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纸输送装置和具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909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用纸输送装置和具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纸输送装置和具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例如将从用纸载置台供给的用纸分离而逐张输送的用纸输送装置和具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2012年11月8日提出申请并公开的日本特开2012-217147号公报[h04n1/04](文献1)中公开有关联技术的一个例子。该文献1中公开的用纸输送装置是应用于采用辊分离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用纸输送装置,包括:用于将载置在供纸托盘上的原稿供给至输送路径上的搓纸辊;设置在比搓纸辊更靠供纸方向下游侧的位置的供纸辊;和在与供纸辊之间用于压接原稿的分离辊。在这样的用纸输送装置中,堆叠于托盘的原稿捆通过搓纸辊被供纸,通过供纸辊和分离辊被逐张分离,送出至输送路径。

但是,在该文献1中公开的用纸输送装置中,在对分离辊那样的分离部件进行交换的情况下,需要在将用纸输送装置的罩打开的状态下进行交换作业,因此在分离部件的安装结构复杂的情况下难以进行作业。因此,在进行交换作业时,存在将卸下的部件等落到用纸输送装置内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交换分离部件的用纸输送装置和具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第一发明包括:设置在装置主体的用纸载置台;从用纸载置台取出用纸的搓纸辊;设置在搓纸辊的用纸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由该搓纸辊取出的用纸的供纸辊;和用纸分离单元,其以与供纸辊的外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包括将由该供纸辊输送的用纸逐张分离的分离垫或分离辊等分离部件。装置主体为形成用纸输送装置的外壳的合成树脂制等的壳体。用纸分离单元通过支承部和卡合部被保持于装置主体,其中,支承部将该用纸分离单元可转动地支承于装置主体,卡合部通过弹性变形使该用纸分离单元卡合于装置主体。支承部设置在比卡合部靠用纸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此外,支承部例如通过在用纸分离单元和装置主体中的一者形成突起,在另一者形成卡住突起的钩部,从而将用纸分离单元可转动地支承于装置主体。卡合部例如通过在用纸分离单元和装置主体中的一者形成弹性变形的卡合爪,在另一者形成与卡合爪卡合的卡合板等,使得该卡合爪弹性变形而将用纸分离单元卡合于装置主体。

根据第一发明,包括分离部件的用纸分离单元被可装卸地保持在装置主体,因此在交换分离部件时能够将用纸分离单元从装置主体取下,在操作人员的手头上进行分离部件的交换作业。因此,能够提高交换分离部件时的操作性。

第二发明是从属于第一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支承部设置在比分离部件靠用纸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卡合部设置在比分离部件靠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

根据第二发明,将用纸分离单元可转动地支承于装置主体的支承部设置在比分离部件靠用纸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分离部件的位置由于输送用纸时的冲击而在供纸辊与分离部件之间产生偏离。由此,能够使分离部件与供纸辊的外周面稳定地接触,并且使分离性能稳定。

第三发明是从属于第一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从用纸输送方向看,卡合部设置在分离部件的左右。

根据第三发明,能够获得与第一发明相同的作用效果,提高交换分离部件时的操作性。

第四发明是从属于第一至第三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还包括引导部件,其以与分离部件相对的方式设置在比该分离部件靠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将用纸引导至供纸辊与该分离部件的压接部,卡合部设置在与用纸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引导部件的外侧。

根据第四发明,通过设置将用纸引导至供纸辊与分离部件的压接部的引导部件,能够提高分离性能。此外,因为卡合部设置在与用纸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引导部件的外侧,因此能够防止用纸分离单元的装卸作业被引导部件妨碍。

第五发明是从属于第一至第三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还包括引导部件,其以与分离部件相对的方式设置在比该分离部件靠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将用纸引导至供纸辊与该分离部件的压接部,卡合部设置在与用纸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引导部件的内侧。

第六发明是从属于第一至第三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卡合部设置在与用纸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分离部件的外侧。

第七发明是从属于第一至第三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卡合部设置在与用纸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分离部件的内侧。

在第五至第七发明中,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发明相同的作用效果,提高交换分离部件时的操作性。

第八发明是从属于第一至第七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分离部件为分离辊。

根据第八发明,因为利用可旋转的分离辊将被输送来的用纸分离,所以能够使分离更稳定。

第九发明是从属于第八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分离辊的旋转轴方向,对该分离辊施加规定的旋转负载的扭矩限制器,卡合部配置成与扭矩限制器相对。

根据第九发明,能够通过扭矩限制器调节分离辊的旋转负载,因此能够使分离性能稳定,并且抑制施加至供纸辊的负载扭矩。

第十发明是具备第一至第九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第十发明,能够获得与第一发明相同的作用效果,提高交换分离部件时的操作性。

第十一发明是一种用纸输送装置,其包括:设置在装置主体的用纸载置台;从用纸载置台取出用纸的搓纸辊;供纸辊,其设置在搓纸辊的用纸输送方向下游侧,输送由该搓纸辊取出的用纸;和用纸分离单元,其以与供纸辊的外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包括将由该供纸辊输送的用纸逐张分离的分离部件。装置主体为成为用纸输送装置的外壳的合成树脂制等的壳体。用纸分离单元通过支承部和卡合部被保持于装置主体,其中,支承部将该用纸分离单元可转动地支承于装置主体,卡合部通过弹性变形使该用纸分离单元卡合于装置主体。支承部设置在比卡合部靠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此外,支承部例如通过在用纸分离单元和装置主体中的一者形成突起,在另一者形成卡住突起的钩部,从而将用纸分离单元可转动地支承于装置主体。卡合部例如通过在用纸分离单元和装置主体中的一者形成弹性变形的卡合爪,在另一者形成与卡合爪卡合的卡合板等,使得该卡合爪弹性变形而将用纸分离单元卡合于装置主体。

