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体灌胶密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9140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体灌胶密封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体灌胶密封机构。



背景技术:

螺纹胶、瞬干胶,紫外线固化UV胶,RTV室温硫化硅橡胶,导热硅脂,导热硅胶,硅橡胶灌封胶,环氧树脂灌封胶等胶体需要通过灌胶包装;目前的胶体灌装密封是通过多台设备加工完成,由多台设备多道工序加工,不仅造成效率低,并且会增加生产成本。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胶体灌胶密封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胶体灌胶密封机构,来解决目前通过多台设备完成胶体灌胶和密封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体灌胶密封机构,包括机座、分割器、电机、转轴、转盘、灌胶机构、加热机构、封边机构和切边机构;所述分割器和所述电机设于所述机座内;所述转轴贯穿机座上端与所述分割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分割器运转;所述转盘设于所述转轴上端;所述转盘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定位套;所述灌胶机构、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封边机构和所述切边机构依次沿所述转盘的外侧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一顶出机构贯穿所述机座上端。

进一步,所述灌胶机构:包括供料装置、安装架、行程可调节的推动机构、缸体、活塞、控制阀和注胶嘴;所述推动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缸体与所述供料装置管道连接;所述缸体上设有与所述缸体内部相通的活塞缸;所述活塞设于所述活塞缸内;所述推动机构推动所述活塞在所述活塞缸内往复运动;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缸体的一侧;所述注胶嘴与所述控制阀管道连接。

进一步,所述供料装置包括:储料缸,设于所述储料缸内的活塞压板,和推动活塞压板在所述储料缸内往下挤压的液压缸;所述储料缸的底端与所述缸体管道连接。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可调节气缸;所述控制阀为气动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注胶嘴上端还设有与供氮气的设备连接的连接管。

进一步,所述加热机构包含:第一支架、第一气缸、加热套和加热管;所述第一支架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一气缸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端;所述第一气缸推动所述加热套沿所述第一支架上下运动;所述加热管设于所述加热套内。

进一步,所述封边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气缸、滑座、气动平行夹和夹块;所述第二支架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二气缸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气缸推动所述滑座沿所述第二支架上下运动;所述气动平行夹设于所述滑座底端;所述夹块设于所述气动平行夹上。

进一步,所述切边机构包括第三支架、导柱、定模、动模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支架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导柱数量为两件;两件所述导柱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所述;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均套于所述导柱上;所述第三气缸推动所述动模沿所述导柱滑动;所述定模上还设有编码模。

进一步,所述顶出机构为气动顶出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胶体灌胶密封机构,包括机座、分割器、电机、转轴、转盘、灌胶机构、加热机构、封边机构和切边机构;所述分割器和所述电机设于所述机座内;所述转轴贯穿机座上端与所述分割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分割器运转;所述转盘设于所述转轴上端;所述转盘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定位套;所述灌胶机构、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封边机构和所述切边机构依次沿所述转盘的外侧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一顶出机构贯穿所述机座上端。首先将待灌胶的塑料包装管逐一放入到定位套内;通过电机带动分割器运转,由分割器带动转盘分度旋转,从而将包装管逐一输送到灌胶机构底端完成灌胶,输送到加热机构底端,给塑料包装管的口部加热,输送到封边机构底端完成封装,输送到切边机构底端则完成修边,再由顶出机构将罐有胶体的管支顶出;因此通过一台设备实现了自动灌胶、封装和切边加工,不仅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胶体灌胶密封机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胶体灌胶密封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胶体灌胶密封机构所述灌胶机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胶体灌胶密封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胶体灌胶密封机构所述封边机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胶体灌胶密封机构所述切边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2示,一种胶体灌胶密封机构,包括机座1、分割器2、电机3、转轴4、转盘5、灌胶机构6、加热机构7、封边机构8和切边机构9;所述分割器 2和所述电机3设于所述机座1内;所述转轴4贯穿机座1上端与所述分割器2 连接;所述电机3驱动所述分割器2运转;所述转盘4设于所述转轴4上端;所述转盘5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定位套10;所述灌胶机构6、所述加热机构7、所述封边机构8和所述切边机构9依次沿所述转盘5的外侧设置在所述机座1上;一顶出机构11贯穿所述机座1上端。首先将待灌胶的塑料包装管逐一放入到定位套10内;通过电机3带动分割器2运转,由分割器2带动转盘5分度旋转,从而将包装管逐一输送到灌胶机构6底端完成灌胶,输送到加热机构7底端,给塑料包装管的口部加热,输送到封边机构8底端完成封装,输送到切边机构9 底端则完成修边,再由顶出机构11将罐有胶体的管支顶出;因此通过一台设备实现了自动灌胶、封装和切边加工,不仅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如图3所示,所述灌胶机构6:包括供料装置60、安装架61、行程可调节的推动机构62、缸体63、活塞64、控制阀65和注胶嘴66;所述推动机构62 设于所述安装架61上;所述缸体63与所述供料装置60管道连接;所述缸体63 上设有与所述缸体63内部相通的活塞缸67;所述活塞64设于所述活塞缸67内;所述推动机构62推动所述活塞64在所述活塞缸67内往复运动;所述控制阀65 设于所述缸体63的一侧;所述注胶嘴66与所述控制阀65管道连接。因此,通过供料装置60将胶套输送到缸体63内,由推动机构62推动活塞64往下运动,同时控制阀65打开,因此可将缸体63内的胶体通过注胶嘴66压入到包装的管内。

进一步,所述供料装置60包括:储料缸601,设于所述储料缸601内的活塞压板602,和推动活塞压板602在所述储料缸601内往下挤压的液压缸603;所述储料缸601的底端与所述缸体63管道连接。因此,通过将胶体装入到储料缸601内,通过液压缸603推动活塞压板602,从而可将胶体排出。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62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61上的可调节气缸;所述控制阀65为气动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注胶嘴66上端还设有与供氮气的设备连接的连接管68。因此,还可向包装管内注入氮气对胶体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4所示,所述加热机构7包含:第一支架70、第一气缸71、加热套72 和加热管73;所述第一支架70设于所述机座1上;所述第一气缸71设于所述第一支架70上端;所述第一气缸71推动所述加热套72沿所述第一支架70上下运动;所述加热管73设于所述加热套72内。通过加热管72给加热套72加热;通过第一气缸71推动加热套72套在灌胶管的上端,达到给胶管加热。

如图5所示,所述封边机构8包括:第二支架80、第二气缸81、滑座82、气动平行夹83和夹块84;所述第二支架80设于所述机座1上,所述第二气缸 81设于所述第二支架80上;所述第二气缸81推动所述滑座82沿所述第二支架 80上下运动;所述气动平行夹83设于所述滑座82底端;所述夹块84设于所述气动平行夹83上。由第二气缸81推动滑座82往下运动,再由气动平行夹83 带动夹块84夹合,达到将胶管的上端夹合密封。

如图6所示,所述切边机构9包括第三支架90、导柱91、定模92、动模 93和第三气缸94;所述第三支架90设于所述机座1上,所述导柱91数量为两件;两件所述导柱91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90所述;所述定模92和所述动模93均套于所述导柱91上;所述第三气缸94推动所述动模93沿所述导柱91 滑动;所述定模上还设有编码模。通过第三气缸94带动动模93与定模92合模,实现切边;并由编码模给胶管端部打码。

进一步,所述顶出机构11为气动顶出机构。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