入装置140的纸币投入口和游戏球借出机3的背面的纸币排出口以连接的方式位置对合,在该位置对合的状态下由安装金属零件190的上臂部192侧的纸币取入装置保持金属零件194固定纸币取入装置140。此时,使纸币取入装置保持金属零件194相对于上臂部192滑动移动,相对于纸币取入装置140,对纸币取入装置保持金属零件194进行位置调整并进行固定。

因为台座部170这样地沿着辅助框架160滑动移动,所以能够容易地将纸币取入装置140的位置进行位置对合,以使纸币取入装置140的纸币投入口与游戏球借出机3的背面的纸币排出口连接。此外,因为只要在载置在台座部170上的状态下将纸币取入装置140安装到安装金属零件190的上臂部192的纸币取入装置保持金属零件194上即可,所以能够容易地安装比较有重量的纸币取入装置140。

此外,纸币取入装置140,其上部由安装金属零件190的上臂部192侧的纸币取入装置保持金属零件194保持,下部由台座部170保持,被牢固地固定。特别是,因为由安装于笔直地延伸设置在游戏机柜2内的高刚性的辅助框架160的台座部170保持纸币取入装置140的下部,所以防止纸币取入装置140的安装位置在辅助框架60的宽度方向上变位,其结果,能够将输送管12的回路12c沿游戏机柜2的长度方向笔直地设置并维持。

更加详细而言,两面柜的情况下,纸币取入装置140与表面侧的游戏球借出机3和背面侧的游戏球借出机3的各自相对应地被设置,从施工的权宜出发,如图53所示,由安装金属零件190固定到游戏球借出机3的背面的仅是与一侧的面相对应的纸币安装取入装置140A,与另一侧的面相对应的纸币安装取入装置140B不由安装金属零件190保持,前后的输送管12和该纸币取入装置140的下部的座部150由台座部170保持从而被支承。

在这里,若没有由台座部170来自下方的保持,则纸币安装取入装置140B会被从游戏球借出机3的背面向图中的箭头K方向(游戏机柜2的宽度方向)按压,难以相对于输送方向F笔直地保持输送路。可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由被支承于高刚性的辅助框架160的台座部170保持纸币安装取入装置140B的下部,所以防止纸币安装取入装置140B沿箭头K方向变位,能够将输送路保持成沿着辅助框架160笔直地延伸。

在安装在金属零件190的下臂部193侧的辅助框架保持金属零件195上的辅助框架160上,安装有上述的钩构件180,由该钩构件180在辅助框架160的下方保持输送管12的去路12a。这样,因为辅助框架160兼发挥在其上表面侧保持纸币取入装置140的作用和在下方保持输送管12的去路12a的作用,所以能够高效地支承输送路。此外,因为钩构件180也能够沿着辅助框架160滑动移动,所以能够自由地选择安装位置,能够设置在容易安装的位置。

此外,如图54所示,台座部170只保持纸币取入装置140的下部的座部150,不与通路框147和开闭门149接触。由此,能够在所保持的设置状态下进行通路框147的装卸和开闭门149的开闭,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去除在纸币取入装置140内的纸币6的堵塞的作业。此外,因为使向纸币取入装置140连接的配线和连接器53通过座部170的缺口部175避让,所以连接器153和配线不会成为妨碍,能够将纸币取入装置140载置到台座部170的凹部174。

接着,关于空气流产生装置14的风量调整进行说明。

纸张类输送装置10的控制部23根据在输送管12内移动的输送辅助体16的位置来调整空气流产生装置14所产生的空气流的强度(以后作为空气流产生装置14的风量)。由此,防止输送辅助体16的破损,提供输送辅助体16的更稳定的移动,纸币6的更稳定的输送。

图55是表示输送路径的各部位和风量的关系的图。图56是表示由输送辅助体16回收纸币6的动作的各时刻的风量的坐标图。

在这里,将空气流产生装置14的风量控制为关闭、等级1、等级2、等级3、等级4这5个阶段。风量是关闭<等级1<等级2<等级3<等级4的关系,关闭是使空气流产生装置14停止的状态。

