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卸料的物流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850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卸料的物流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流运输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卸料的物流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物流运输技术主要包括运输设施和运输作业两大类,前者属于运输硬技术,后者属于运输软技术。运输硬技术主要包括运输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海运,运输车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运输软技术则包括管理方法,物流技术,物流人员素养等现代物流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不少省市把发展现代物流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物流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经济将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和世界经济接轨的趋势也将加强,这是物流事业发展的大环境。但物流行业还不是很成熟,仍存在“弱小、松散、速度慢”以及在宏观管理上不协调的问题,企业经营范围不大,市场拓展能力不强,以及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都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物流运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就是卸料,传统的人工卸料不仅慢,而且劳动力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卸料的物流运输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卸料的物流运输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卸料的物流运输装置,包括底台、升降支板、第一转轴、铲料板、门架、光电计数器、第二转轴、传送带、第三转轴、支板、电动机、控制面板和滚轮,所述底台上设有升降支板,所述升降支板上方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铲料板,所述第一转轴上方固定连接门架,所述门架顶端设有光电计数器,所述升降支板上方固定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传动连接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传动连接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固定连接支板,所述底台内设有电动机,所述底台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底台下方四角设有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底台与升降支板通过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台上设有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计数器、控制面板、电动机与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板下端支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自动卸料的物流运输装置通过设置的底台作为总体卸料装置的支撑,通过设置的升降支板及滑槽,便于卸料时调整铲料板的上下高度,通过设置的滑槽,便于铲料,通过设置的铲料板上的转轴,便于将铲料后的货物转动送到传送带上,通过设置在门架上的光电计数器,便于统计所铲料的数量,通过设置的传送带,便于将货物运向地面或者需要的地方,通过设置的滚轮,便于移动底台,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巧妙,能有效自动卸料,且能计算卸料数量,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卸料的物流运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卸料的物流运输装置的门架主视示意图。

图中:1、底台;2、升降支板;3、第一转轴;4、铲料板;5、门架;6、光电计数器;7、第二转轴;8、传送带;9、第三转轴;10、支板;11、电动机;12、滑槽;13、控制面板;14、滚轮;15、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卸料的物流运输装置,包括底台1、升降支板2、第一转轴3、铲料板4、门架5、光电计数器6、第二转轴7、传送带8、第三转轴9、支板10、电动机11、控制面板13和滚轮14,所述底台1上设有升降支板2,所述升降支板2上方设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固定连接铲料板4,所述第一转轴3上方固定连接门架5,所述门架5顶端设有光电计数器6,所述升降支板2上方固定连接第二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7传动连接传送带8,所述传送带8传动连接第三转轴9,所述第三转轴9固定连接支板10,所述底台1内设有电动机11,所述底台1上设有控制面板13,所述底台1下方四角设有滚轮14。

其中,所述底台1与升降支板2通过滑槽12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底台1上设有电源15。

其中,所述光电计数器6、控制面板13、电动机11与电源15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支板10下端支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动卸料的物流运输装置,工作时,通过设置的底台作为总体卸料装置的支撑,通过设置的升降支板及滑槽,便于卸料时调整铲料板的上下高度,通过设置的滑槽,便于铲料,通过设置的铲料板上的转轴,便于将铲料后的货物转动送到传送带上,通过设置在门架上的光电计数器,便于统计所铲料的数量,通过设置的传送带,便于将货物运向地面或者需要的地方,通过设置的滚轮,便于移动底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