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巷道式双立柱堆垛起重机中升降承载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7531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巷道式双立柱堆垛起重机中升降承载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仓库堆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巷道式双立柱堆垛起重机中升降承载台。



背景技术:

货物在运进仓库后,需要在货架上进行堆垛,这时就需要使用仓库内专用的堆垛设备。现有的仓库堆垛设备一般包括行走机构以及设置在行走机构上的用于将货物在货架上进行堆垛操作的机构。随着仓库堆垛技术的发展,仓库占地面积越来越小,堆垛设备也需要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在狭小空间内对货物进行堆垛。而在狭小空间内操作堆垛设备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就是相关机构会与货架发生碰撞,造成货架或设备的损伤,同时会带来安全隐患。而且,目前的堆垛设备,其行走机构的噪音较大,该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并且,行走机构上的车轮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其上会粘附一定的异物,导致车轮运行不顺畅,给整个堆垛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隐患。此外,由于现代化的仓库的货架一般较高,这就需要使用升降机构,而现有的堆垛机上的升降机构没有配备安全防护措施,一旦出现机械故障,后果不堪设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操控安全、能够上下升降以及前后移动自由切换的巷道式双立柱堆垛起重机,以及能够驱动载货台及其上双伸货叉进行上升及下降的一种应用于巷道式双立柱堆垛起重机中升降承载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巷道式双立柱堆垛起重机,包括升降承载台、用于牵引升降承载台上下升降驱动装置和前后平移牵引设备,所述升降承载台包括两个升降台和载货台,在载货台上安装有用于卸载物料的双伸货叉,两个升降台为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该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并排设置在载货台的两端部位上,该两个升降台是采用相同结构;其中:双伸货叉是采用现有专利(比如专利号201120185642.5,专利名称为双伸货叉;以及专利号:201220448251.2,专利名称为双伸货叉中叉的传动机构)中公开的双伸货叉。

所述用于牵引升降承载台上下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卷扬机、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一立柱顶端和第二立柱顶端上的上横梁体,在卷扬机上设有同轴连接的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在第一卷筒上缠绕有第一牵引绳索,在第二卷筒上缠绕有第二牵引绳索,电机驱动卷扬机上第一卷筒、第二卷筒进行正向或者反向自转,从而实现对缠绕在各自卷筒上的第一牵引绳索、第二牵引绳索收起或者释放;

在上横梁体一侧安装有第一牵引绳索滑轮、第二牵引绳索滑轮和第三牵引绳索滑轮,其另一侧安装有第四牵引绳索滑轮、第五牵引绳索滑轮、第六牵引绳索滑轮,其中:

第一牵引绳索滑轮的滑轮中心轴延伸方向与第四牵引绳索滑轮的滑轮中心轴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牵引绳索滑轮的滑轮中心轴延伸方向与第五牵引绳索滑轮的滑轮中心轴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牵引绳索滑轮和第二牵引绳索滑轮分别位于第一立柱左右两侧,以及第四牵引绳索滑轮和第五牵引绳索滑轮分别位于第一立柱左右两侧;

第三牵引绳索滑轮的右侧边沿最外侧切面与第六牵引绳索滑轮的左侧边沿最外侧切面之间所形成的平面垂直于上横梁体;

第一牵引绳索沿着第一立柱右侧向上绕过第一牵引绳索滑轮和第二牵引绳索滑轮,并沿着第二牵引绳索滑轮左侧边沿向下延伸并朝向第一升降台,接着该第一牵引绳索绕过位于第一升降台上的第一中心滑轮后沿着第一立柱左侧向上延伸并朝向第五牵引绳索滑轮左侧边沿并向上绕过第五牵引绳索滑轮后,第一牵引绳索沿着第五牵引绳索滑轮右侧边沿向下延伸并与固定安装在第一立柱上的第一绳索扣锁紧固定;

