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外圈锻造淬火工艺专用机械化自动化码放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9548发布日期:2018-06-12 22:0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外圈锻造淬火工艺专用机械化自动化码放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维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承外圈锻造淬火工艺专用机械化自动化码放机器人。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目前轴承广泛运用在汽车、建筑、机械与医疗等各大领域,轴承在工作中人们带来的极大的便利,轴承在生产的过程中要经过锻造、淬火打磨等工艺,在制作轴承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数次高温加工处理,轴承外圈是轴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轴承外圈在加工过程中的工艺要求尤为重要,但是轴承外圈经过高温处理后凌乱的摆放在现有的容器内,需要人工码放经过降温处理后的轴承外圈,人工码放轴承外圈时会因为轴承外圈的温度没有达到要求而烫伤,凌乱摆放在现有容器内的轴承外圈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劳动强度大、耗费时间长与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外圈锻造淬火工艺专用机械化自动化码放机器人,可以解决现有轴承外圈码放过程中存在的轴承外圈经过高温处理后凌乱的摆放在现有的容器内,需要人工码放经过降温处理后的轴承外圈,人工码放轴承外圈时会因为轴承外圈的温度没有达到要求而烫伤,凌乱摆放在现有容器内的轴承外圈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劳动强度大、耗费时间长与工作效率低等难题,可以实现轴承外圈自动化码放的功能,无需人工操作,且具有劳动强度小、降温耗时短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外圈锻造淬火工艺专用机械化自动化码放机器人,包括底板,底板上安装有定位机构,底板上安装有移动调节机构,移动调节机构位于定位机构的后侧,移动调节机构的下端安装有抓取机构,底板的后端安装有工作架,工作架上放置有收集箱,收集箱位于移动调节机构的后侧,定位机构、移动调节机构与抓取机构相互配合使用完成轴承外圈自动化码放的工艺;

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架侧壁上的抓取气缸,抓取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移动架上,移动架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固定架相连,固定架上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上交错安装有两个抓取支链,抓取气缸带动安装在移动架上的固定柱进行伸缩调节,固定柱在进行伸缩调节的过程中带动两个抓取支链对轴承外圈进行自动化抓取,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所述抓取支链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柱上的链接杆,链接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安装在抓取杆上,抓取杆的前侧通过轴承安装在调节柱一上,调节柱一安装在固定架上,抓取杆的前端安装有抓取环,抓取环呈弧形结构,抓取环的内壁上安装有抓取块,抓取块由柔性材质组成,固定柱运动时带动链接杆同步运动,链接杆通过铰链带动抓取杆进行角度调节,抓取杆通过轴承在调节柱一上进行角度旋转,抓取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抓取环同步运动,两个抓取支链同步进行运动带动由柔性材质组成的两个抓取块对轴承外圈进行抓取,柔性材质组成的两个抓取块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改变体积大小,确保两个抓取支链能够对不同规格的轴承外圈进行稳定抓取,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操作架,操作架呈倒U型结构,底板上通过电机座安装有定位电机,定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调节辊的一端相连,调节辊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挡板上,挡板安装在底板上,调节辊的截面为椭圆形结构,且调节辊位于操作架的正下方,操作架上安装有三个定位调节支链,三个定位调节支链的下端紧贴在调节辊上,定位电机带动调节辊进行转动,调节辊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三个定位调节支链在操作架运动,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调节机构包括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底板上的调节电机,调节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的一端相连,丝杠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在固定板上,丝杠的中部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下端安装有直线滑块,直线滑块安装在底板上,移动块的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转板,旋转板的上端调节气缸,调节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调节架上,调节架呈L型结构,调节架的侧壁上安装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伸缩架上,伸缩架呈L型结构,伸缩架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