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式纱管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369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式纱管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转式纱管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机械就是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为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生产化学纤维的机械虽然包括多种化工机械,现被认为是纺织机械的延伸,属广义的纺织机械。把棉、麻、丝、毛等不同的纤维加工成纺织品所需要的工序不尽相同,有的完全不同,所以需要的机器也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纺织机械通常按生产过程分类,计有:纺纱设备、织造设备、印染设备、整理设备、化学纤维抽丝设备、缫丝设备和无纺织布设备。纺纱设备又分为加工短纤维和加工长纤维两类。棉和棉型化纤属短纤维类,毛、麻、绢及其混纺化纤属长纤维类。纱管是纺织中常用的零件,纱管是用来缠绕纱线用的,纱管分为:粗纱管、细纱管、筒子纱管、纬纱管等等,各用于不同工序中。纱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纱管上料至纱管盘中,目前常见的纱管都是依靠人工实现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目前常见的料道都是竖直设置的,纱管水平叠放在料道内,要将纱管放入纱管盘需要将纱管翻转90°,目前没有这样的设备来实现纱管的自动上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式纱管上料装置,能实现纱管的90°翻转,并将纱管上料至纱管盘中,结构合理,可靠性好,大大提高了纱管上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回转式纱管上料装置,它包括机架、支承座、回转支座、摆动电机、滚针支承轴承、缸体、活塞、活塞杆、锁紧螺母、回转端盖、端盖螺钉、O形密封圈、防尘密封圈、气阀、缸盖、缸盖密封圈、滑块、上连杆、下连杆、上摆臂、下摆臂、上摆臂销轴、下摆臂销轴、摆臂支承座、上夹爪、下夹爪、料道、送料气缸、气缸支座、推板、纱管托架、纱管盘、盘支承座、下支承板、转盘电机,所述支承座固定在机架的左侧,所述回转支座可转动设置在支承座上,所述回转支座和支承座之间设置有滚针支承轴承,所述摆动电机和回转支座同轴连接,所述摆动电机安装在支承座上,所述回转支座的内侧设置有支承斜面,所述缸体上设置有安装斜面,所述缸体安装在回转支座上,并且回转支座的支承斜面和缸体的安装斜面贴合,所述缸体的左端设置有挡环,所述O形密封圈设置在缸体和回转支座之间,并且O形密封圈和挡环贴合,所述回转端盖通过端盖螺钉安装在回转支座的右侧,所述回转端盖和缸体之间设置有防尘密封圈,所述回转支座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外端连接气阀,所述缸体内设置有活塞滑槽,所述缸体上还设置有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内端和第二进气孔的外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气孔的内端通向活塞滑槽的左侧,所述活塞可左右滑动设置在缸体的活塞滑槽上,所述缸盖螺纹连接在缸体的右侧,所述缸盖和缸体之间设置有缸盖密封圈,所述活塞杆的左端连接在活塞上,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所述活塞杆的右端穿过缸盖并连接滑块,所述缸盖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可左右滑动设置在滑槽上,所述摆臂支承座固定在缸盖的右侧,所述上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滑块上,所述上摆臂的中端通过上摆臂销轴铰接在摆臂支承座上,所述上摆臂的左端和上连杆的右端铰接,所述上夹爪固定在上摆臂的右端,所述下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滑块上,所述下摆臂的中端通过下摆臂销轴铰接在摆臂支承座上,所述下摆臂的左端和下连杆的右端铰接,所述下夹爪固定在下摆臂的右端,所述上夹爪和下夹爪对称设置,所述料道位于上夹爪和下夹爪的一侧,纱管叠放在料道内,所述纱管托架固定在机架上,并且纱管托架位于料道的正下方,所述送料气缸包括送料缸体和送料活塞杆,所述送料缸体固定在气缸支座上,所述气缸支座固定在机架上,所述送料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推板,所述盘支承座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纱管盘可转动设置在盘支承座上,所述纱管盘和转盘电机同轴连接,所述纱管盘上均布有纱管支承槽,所述下支承板固定在盘支承座上,并且下支承板位于纱管盘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电机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挡环的锐角处倒圆。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密封圈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纱管托架的上端面设置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气阀进气,高压气体从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进入活塞滑槽的左侧,活塞向右滑动,通过活塞杆带动滑块沿着滑槽向右运动,上连杆带动上摆臂顺时针摆动,下连杆带动下摆臂逆时针摆动,同时送料气缸的送料活塞杆通过推板将来自料道的纱管向上夹爪和下夹爪之间推送,上夹爪和下夹爪将纱管夹紧。摆动电机带动回转支座转动90°,将纱管由水平状态下转为竖直状态,然后上夹爪和下夹爪松开,纱管落入纱管盘的纱管支承槽内,下端和下支承板贴合。接着,摆动电机反向转动,并且转盘电机带动纱管盘转动一个角度,准备下一个循环。回转支座和支承座之间设置有滚针支承轴承,有利于回转支座往复转动,提高了纱管的回转平稳性。O形密封圈设置在缸体和回转支座之间,并且O形密封圈和挡环贴合,挡环有效实现对O形密封圈的限位,提高了密封效果,挡环的锐角处倒圆,有效避免对O形密封圈的损伤。回转端盖和缸体之间设置有防尘密封圈,防尘密封圈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效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缸盖和缸体之间设置有缸盖密封圈,有效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缸体内,保证了活塞平稳运动。转盘电机为伺服电机,运转速度可控,位置精度非常准确。本实用新型能实现纱管的90°翻转,并将纱管上料至纱管盘中,结构合理,可靠性好,大大提高了纱管上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放大图B。

