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装置中工件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4215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装置中工件分离装置,属于自动化机械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其高速发展,已经在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其高效,方便等众多优点,已经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同时由于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领域的出现,自动化发展也随之不断完善及细化。而自动送料装置正是其最基础的部分,其结构也因工作环境类型的不同,也表现出不同的多样性。在庞大的工业环境推动下,各种符合实际生产的自动化机械也随之被设计推广。

现有自动化制造中,常需要将连接传送的工件进行分离,以配合下一道工序的加工时间要求,如何高效、准确的对传送管中彼此相连的工件进行分离,是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传送装置中工件分离装置。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传送装置中工件分离装置,包括:管形滑槽、固定板、挡杆、停止杆、摆动杆,所述管形滑槽竖直设置,管形滑槽侧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管形滑槽外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从上到下依次移动设置有停止杆、挡杆,所述停止杆、挡杆分别与摆动杆两端相连接;所述停止杆自由端与第一通槽位置相对应;所述挡杆自由端与第二通槽位置相对应,挡杆末端与气缸杆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槽,第二通槽之间距离大于一个工件高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杆前端设置有缺口,缺口末端与摆动杆底部相卡接,缺口前端可伸入第二通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杆上缺口可伸入管形滑槽2/3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停止杆前端设置有圆形刹块,停止杆与摆动杆上的卡槽相固定,圆形刹块可伸入第一通槽,与管形滑槽内工件侧壁相接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停止杆末端设置有回复弹簧,用于增加圆形刹块的推力。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传送装置中工件分离装置,通过管形滑槽侧壁两个上下排列的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并利用两个往复运动的挡杆、停止杆,可分别起到准确停止工件,和准确阻挡工件的功能,防止对连接排列工序分离失误的问题。本设计结构紧凑,分离准确度高,成本低,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传送装置中工件分离装置,包括:管形滑槽1、固定板2、挡杆3、停止杆4、摆动杆5,所述管形滑槽1竖直设置,管形滑槽1侧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通槽6,第二通槽7;管形滑槽1外侧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从上到下依次移动设置有停止杆4、挡杆3,所述停止杆4、挡杆3分别与摆动杆5两端相连接;所述停止杆4自由端与第一通槽6位置相对应;所述挡杆3自由端与第二通槽7位置相对应,挡杆3末端与气缸8杆相连接。

所述第一通槽6,第二通槽7之间距离大于一个工件高度,可保证挡杆刚插入管形滑槽时,不与工件侧壁相接触。

所述挡杆3前端设置有缺口,缺口末端与摆动杆底部相卡接,缺口前端可伸入第二通槽,并伸入管形滑槽2/3处,可保证挡杆顺利阻挡在工件底部,对工件进行分离。

所述停止杆4前端设置有圆形刹块9,停止杆4与摆动杆5上的卡槽相固定,圆形刹块9可伸入第一通槽6,与管形滑槽1内工件侧壁相接触。

所述停止杆4末端设置有回复弹簧10,用于增加圆形刹块的推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送装置中工件分离装置,包括:管形滑槽、固定板、挡杆、停止杆、摆动杆,所述管形滑槽竖直设置,管形滑槽侧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管形滑槽外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从上到下依次移动设置有停止杆、挡杆,所述停止杆、挡杆分别与摆动杆两端相连接;所述停止杆自由端与第一通槽位置相对应;所述挡杆自由端与第二通槽位置相对应,挡杆末端与气缸杆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传送装置中工件分离装置,结构紧凑,分离准确度高,成本低,易于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密斯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5
技术公布日:2017.1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