如图55、图56所示,将风量控制成等级1的区间A,是去路12a和拐弯部12b的部分。将风量控制成等级4的区间B,是从拐弯部12b伸出起到回路12c的中途的规定部位(在该例子中是回路12c的约一半的部位)为止的部分。将风量控制成等级3的区间C,是区间B的下游侧的回路12c的部分。将风量控制成等级2的区间D,是输送辅助体16到达分离回收装置70并与纸币6分离的部分。

控制部23按照如以下那样的顺序进行空气流产生装置14的风量控制。

(1)纸币6不在纸币取入装置140待命时,使空气流产生装置14停止(图56的IdIe的期间)。

(2)在成为纸币6在某个纸币取入装置140待命的状态时,控制部23对纸币取入装置140发出向输送管12之中送出纸币6的指示,并且使空气流产生装置14的动作开始,将风量控制成等级1(图56的Carry1的期间)。

(3)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使正在待命部42待命的输送辅助体16向送出通路41移动,利用风进行向输送管12内送出输送辅助体16的输送辅助体排出处理。在进行着该输送辅助体排出处理的期间,控制部23将风量控制成与上述相同的等级1(图56的Carry2的期间)。输送辅助体排出处理在图56中在时刻T1完成。

(4)从输送辅助体16被送出到输送管12内起到通过输送管12的去路12a和拐弯部12b为止的期间,控制部23将风量控制成与上述相同的等级1(图56的T1~T2的期间、图55的区间A)。

另外,因为T1~T2的期间的长度(作为排出后抑制时间)根据游戏机柜2的长度、即输送管12的去路12a的长度而不同,所以针对每个游戏机柜2设定排出后抑制时间。从输送辅助体16被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送出到输送管12内起直到经过上述设定的排出后抑制时间为止,控制部23将风量维持在等级1。

在风量大的状态(例如等级4)下,若输送辅助体16与拐弯部12b的内壁等碰撞而受到冲击,则输送辅助体16有可能破损。因此,通过至少直到通过拐弯部12b为止将风量控制成等级1(弱),使在拐弯部12b的冲击缓和,防止输送辅助体16的破损。此外,直到通过拐弯部12b为止输送辅助体16单独移动,不会推动纸币6,所以即使是等级1的弱的风量,输送辅助体16也在输送管12内平滑地移动,在中途不会堵塞。

(5)输送辅助体16通过了拐弯部12b之后,直到到达位于回路12c的终端的分离回收装置70的规定距离近前,控制部23将风量控制成等级4(图56的T2~T3的期间、图55的区间B)。因为在回路12c上移动的期间输送辅助体16推动纸币6,所以在此期间加强风量。

(6)一旦输送辅助体16到达分离回收装置70的规定距离近前(图56的T3),控制部23就进行控制以将风量降低为等级3。通过在分离回收装置70的规定距离近前将风量从等级4降低到等级3,使输送辅助体16减速,使到达分离回收装置70的分离部80的保持部81时的输送辅助体16的速度降低。

在不使输送辅助体16的速度降低的情况下,输送辅助体16与保持部81碰撞的冲击变大,输送辅助体16有破损的可能。此外,纸币6被输送辅助体16推压而会折叠,有时在分离回收装置70内产生堵塞。为了防止这些状况,使输送辅助体16到达分离回收装置70的保持部81时的速度降低。另外,因为即使调整空气流产生装置14,风量和输送辅助体16的速度也不骤变,所以从输送辅助体16到达分离回收装置70的保持部81的规定距离近前起使风量降低。

将自使风量从等级4降低到等级3起直到输送辅助体16到达分离回收装置70的保持部81为止的时间作为收纳前抑制时间。收纳前抑制时间与游戏机柜2的长度(回路12c的长度)无关,是恒定的。

因为从输送辅助体16被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送出到输送管12内起直到到达分离回收装置70的保持部81的规定距离近前为止的所需时间(图56的T1~T3的时间)根据游戏机柜2的长度(输送管12的长度、即区间A+区间B的长度)而不同,所以预先测量并存储。然后,在从输送辅助体16被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送出到输送管12内起经过了上述的所需时间时(图56的T3),控制部23将风量切换成等级3。

(7)之后,一旦输送辅助体16到达分离回收装置70的保持部81并被保持,控制部23就将风量降低成等级2(图56的T4)。在这里,将从输送辅助体16被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推出到输送管12起直到到达分离回收装置70的保持部81为止的所需时间加上规定的余量时间而成的值,设定为输送辅助体检测遮掩时间。因为输送辅助体检测遮掩时间根据游戏机柜2的长度(输送管12的长度、即区间A+区间B+区间C的长度)而不同,所以针对每个游戏机柜2而设定。