根据第十一发明,包括分离部件的用纸分离单元可装卸地被保持在装置主体,因此,在交换分离部件时,能够将用纸分离单元从装置主体取下,在操作人员的手头上进行分离部件的交换作业。因此,能够提高交换分离部件时的操作性。

第十二发明是从属于第十一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支承部设置在比分离部件靠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卡合部设置在比分离部件靠用纸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

根据第十二发明,包括分离部件的用纸分离单元可装卸地被保持于装置主体,因此,在交换分离部件时,能够从用纸分离单元取下装置主体,在操作人员的手头上进行分离部件的交换作业。因此,能够提高交换分离部件时的操作性。

第十三发明是从属于第十一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从用纸输送方向看,卡合部设置在分离部件的左右。

根据第十三发明,能够获得与第十一发明相同的作用效果,能够提高交换分离部件时的操作性。

第十四发明是从属于第十一至第十三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还包括引导部件,其以与分离部件相对的方式设置在比该分离部件靠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将用纸引导至供纸辊与该分离部件的压接部,卡合部设置在与用纸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引导部件的外侧。

根据第十四发明,能够通过设置将用纸引导至供纸辊与分离部件的压接部的引导部件来实现分离性能的提高。此外,因为卡合部设置在与用纸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引导部件的外侧,所以能够利用引导部件防止用纸分离单元的装卸作业。

第十五发明是从属于第十一至第十三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还包括引导部件,其以与分离部件相对的方式设置在比该分离部件靠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将用纸引导至供纸辊与该分离部件的压接部,卡合部设置在与用纸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引导部件的内侧。

第十六发明是从属于第十四或第十五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用纸分离单元包括引导部件。

第十七发明是从属于第十六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用纸分离单元包括具有分离部件、支承部和卡合部的保持件,引导部件设置在保持件。

第十八发明是从属于第十一至第十三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卡合部设置在与用纸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分离部件的外侧。

第十九发明是从属于第十一至第十三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卡合部设置在与用纸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分离部件的内侧。

在第十五至第十九各发明中也能够获得与第十一发明相同的作用效果,能够提高交换分离部件时的操作性。

第二十发明是从属于第十一至第十九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分离部件为分离辊。

根据第二十发明,因为利用可旋转的分离辊将输送的用纸分离,所以能够使分离更稳定。

第二十一发明是从属于第二十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分离辊的旋转轴方向,对该分离辊施加规定的旋转负载的扭矩限制器,卡合部配置成与扭矩限制器相对。

根据第二十一发明,能够利用扭矩限制器调节分离辊的旋转负载,因此能够使分离性能稳定,能够抑制施加至供纸辊的负载扭矩。

第二十二发明是包括第十一至第二十一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第二十二发明,能够获得与第十一发明相同的作用效果,能够提高交换分离部件时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通过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进一步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

图2是表示用纸输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图3是表示用纸分离单元的外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4(a)、图4(b)是用于说明分离辊与扭矩限制器的接合结构的图解图,图4(a)表示从正面看分离辊和扭矩限制器时的情况,图4(b)表示从轴方向看分离辊与扭矩限制器的接合部时的情况。

图5是表示将用纸分离单元取下后的状态的用纸输送装置的一部分外观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6(a)、图6(b)是用于说明用纸分离单元的安装结构和方法的图解图,图6(a)表示将用纸分离单元安装于主体壳体之前的状态,图6(b)表示将用纸分离单元安装于主体壳体之后的状态。

图7是表示安装用纸分离单元之后的状态的用纸输送装置的一部分外观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用纸分离单元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外观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用纸分离单元的外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图12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用纸分离单元的外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外观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用纸分离单元的外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第五实施例中的安装用纸分离单元之后的状态的用纸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的概略平面图。

图16是表示第五实施例中的安装用纸分离单元之后的状态的用纸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图17(a)是表示第五实施例中钩部被突起卡住之前的状态的图解图,图17(b)是表示第五实施例中钩部被突起卡住的状态的图解图,图17(c)是表示第五实施例中卡合爪与卡合片卡合的状态的图解图。

图18(a)是表示第五实施例中钩部被突起卡住之前的状态的图解图,图18(b)是表示第五实施例中钩部被突起卡住的状态的图解图,图18(c)是表示第五实施例中卡合爪与卡合片卡合的状态的图解图。

图19是用于说明第六实施例的用纸分离单元的安装结构的图解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变形例的用纸分离单元的安装结构的图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10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解图。图2是表示图1的用纸输送装置10的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参照图1和图2,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10用于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和它们的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100。如之后详细说明的那样,用纸输送装置10包括供纸辊52和用纸分离单元60等,将载置在原稿载置托盘(用纸载置台)44的原稿(用纸)逐张向图像读取位置34供给。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在具有复印功能、打印机功能、扫描功能和传真机功能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复合机)100应用用纸输送装置10的例子。

