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分控电加热式储油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2764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油水分离分控电加热式储油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油罐,具体的说是一种油水分离分控电加热式储油罐。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油田大多数采用单井原油储油罐,由于天气原因,原油进入储

油罐后温度下降很快,由于气温的下降使得原油的粘度增大,原油出现凝结的现象,这样就给原油的输送和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某些油井产出的高粘度原油,需在井场贮罐内贮存加热后才能装车外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原有的加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烧煤烧原油方式,另一种

是采用电加热导热油加热方式。上述两种方式存在许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

一、烧煤烧原油方式是最浪费能源又普遍多用的一种加热方式,工人的劳动强度高,产生的费用大,污染环境、耗能过大、维修费用高。二、电加热导热油这种加热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原油加热方式的每百口井看井工人员浪费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高的问题,解决了烧煤烧原油产生的费用大的问题,实现了自动控制加热。但这种加热方式还是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存在没有解决污染环境、耗能过大、维修费用高的问题。

专利号为201020220522.X的储油罐远红外线辐射加热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具体表现在:①、由于从井下抽出的原油混有一定量的水,进入储油罐后会形成分层,上层是原油,下层是水,原有的结构只是将原油和水的混合物同时加热,不能随着季节的变化实现分离加热,造成把污水烧热后再把原油烫化造成电能量的浪费。②、无法实现基于原油和污水分开的加热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实现油水分离双温双控加热,同时实现储油罐的智能液位加热控制,安全可靠、加热节能效果好的油水分离分控电加热式储油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储油罐包括灌体,所述灌体由左侧温控室A和右侧储油室B两部分构成,所述右侧储油室B内中间部位设置有导流板,在右侧储油室B内导流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护套管和一个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设置在护套管的上方,所述护套管一端穿过右侧储油室B侧壁并通过侧壁固定、另一端通过支架固定,在每个护套管内设置有炉温传感器和加热器,所述右侧储油室B内上方还设置有油温传感器;所述左侧温控室A内设置有智能温控箱,所述液位控制器、炉温传感器、油温传感器和加热器分别与智能温控箱电连接。

所述加热器采用电阻丝式或加热管式两种形式。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原油和污水分离加热的结构形式,实现了对灌体内原油和污水隔离加热,通过导流板把油档在一边,水通过导流板下面流到另一边,从而实现油水分开的作用,再进行加热。

2、本实用新型油罐内设置的液位控制器是控制油罐液位的高度的,当液位到达护套管开始加热,当液位低下时加热器将自动切断电源,防止油罐没有原油和污水造成加热器干烧的问题,从而实现液位控制。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实现油水分离双温双控加热,同时实现储油罐的智能液位控制,安全可靠、加热节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 1是油水分离分控电加热式储油罐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控制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1所示:该储油罐包括灌体1,所述灌体1由左侧温控室A和右侧储油室B两部分构成,所述右侧储油室B内中间部位设置有导流板2,在右侧储油室B内导流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护套管3和一个液位控制器5,所述液位控制器5设置在护套管3的上方,所述护套管3一端穿过右侧储油室B侧壁并通过侧壁固定、另一端通过支架4固定,在每个护套管3内设置有炉温传感器6和加热器8,所述右侧储油室B内上方还设置有油温传感器7;所述左侧温控室A内设置有智能温控箱9,所述液位控制器5、炉温传感器6、油温传感器7和加热器8分别与智能温控箱9电连接。

所述加热器8采用电阻丝式或加热管式两种形式。

附图 1 中 :a 是加热管电缆、b 是炉温传感器引线、c 是油温传感器引线、d是液位控制器引线。

附图 2中:所述智能温控箱9包括由油温控制器和炉温控制器构成,所述油温控制器和炉温控制器采用现有技术结构。

工作时,原油进入储油罐右侧储油室B中通过导流板2把原油档住,水通过导流板2下面流到另一边(左边),当液位达到护套管3的高度时,加热器8将自动加热,再将热量传到给储油罐中右侧储油室B内的原油和污水,当液位低下来时,加热器8将自动切断电源,防止储油罐中右侧储油室B内没液造成加热器8干烧的问题,从而实现智能控制液位。

设置在护套管3内部的炉温传感器6和油温传感器7实时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智能温控箱9,根据预置在智能温控箱9内油温表、炉温表分别设定的温度值,智能温控器9调整加热器8加热值的大小。从而实现智能温度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用于卧罐,立罐,方罐,油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