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转运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9657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汽车车身转运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汽车车身转运架。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车身在长途转运的过程中,将车身直接放置在铁质平架上进行盛装,毫无固定措施,容易划伤车身表面,影响汽车车身的外观质量,而且一般采用单层的运输方式,包装空间利用率很低,运输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的汽车车身转运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身转运架,包括沿着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的下层底框和上层底框,所述的下层底框和上层底框均水平布置,两层底框之间至少连接有三根连接杆,下层底框和上层底框上分别设置有与车身底部工艺孔配合的支撑杆/管。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车身放置在下层底框/上层底框上,并将支撑杆/管的上端插置在车身底部放入工艺孔内,支撑杆/管对车身进行装配定位,防止车身移动,从而有效避免划伤车身表面。再者,下层底框和上层底框上可以分别固定汽车车身,实现两层堆码,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折叠状态图;

图3是图1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车身转运架,包括沿着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的下层底框10和上层底框20,所述的下层底框10和上层底框20均水平布置,两层底框之间至少连接有三根连接杆30,下层底框10和上层底框20上分别设置有与车身底部工艺孔配合的支撑杆/管40。将车身放置在下层 底框或上层底框上,并将支撑杆/管的上端插置在车身底部放入工艺孔内,支撑杆/管对车身进行定位,防止车身移动,从而有效避免划伤车身表面。再者,下层底框和上层底框上可以分别固定汽车车身,实现两层堆码,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

所述的连接杆30包括竖杆31和连接在竖杆31与下层底框10之间的斜杆32,所述的斜杆32固定在下层底框10上,竖杆31的下端固定在下层底框10上,其上端插置于上层底框20上的连接方管21内。连接方管21的开口朝下,位置数量与竖杆31相互对应,竖杆31插入连接方管21之后,在使用螺栓对两者进行紧固连接,该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稳定性非常高。

所述的上层底框20上方设置有覆盖上层底框20的雨棚架50,雨棚架50与上层底框20通过三根以上的连接杆30进行固定。

所述的下层底框10和上层底框20均为矩形框架,两层底框之间连接有四根连接杆30,且四根连接杆30呈矩阵状排列。四根连接杆30支撑更加稳固。

所述的支撑杆/管40的下端铰接在下层底框10/上层底框20上,支撑杆/管40和下层底框10/上层底框20之间的铰接轴水平布置,支撑杆/管40可绕着其铰接轴转动,所述的支撑杆/管40旁侧还设有用于防止其转动的限位单元。使用支撑杆/管40时,将支撑杆/管扳动到竖直状态,通过限位单元对支撑杆/管进行限位,防止支撑杆/管40发生转动。无需使用时,操作工人只需要扳动支撑杆/管,使之绕着铰接轴转动,就可以折叠支撑杆/管40,节省空间,同时省去安装和拆卸工序,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斜杆32和下层底框10/上层底框20之间为可拆卸式配合,所述的竖杆31的下端铰接在下层底框10/上层底框20上,支竖杆31和下层底框10/上层底框20之间的铰接轴水平布置,竖杆31可绕着其铰接轴转动,所述的竖杆31旁侧还设有用于防止其转动的限位单元。使用转运架时,将竖杆31扳动到竖直状态,通过限位单元对支撑杆/管进行限位,防止竖杆31发生转动。无需使用时,操作工人将斜杆 32的下端拆卸,再将扳动竖杆31,使之绕着铰接轴转动,竖杆31朝向下层底框10/上层底框20的中部折叠,从而减小整个转运架的体积,节省空间,省去整个连接杆30的安装和拆卸工序,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