图中:1.机架,2.支承座,3.回转支座,4.摆动电机,5.滚针支承轴承,6.缸体,7.活塞,8.活塞杆,9.锁紧螺母,10.回转端盖,11.端盖螺钉,12.O形密封圈,13.防尘密封圈,14.气阀,15.缸盖,16.缸盖密封圈,17.滑块,18.上连杆,19.下连杆,20.上摆臂,21.下摆臂,22.上摆臂销轴,23.下摆臂销轴,24.摆臂支承座,25.上夹爪,26.下夹爪,27.料道,28.送料气缸,29.气缸支座,30.推板,31.纱管托架,32.纱管盘,33.盘支承座,34.下支承板,35.转盘电机,36.支承斜面,37.安装斜面,38.挡环,39.第一进气孔,40.活塞滑槽,41.第二进气孔,42.滑槽,43.送料缸体,44.送料活塞杆,45.纱管支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回转式纱管上料装置,它包括机架1、支承座2、回转支座3、摆动电机4、滚针支承轴承5、缸体6、活塞7、活塞杆8、锁紧螺母9、回转端盖10、端盖螺钉11、O形密封圈12、防尘密封圈13、气阀14、缸盖15、缸盖密封圈16、滑块17、上连杆18、下连杆19、上摆臂20、下摆臂21、上摆臂销轴22、下摆臂销轴23、摆臂支承座24、上夹爪25、下夹爪26、料道27、送料气缸28、气缸支座29、推板30、纱管托架31、纱管盘32、盘支承座33、下支承板34、转盘电机35,所述支承座2固定在机架1的左侧,所述回转支座3可转动设置在支承座2上,所述回转支座3和支承座2之间设置有滚针支承轴承5,有利于回转支座3往复转动,提高了纱管的回转平稳性。所述摆动电机4和回转支座3同轴连接,所述摆动电机4安装在支承座2上,所述回转支座3的内侧设置有支承斜面36,所述缸体6上设置有安装斜面37,所述缸体6安装在回转支座3上,并且回转支座3的支承斜面36和缸体6的安装斜面37贴合,所述缸体6的左端设置有挡环38,所述O形密封圈12设置在缸体6和回转支座3之间,并且O形密封圈12和挡环38贴合,挡环38有效实现对O形密封圈12的限位,提高了密封效果,所述挡环38的锐角处倒圆,有效避免对O形密封圈12的损伤。所述回转端盖10通过端盖螺钉11安装在回转支座3的右侧,所述回转端盖10和缸体6之间设置有防尘密封圈13,防尘密封圈13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效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所述回转支座3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孔39,所述第一进气孔39的外端连接气阀14,所述缸体6内设置有活塞滑槽40,所述缸体6上还设置有第二进气孔41,所述第一进气孔39的内端和第二进气孔41的外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气孔41的内端通向活塞滑槽40的左侧,所述活塞7可左右滑动设置在缸体6的活塞滑槽40上,所述缸盖15螺纹连接在缸体6的右侧,所述缸盖15和缸体6之间设置有缸盖密封圈16,有效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缸体6内,保证了活塞7平稳运动。所述活塞杆8的左端连接在活塞7上,并通过锁紧螺母9锁紧,所述活塞杆8的右端穿过缸盖15并连接滑块17,所述缸盖15上设置有滑槽42,所述滑块17可左右滑动设置在滑槽42上,所述摆臂支承座24固定在缸盖15的右侧,所述上连杆18的一端铰接在滑块17上,所述上摆臂20的中端通过上摆臂销轴22铰接在摆臂支承座24上,所述上摆臂20的左端和上连杆18的右端铰接,所述上夹爪25固定在上摆臂20的右端,所述下连杆19的一端铰接在滑块17上,所述下摆臂21的中端通过下摆臂销轴23铰接在摆臂支承座24上,所述下摆臂21的左端和下连杆19的右端铰接,所述下夹爪26固定在下摆臂21的右端,所述上夹爪25和下夹爪26对称设置,所述料道27位于上夹爪25和下夹爪26的一侧,纱管叠放在料道27内,所述纱管托架31固定在机架1上,并且纱管托架31位于料道27的正下方,所述纱管托架31的上端面设置为弧形,撑托效果好,保证了纱管平稳上料。所述送料气缸28包括送料缸体43和送料活塞杆44,所述送料缸体43固定在气缸支座29上,所述气缸支座29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送料活塞杆44的一端设置有推板30,所述盘支承座33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纱管盘32可转动设置在盘支承座33上,所述纱管盘32和转盘电机35同轴连接,所述转盘电机35为伺服电机,运转速度可控,位置精度非常准确。所述纱管盘32上均布有纱管支承槽45,所述下支承板34固定在盘支承座33上,并且下支承板34位于纱管盘32的下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式纱管上料装置使用时,气阀14进气,高压气体从第一进气孔39、第二进气孔41进入活塞滑槽40的左侧,活塞7向右滑动,通过活塞杆8带动滑块17沿着滑槽42向右运动,上连杆18带动上摆臂20顺时针摆动,下连杆19带动下摆臂21逆时针摆动,同时送料气缸28的送料活塞杆44通过推板30将来自料道27的纱管向上夹爪25和下夹爪26之间推送,上夹爪25和下夹爪26将纱管夹紧。摆动电机4带动回转支座3转动90°,将纱管由水平状态下转为竖直状态,然后上夹爪25和下夹爪26松开,纱管落入纱管盘32的纱管支承槽45内,下端和下支承板34贴合。接着,摆动电机4反向转动,并且转盘电机35带动纱管盘32转动一个角度,准备下一个循环。本实用新型能实现纱管的90°翻转,并将纱管上料至纱管盘32中,结构合理,可靠性好,大大提高了纱管上料效率。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