第二牵引绳索沿着第一立柱右侧向上绕过第四牵引绳索滑轮和第六牵引绳索滑轮,并沿着第六牵引绳索滑轮左侧边沿向下延伸并朝向第二升降台,接着该第二牵引绳索绕过位于第二升降台上的第二中心滑轮后沿着第二立柱右侧向上延伸并朝向第三牵引绳索滑轮右侧边沿并向上绕过第三牵引绳索滑轮后,第二牵引绳索沿着第三牵引绳索滑轮左侧边沿向下延伸并与固定安装在第二立柱上的第二绳索扣锁紧固定;

在电机驱动卷扬机及其设有的第一卷筒、第二卷筒进行正向自转时,即此时第一卷筒逐渐收起第一牵引绳索、第二卷筒逐渐收起第二牵引绳索,这样在第一牵引绳索和第二牵引绳索同时收起作用下,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分别同时沿着第一立柱上的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第二立柱上的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被向上抬升;

在电机驱动卷扬机及其设有的第一卷筒、第二卷筒进行反向自转时,即此时第一卷筒逐渐释放第一牵引绳索、第二卷筒逐渐释放第二牵引绳索,这样在第一牵引绳索和第二牵引绳索同时释放作用下,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分别同时沿着第一立柱上的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第二立柱上的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向下降落;

所述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采用相同结构,每个升降台(即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均包括中心滑轮、滑轮支撑架、升降支架、牵引绳索支架、第一上导向轮装置、第一下导向轮装置、第一垂直框梁、第二垂直框梁,其中:

所述第一垂直框梁和第二垂直框梁固定安装在升降支架的两端部位,第一垂直框梁与第二垂直框梁相互平行,中心滑轮安装在升降支架内侧壁面上,在升降支架外侧壁面靠顶端部位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能够与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一上导向轮装置、其靠底端部位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能够与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一下导向轮装置;

所述前后平移牵引设备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立柱顶端和第二立柱顶端上的上平移随动装置、上牵引导轨、固定安装在第一立柱底端和第二立柱底端上的下平移主动牵引装置、下牵引导轨,其中:

上牵引导轨与下牵引导轨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上平移随动装置与上牵引导轨之间滑动配合连接,下平移主动牵引装置与下牵引导轨之间滑动配合连接;在下平移主动牵引装置以及上平移随动装置牵引驱动作用下,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升降承载台沿着上牵引导轨、下牵引导轨进行平稳地进行前后移动,以准确地达到预设位置。

所述上平移随动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夹持轮和两个第二夹持轮,两个第一夹持轮、两个第二夹持轮分别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夹持轮、两个第二夹持轮分别贴合在上牵引导轨的两侧面上,实现两个第一夹持轮对上牵引导轨的夹持固定并相互之间滑动配合连接、两个第二夹持轮对上牵引导轨的夹持固定并相互之间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下平移主动牵引装置包括主动走轮电机、主动走轮、四个前随动夹轮、从动走轮、四个后随动加轮以及固定安装在第一立柱底端和第二立柱底端上的下横梁体,其中:

所述主动走轮、从动走轮分别设置在下横梁体底面的靠前、靠后两端部位上,主动走轮电机用于驱动主动走轮进行正向或反向旋转;四个前随动夹轮、四个后随动加轮分别两两相对设置,四个前随动夹轮、四个后随动加轮也分别设置在下横梁体底面的靠前、靠后两端部位上;

所述下牵引导轨为工字型槽钢导轨,主动走轮和从动走轮分别与该工字型槽钢导轨的顶面贴合并滑动配合连接;

位于下横梁体底面上的四个前随动夹轮、四个后随动加轮分别与该工字型槽钢导轨的对应两个槽沟面贴合,实现对该工字型槽钢导轨的夹持固定并相互之间滑动配合连接。这样使得四个前随动夹轮与四个后随动加轮之间形成稳定地八点滑动支撑矩形状框架;以保证下横梁体以及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前后平移方向与工字型槽钢导轨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性。

作为优选:第一上导向轮装置和第一下导向轮装置位于上下同一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上导向轮装置包括内导向轮ⅰ、第一侧导向轮ⅰ和第二侧导向轮ⅰ,所述第一下导向轮装置包括内导向轮ⅱ、第一侧导向轮ⅱ和第二侧导向轮ⅱ,其中:

