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络筒机纱线自动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973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络筒机纱线自动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的络筒机,尤其涉及了一种络筒机纱线自动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络筒是将管纱重新卷绕成各种形式筒子纱的工艺过程,络筒机在纺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已是棉纺厂普遍使用的络纱工艺设备,它在提高成纱质量、生产效率和节约用工上均具有显著的优势。络筒机在络筒过程中,纱线张力的大小程度直接影响纱线卷绕的均匀性,而且影响着后道工序的进行和织物的质量,因此络筒过程中纱线的自动补偿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络筒过程中,筒纱的密度与纱线的紧实或者松弛的程度密切相关,尤其是纱线被卷绕成圆台形的筒纱,需要在卷绕过程中密切关注筒纱的张力并即时予以调节,不然很容易发生因纱线太过紧实而断裂及其因纱线太过松弛而导致纱线松垮的现象,严重影响络筒机的络筒质量。现有技术中,络筒机纱线自动补偿装置的结构复杂,纱线在线槽中的行程较长,虽有效的控制了张力波动的问题,但是在络筒效率上仍存在进步的空间,而且纱线在调节张力时,难免因纱线的直来直往而导致纱线脱落的现象。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络筒机纱线自动补偿装置,结构简单,增设导纱限位件引导纱线实施张力补偿,且在补偿张力时对纱线限位,防止纱线脱落,而且大大提高了纱线张力的可补偿范围。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络筒机纱线自动补偿装置,包括机架以及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锭位、导纱补偿装置和纱线筒,所述导纱补偿装置包括导纱限位件和张力补偿机构,所述锭位上的纱线通过校直器被引导入导纱限位件的进纱槽口,并被从导纱限位件的出纱槽口引导出,纱线在张力补偿机构的作用下卷绕在纱线筒上,其中;

导纱限位件:所述导纱限位件包括彼此契合的导纱板Ⅰ和导纱板Ⅱ,所述导纱板Ⅰ和导纱板Ⅱ均呈被旋转90°的U字形结构,所述导纱板Ⅰ和导纱板Ⅱ的U字开口端彼此相对,且导纱板Ⅰ的其中一臂伸入但不接触导纱板Ⅱ的凹槽面形成进纱槽口,导纱板Ⅱ的其中一臂伸入但不接触导纱板Ⅰ的凹槽面形成出纱槽口;

张力补偿机构:所述张力补偿机构包括一张力圆盘,所述张力圆盘为空心圆结构,空心圆的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压片,空心圆的外侧壁上在与压片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同等数量的压力输入轴,且每个压力输入轴均通过补偿进程腔对压片输入压力,并由机架上的驱动电机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纱板Ⅰ和导纱板Ⅱ包含的凹槽面上均设置有弧形凸起,且弧形凸起与伸入相应凹槽面的导纱板Ⅰ、Ⅱ形成弧形纱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进纱槽口、弧形纱线槽及其出纱槽口依次相连呈S型结构。

进一步地,压片的数量为4个,且每个压片在相对压力输入轴的另一端口安装有压头对纱线实施紧实与松弛。

进一步地,所述补偿进程腔内设置有用于限位压力输入轴的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导纱补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纱线筒前侧的张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张力传感器、驱动电机均由PLC控制器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校直器、导纱限位件以及张力圆盘的中心均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增设导纱限位件引导纱线实施张力补偿,且导纱板Ⅰ、Ⅱ形成的纱线槽呈S形,行程曲折,便于在补偿张力时对纱线限位,防止纱线脱落,而且张力圆盘上的补偿进程腔大大提高了纱线张力的可补偿范围,筒纱质量高,不易断纱,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纱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张力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锭位,3、导纱补偿装置,4、纱线筒,5、校直器,6、纱线,31、导纱限位件,32、张力补偿机构,33、张力传感器,311、导纱板Ⅰ,312、导纱板Ⅱ,313、进纱槽口,314、出纱槽口,315、弧形凸起,316、弧形纱线槽,321、张力圆盘,322、压片,323、压力输入轴,324、补偿进程腔,325、驱动电机,326、压头,327、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的一种络筒机纱线自动补偿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在机架1上的锭位2、导纱补偿装置3和纱线筒4,导纱补偿装置3包括导纱限位件31和张力补偿机构32,锭位2上的纱线6通过校直器5被引导入导纱限位件31的进纱槽口313,并被从导纱限位件31的出纱槽口314引导出,纱线6在张力补偿机构32的作用下卷绕在纱线筒4上,其中;

导纱限位件31:如图2所示,导纱限位件31包括彼此契合的导纱板Ⅰ311和导纱板Ⅱ312,导纱板Ⅰ311和导纱板Ⅱ312均呈被旋转90°的U字形结构,导纱板Ⅰ311和导纱板Ⅱ312的U字开口端彼此相对,且导纱板Ⅰ311的其中一臂伸入但不接触导纱板Ⅱ312的凹槽面形成进纱槽口313,导纱板Ⅱ312的其中一臂伸入但不接触导纱板Ⅰ311的凹槽面形成出纱槽口314;

张力补偿机构32:张力补偿机构32包括一张力圆盘321,如图3所示,张力圆盘321为空心圆结构,空心圆的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压片322,空心圆的外侧壁上在与压片32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同等数量的压力输入轴323,且每个压力输入轴323均通过补偿进程腔324对压片322输入压力,并由机架上的驱动电机325驱动。

在本实施例中,导纱板Ⅰ311和导纱板Ⅱ312包含的凹槽面上均设置有弧形凸起315,且弧形凸起315与伸入相应凹槽面的导纱板Ⅰ311、Ⅱ312形成弧形纱线槽316,弧形纱线槽316的凸弧面光滑,便于引导纱线6,且弧形纱线槽316两端口的面积向弧形纱线槽316中部趋近的方向呈之间递减的趋势,形成两端大中间小的喇叭状,方便纱线6的出入,且纱线不卡顿。

在本实施例中,进纱槽口313、弧形纱线槽316及其出纱槽口314依次相连呈S型结构,提高纱线6行程的曲折程度,便于在补偿张力时对纱线6进行限位,防止纱线6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压片322的数量为4个,且每个压片322在相对压力输入轴323的另一端口安装有压头326对纱线6实施紧实与松弛,压头326的通体被打磨光滑并经过耐磨化学处理,大大降低压头326对纱线6的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补偿进程腔324内设置有用于限位压力输入轴323的节点327,用以防止压力输入轴323的压力过大,从而导致压头326作用过度,造成纱线6因太过紧实而断裂,最终断丝缠绕在导纱补偿装置3内,影响机体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导纱补偿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纱线筒4前侧的张力传感器33,在络筒过程中,张力传感器33密切关注筒纱的张力并即时予以调节,减少因纱线6太过紧实而断裂或者因纱线6太过松弛而导致纱线6松垮的现象,提高络筒机的络筒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张力传感器33、驱动电机325均由PLC控制器控制,张力传感器33自动感应筒纱的张力并传信于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325驱动导纱补偿装置3动作,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校直器5、导纱限位件31以及张力圆盘321的中心均处于同一竖直线上,避免因纱线6过度缠绕而导致行程缓慢,提高络筒速度及其筒纱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增设导纱限位件引导纱线实施张力补偿并限位,防止纱线脱落,而且张力圆盘上的补偿进程腔大大提高了纱线张力的可补偿范围,筒纱质量高,不易断纱,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