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压分散的粉体储存与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7700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气压分散的粉体储存与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压分散的粉体储存与输送装置,属于一种粉体材料储存与输送装置,主要用于为小型气溶胶发生器或气流分散装置供料并运用自身力学性能提供送料动力。属于粉体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气溶胶发生技术中,将预先加工的超细粉体(≦100微米)材料经过输送装置分散到空气中具有广泛应用。其中如何将储存在容器中的粉体材料输送到喷射管道中是一个关键技术。由于细粒子具有较强的凝聚特性,相对于气体和液体而言自身流动性差、不易均匀分散,在大样品量、大动力条件下,这一技术相对容易实现,但在样品量少、分散动力微弱等特殊条件下粉体输送过程面临很多困难,从而影响了粉体气溶胶的发生效果并制约了相关应用,显然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样品量少、分散度要求高的粉体分散需求,申请人发明了一种用于气压分散的粉体储存与输送装置。利用该装置将预先加工的超细粉体材料储存于料斗中,料斗安装于具有震动特性的平台上,储料装置可自持水平,确保装在平台任意位置时料斗处于水平状态,避免移动作业时泄漏。同时,在震动作用下,料斗中的粉体物料可沿柔性连接管道输送至喷管入口,然后被经过的气流带出实现分散。

下面将本发明内容详述如下:

本发明一种用于气压分散的粉体储存与输送装置包括:料斗A,料斗室B,料斗悬挂支撑杆C,料斗室端盖D,连接软管E,混流装置F。图1所示的料斗包括料斗收缩段1、料斗矩形直筒段2,料斗出口圆管3,并在料斗矩形直筒段的长边侧中心开设有两个料斗支撑杆孔4。图2所示的料斗室主体5为一顶端开口的长方体,用螺钉通过固定螺孔9固定于震动平板6之上;料斗室主体5底端及震动平板6开设有料斗室出口通道8,便于料斗出口圆管穿过和移动。图3所示为料斗悬挂支撑杆,两端为固定用螺纹,中间段为圆柱形。图4所示料斗室端盖由面板12和内部加厚板13构成,面板尺寸等于或略大于料斗室外尺寸,加厚板尺寸等于或略小于料斗室内尺寸,该面板可嵌套于料斗室中达到简易密封效果。料斗室端盖开设有两个进样孔14,进料时进样孔也用作进气孔。图5所示连接软管15的中部外嵌有一个螺旋式管夹16,通过螺旋管夹控制管路闭合以及调节粉体输送流量。图6所述的混流装置为类似三通式管状结构。所述的料斗装入料斗室,使料斗出口圆管3从料斗室底部的料斗室出口通道8中穿出,同时使料斗支撑杆孔4和料斗室支撑杆孔7对齐,并使料斗悬挂支撑杆依次穿过各个支撑杆孔,支撑杆外螺纹部11对称暴露在料斗室两侧,用螺母紧固之。将连接软管的一端嵌套于料斗出口圆管3之上,另一端嵌套于混流装置的粉体入口18的圆管之上。图6中,混流装置的出口接喷头装置19,另一入口接气源装置17。

本发明一种用于气压分散的粉体储存与输送装置的优点及功效在于:可用于小样品量或小流量超细粉体分散,通过调节螺旋管夹改变粉体输送流量,利用粉体自身重力和震动平板的振动效应实现粉体自上而下的流动和输送。在不同仰角条件下,利用悬挂支撑杆可确保料斗处于水平位置从而避免粉体滞留或者输送不完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粉体料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料斗室示意图。

图3为料斗悬挂支撑杆示意图。

图4为料斗室端盖示意图。

图5为连接软管示意图。

图6为粉体输送管路中的混流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A、料斗; B、料斗室; C、料斗悬挂支撑杆;

D、料斗室端盖; E、连接软管; F、混流装置;

1、料斗收缩段; 2、料斗矩形直筒段; 3、料斗出口圆管;

4、料斗支撑杆孔; 5、料斗室主体; 6、震动平板;

7、料斗室支撑杆孔; 8、料斗室出口通道; 9、固定螺孔;

10、料斗悬挂支撑杆; 11、支撑杆外螺纹部; 12、面板;

13、内部加厚板; 14、进样孔; 15、连接软管;

16、螺旋式管夹; 17、气源装置; 18、粉体入口;

19、喷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发明一种用于气压分散的粉体储存与输送装置包括:图1所示料斗A,图2所示料斗室B,图3所示料斗悬挂支撑杆C,图4所示料斗室端盖D,图5所示连接软管E,图6所示混流装置F。图1所示的料斗包括料斗收缩段1、料斗矩形直筒段2,料斗出口圆管3,并在料斗矩形直筒段的长边侧中心开设有两个料斗支撑杆孔4。图2所示的料斗室主体5为一顶端开口的长方体,用螺钉通过固定螺孔9固定于震动平板6之上;料斗室主体5底端及震动平板6开设有料斗室出口通道8,便于料斗出口圆管穿过和移动。图3所示为料斗悬挂支撑杆,两端为固定用螺纹,中间段为圆柱形。图4所示料斗室端盖由面板12和内部加厚板13构成,面板尺寸等于或略大于料斗室外尺寸,加厚板尺寸等于或略小于料斗室内尺寸,该面板可嵌套于料斗室中达到简易密封效果。料斗室端盖开设有两个进样孔14,进料时进样孔也用作进气孔。图5所示连接软管15的中部外嵌有一个螺旋式管夹16,通过螺旋管夹控制管路闭合以及调节粉体输送流量。图6所述的混流装置为类似三通式管状结构。如图7所示,所述的料斗A装入料斗室B中,使料斗出口圆管3从料斗室底部的料斗室出口通道8中穿出,同时使料斗支撑杆孔4和料斗室支撑杆孔7对齐,并使料斗悬挂支撑杆C依次穿过各个支撑杆孔,支撑杆外螺纹部11对称暴露在料斗室两侧,用螺母紧固之。端盖D嵌入料斗室B的上口部。将连接软管E的一端嵌套于料斗出口圆管3之上,另一端嵌套于混流装置F的粉体入口18的圆管之上。图6中,混流装置的出口接喷头装置19,另一入口接气源装置17。

实施例一:

拧紧螺旋式管夹16以关闭粉体输送通道,从进样孔14加入所需质量的粉体材料,调节好喷头方位,开启气源装置17和震动平台6的震动开关,逐渐拧开螺旋式管夹16,粉体将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混入图6所示混流装置并经喷头装置19排出形成粉体气溶胶。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基础上,通过调节螺旋式管夹16的开启程度可调节粉体输送流量的大小,当螺旋式管夹16完全开启时为最大流量,完全闭合时流量为零,装置处于待工作状态。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基础上,如果需要长时间连续输送粉体,可在粉体输送的同时通过料斗室的进样孔14加入待分散粉体。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通过调节螺旋式管夹16的开启程度可调节粉体输送流量的大小,在粉体输送流量固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气源装置的进气量或者压力,可改变从喷头装置19中喷出粉体气溶胶的速度和浓度,从而满足各种分散要求。

实施例五:

改变粉体材料的特性和种类,可以实现材料特性对其形成的粉体气溶胶产生的健康危害、光学、动力学、环境学等方面的影响规律的研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