第一侧导向轮ⅰ的自转方向、第二侧导向轮ⅰ的自转方向以及牵引绳索驱动中心滑轮的自转方向均保持一致;内导向轮ⅰ的自转方向与第一侧导向轮ⅰ的自转方向相互垂直;

第一侧导向轮ⅰ、第二侧导向轮ⅰ分别与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左右两侧面滑动配合;

第一侧导向轮ⅱ的自转方向、第二侧导向轮ⅱ的自转方向以及牵引绳索驱动中心滑轮的自转方向均保持一致;内导向轮ⅱ的自转方向与第一侧导向轮ⅱ的自转方向相互垂直;

第一侧导向轮ⅱ、第二侧导向轮ⅱ分别与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左右两侧面滑动配合;

内导向轮ⅰ和内导向轮ⅱ分别与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凸出面滑动配合;该结构的设计,以保证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与第一上导向轮装置、第一下导向轮装置之间平稳地滑行运动,使得升降台能够沿着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平稳地上下升降滑行运动。

作为优选:滑轮中心轴贯穿通过中心滑轮上的中心套孔,滑轮中心轴与中心滑轮滑动连接,滑轮中心轴一端与升降支架内侧壁面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滑轮支撑架固定连接;位于升降支架内侧的滑轮支撑架遮罩住一大半的中心滑轮。

作为优选:在升降支架内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牵引绳索支架,牵引绳索支架与中心滑轮底端之间形成能够容纳牵引绳索的空间。采用该结构的设计,牵引绳索支架能够让绕在中心滑轮上的牵引绳索在释放或者松弛时,避免由于牵引绳索的自身重力下垂而脱离开中心滑轮边沿上的嵌槽。

作为优选:在升降支架外侧壁面上还固定安装有用于锁紧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的升降锁紧安全钳,该升降锁紧安全钳位于第一上导向轮装置与第一下导向轮装置之间;

该升降锁紧安全钳包括伸缩式拉杆、第一拉杆接头、第二拉杆接头、拨杆、l型推片、活动夹杆、限位架、支架体、用于嵌置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的槽沟、上导向板、导向杆、弹簧、调节拉杆和下导向板;

所述伸缩式拉杆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升降支架外侧壁面上的第一拉杆接头铰接,伸缩式拉杆另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导向杆上的第二拉杆接头铰接;

所述导向杆向上贯穿通过上导向板的通孔、向下贯穿通过下导向板的通孔,且导向杆分别与固定安装在第二垂直框梁上的上导向板、下导向板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第二拉杆接头通过弹簧与调节拉杆连接,调节拉杆向下贯穿通过下导向板的另一通孔,该调节拉杆与导向杆之间相互平行排列;在牵引调节拉杆向下移动过程中,导向杆随同调节拉杆沿着上导向板的通孔、下导向板的通孔向下移动;由于第一拉杆接头与导向杆的间距始终保持一定,在第二拉杆接头随同导向杆向下移动时,将会拉长伸缩式拉杆,即使伸缩式拉杆的有效长度变大;

在伸缩式拉杆靠中间部位外侧上固定安装有拨杆,所述l型推片是由横向推片和纵向推片一体连接而成的,其中:横向推片与纵向推片之间呈垂直状,横向推片与伸缩式拉杆的左右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所述拨杆向下贯穿通过横向推片上的通孔,纵向推片与活动夹杆顶端活动连接;活动夹杆向下延伸并嵌置在支架体上的用于嵌置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的槽沟内;在活动夹杆上设置有用于锁紧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的限位架;在牵引伸缩式拉杆拉伸拉长过程中,位于伸缩式拉杆靠中间部位外侧上的拨杆逐渐向右移动,即拨杆推动l型推片向右移动,具体地:横向推片和纵向推片一起沿着平行于伸缩式拉杆的延伸方向向右移动;这样l型推片带动与l型推片活动连接的活动夹杆顶端一起向右移动,该活动夹杆以其靠近槽沟顶端槽口边沿为杠杆作用的支点,以纵向推片与活动夹杆顶端之间的活动连接位置为施力作用点,从而实现活动夹杆的靠底端部位以及限位架挤压并锁紧位于槽沟内的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