首先,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进行概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用纸输送装置10、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和图像读取装置14。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内的规定位置,设置有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部位的动作的控制部20。控制部20包括cpu和存储器等,根据在包括触摸面板和操作按钮等的操作部22的输入操作等,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部位发送控制信号,使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各种的动作。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内置有包括感光体鼓、带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和定影装置等的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部在从供纸盒26等输送的记录纸上通过电子照片方式形成图像,并将已经形成图像的记录纸向排出托盘28排出。作为用于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数据,使用由图像读取装置14的图像读取部32读取的图像数据或从外部计算机发送的图像数据等。

图像读取装置14包括在上表面具有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原稿载置台30a的筐体30。在筐体30内设置有具备光源、多个反射镜、成像透镜和线传感器等的图像读取部32。图像读取部32通过光源对原稿表面进行曝光,通过多个反射镜将从原稿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导向成像透镜。之后,利用成像透镜使反射光在线传感器的受光元件成像。在线传感器检测在受光元件成像后的反射光的亮度、色度,生成基于原稿表面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作为线传感器,使用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元件)或cis(contactimage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等。

另外,图像读取部32的与图像读取位置34相对的位置被作为初始位置,在读取被载置在原稿载置托盘44的原稿的图像的情况下,当从用纸输送装置10输送的原稿从图像读取位置34通过时读取该原稿表面的图像,取得其图像数据。此外,在读取被载置在筐体30上表面的原稿载置台30a的原稿的图像的情况下,通过使光源和反射镜等在原稿载置台30a的下方适当地移动而读取该原稿表面的图像,取得其图像数据。

此外,在图像读取装置14的原稿载置台30a,利用铰链可开闭地安装有原稿按压盖36。而且,用纸输送装置10设置于该原稿按压盖36。

以下,对用纸输送装置10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另外,本说明书中的“上游”或“下游”是指原稿输送方向(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或“下游”。

如图2所示,该第一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10是用于将读取图像的原稿从原稿载置托盘44经由图像读取位置34连续输送至排纸托盘46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此外,用纸输送装置10包括成为其外壳的合成树脂制的主体壳体40。于是,在主体壳体40内形成从供纸口42经由图像读取位置34延伸至向排纸托盘46开口的排纸口的原稿输送路80。

供纸口42形成在主体壳体40的上部。以从该供纸口42向斜上方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原稿载置托盘44。此外,在主体壳体40的上部设置有以覆盖供纸口42的上方的方式设置的板状的上部罩40a。

该上部罩40a相对于主体壳体40在上方向可转动地被安装。通过上部罩40a的转动,主体壳体40的内部露出。此外,在原稿载置托盘44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可在宽度方向(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时的左右方向)上移动的侧导板48。侧导板48将载置在原稿载置托盘44的原稿从宽度方向的两侧进行限制而使该原稿排列整齐。

在主体壳体40内,可上下移动地设置有将载置在原稿载置托盘44的原稿取出的搓纸辊50。此外,在搓纸辊50的下游侧设置有将由搓纸辊50从原稿载置托盘44取出的原稿向原稿输送路80送出的供纸辊52。以覆盖搓纸辊50和供纸辊52的上方和周围的方式设置有拾取保持件54。搓纸辊50能够以供纸辊52的旋转轴为中心上下移动地被该拾取保持件54支承。

此外,在供纸辊52的下游侧设置有多个输送辊82和排纸辊。由供纸辊52向原稿输送路80送出的原稿由多个输送辊82输送至图像读取位置34。接着,在图像读取位置34上进行输送的期间,由图像读取装置14的图像读取部32读取图像。从图像读取位置34通过的原稿由输送辊82和排纸辊84输送,被排出至排纸托盘46上。

另外,在供纸辊52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用于将由供纸辊52送出的原稿分离,防止原稿的重复送出的分离辊62。在分离辊62与供纸辊52之间形成有压接部。

另外,在分离辊62的上游侧设置有用于将载置在原稿载置托盘44的原稿引导至上述的压接部的引导部件(引导片)56。该引导片56由具有可挠性的材料构成,形成为片状。此外,引导片56位于原稿输送方向上的比分离辊62靠上游侧的位置,与该分离辊62在一条直线上设置。并且,引导片56以随着向下游侧去而向上方倾斜的方式设置。

在具有这样的分离辊62的用纸输送装置10中,分离辊62的性能由于磨耗等的经时变化而降低。因此,存在交换分离辊62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使上部罩40a向上方转动而使主体壳体40的内部露出一部分的状态下进行分离辊62的交换作业。

但是,上部罩40a能够转动的范围有限,在狭小的空间进行分离辊62的交换作业的情况下和分离辊62以比较复杂的结构安装的情况下,不易进行交换作业。因此,在进行分离辊62的交换作业时,存在将卸下的零件等掉落到主体壳体40的内部的情况。

因此,在本第一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将包括分离辊62的用纸分离单元60以可从外部装卸的方式安装在主体壳体40的结构,能够将用纸分离单元60从主体壳体40取下,在操作人员的手头上进行分离辊62的交换作业。

图3是表示用纸分离单元60的外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以下,对用纸分离单元60的外观结构及其安装方法的概略情况进行具体说明。如图3所示,用纸分离单元60包括分离辊62、扭矩限制器64、保持件66、轴支承部件68a和轴支承部件68b等。