控制部23在由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将输送辅助体16送出到输送管12内之后,直到经过上述的输送辅助体检测遮掩时间为止,不进行与输送辅助体检测传感器63对输送辅助体16的检测结果相对应的动作,而是从经过了输送辅助体检测遮掩时间的时间点起,进行与输送辅助体检测传感器63对输送辅助体16的检测结果相对应的动作。之所以直到经过输送辅助体检测遮掩时间为止控制部23不进行与输送辅助体检测传感器63对输送辅助体16的检测结果相对应的动作,是因为有时仅纸币6先于输送辅助体16利用空气流在输送管12内移动,若输送辅助体检测传感器63将该纸币6误检测为输送辅助体16,则会给之后的动作带来障碍。

在经过输送辅助体检测遮掩时间前,输送辅助体16到达分离回收装置70并被保持部81保持的情况下,控制部23将风量维持在等级3直到经过输送辅助体检测遮掩时间为止,在经过输送辅助体检测遮掩时间时,与输送辅助体检测传感器63对输送辅助体16的检测相对应地将风量切换成等级2。另一方面,在经过输送辅助体检测遮掩时间前输送辅助体16没有被分离回收装置70的保持部81保持的情况下(输送辅助体检测传感器63不检测输送辅助体16的情况下),在经过了输送辅助体检测遮掩时间的时间点以后的规定期间(监视期间,例如5秒),监视输送辅助体16是否到达分离回收装置70的保持部81。

并且,在该监视期间内输送辅助体16没有被分离回收装置70的保持部81保持(输送辅助体检测传感器63不检测输送辅助体16)的情况下,判断为输送辅助体16在输送管12内堵塞,使空气流产生装置14暂时停止(输送辅助体16和纸币6被空气流推压而堵塞的情况下,通过消除空气流的负荷而解除堵塞。),使风量为等级4(与区间B相同的时间),在即使驱动空气流产生装置14输送辅助体检测传感器63也没有检测到输送辅助体16的情况下,报知输送辅助体堵塞错误,使空气流产生装置14停止。

在监视期间内输送辅助体16被分离回收装置70的保持部81保持的情况下(输送辅助体检测传感器63检测到输送辅助体16的情况下),控制部23不等待监视期间的结束就将风量切换成等级2。

另外,将从输送辅助体16被送出到输送管12内起直到该输送辅助体16到达分离回收装置70的保持部81并将风量切换成等级2为止的期间(T1~T4)作为Carry3。

(8)一旦被分离回收装置70分离回收了的纸币6从内侧单元90的后端出来并被纸币收纳部22接受,控制部23就使空气流产生装置14为关闭。将从使风量降低为等级2起直到使空气流产生装置14停止为止的期间作为Carry4。另外,纸币6从内侧单元90的后端出来并被纸币收纳部22接受这一情况,由设于纸币输送部22的入口的、分离回收部出口传感器122检测(参照图34)。

接着,关于基于分离回收装置70的分离回收动作与空气流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57是表示由输送辅助体16回收纸币6的动作的各时刻的风量和分离回收装置70的动作时刻的坐标图。以下,按照[a]~[d]的顺序进行动作。

[a]在图57中,从Idle起到Carry3结束为止的动作与图56的情况相同,省略其说明。从Idle起到Carry3结束为止的期间,分离回收装置70的动作停止。另外,图57中,在经过输送辅助体检测遮掩时间前输送辅助体16到达分离回收装置70的保持部81。

[b]如上述的(7)所说明那样,输送辅助体16被分离回收装置70的保持部81保持,分离回收装置70的输送辅助体检测传感器63一旦检测到输送辅助体16(图57的T4),控制部23就将空气流产生装置14的风量切换成等级2。

此外,在从使风量降低为等级2的控制开始起经过规定时间(例如,3秒)后(图57的T5),利用分离回收装置70的内侧单元90的分离输送驱动部64驱动输送带98。位于内侧单元90内的纸币6,在从吸入口75被吸引的空气流的作用下贴附于输送带98,利用该输送带98朝向内侧单元90的后端地被输送(参照图31等)。另外,从吸入口75被吸引的空气流的强度取决于空气流产生装置14的风量。