呈L型结构,调节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移动块运动带动旋转电机同步运动,旋转电机带动安装在,旋转板上的调节气缸运动到合适的位置,调节气缸带动安装在调节架的伸缩气缸同步进行运动,伸缩气缸带动安装在伸缩架上的固定架运动到合适的位置,自动化调节工作位置,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调节支链包括安装在操作架上的定位框,定位框为空心的圆柱形结构,定位框上沿其中轴线均匀设置有四个控制槽,定位框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调节柱二,调节柱二的下端为半球形结构,调节柱二的下端紧贴在调节辊上,调节柱二的上端设置有环形板,且环形板的直径与定位框外壁之间的直径相等,调节柱二的外壁上通过铰链沿其中轴线均匀设置有四个控制架,每个控制架均通过销轴安装在一个控制槽内,定位框的外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复位弹簧,两个复位弹簧安装在支撑板上,支撑板紧贴在控制架上,根据轴承外圈的规格,调节辊进行旋转调节,调节辊在旋转调节的过程中与调节柱二的接触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带动调节柱二在操作架上进行上下调节运动,调节柱二运动时通过铰链带动四个控制架在四个控制槽内进行角度调节,四个控制架在复位弹簧的辅助下带动四个支撑板调节到合适位置,确保四个支撑板能够对指定规格的轴承外圈进行限位,从而确保经过高温加工的轴承外圈在现有设备的辅助下能够整齐的放置在定位机构上,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工作时,首先根据轴承外圈的规格定位电机带动调节辊进行转动,调节辊在旋转调节的过程中与调节柱二的接触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带动调节柱二在操作架上进行上下调节运动,调节柱运动时通过铰链带动四个控制架在四个控制槽内进行角度调节,四个控制架在复位弹簧的辅助下带动四个支撑板调节到合适位置,确保四个支撑板能够对指定规格的轴承外圈进行限位,现有设备将经过高温处理的轴承外圈输送到定位机构上,移动调节机构开始工作,调节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移动块运动带动旋转电机同步运动,旋转电机带动安装在,旋转板上的调节气缸运动到合适的位置,调节气缸带动安装在调节架的伸缩气缸同步进行运动,伸缩气缸带动安装在伸缩架上的固定架运动到合适的位置,使抓取机构能够对定位柱上的轴承外圈进行顺利抓取的位置,抓取机构上的抓取气缸带动安装在移动架上的固定柱进行伸缩调节,固定柱运动时带动链接杆同步运动,链接杆通过铰链带动抓取杆进行角度调节,抓取杆通过轴承在调节柱一上进行角度旋转,抓取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抓取环同步运动,两个抓取支链同步进行运动带动由柔性材质组成的两个抓取块对轴承外圈进行抓取,柔性材质组成的两个抓取块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改变体积大小,确保两个抓取支链能够对不同规格的轴承外圈进行稳定抓取,实现了轴承外圈自动化码放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轴承外圈码放过程中存在的轴承外圈经过高温处理后凌乱的摆放在现有的容器内,需要人工码放经过降温处理后的轴承外圈,人工码放轴承外圈时会因为轴承外圈的温度没有达到要求而烫伤,凌乱摆放在现有容器内的轴承外圈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劳动强度大、耗费时间长与工作效率低等难题,可以实现轴承外圈自动化码放的功能,无需人工操作,且具有劳动强度小、降温耗时短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架与抓取机构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I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轴承外圈锻造淬火工艺专用机械化自动化码放机器人包括底板1,底板1上安装有定位机构31,底板1上安装有移动调节机构32,移动调节机构32位于定位机构31的后侧,移动调节机构32的下端安装有抓取机构33,底板1的后端安装有工作架34,工作架34上放置有收集箱35,收集箱35位于移动调节机构32的后侧,定位机构31、移动调节机构32与抓取机构33相互配合使用完成轴承外圈自动化码放的工艺;

所述抓取机构33包括安装在固定架3210侧壁上的抓取气缸331,抓取气缸331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移动架332上,移动架332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固定架3210相连,固定架3210上安装有固定柱333,固定柱333上交错安装有两个抓取支链5,抓取气缸331带动安装在移动架332上的固定柱333进行伸缩调节,固定柱333在进行伸缩调节的过程中带动两个抓取支链5对轴承外圈进行自动化抓取,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所述抓取支链5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柱333上的链接杆51,链接杆51的另一端通过铰链安装在抓取杆52上,抓取杆52的前侧通过轴承安装在调节柱一53上,调节柱一53安装在固定架3210上,抓取杆52的前端安装有抓取环54,抓取环54呈弧形结构,抓取环54的内壁上安装有抓取块55,抓取块55由柔性材质组成,固定柱333运动时带动链接杆51同步运动,链接杆51通过铰链带动抓取杆52进行角度调节,抓取杆52通过轴承在调节柱一53上进行角度旋转,抓取杆52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抓取环54同步运动,两个抓取支链5同步进行运动带动由柔性材质组成的两个抓取块55对轴承外圈进行抓取,柔性材质组成的两个抓取块55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改变体积大小,确保两个抓取支链5能够对不同规格的轴承外圈进行稳定抓取,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定位机构31包括安装在底