分离辊62是由聚氨酯类树脂等摩擦系数高的原材料形成的分离部件。如图2所示,该分离辊62被压簧58向上方施力,从而以规定的压力(分离压)与供纸辊52的外周面抵接。此外,分离辊62设定成其表面与原稿的摩擦系数比供纸辊52的外周面与原稿的摩擦系数小且比原稿彼此的摩擦系数大。

扭矩限制器64是对分离辊62施加规定的旋转负载的部件。该扭矩限制器64设置在分离辊62的旋转轴方向上。更具体而言,扭矩限制器64设置在分离辊62的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右侧。此外,扭矩限制器64与分离辊62以同轴旋转的方式连结。因而,分离辊62在规定的扭矩以下时不旋转。

图4是用于说明分离辊62与扭矩限制器64的接合结构的图解图。图4(a)表示从正面看分离辊62和扭矩限制器64时的情况,图4(b)表示从轴方向看分离辊62与扭矩限制器64的接合部时的情况。

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分离辊62的一个端面(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时右侧的端面),形成有两个在分离辊62的轴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槽62a。此外,扭矩限制器64的一个端面(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左侧的端面),形成有两个在扭矩限制器64的轴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突起64a。一个槽62a与一个突起64a设置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同样,另一个槽62a与另一个突起64a设置在彼此对应的位置。此外,槽62a的内径比突起64a的外径稍大。而且,通过设置在分离辊62的槽62a与设置在扭矩限制器64的突起64a的嵌合,分离辊62与扭矩限制器64被接合。

另外,分离辊62与扭矩限制器64的接合结构并不限定于所述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在分离辊62侧形成突起,在扭矩限制器64侧形成槽。此外,槽62a和突起64a只要为能够在分离辊62与扭矩限制器64之间传达旋转力的形状即可,在从轴方向看时也可以为矩形、三角形、楕圆或将它们复合形成的形状等圆形以外的形状。此外,槽62a和突起64a也可以分别为三个以上,在如上述那样改变形状,采用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度的大小(粗细)的情况下,还可以分别为一个。

返回图3,保持件66(支承部件)是由合成树脂构成的部件。该保持件66将分离辊62和扭矩限制器64可旋转(转动)地保持(支承),并且能够相对于主体壳体40被装卸。

此处,对分离辊62和扭矩限制器64的保持结构进行说明。在分离辊62的另一个端面(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左侧的端面)形成有第一轴承部(凹部)。此外,在扭矩限制器64的另一个端面(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右侧的端面)形成有第二轴承部(凹部)。不过,第一轴承部和第二轴承部在同轴上形成。

另一方面,在保持件66,在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左侧与第一轴承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一连通孔,在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右侧与第二轴承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连通孔。

而且,在第一轴承部,从保持件66的左侧面(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左侧的端面)通过第一连通孔被插入有轴支承部件68a,在第二轴承部,从保持件66的右侧面(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右侧的端面)通过第二连通孔被插入有轴支承部件68b。因而,分离辊62和扭矩限制器64在保持件66被可转动地保持(轴支承)。

轴支承部件68a和轴支承部件68b分别在保持件66被可装卸地设置,不过省略图示和详细的说明。因而,通过将轴支承部件68a或轴支承部件68b取下,分离辊62和扭矩限制器64被从保持件66卸下。而且,如上所述,分离辊62和扭矩限制器64被接合,因此能够通过解除接合而交换分离辊62。

接着,对用于将保持件66安装至主体壳体40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保持件66的上游侧是指安装在主体壳体40的状态下的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保持件66的下游侧是指安装在主体壳体40的状态下的原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

保持件66包括保持件主体660和卡合爪662,在保持件66(保持件主体660)的下游侧端部,形成有用于与设置在主体壳体40的突起40c(参照图5)卡合的钩部660a。

该钩部660a是在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保持件66时在左右侧面形成的u字状的凹部。如从图3也可知的那样,凹部的一部分侧壁被省略(缺失),向下游侧开放。即,凹部中u字的开放的部分以在保持件66被安装在主体壳体40的状态下朝向原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方式形成。虽然在图3看不到,但是在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保持件66时的右侧面也形成有同样的钩部660a。

此外,在保持件66的上游侧端部(从上游侧的侧面连续形成),形成有用于与设置在主体壳体40的卡合片40d(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爪662。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卡合爪662为保持件主体660的上游侧的端部,在与原稿输送方向垂直的左右方向上设置在保持件主体660的中央或大致中央。即,卡合爪662在原稿输送方向上设置在与分离辊62在一条直线上排列的位置。

卡合爪662包括卡合部662a和连结部662b。卡合部662a为与上述的卡合片40d卡合的部分,在其上端部设置有向上游侧突出的第一爪部6620,在其下端部设置有向上游侧突出的第二爪部6622。如后所述,卡合部662a在第一爪部6620与第二爪部6622之间与卡合片40d卡合。连结部662b为连结卡合部662a与保持件主体660的部分,在从相对于原稿输送方向的左右方向看的情况下,形成为u字状。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连结部662b能够向原稿输送方向及其相反方向弹性变形。因此,卡合部662a能够向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倾倒(移动)。