即使对空气流产生装置14进行控制以将风量降低成等级2,到风量实际降低之前也存在时间差,所以若输送辅助体16被输送辅助检测传感器63检测到之后立刻由分离输送驱动部64驱动输送带98,则在风量未被减速的状态下纸币6会贴附于输送带98。若风量大,则纸币6会过强地贴附于输送带98,若在该状态下由输送带98输送纸币6,则与在图33所说明的情况同样地,有时在内侧单元90内会产生纸币堵塞。

因此,从分离回收装置70的输送辅助体检测传感器63检测到输送辅助体16起(T4:将风量控制成等级2起)经过规定时间(在这里为3秒)后(图57的T5),开始输送带98的驱动。因为通过等待上述的规定时间,风量充分地减速,所以成为对以适度的强度贴附于输送带98的纸币6进行输送。由此,纸币6不会过强地贴附于输送带98,能够防止在内侧单元90内的纸币堵塞。

[c]如上述的(8)所说明那样,一旦在分离回收装置70被分离回收了的纸币6从内侧单元90的后端出来并被纸币收纳部22接受,则控制部23使空气流产生装置14为关闭(图57的T6)。另外,将T4~T6的期间作为Carry4。

更加详细而言,一旦设于纸币输送部22的入口的分离回收部出口传感器122(参照图34)检测到纸币6,就使空气流产生装置14停止。此外,从纸币6被分离回收部出口传感器122检测到起经过规定时间(例如,2秒)后(图57的T7),开始将被保持于分离回收部70的保持部81的输送辅助体16向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的待命部42移送的动作。图57中,在T8,输送辅助体16到达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的待命部42,移送完成。将T6~T8的期间作为Carry5。

若纸币6被分离回收部出口传感器122检测到,则使空气流产生装置14停止,但是即使使空气流产生装置14停止,风量也不会突然变没。因此,若使空气流产生装置14停止后立刻使分离回收装置70的分离部80从保持部81面对输送管12的终端的回收位置向进入到扩张室73内的排出位置转动,则如图58所示,风从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的待命部42通过引导通路61上升到扩张室73内的排出位置,输送辅助体16不落下地成为上浮在待命部42的状态,会产生输送辅助体16的堵塞。

因此,在从分离回收部出口传感器122检测到纸币6的时间点(使空气流产生装置14停止的时间点,图57的T6)起经过规定时间(在这里,2秒)后,使输送辅助体16的移送动作开始。由此,因为在风停止的状态下,分离回收装置70的分离部80的保持部81从回收位置向排出位置转动,所以输送辅助体16可靠地返回到待命部42,能够防止输送辅助体16的堵塞。

[d]基于内侧单元90的分离输送驱动部64的输送带98的驱动,使纸币6在中途不堵塞地,从纸币输送部22朝向纸币收纳部21被排出完了时被停止(图57的T9)。具体而言,除了纸币输送部22的分离回收部出口传感器122之外,还设有在纸币输送部22的纸币输送路径的中途检测纸币堵塞的纸币输送路径传感器、位于纸币输送部22的纸币排出口的附近并检测纸币从纸币输送部22被排出的纸币输送出口传感器等。控制部23基于这些传感器对纸币6的检测,确认到纸币6中途不堵塞地从纸币输送部22被排出到纸币收纳部21时,使内侧单元90的分离输送驱动部64对输送带98的驱动停止。

另外,在输送辅助体16向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的待命部42的移送结束了时,有下一个纸币6已经在纸币取入装置140待命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控制部23连续地进入下一个输送辅助体16的送出处理。因此,在进入了下一个输送辅助体16的动作(Carry1)时,也有时纸币6尚未从纸币输送部22向纸币收纳部21被排出,在该情况下,内侧单元90的分离输送驱动部64对输送带98的驱动被继续直到下一个输送辅助体16的Carr1的最初的期间。

