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绕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9422发布日期:2018-12-18 21:30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自动绕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绕管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是一种通过静脉滴注输向体内输入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的治疗手段。通常将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且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的注射液通过输液器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

为了防止输液管在使用过程中打结以及方便包装,输液器的输液管一般会螺旋绕制。现有技术中,输液管一般为塑料胶管,在其螺旋绕制时会先将一端固定在一根旋转的转轴上,操作人员手持输液管并随着输液管螺旋绕制的方向移动,以便输液管螺旋之间不相互重叠,但这种半自动的方式效率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绕管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持输液管进行绕制的方式效率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绕管装置,包括转动组件、送管组件、夹具和基座;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转轴以及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夹具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一端、用于固定胶管;所述送管组件包括与所述转轴套接并可在转轴上滑动的绕管器,所述绕管器上设置有供所述胶管从所述绕管器外壁通过的胶管通道。

优选地,所述绕管器包括滑动段和绕管段,所述滑动段与转轴套接,所述胶管通道设置在所述绕管段上,所述绕管段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供所述胶管通过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绕管器内壁还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以绕管器的中心为轴均布设置;所述滚珠用于与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产生滚动摩擦。

优选地,所述送管组件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转轴平行的限位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绕管器上的挡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挡杆接触、用于限制挡杆及绕管器的转动。

优选地,所述送管组件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一侧且与转轴相互平行的滑杆或滑轨,所述绕管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杆或滑轨适配的沟槽。

优选地,所述送管组件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一侧且与转轴相互平行的丝杠,以及驱动所述丝杠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丝杠的滑动螺母与所述绕管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自动绕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一侧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与所述转轴平行设置的风管、以及连接所述风管的热风机,所述风管上还设置有朝向所述转轴的风孔。

优选地,所述自动绕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螺母上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靠近所述绕管段一侧设置的加热板。