作为优选:在限位架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用于夹持锁紧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的钳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巷道式双立柱堆垛起重机能够上下升降以及前后移动自由切换,在将下牵引导轨铺设在预定仓库地面上并与仓库货架保持平行,使得该巷道式双立柱堆垛起重机能够适合在狭窄空间内使用,且可避免双伸货叉机构与货架相撞;同时在升降台上设置有升降锁紧安全钳,一方面可以起到断绳保护功能,防止双伸货叉机构因钢丝牵引绳索断裂而坠落;另一方面也可以随时对升降台以及载货台上升以及下降的高度的操控。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发明中一种巷道式双立柱堆垛起重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上牵引导轨、上平移随动装置与用于牵引升降台上下升降驱动装置之间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5为本发明中上平移随动装置与用于牵引升降台上下升降驱动装置之间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8为本发明中下平移主动牵引装置与下牵引导轨之间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工字型槽钢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11为本发明中升降承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2~13为本发明中升降承载台中第一上导向轮装置、第一下导向轮装置、中心滑轮在升降支架上的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15为本发明中升降锁紧安全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伸缩式拉杆110,第一拉杆接头111,拨杆112,l型推片113,活动夹杆114,限位架115,支架体116,槽沟117;

上导向板121,导向杆120,弹簧122,调节拉杆123,下导向板124;

升降台2,中心滑轮21,滑轮支撑架22,滑轮中心轴221,升降支架23,牵引绳索支架231,第一上导向轮装置24,内导向轮ⅰ241,第一侧导向轮ⅰ242,第二侧导向轮ⅰ243,第一下导向轮装置25,内导向轮ⅱ251,第一侧导向轮ⅱ252,第二侧导向轮ⅱ253,第一垂直框梁26,第二垂直框梁27;

上横梁体30,第一牵引绳索滑轮31,第二牵引绳索滑轮32,第三牵引绳索滑轮33,第四牵引绳索滑轮34,第五牵引绳索滑轮35,第六牵引绳索滑轮36,牵引绳索滑轮挡板37,第一夹持轮38,第一夹持轮座板381,第一轴承座382,第二夹持轮39,第二夹持轮座板391,第二轴承座392;

载货台4,卷扬机40,第一卷筒41,第一牵引绳索410,第二卷筒42,第二牵引绳索420,电机支架43;

第一立柱51,第二立柱52,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511,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521,第一绳索扣,第二绳索扣522;

上牵引导轨70,下平移主动牵引装置8,下横梁体80,主动走轮电机81,后随动加轮82,前随动夹轮83,主动走轮84,从动走轮85;

下牵引导轨90,工字型槽钢导轨90,顶面91,槽沟面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15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巷道式双立柱堆垛起重机的具体实施例,包括升降承载台、用于牵引升降承载台上下升降驱动装置和前后平移牵引设备。如图10~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巷道式双立柱堆垛起重机中升降承载台,所述升降承载台包括两个升降台2和载货台3,在载货台3上安装有用于卸载物料的双伸货叉,两个升降台2为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该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并排设置在载货台3的两端部位上,该两个升降台2是采用相同结构;其中:双伸货叉是采用现有专利(比如专利号201120185642.5,专利名称为双伸货叉;以及专利号:201220448251.2,专利名称为双伸货叉中叉的传动机构)中公开的双伸货叉。