之后,返回到[a],重复以上的动作。

接着,对输送辅助体16和输送管12的拐弯部12b的材质的关系进行说明。

拐弯部12b使用难以切削的材质(例如,PC:聚碳酸酯),输送辅助体16使用容易切削的材质(例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输送辅助体16通过拐弯部12b时,由于输送辅助体16与拐弯部12b碰撞的冲击,输送辅助体16和拐弯部12b被切削。此时,通过使拐弯部12b成为比输送辅助体16难以切削的材质,拐弯部12b变得难以被切削,能够降低更换作业很辛苦的拐弯部12b的更换频率。此外,若拐弯部12b变得难以切削,则能够在拐弯部12b长久维持适当地对输送辅助体16进行引导的状态,所以能够防止输送辅助体16的堵塞。另外,由于输送辅助体16更换简单,所以即使成为比拐弯部12b容易切削的材质也没有问题。另外,材质也可以是拐弯部12b比输送辅助体16容易切削的容易材质。

以上,用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的变更和追加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在实施方式中,输送带98为3根,但是也可以是3根以外的根数。此外,若使用设有多个空气孔的输送带、网眼状的输送带等能够确保通气性的带,则也可以形成为宽度大的1根带。

在实施方式中,在分离回收装置70的内侧单元90中,在通路部96的上游侧的大致一半处设置肋110,在该肋110的下游架设输送带98,但是只要形成为在通路部96的上游区域肋110阻止纸币6的贴附,在该肋110的下游区域纸币6贴附于输送带即可,例如,也可以在上游部分也设置输送带98,在该上流部分,肋110构成为比输送带向上突出或覆盖输送带。

此外,将内侧单元90构成为相对于外框部71能够插脱,也可以将外框部71和内侧单元90一体地构成。

在实施方式中,将通路部96最短构成为比纸币6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稍长的程度,但是也可以使通路部96更长。在该情况下,从通路部96的上游端(分离部80的通过口84的附近)到输送带98为止的距离L2只要为图23所例示的长度、或者纸币6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1/3~4/5的程度的范围即可。

设于内侧单元90的肋110、相向肋112的根数是例示,也可以被增减。

在实施方式中,在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的上方重叠分离回收装置70地构成为一体的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11,但是也可以单独分体地构成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和分离回收装置70。例如,也可以预先将由分离回收装置70回收了的输送辅助体16收集到回收箱等中,将该回收箱搬运到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的设置场所,依次将输送辅助体16从回收箱向辅助体插入装置40的待命位置输送。

此外,游戏机柜2不限定于由实施方式所例示的收容弹珠机4和游戏球借出机3的结构,也可以是收容奖章借出机和自动售货机等的游戏机柜。

在实施方式中,在分离回收装置70中通过使分离部80转动,在回收位置与排出位置之间位移,但是位移的方法不限定于转动,只要能够使抵接停止了的输送辅助体16从基于空气流的输送路径向其外部排出即可。例如,也可以使保持着停止在回收位置的输送辅助体16的分离部80向侧方直线地移动等。同样,使在待命部42待命着的输送辅助体16向送出通路41移动的方法不限定于使可动收纳部43的保持部43a转动的方法,也可以是在待命部42和送出通路41内直线地往返移动的结构。

辅助框架160和台座部170、钩构件180的形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所例示了的形状。只要实现各自的功能,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

也可以是将钩构件180钩挂于辅助框架160的一方的槽部162和另一方的槽部162这双方而垂吊,由此从表背的两面保持输送管12(去路12a)。

此外,输送辅助体16的形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所示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形成为截面矩形、多边形等柱形状。此外,将输送辅助体16形成为了相对于Y方向中央部对称的形状,但是也可以形成为相对于Y方向不对称的形状。

在实施方式中,表示了用从输送辅助体16的排出处理完成起的经过时间对在区间A和区间B、区间B和区间C的交界等使风量变化的时刻进行管理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输送管12的适当部位设置检测输送辅助体16的通过的光传感器等传感器,基于该传感器对输送辅助体16的检测,识别输送辅助体16的位置,在希望的时刻控制风量。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纸张类以纸币6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票、卡片等其他的种类的纸张类。此外,纸张类的形状不限定于长方形。此外,纸张类输送装置10不限定于被设置在游戏机柜2内,例如也可以被构成为围绕游戏场内的多个游戏机柜2和管理室等。管理室是与设置有游戏机等的游戏场分开,设置有对游戏机等进行管理的管理装置和表示来自对游戏场进行监视的监视相机的信息的监视监控器、收纳基于来自游戏场的硬币借出机等的硬币借出的货币的保险库等的房间,供游戏场经营者、工作人员等管理整个游戏场。

