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烘干机的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244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烘干机的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茶叶在制作工序中需要对茶叶进行烘干处理,通常均是采用茶叶烘干机对茶叶进行烘干处理,直接人工将茶叶置于茶叶烘干机中,而通常情况下茶叶是堆叠在一起,不利于茶叶烘干,导致最终烘干效果不理想

基于此,研究并开发设计一种茶叶烘干机的送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对茶叶烘干的方法导致茶叶烘干不均匀,影响茶叶品质,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烘干机的送料装置,在对茶叶输送至茶叶烘干机的过程中尽量使茶叶展开,进入茶叶烘干机后对茶叶可均匀受热,解决现有茶叶直接加热烘干机中影响茶叶的烘干效果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茶叶烘干机的送料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板和第二传输板,第一传输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第二传输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第一传输板与挡板连接,第一传输板上设有利于茶叶平铺的散气孔,散气孔的孔平面积大于茶叶的最小横截面积;第一传输板的两侧均设有挡板;第二传输板的一端与第一传输板连接,另一端与漏斗的漏斗进口连接;漏斗的漏斗出口与烘干机的入口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传输板、第二传输板均为与水平面具有一定倾斜度的平面传输板,用于将茶叶输送至茶叶烘干机中进行处理。而第一传输板、第二传输板的设置可对茶叶进行平铺,散发湿气,利于进入烘干机中烘干。其中散气孔的设置,则主要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茶叶之间相互重叠。

其中,散气孔的孔平面积大于茶叶的最小横截面积,这里对散气孔的孔面积的设定,防止茶叶从散气孔的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输板的下端设有支撑块。支撑块可为加强肋。支撑块的设置主要作用是对第一传输板、第二传输板进行支撑,提供支持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输板为四边体平板,第二传输板的末端出口位于漏斗的进口边缘,便于将第二传输板中的茶叶通过漏斗输送至烘干机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输板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第二传输板的两侧设有挡板。挡板的设置是防止在第二传输板上传输的茶叶从第二传输板上滑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输板与第一传输板连接的一端的宽度大于第二传输板与漏斗进口连接端的宽度。该设置利于茶叶从第二传输板快速传输至漏斗口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传输板、第二传输板,对茶叶进行传输,利于茶叶的展开同时,可增加茶叶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堆叠在一起,影响茶叶的品质。

(2)本实用新型中散气孔的设置,更有利于茶叶的展开,减少相互之间湿气的堆叠,影响进入烘干机内的烘干效果。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支撑块可对第一传输板起到支撑作用,利于整个送料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第一传输板,2-挡板,3-散气孔,4-第二传输板,5-漏斗,6-烘干机,7-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茶叶烘干机的送料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板1和第二传输板4,第一传输板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第二传输板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第一传输板1与挡板2连接,第一传输板1上设有利于茶叶平铺的散气孔3,散气孔3的孔平面积大于茶叶的最小横截面积;第一传输板1的两侧均设有挡板2;第二传输板4的一端与第一传输板1连接,另一端与漏斗5的漏斗进口连接;漏斗5的漏斗出口与烘干机6的入口连接。

优选,所述第一传输板1的下端设有支撑块7,所述支撑块7为加强肋。

优选,所述第二传输板4为四边体平板,第二传输板4的末端出口位于漏斗5的进口边缘。

优选,所述第二传输板4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第二传输板4的两侧设有挡板。

优选,所述第二传输板4与第一传输板1连接的一端的宽度大于第二传输板4与漏斗5进口连接端的宽度。

本实施例1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传输板、第二传输板,对茶叶进行传输,利于茶叶的展开同时,可增加茶叶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堆叠在一起,影响茶叶的品质。

(2)本实用新型中散气孔的设置,更有利于茶叶的展开,减少相互之间湿气的堆叠,影响进入烘干机内的烘干效果。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支撑块可对第一传输板起到支撑作用,利于整个送料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