优选地,所述自动绕管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滑动螺母连接的胶管支架,所述胶管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螺母上的一对相互啮合的凹面传送轮,所述凹面传送轮的啮合点与所述胶管通道共线使胶管正对所述胶管通道传送。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转轴的转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送管组件,使胶管在螺旋绕制的过程中会随绕管器沿着胶管增叠的方向移动,无需操作人员手工抓持,提升了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绕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绕管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绕管装置一实施例中绕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绕管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绕管装置,参照图1,该自动绕管装置包括转动组件10、送管组件20、夹具30和基座50;转动组件10包括设置在基座50上的转轴以及驱动转轴11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12;夹具30设置在转轴11的一端用于固定胶管;送管组件20包括与转轴11套接并可在转轴11上滑动的绕管器21,绕管器21上设置有供胶管从绕管器21外壁通过的胶管通道24。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50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两相对设置的立柱。转动组件10包括连接两立柱的转轴11,以及设置在其中一立柱上且与转轴11连接并驱动转轴11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12,第一驱动机构12优选电机以及连接电机和转轴11的减速器。送管组件20包括设置在转轴11上且与转轴11套接的绕管器21,绕管器21为圆柱形的套筒结构,其内壁与转轴11套接。在绕管器21的外壁设置有贯穿内壁的胶管通道24,该胶管通道24与绕管器21的轴线垂直设置,其与绕管器21的内壁相切。胶管可通过胶管通道24进入绕管器21中并与转轴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1的一端还设置有固定胶管的夹具30,夹具30包括垂直于转轴11设置的插孔,在转轴11的旋转过程中可实现胶管的自动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转轴11的转动组件10以及设置在转轴11上的绕管器21,在螺旋绕制的过程中绕管器21可随着胶管增叠的方向带着外部的胶管移动,无需操作人员手工抓持,提升了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绕管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绕管器21包括滑动段22和绕管段23,滑动段22与转轴11连接使绕管器21可在转轴11上滑动,胶管通道24设置在绕管段23上,在绕管段23与转轴11之间设置有供胶管通过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绕管器21内壁包括滑动段22和绕管段23,绕管段23的内径大于滑动段22的内径。滑动段22与转轴11外表面连接可在转轴11上移动。绕管段23和转轴11之间形成供胶管绕制的间隙,在胶管通过胶管通道24进入转轴11与绕管器21之间的间隙时,转轴11的转动带动胶管的持续供给。同时胶管螺旋绕制时胶管的增叠会提供一个轴向的推力,推动绕管器21带着外部的胶管轴向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滑动段22和绕管段23的绕管器21使胶管在绕制过程中自动沿着转轴11轴向运动,无需人工抓持。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绕管器21内壁还设置有滚珠,滚珠以绕管器21的中心为轴均布设置;滚珠用于与转轴11的外表面产生滚动摩擦。在本实施例中在滑动段22的内壁以其轴线为中心均布设置有滚珠,滚珠沿着轴线方向设置成滚珠阵列,以增加转轴11与滑动段的内壁的接触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滚珠阵列,使绕管器21在转轴11上滑动时可降低绕管器21与转轴11之间的摩擦力,同时确保各滚珠与转轴11之间的受力更加均匀,以便绕管器21的滑动更加顺畅。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送管组件20还包括限制绕管器21随转轴11上转动的限位机构40。限位机构40包括设置在基座50上并与转轴11平行的限位杆41,以及设置在绕管器21上的挡杆,限位杆41与挡杆21接触、用于限制挡杆21及绕管器21的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限制绕管器21随转轴11转动为产生转动,在两立柱之间还设置有与转轴11平行的限位杆41,绕管器21上还设置有与限位杆41保持垂直的挡杆42,在转轴11转动时限位杆41可限制挡杆42及绕管器21的转动,实现外部胶管的平稳供给。此外也可在绕管器21的底部设置配重块,通过配重块限制绕管器21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限位机构40包括设置在转轴11一侧的且相互平行的滑杆,绕管器21上设置有与滑杆适配的沟槽。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40还包括连接两立柱并与转轴11平行的滑杆或滑轨,在绕管器21的外壁还设置有与滑轨或滑杆适配的滑槽,以限制绕管器21的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制绕管器21转动的滑轨或滑杆,使胶管的供给和绕制过程更加平稳。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限位机构40包括设置在转轴11一侧的且相互平行的丝杠43,以及驱动丝杠43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45;丝杠43的滑动螺母44与绕管器2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40包括与转轴11平行设置的丝杠43,以及设置在立柱上并驱动丝杠43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45,第二驱动机构45优选步进电机。丝杠43的滑动螺母44与绕管器21连接可用于限制绕管器21的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绕管器连接到额丝杠,可通过丝杠控制滑动螺母44及绕管器21的移动速度,自动调节胶管之间的螺距。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自动绕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转轴11一侧的加热组件60,加热组件60包括与转轴11平行设置的风管、以及连接所述风管的热风机,风管上还设置有朝向转轴的风孔。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0设置在转轴11的一侧,包括与转轴11平行设置的风管以及设置在风管上的风孔。该风管的一端封闭设置,另一端与热风装置如热风机连接。在绕管过程中,热风机开启向转轴11上的胶管吹热风使胶管软化以便定型。此外加热组件60也可设置在转轴11内部,通过将转轴11中空设置并在其内部设置发热丝,在绕管过程中转轴11自发热使胶管软化,在绕制完毕停止加热使胶管定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组件60使胶管在绕制过程中便可软化定型处理,提高了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了绕管效率。

此外加热组件60包括设置在滑动螺母44上的加热板,该加热板优选PTC陶瓷加热板,并靠近转轴11设置且位于绕管器21的绕管段23的一侧。当转轴11转动使胶管绕制在其外表面的时,加热板同时对靠近其加热表面的胶管进行加热,且加热过程与转速线性相关可实现均匀加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动螺母44上设置加热组件60,使加热组件60上的加热板可对胶管进行均匀地局部加热,使加热过程更加节能。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自动绕管装置还包括与滑动螺母连接44的胶管支架70,胶管支架70包括设置在滑动螺母上的一对相互啮合的凹面传送轮,凹面传送轮的啮合点与胶管通道24共线使胶管正对胶管通道24传送。在本实施例中,凹面传送轮的外轮廓面为凹面,胶管的位置被限定在啮合的两凹面传送轮之间。由于凹面传送轮的啮合点与胶管通道24共线,胶管可正对胶管通道向绕管器21的内部传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正对胶管通道24的胶管支架70,可确保胶管正对胶管通道24传送,使胶管的传送更加顺畅,减小胶管与教官通道24内壁的摩擦。

以上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