图5是表示将用纸分离单元60取下后的状态的用纸输送装置10的一部分外观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6(a)和图6(b)是用于说明用纸分离单元60的安装结构和方法的图解图,图6(a)表示将用纸分离单元60安装于主体壳体40之前的状态,图6(b)表示将用纸分离单元60安装在主体壳体40之后的状态。图7是表示安装用纸分离单元60之后的状态的用纸输送装置10的一部分外观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如图5、图6(a)和图6(b)所示,在主体壳体40的中央形成有用于收容用纸分离单元60的收容部40b。在该收容部40b的下游侧形成有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向左右方向突出的两个突起40c。即,突起40c分别设置在收容部40b的内周面中的右侧面和左侧面。其中,两个突起40c在同轴上形成。

此外,在收容部40b的上游侧形成有与保持件66的卡合爪662卡合的卡合片40d。该卡合片40d是主体壳体40的一部分,形成为向下游侧延伸的板状。此外,卡合片40d在原稿输送方向的宽度方向上具有与收容部40b相同程度的宽度。

在将用纸分离单元60安装于主体壳体40时,首先,钩部660a从其凹部中的开放的部分被突起40c卡住。接着,用纸分离单元60以突起40c为旋转轴(转动轴)向下方移动,卡合爪662与卡合片40d卡合。此时,连结部662b以u字状的开放部变窄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卡合部662a向下游侧倾倒,在第二爪部6622不抵到卡合片40d的状态下,用纸分离单元60被按下(被转动)。接着,在卡合片40d位于第一爪部6620与第二爪部6622之间时,连结部662b恢复至原来的状态,卡合部662a返回至原来的位置。于是,卡合片40d在用纸分离单元60(保持件66)被安装在主体壳体40的状态下,突出到比第一爪部6620和第二爪部6622的前端靠下游侧的位置。即,卡合爪662成为与卡合片40d卡合的状态。

这样,在连结部662b被恢复的状态(未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按下用纸分离单元60时,即使用纸分离单元60以突起40c为轴被转动,卡合片40d也抵到第一爪部6620,被限制向用纸分离单元60的下方去的移动。此外,在连结部662b没有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推起用纸分离单元60的情况下,即使用纸分离单元60以突起40c为轴被转动,卡合片40d也抵到第二爪部6622,被限制向用纸分离单元60的上方去的移动。因而,用纸分离单元60被安装(被保持)在主体壳体40。

此外,如上所述,在保持件66被安装在主体壳体40的状态下,钩部660a构成为其凹部向下游侧开放。因而,在保持件66被安装在主体壳体40的状态下,突起40c的外周面的上游侧与钩部660a的内周面抵接。即,能够限制保持件66向下游侧去的移动。

此外,在卡合爪662与卡合片40d卡合的状态下,卡合爪662被向下游侧按压并且用纸分离单元60(保持件66)被向上方抬起的情况下,第二爪部6622越过卡合片40d,卡合爪662与卡合片40d的卡合状态被解除。因而,能够将用纸分离单元60(保持件66)从主体壳体40取下。

这样,仅通过使卡合爪662与卡合片40d卡合或使卡合解除,就能够将用纸分离单元60在主体壳体40进行装卸,只要打开上部罩40a,就能够从外部容易地对用纸分离单元60进行装卸。

进一步,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用纸分离单元60与主体壳体40之间设置有压簧58。在保持件主体660的下表面设置有弹簧安装部664,在主体壳体40中的收容部40b的底面设置有弹簧安装部40e。因而,压簧58的一端安装在(插入)弹簧安装部664,压簧58的另一端安装在弹簧安装部40e。因此,用纸分离单元60(保持件66)被压簧58的弹力推起,分离辊62压接于供纸辊52。因而,如上述那样,在分离辊62与供纸辊52之间形成压接部。

此外,如图7所示,引导片56在与卡合爪662对应(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切口56a。在用纸分离单元60被安装在主体壳体40的情况下,卡合爪662从切口56a露出。因而,操作人员在将用纸分离单元60在主体壳体40进行装卸时,能够通过切口56a触到卡合爪662。如图7所示,切口56a形成为凹形状,但只要是操作人员的手指能够通过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为其它形状。

根据本第一实施例,包括分离辊62的用纸分离单元60能够相对于主体壳体40从外部进行装卸,因此在交换分离辊62时能够简单地将用纸分离单元60从主体壳体40取下,在操作人员的手头上进行分离辊62的交换作业。因此,能够容易地交换分离辊62。

此外,根据本第一实施例,将用纸分离单元60可转动地支承于主体壳体40的突起40c和钩部660a设置在比分离辊62靠下游侧的位置,通过使钩部660a的内周面与突起40c抵接而限制保持件66向下游侧移动,从而限制用纸分离单元60向下游侧移动。因而,在供纸辊52与分离辊62之间输送原稿时,能够防止由于其冲击而使分离辊62的位置发生偏离。即,分离辊62稳定地与供纸辊52压接,因此能够使分离性能稳定。