如图1~2所示:所述用于牵引升降承载台上下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卷扬机40、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支架43、固定安装在第一立柱51顶端和第二立柱52顶端上的上横梁体30,在卷扬机40上设有同轴连接的第一卷筒41和第二卷筒42,在第一卷筒41上缠绕有第一牵引绳索410,在第二卷筒42上缠绕有第二牵引绳索420,电机驱动卷扬机40上第一卷筒41、第二卷筒42进行正向或者反向自转,从而实现对缠绕在各自卷筒上的第一牵引绳索410、第二牵引绳索420收起或者释放;在上横梁体30一侧安装有第一牵引绳索滑轮31、第二牵引绳索滑轮32和第三牵引绳索滑轮33,其另一侧安装有第四牵引绳索滑轮34、第五牵引绳索滑轮35、第六牵引绳索滑轮36,其中:第一牵引绳索滑轮31的滑轮中心轴延伸方向与第四牵引绳索滑轮34的滑轮中心轴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牵引绳索滑轮32的滑轮中心轴延伸方向与第五牵引绳索滑轮35的滑轮中心轴延伸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牵引绳索滑轮31和第二牵引绳索滑轮32分别位于第一立柱51左右两侧,以及第四牵引绳索滑轮34和第五牵引绳索滑轮35分别位于第一立柱51左右两侧;第三牵引绳索滑轮33的右侧边沿最外侧切面与第六牵引绳索滑轮36的左侧边沿最外侧切面之间所形成的平面垂直于上横梁体30。

如图4~6所示:第一牵引绳索410沿着第一立柱51右侧向上绕过第一牵引绳索滑轮31和第二牵引绳索滑轮32,并沿着第二牵引绳索滑轮32左侧边沿向下延伸并朝向第一升降台,接着该第一牵引绳索410绕过位于第一升降台上的第一中心滑轮后沿着第一立柱51左侧向上延伸并朝向第五牵引绳索滑轮35左侧边沿并向上绕过第五牵引绳索滑轮35后,第一牵引绳索410沿着第五牵引绳索滑轮35右侧边沿向下延伸并与固定安装在第一立柱51上的第一绳索扣锁紧固定;第二牵引绳索420沿着第一立柱51右侧向上绕过第四牵引绳索滑轮34和第六牵引绳索滑轮36,并沿着第六牵引绳索滑轮36左侧边沿向下延伸并朝向第二升降台,接着该第二牵引绳索420绕过位于第二升降台上的第二中心滑轮后沿着第二立柱51右侧向上延伸并朝向第三牵引绳索滑轮33右侧边沿并向上绕过第三牵引绳索滑轮33后,第二牵引绳索420沿着第三牵引绳索滑轮33左侧边沿向下延伸并与固定安装在第二立柱52上的第二绳索扣522锁紧固定。

如图4~6所示:在电机驱动卷扬机40及其设有的第一卷筒41、第二卷筒42进行正向自转时,即此时第一卷筒41逐渐收起第一牵引绳索410、第二卷筒42逐渐收起第二牵引绳索420,这样在第一牵引绳索410和第二牵引绳索420同时收起作用下,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分别同时沿着第一立柱51上的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511、第二立柱52上的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521被向上抬升;在电机驱动卷扬机40及其设有的第一卷筒41、第二卷筒42进行反向自转时,即此时第一卷筒41逐渐释放第一牵引绳索410、第二卷筒42逐渐释放第二牵引绳索420,这样在第一牵引绳索410和第二牵引绳索420同时释放作用下,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分别同时沿着第一立柱51上的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511、第二立柱52上的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521向下降落。

如图1和图10~11所示:所述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采用相同结构,每个升降台(即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均包括中心滑轮21、滑轮支撑架22、升降支架23、牵引绳索支架231、第一上导向轮装置24、第一下导向轮装置25、第一垂直框梁26、第二垂直框梁27,其中:

如图10~11所示:所述第一垂直框梁26和第二垂直框梁27固定安装在升降支架23的两端部位,第一垂直框梁26与第二垂直框梁27相互平行,中心滑轮21安装在升降支架23内侧壁面上,在升降支架23外侧壁面靠顶端部位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能够与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511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521滑动配合的第一上导向轮装置24、其靠底端部位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能够与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511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521滑动配合的第一下导向轮装置25。