板1上的操作架311,操作架311呈倒U型结构,底板1上通过电机座安装有定位电机312,定位电机31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调节辊313的一端相连,调节辊31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挡板314上,挡板314安装在底板1上,调节辊313的截面为椭圆形结构,且调节辊313位于操作架311的正下方,操作架311上安装有三个定位调节支链6,三个定位调节支链6的下端紧贴在调节辊313上,定位电机312带动调节辊313进行转动,调节辊313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三个定位调节支链6在操作架311运动,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移动调节机构32包括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底板1上的调节电机321,调节电机32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322的一端相连,丝杠322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在固定板323上,丝杠322的中部设置有移动块324,移动块324的下端安装有直线滑块325,直线滑块325安装在底板1上,移动块324的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3211,旋转电机321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转板3212,旋转板3212的上端调节气缸326,调节气缸326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调节架327上,调节架327呈L型结构,调节架327的侧壁上安装有伸缩气缸328,伸缩气缸328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伸缩架329上,伸缩架329呈L型结构,伸缩架329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架3210,固定架3210呈L型结构,调节电机321带动丝杠322转动,丝杠322带动移动块324进行移动,移动块324运动带动旋转电机3211同步运动,旋转电机3211带动安装在,旋转板3212上的调节气缸326运动到合适的位置,调节气缸326带动安装在调节架327的伸缩气缸328同步进行运动,伸缩气缸328带动安装在伸缩架329上的固定架3210运动到合适的位置,自动化调节工作位置,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定位调节支链6包括安装在操作架311上的定位框61,定位框61为空心的圆柱形结构,定位框61上沿其中轴线均匀设置有四个控制槽,定位框6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调节柱二62,调节柱二62的下端为半球形结构,调节柱二62的下端紧贴在调节辊313上,调节柱二62的上端设置有环形板63,且环形板63的直径与定位框61外壁之间的直径相等,调节柱二62的外壁上通过铰链沿其中轴线均匀设置有四个控制架64,每个控制架64均通过销轴安装在一个控制槽内,定位框61的外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复位弹簧65,两个复位弹簧65安装在支撑板66上,支撑板66紧贴在控制架64上,根据轴承外圈的规格,调节辊313进行旋转调节,调节辊313在旋转调节的过程中与调节柱二62的接触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带动调节柱二62在操作架311上进行上下调节运动,调节柱二62运动时通过铰链带动四个控制架64在四个控制槽内进行角度调节,四个控制架64在复位弹簧65的辅助下带动四个支撑板66调节到合适位置,确保四个支撑板66能够对指定规格的轴承外圈进行限位,从而确保经过高温加工的轴承外圈在现有设备的辅助下能够整齐的放置在定位机构31上,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工作时,首先根据轴承外圈的规格定位电机312带动调节辊313进行转动,调节辊313在旋转调节的过程中与调节柱二62的接触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带动调节柱二62在操作架311上进行上下调节运动,调节柱二62运动时通过铰链带动四个控制架64在四个控制槽内进行角度调节,四个控制架64在复位弹簧65的辅助下带动四个支撑板66调节到合适位置,确保四个支撑板66能够对指定规格的轴承外圈进行限位,现有设备将经过高温处理的轴承外圈输送到定位机构31上,移动调节机构32开始工作,调节电机321带动丝杠322转动,丝杠322带动移动块324进行移动,移动块324运动带动旋转电机3211同步运动,旋转电机3211带动安装在,旋转板3212上的调节气缸326运动到合适的位置,调节气缸326带动安装在调节架327的伸缩气缸328同步进行运动,伸缩气缸328带动安装在伸缩架329上的固定架3210运动到合适的位置,使抓取机构33能够对定位柱313上的轴承外圈进行顺利抓取的位置,抓取机构33上的抓取气缸331带动安装在移动架332上的固定柱333进行伸缩调节,固定柱333运动时带动链接杆51同步运动,链接杆51通过铰链带动抓取杆52进行角度调节,抓取杆52通过轴承在调节柱一53上进行角度旋转,抓取杆52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抓取环54同步运动,两个抓取支链5同步进行运动带动由柔性材质组成的两个抓取块55对轴承外圈进行抓取,柔性材质组成的两个抓取块55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改变体积大小,确保两个抓取支链5能够对不同规格的轴承外圈进行稳定抓取,实现了轴承外圈自动化码放的功能,解决了现有轴承外圈码放过程中存在的轴承外圈经过高温处理后凌乱的摆放在现有的容器内,需要人工码放经过降温处理后的轴承外圈,人工码放轴承外圈时会因为轴承外圈的温度没有达到要求而烫伤,凌乱摆放在现有容器内的轴承外圈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劳动强度大、耗费时间长与工作效率低等难题,达到了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