进一步,根据本第一实施例,保持件66被左右两个突起40c从左右两侧支承,因此能够防止分离辊62的左右仅一方发生磨耗。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在保持件66设置有钩部660a,在主体壳体40设置有突起40c,但也可以在保持件66设置突起,在主体壳体40设置钩部(支承部)。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在保持件66设置有卡合爪662,在主体壳体40设置有卡合片40d,但也可以在保持件66设置卡合片,在主体壳体40卡合爪。在这种情况下,以从保持件主体660向上游侧延伸的方式设置卡合片。另一方面,在主体壳体40,以卡合部与设置在保持件主体660的卡合片卡合的方式设置卡合爪。不过,卡合爪需要设置在比引导片56的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以不妨碍用纸的输送。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10,除了在保持件66形成的卡合爪662设置在与引导片56对应的位置的外侧的结构以外,与第一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10相同,因此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此外,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用纸分离单元60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10的外观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如图8和图9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卡合爪662在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左右方向上,设置在引导片56所设置的位置的外侧。即,卡合爪662设置在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时不与引导片56重叠的位置。具体而言,卡合爪662设置在与扭矩限制器64对应(相对)的位置。

此外,引导片56设置在与分离辊62对应的位置,但并不延伸至与扭矩限制器64对应的位置,因此不需要形成第一实施例那样的切口56a。因而,在用纸分离单元60安装在主体壳体40的情况下,卡合爪662在引导片56的旁边露出。

根据该第二实施例,卡合爪662设置在与引导片56对应的位置的外侧,不需要在引导片56设置切口56a,因此能够实现分离性能的提高。此外,因为卡合片40d和卡合爪662设置在引导片56的外侧,所以成为卡合爪662容易露出的配置,使得用纸分离单元60的装卸作业变得简单。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除了代替分离辊62,将分离垫74用作分离部件以外,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此外,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共通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用纸分离单元60的外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10的内部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用纸分离单元60包括分离垫74。

分离垫74由聚氨酯类树脂等摩擦系数高的原材料形成。该分离垫74为矩形板状的部件。此外,分离垫74由保持件66支承。

在保持件66形成有载置分离垫74的载置面660b。该载置面660b以与供纸辊52相对的方式配置。另外,分离垫74不旋转,因此,在本第三实施例中,不设置扭矩限制器64、轴支承部件68a和轴支承部件68。

此外,保持件66被压簧58向上方施力。即,分离垫74按照以规定的压力抵接于供纸辊52的外周面的方式被施力。因而,在分离垫74与供纸辊52之间形成压接部。

此外,分离垫74构成为其表面与原稿的摩擦系数比供纸辊52的外周面与原稿的摩擦系数小且比原稿彼此的摩擦系数大。由此,原稿在分离垫74与供纸辊52的压接部被逐张分离,被依次向原稿输送路80送出。

在本第三实施例中,使用分离垫74作为分离部件,因此能够使得用纸分离单元60的结构简单,削减零件个数,并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根据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能够在操作人员的手头上进行分离垫74的交换作业。因此,能够容易地交换分离垫74。

另外,第三实施例所示的方式能够与第二实施例组合使用。

[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10除了设置有多个卡合爪662以外,与第一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10相同,因此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此外,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用纸分离单元60的外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10的外观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如图12所示,在第四实施例中,在保持件66形成有两个卡合爪662。如图13所示,两个卡合爪662分别在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左右方向上设置在引导片56所设置的位置的外侧。即,两个卡合爪662设置在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时不与引导片56重叠的位置。具体而言,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时,一个卡合爪662配置在比引导片56靠右侧的位置,设置在与扭矩限制器64对应(相对)的位置。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时,另一个卡合爪662配置在比引导片56靠左侧的位置。此外,也可以说另一个卡合爪662在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左右方向上配置在分离辊62所设置的位置的外侧。

此外,如图13所示,在第四实施例中,在主体壳体40设置有两个卡合片40。一个卡合片40d设置在与一个卡合爪662对应的位置,另一个卡合片40d设置在与另一个卡合爪662对应的位置。

当用纸分离单元60设置在主体壳体40时,两个卡合爪662分别与卡合片40d卡合,在引导片56的左右分别露出。其中,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因为两个卡合爪662设置在引导片56所设置的位置的外侧,所以在引导片56没有形成第一实施例那样的切口56a。

在本第四实施例中,包括分离辊62的用纸分离单元60也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主体壳体40从外部进行装卸,因此,在交换分离辊62时,能够简单地将用纸分离单元60从主体壳体40取下,在操作人员的手头上进行分离辊62的交换作业。因此,能够容易地交换分离辊62。

另外,第四实施例所示的方式还能够与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组合实施。

此外,在第四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卡合爪66,但并不一定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卡合爪662。

进一步,两个卡合爪662的位置并不一定限定于上述的位置,而能够进行适当的变更。

[第五实施例]

第五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10除了卡合爪662分别在保持件66的左右侧面形成以外,与第一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10相同,因此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此外,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图14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用纸分离单元60的外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如图14所示,在第五实施例中,在保持件66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右侧面)形成有卡合爪662,在保持件66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左侧面)形成有卡合爪662。

此外,两个卡合爪662在原稿输送方向上配置在分离辊62与钩部660a之间。具体而言,两个卡合爪662在原稿输送方向上配置在比分离辊62的旋转轴靠下游侧,比钩部660a靠上游侧的位置。即,两个卡合爪662在原稿输送方向上配置在分离辊62的旋转轴与钩部660a之间。

进一步,两个卡合爪662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下游侧)看分别配置在分离辊62的左右。即,两个卡合爪662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配置在分离辊62的旁边。具体而言,可以说两个卡合爪662在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左右方向上配置在分离辊62所设置的位置的外侧。此外,也可以说两个卡合爪662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配置在用纸分离单元60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进一步,也可以说两个卡合爪662配置在保持件66(用纸分离单元60)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左右端部)。