如图3~8所示:所述前后平移牵引设备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立柱51顶端和第二立柱52顶端上的上平移随动装置、上牵引导轨70、固定安装在第一立柱51底端和第二立柱52底端上的下平移主动牵引装置8、下牵引导轨90,其中:上牵引导轨70与下牵引导轨90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上平移随动装置与上牵引导轨70之间滑动配合连接,下平移主动牵引装置8与下牵引导轨90之间滑动配合连接;在下平移主动牵引装置8以及上平移随动装置牵引驱动作用下,第一立柱51、第二立柱52以及升降承载台沿着上牵引导轨70、下牵引导轨90进行平稳地进行前后移动,以准确地达到预设位置。

如图3~5所示:所述上平移随动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夹持轮38和两个第二夹持轮39,两个第一夹持轮38、两个第二夹持轮39分别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夹持轮38、两个第二夹持轮39分别贴合在上牵引导轨70的两侧面上,实现两个第一夹持轮38对上牵引导轨70的夹持固定并相互之间滑动配合连接、两个第二夹持轮39对上牵引导轨70的夹持固定并相互之间滑动配合连接。

如图6~7所示:所述下平移主动牵引装置8包括主动走轮电机81、主动走轮84、四个前随动夹轮83、从动走轮85、四个后随动加轮82以及固定安装在第一立柱51底端和第二立柱52底端上的下横梁体80,其中:所述主动走轮84、从动走轮85分别设置在下横梁体80底面的靠前、靠后两端部位上,主动走轮电机81用于驱动主动走轮84进行正向或反向旋转;四个前随动夹轮83、四个后随动加轮82分别两两相对设置,四个前随动夹轮83、四个后随动加轮82也分别设置在下横梁体80底面的靠前、靠后两端部位上;

如图6~7和图9所示:所述下牵引导轨90为工字型槽钢导轨90,主动走轮84和从动走轮85分别与该工字型槽钢导轨90的顶面91贴合并滑动配合连接;位于下横梁体80底面上的四个前随动夹轮83、四个后随动加轮82分别与该工字型槽钢导轨90的对应两个槽沟面92贴合,实现对该工字型槽钢导轨90的夹持固定并相互之间滑动配合连接。这样使得四个前随动夹轮83与四个后随动加轮82之间形成稳定地八点滑动支撑矩形状框架;以保证下横梁体90以及第一立柱51、第二立柱52前后平移方向与工字型槽钢导轨90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性。

如图10~11所示:第一上导向轮装置24和第一下导向轮装置25位于上下同一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上导向轮装置24包括内导向轮ⅰ241、第一侧导向轮ⅰ242和第二侧导向轮ⅰ243,所述第一下导向轮装置25包括内导向轮ⅱ251、第一侧导向轮ⅱ252和第二侧导向轮ⅱ253,其中:第一侧导向轮ⅰ242的自转方向、第二侧导向轮ⅰ243的自转方向以及牵引绳索驱动中心滑轮21的自转方向均保持一致;内导向轮ⅰ241的自转方向与第一侧导向轮ⅰ242的自转方向相互垂直;

第一侧导向轮ⅰ242、第二侧导向轮ⅰ243分别与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511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521左右两侧面滑动配合;第一侧导向轮ⅱ252的自转方向、第二侧导向轮ⅱ253的自转方向以及牵引绳索驱动中心滑轮21的自转方向均保持一致;内导向轮ⅱ251的自转方向与第一侧导向轮ⅱ252的自转方向相互垂直;第一侧导向轮ⅱ252、第二侧导向轮ⅱ253分别与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511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521左右两侧面滑动配合;内导向轮ⅰ241和内导向轮ⅱ251分别与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511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521凸出面滑动配合;该结构的设计,以保证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511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521与第一上导向轮装置24、第一下导向轮装置25之间平稳地滑行运动,使得升降台2能够沿着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511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521平稳地上下升降滑行运动。