在实施方式中,在图3等表示了仅输送1张纸张类的例子,但是在输送管12的中途存在多张纸币6的状态下插入了输送辅助体16的情况下,也能够一次输送上述多张纸币6。例如,若在纸币6分别停留在输送管12的回路12c的中途的各纸币取入装置140的取入完成位置的状态下从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40送入输送辅助体16,则能够使输送辅助体16所推动的纸币6的张数在去路12a上前进的中途依次增加,输送全部的纸币6。这样的大输送力由以下的因素等确保:输送辅助体16形成大致填埋输送管12的截面的形状;并且由此纸币6的贴附吸附变少;由于扩张部33的存在,受到空气流的作用的面积大。此外,因为输送辅助体16形成不变形的柱状,所以能够实现通过叶片等无法实现的、多张的一并输送。

在实施方式中输送管12的截面形成为大致长方形,但是也可以形成为圆形、楕圆形等其他的形状。其中,输送辅助体优选的是用与其内缘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填埋截面的大致整体。此外,可以设置多个肋,使纸张类的实质的通路宽度变窄。

附图标记的说明

2…游戏机柜

3…游戏球借出机

4…游戏机(弹珠机)

5…保险库

6…纸币

10…纸张类输送装置

11…纸币分离/输送辅助体循环装置

12…输送管

12a…去路

12b…拐弯部

12c…回路

13a…肋

13b…圆弧部

13c…直线部

14…空气流产生装置

14a…空气吹出通路

14b…空气吸入通路

14c…马达

16…输送辅助体

16a…头部

16b…颈部

16c…大径部

16d…中间细部

18…连结单元

21…纸币收纳部

22…纸币输送部

23…控制部

24…电源部

31…壁部

32…侧壁部

33…扩张部

34…分离壁

40…输送辅助体插入装置

41…送出通路

41A…上送出通路

41B…下送出通路

42…待命部

43…可动收纳部

43a…保持部

43b…支承板

43d…轴突起

43e…轴臂部

43f…引导片

43g…送风孔

43h…送风孔

44…第2驱动部

45…输送管连接口

46…吹出通路连接口

47…轴孔

48…输送辅助体传感器

49…导轨

49A…上导轨

49B…中导轨

49C…下导轨

50…管道

51…姿势校正机构

52…轴承孔

61…引导通路

62…第1驱动部

63…输送辅助体检测传感器

64…分离输送驱动部

70…分离回收装置

71…外框部

71A…框架部

71B…上盖部

71C…侧壁管道部

72…输送管连接口

73…扩张室

74…落下口

75…吸入口

77…纸币吸入防止壁

78…轴孔

80…分离部

81…保持部

82…支承部

83…导轨

84…通过口

85…突起轴

86…排出口

90…内侧单元

91…内侧单元本体部

92…内侧单元罩部

92a…相向壁

92b…顶面

92c…底面

93…基部

94…第1侧壁

94a…开口

95…分隔壁

95a…开口

96…通路部

97a…下游侧带轮

97b…上游侧带轮

98、98B…输送带

99…可动框架

100a…下游侧转动轴

100b…上游侧转动轴

101…排出辊

102…对向排出辊

103…转动轴

104…传动齿轮

105…传动齿轮

106…手柄

107…纸币排出通路

108…弹簧

109…空气路径

110…肋

112…相向肋

120…输送带

122…分离回收部出口传感器

140、140A、140B…纸币取入装置

141…通路部

143…本体部

144…插入口

145…待命通路

146…输送辊

147…通路框

148…尼龙闩

149…开闭门

150…座部

151…纸币接受口

153…连接器

160…辅助框架

161…平坦部

162…槽部

163…突起部

163a…间隙

164…连接构件

164a…卡定部

166…安装金属零件

170…台座部

171…外嵌部

172…爪部

174…凹部

174a…壁

175…缺口部

180…钩构件

181…钩挂部

182…臂部

182a…保持部

190…安装金属零件

191…基础部

192…上臂部

193…下臂部

194…纸币取入装置保持金属零件

195…辅助框架保持金属零件

Dx…输送管的基准平面部间距离

Dy…输送管的Y方向的内寸

F…输送管的延伸设置方向

K…在游戏球借出机的背面纸币取入装置被按下的方向

W…通路宽度

X…输送管的通路宽度方向

Y…输送管的高度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