进一步,两个卡合爪662在原稿输送方向上配置在与分离辊62重叠的位置。并且,两个卡合爪662在与原稿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用纸分离单元60的左右方向)上配置在与分离辊62相对的位置。

不过,在第五实施例的两个卡合爪662,没有形成第一实施例中设置的第一爪部6620。虽然省略图示,但是用纸分离单元60(保持件66)被压簧58推起,因此,即使在没有形成第一爪部6620的情况下,两个卡合爪662也不会向下侧脱离。

此外,第五实施例中的两个卡合爪662的连结部662b在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或下游侧)看时形成为u字状。因此,在本第五实施例中,连结部662b能够在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左右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因而,卡合部662a能够向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时的右侧和左侧倾倒。

图15是表示安装第五实施例的用纸分离单元60后的状态的用纸输送装置10的一部分结构的概略平面图。图16是表示安装第五实施例的用纸分离单元60后的状态的用纸输送装置10的一部分结构的概略截面图。

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从主体壳体40的收容部40b的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左右端部形成有卡合片40d。在从收容部40b的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右侧形成的卡合片40d向左侧延伸,在左端部向下侧折弯。此外,在从收容部40b的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左侧形成的卡合片40d向右侧延伸,在右端部向下侧折弯。不过,在卡合片40d的向下侧折弯的部分的上表面被实施倒角加工,形成有朝向收容部40b的与原稿输送方向平行的中心线向下倾斜的斜面。

在主体壳体40安装用纸分离单元60的情况下,两个卡合爪662的连结部662b各自的u字的开放部弹性变形。此时,一边以两个卡合爪662的第二爪部6622不抵到卡合片40d的状态,或者与在卡合片40d的上表面形成的斜面抵接,一边使得用纸分离单元60被压下(转动)。

图17(a)是表示第五实施例中钩部被突起卡住之前的状态的图解图,图17(b)是表示第五实施例中钩部被突起卡住之后的状态的图解图,图17(c)是表示第五实施例中卡合爪与卡合片卡合的状态的图解图。

此外,图18(a)是表示第五实施例中钩部被突起卡住之前的状态的图解图,图18(b)是表示第五实施例中钩部被突起卡住之后的状态的图解图,图18(c)是表示第五实施例中卡合爪与卡合片卡合的状态的图解图。

如图17(a)所示,在第五实施例中,钩部660a由导入部6602和轴承部6604构成,导入部6602与轴承部6604相连结。导入部6602从保持件66的宽度方向(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左右方向)看时为由相同长度的平行的板部件(平板)构成的形状。轴承部6604与导入部6602连续地形成,从保持件66的宽度方向看时为由圆筒的一部分构成的形状。即,轴承部6604从保持件66的宽度方向看时由省略(缺失)了与导入部6602连结的一部分侧壁的圆筒构成。

另外,构成轴承部6604的圆的直径(轴承部6604的内径)d1比构成导入部6602的平行的两个板部件的距离(间隔的大小)l1大。

此外,在第五实施例中,在收容部40b形成的突起40c具有圆柱的一部分被切削(除去)后的形状。具体而言,突起40c为圆柱的侧面被平行地切削后的形状。因此,突起40c的被切削的部分的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如图17(a)所示,对于突起40c,以从轴方向看时其截面(端面)成为田径轨道形状(长孔形)的方式平行地切削圆柱的侧面。此外,也可以说突起40c的从轴方向看的截面(端面)形成为椭圆形。

因而,在第五实施例中,钩部660a的轴承部6604的内径d1设定得比突起40c的没有切削侧面的部分的直径(圆柱的直径d2)稍大。例如,在钩部660a的轴承部6604的内径d1设定为4.1mm~4.2mm的情况下,突起40c的没有切削侧面的部分的直径d2设定为3.9mm~4.0mm。

此外,构成钩部660a的导入部6602的两个板部件的距离l1设定得比突起40c的平行地切削了侧面的部分间的长度l2稍大。例如,在构成钩部660a的导入部6602的两个板部件的距离l1设定为3.1mm~3.2mm的情况下,突起40c的平行地切削了侧面的部分间的长度l2设定为2.9mm~3.0mm。

此外,如图17(b)、图17(c)、图18(a)~(c)所示,将突起40c平行地切削而得到的部分的面(侧面)相对于原稿输送方向具有倾斜。具体而言,突起40c以其切削后的部分的侧面朝向原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向下倾斜的方式配置。

因而,在将用纸分离单元60安装于主体壳体40时,如图18(a)所示,使得用纸分离单元60与突起40c的切削后的侧面的倾斜相应地移动。如图17(b)和图18(b)所示,当突起40c移动至钩部660a的轴承部6604时,用纸分离单元60以突起40c的轴为旋转轴(转动轴)向下方旋转(转动)。于是,如图17(c)和图18(c)所示那样,当用纸分离单元60转动至规定的位置时,卡合爪662与卡合片40d卡合。即,用纸分离单元60被安装于主体壳体40。

