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包机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0184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包机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包机传动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造纸行业中,废纸作为二次纤维,对它的开发和利用正受到世界各国造纸业的广泛关注,鉴于我国木材资源的匮乏,出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考虑,国内造纸企业不断采用废纸作为制浆原料,废纸浆已成为我国的主要浆种,而国内废纸的回收需经过打包压实,捆成废纸包的程序,因此,在制浆过程中,在废纸包进入制浆设备前,需先利用散包机对混合废纸的捆包进行打散和除杂的前处理。

废纸散包机工作时,废纸包在被抽掉捆绑的铁丝后由上料输送机送入散包机料斗内,在这一过程中散包机的传动结构为空心轴,散包机的马达减速器通过空心轴带动螺旋轴转动,由螺旋轴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进行散纸,打包密实的废纸包经过螺旋叶片的转动切割被快速地松散开来,逐步形成零碎的纸片,但在散包机运行过程中,由于传动装置为空心轴配套减速机直接传动,设备结构单一,造成减速机晃动幅度大,传动效果差,废纸包打散过程受到影响,使散纸效率降低,另外,容易造成电机以及减速机设备损坏,安全性能较差,设备运行不稳定,存在设备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散包机传动装置,减速机稳定运行,传动效果良好,散纸效率提升60%以上。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散包机传动装置,包括膜片联轴器和框架,膜片联轴器的一端连接有马达减速器,马达减速器内套有螺旋轴,螺旋轴前端的外周上沿轴向设置有螺旋叶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螺旋轴的数量设置为6个,相邻两个螺旋轴的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呈反向设置。

所述螺旋轴的数量设置为4个,螺旋轴分别设置在框架的内部两侧,框架的内部中心一侧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端部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轮,两个转轮之间设置有凸轮。

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分别设有若干切割构件,若干切割构件均匀设置,若干切割构件包括通孔,通孔穿过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通孔在若干切割构件上的位置不同。

所述切割构件为五角形,每个角设置为梯形切刀。

所述第一连杆上的若干切割构件在朝向第二连杆的一侧的连线在一条直线上,所在直线与第一连杆的轴线平行,第二连杆上的若干切割构件在朝向第一连杆的一侧的连线在一条直线上,所在直线与第二连杆的轴线平行。

所述凸轮包括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第三弧形部、第四弧形部、第五弧形部和第六弧形部,凸轮绕第二转轴转动,第一弧形部与第四弧形部沿第二转轴成中心对称设置,第二弧形部与第五弧形部沿第二转轴成中心对称设置,第三弧形部与第六弧形部沿第二转轴成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第四弧形部、第五弧形部分别为向外凸的弧形,第三弧形部和第六弧形部分别为向内凹的弧形。

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第三弧形部的弧度比为20:5:9。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传动部位为膜片联轴器传动,膜片联轴器作为螺旋轴传动端的一部分,带动马达减速器与螺旋轴的传动,大大减弱了马达减速器的晃动幅度,晃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马达减速机运行稳定,废纸包由散包机料斗进入散包机框架内,进而被螺旋轴工作端的螺旋叶片打散,高效快速地形成蓬松的纸片,本实用新型传动效果良好,螺旋轴转动正常稳定,从而提高了螺旋轴工作端的工作效率,加大了废纸的打散力度,散纸效率提升60%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散包机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散包机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散包机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切割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马达减速器;2-后盖;3-膜片联轴器;4-螺旋轴;5-料斗;6-框架;7-前盖;41-螺旋叶片;8-第一连杆;9-转轮;10-凸轮;11-切割构件;12-第一转轴;13-第二连杆;14-第一弧形部;15-第二弧形部;16-第三弧形部;17-第四弧形部;18-第五弧形部;19-第六弧形部;20-第二转轴;21-切刀;2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散包机传动装置,包括膜片联轴器3, 膜片联轴器3的一端连接有马达减速器1,马达减速器1包括电机和马达齿轮,马达减速器1固定支撑于基础水泥基地上,马达减速器1内套有螺旋轴4,膜片联轴器3通过机修加工轴头镶在螺旋轴4的后端传动轴内,膜片联轴器3的前端设有前盖7,膜片联轴器3的后端设有后盖2,前盖7和后盖2使膜片联轴器3成为传动轴的一部分,前盖7连接有框架6,螺旋轴4的前端固定于框架6内,螺旋轴4前端的外周上沿轴向设置有螺旋叶片41,框架6的上方设有料斗5。

该散包机在生产过程中,混合废纸在被抽掉捆绑的铁丝后进入该散包机料斗5内,然后在料斗5内经螺旋轴4的螺旋叶片41打散,在打散过程中,由于螺旋轴前段的传动端设为膜片联轴器3传动,可以补偿马达减速器和散包机螺旋轴之间的轴向、径向和角向偏移,传动效果良好,散包机的马达减速器1运行正常,没有出现机器设备大幅晃动问题,散包机的螺旋轴转动正常稳定,废纸包被快速、有效地打散开来,逐步形成蓬松的纸片,散包机整体运行高效、稳定,散纸效率显著提升,有效降低了设备隐患,从而良好的避免了危险事故的发生。

实施例2,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螺旋轴4的数量设置为6个(图中只显示了3个,另外3个分别在其正下方),相邻两个螺旋轴4的螺旋叶片41的螺旋方向呈反向设置,可使废纸包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螺旋叶片的转动切割完成打散作业,形成蓬松的纸片,增加机器吞纸量,提高散包机工作效率,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如附图4、附图5和附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螺旋轴4的数量设置为4个(图中只显示了2个,另外2个分别在其正下方),螺旋轴4分别设置在框架6的内部两侧,框架6的内部中心一侧设有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13,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13的端部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轮9,两个转轮9之间设置有凸轮10;

凸轮10包括第一弧形部14、第二弧形部15、第三弧形部16、第四弧形部17、第五弧形部18和第六弧形部19,凸轮10绕第二转轴20转动,第一弧形部14与第四弧形部17沿第二转轴20成中心对称设置,第二弧形部15与第五弧形部18沿第二转轴20成中心对称设置,第三弧形部16与第六弧形部19沿第二转轴20成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弧形部14、第二弧形部15、第四弧形部17、第五弧形部18分别为向外凸的弧形,第三弧形部16和第六弧形部19分别为向内凹的弧形,第一弧形部14、第二弧形部15、第三弧形部16的弧度比为20:5:9;

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13上分别设有若干切割构件11,若干切割构件11均匀设置,若干切割构件11包括通孔22,通孔22穿过第一连杆8或第二连杆13,通孔22在若干切割构件11上的位置不同,切割构件11为五角形,每个角设置为梯形切刀,第一连杆8上的若干切割构件11在朝向第二连杆13的一侧的连线在一条直线上,所在直线与第一连杆8的轴线平行,第二连杆13上的若干切割构件11在朝向第一连杆8的一侧的连线在一条直线上,所在直线与第二连杆13的轴线平行。

这样的设置可使废纸包在更短时间内通过螺旋叶片的转动和切割构件11的摆动完成打散作业,更快的形成蓬松的纸片,增加机器吞纸量,提高散包机工作效率,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有可能对具体尺寸,或者局部结构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