如图12~13所示:滑轮中心轴221贯穿通过中心滑轮21上的中心套孔,滑轮中心轴221与中心滑轮21滑动连接,滑轮中心轴221一端与升降支架23内侧壁面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滑轮支撑架22固定连接;位于升降支架23内侧的滑轮支撑架22遮罩住一大半的中心滑轮21。在升降支架23内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牵引绳索支架231,牵引绳索支架231与中心滑轮21底端之间形成能够容纳牵引绳索的空间。采用该结构的设计,牵引绳索支架231能够让绕在中心滑轮21上的牵引绳索在释放或者松弛时,避免由于牵引绳索的自身重力下垂而脱离开中心滑轮21边沿上的嵌槽。

如图14~15所示:在升降支架23外侧壁面上还固定安装有用于锁紧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511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521的升降锁紧安全钳1,该升降锁紧安全钳1位于第一上导向轮装置24与第一下导向轮装置25之间;该升降锁紧安全钳1包括伸缩式拉杆110、第一拉杆接头111、第二拉杆接头、拨杆112、l型推片113、活动夹杆114、限位架115、支架体116、用于嵌置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511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521的槽沟117、上导向板121、导向杆120、弹簧122、调节拉杆123和下导向板124;所述伸缩式拉杆110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升降支架23外侧壁面上的第一拉杆接头111铰接,伸缩式拉杆110另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导向杆120上的第二拉杆接头铰接;所述导向杆120向上贯穿通过上导向板121的通孔、向下贯穿通过下导向板124的通孔,且导向杆120分别与固定安装在第二垂直框梁27上的上导向板121、下导向板124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拉杆接头通过弹簧122与调节拉杆123连接,调节拉杆123向下贯穿通过下导向板124的另一通孔,该调节拉杆123与导向杆120之间相互平行排列;在牵引调节拉杆123向下移动过程中,导向杆120随同调节拉杆123沿着上导向板121的通孔、下导向板124的通孔向下移动;由于第一拉杆接头111与导向杆120的间距始终保持一定,在第二拉杆接头随同导向杆120向下移动时,将会拉长伸缩式拉杆110,即使伸缩式拉杆110的有效长度变大;在伸缩式拉杆110靠中间部位外侧上固定安装有拨杆112,所述l型推片113是由横向推片1131和纵向推片1132一体连接而成的,其中:横向推片1131与纵向推片1132之间呈垂直状,横向推片1131与伸缩式拉杆110的左右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如图14~15所示:所述拨杆112向下贯穿通过横向推片1131上的通孔,纵向推片1132与活动夹杆114顶端活动连接;活动夹杆114向下延伸并嵌置在支架体116上的用于嵌置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511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521的槽沟117内;在活动夹杆114上设置有用于锁紧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511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521的限位架115;在牵引伸缩式拉杆110拉伸拉长过程中,位于伸缩式拉杆110靠中间部位外侧上的拨杆112逐渐向右移动,即拨杆112推动l型推片113向右移动,具体地:横向推片1131和纵向推片1132一起沿着平行于伸缩式拉杆110的延伸方向向右移动;这样l型推片113带动与l型推片113活动连接的活动夹杆114顶端一起向右移动,该活动夹杆114以其靠近槽沟117顶端槽口边沿为杠杆作用的支点,以纵向推片1132与活动夹杆114顶端之间的活动连接位置为施力作用点,从而实现活动夹杆114的靠底端部位以及限位架115挤压并锁紧位于槽沟117内的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511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521。其中:在限位架115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用于夹持锁紧第一t字型槽钢导轨511或者第二t字型槽钢导轨521的钳块。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巷道式双立柱堆垛起重机能够上下升降以及前后移动自由切换,在将下牵引导轨铺设在预定仓库地面上并与仓库货架保持平行,使得该巷道式双立柱堆垛起重机能够适合在狭窄空间内使用,且可避免双伸货叉机构与货架相撞;同时在升降台上设置有升降锁紧安全钳,一方面可以起到断绳保护功能,防止双伸货叉机构因钢丝牵引绳索断裂而坠落;另一方面也可以随时对升降台以及载货台上升以及下降的高度的操控。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