如图17(c)和图18(c)所示,在卡合爪662与卡合片40d卡合的状态,突起40c的没有切削的部分(圆弧部分)与钩部660a的轴承部6604的内周面抵接。即,成为突起40c嵌于钩部660a的轴承部6604的状态。如上所述,钩部660a的轴承部6604的内径d1比突起40c的圆弧部分的直径(外径)d2稍大,因此,用纸分离单元60(保持件66)能够转动。

此外,构成钩部660a的导入部6602的两个板部件的距离l1设定得比突起40c的圆弧部分的直径(外径)d2小。因此,在突起40c嵌于钩部660a的轴承部6604的状态下,突起40c不会从轴承部6604脱离。因此,能够至少限制用纸分离单元60向原稿输送方向移动。

在本第五实施例中,包括分离辊62的用纸分离单元60也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主体壳体40从外部进行装卸,因此,在交换分离辊62时,能够简单地将用纸分离单元60从主体壳体40取下,在操作人员的手头上进行分离辊62的交换作业。因此,能够容易地交换分离辊62。

另外,第五实施例所示的方式不仅能够应用于第一实施例,还能够应用于第四实施例。

[第六实施例]

第六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10将钩部660a设置在保持件600的上游侧,并且将卡合爪662设置在保持件600的下游侧,改变用纸分离单元60向主体壳体40的安装结构,除此以外与第一实施例的用纸输送装置10相同,因此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此外,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图19是用于说明第六实施例的用纸分离单元60的安装结构的图解图。如图19所示,在第六实施例中,钩部660a设置在保持件66的上游侧的端部。此外,卡合爪662设置在保持件66的下游侧的端部。这样,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钩部660a设置在比分离辊62靠上游侧的位置。卡合爪662设置在比分离辊62靠下游侧的位置。

另外,卡合爪662既可以仅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此外,卡合爪662在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左右方向上既可以配置在分离辊62所设置的位置的内侧(在原稿输送方向上与分离辊62相对的位置),也可以配置在分离辊62所设置的位置的外侧。进一步,卡合爪662在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左右方向上既可以配置在引导片56所设置的位置的内侧(在原稿输送方向上与引导片56相对的位置),也可以配置在引导片56所设置的位置的外侧。

另外,卡合爪662的朝向是与第一实施例的卡合爪662的朝向相反的方向。因此,第一爪部6620和第二爪部6622向下游侧突出。此外,与卡合爪662卡合的卡合片40d设置在收容部40b的下游侧,向上游侧延伸。

此外,在第六实施例中,突起40c设置在比分离辊62靠上游侧的位置。不过,突起40c和钩部660a的形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而与上述第五实施例的形状相同。因而,在第六实施例中,也在用纸分离单元60被安装于主体壳体40的状态下,能够至少限制用纸分离单元60向原稿输送方向移动。不过,在突起40c的侧面形成的平面倾斜的方向为与第五实施例相反的方向。

在将用纸分离单元60安装于主体壳体40时,首先,在上游侧,钩部660a被突起40c卡住,不过省略图示。接着,用纸分离单元60以突起40c为旋转轴向下方移动,卡合爪662与卡合片40d卡合。此时,通过连结部662b弹性变形,卡合部662a向上游侧倾倒(转动)。

图20是用于说明变形例的用纸分离单元60的安装结构的图解图。如图20所示,也可以以引导片56包含于用纸分离单元60的方式构成用纸分离单元60。例如,引导片56安装于保持件主体660的上游侧的上端部。在这种情况下,在保持件主体660的上游侧的上端部形成用于安装引导片56的安装面。例如如图19所示那样,该安装面是与用纸分离单元60被安装于主体壳体40时的与引导片56平行的面。

此外,引导片56的位置和大小与第一实施例的引导片56的位置和大小大致相同。不过,引导片56的上游侧的端部与引导片56设置于主体壳体40的情况相比位于下游侧。因此,在引导片56的上游侧的端部与主体壳体40之间形成间隙。因而,在用纸分离单元60安装于主体壳体40时,或将用纸分离单元60从主体壳体40取下时,即使用纸分离单元60转动,引导片56也不会碰撞主体壳体40。

在本第六实施例中,包括分离辊62的用纸分离单元60也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主体壳体40从外部进行装卸,因此,在交换分离辊62时,能够简单地将用纸分离单元60从主体壳体40取下,在操作人员的手头上进行分离辊62的交换作业。因此,能够容易地交换分离辊62。

另外,第六实施例所示的方式不仅能够应用于第一实施例,而且还能够应用于第四实施例。

此外,在第六实施例中,列举了卡合爪662设置在保持件66的下游侧的端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并不一定限定于此。例如,卡合爪662也可以配置在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或下游侧)看时的分离辊62的左右。即,卡合爪662也可以配置在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分离辊62的旁边。此外,也可以在原稿输送方向上配置在分离辊62与钩部660a之间。另外,卡合爪662也可以在原稿输送方向上配置于与分离辊62重叠的位置。并且,卡合爪662也可以在与原稿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从原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看的用纸分离单元60的左右方向)上配置于与分离辊62相对的位置。此外,即使在这些情况下,卡合爪662也能够设置在比钩部660a靠下游侧的位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以上列举的具体的实施例均为单纯的例子而已,能够根据产品的规格等进行适当的变更。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图示,但这只不过用作图解和例示,显然不应解释为进行限定,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仅由添加的权利要求范围限定。此外,与权利要求范围均等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