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丸设备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4533发布日期:2019-10-13 01:4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抛丸设备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零件抛丸设备的输送装置,用于对小齿轮等零件进行零件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CN201721282825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抛丸装置,由抛丸箱、送料辊道输送机以及出料辊道输送机构成,其中送料辊道输送机以及出料辊道输送机分别接在抛丸箱的进料口以及出料口;所述抛丸箱内安装有多个抛丸器,所述抛丸箱内侧安装有吹灰器,所述吹灰器主要由空气压缩机以及吹灰管路构成,所述抛丸箱的外壁上开设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的外端口通过抽气管接除尘器的进气口,除尘器的出气口通过排气管接抽气风机的抽气端;所述斗式提升机的出料端接有螺旋输送器,螺旋输送器的出料端与分离器的进料口对接;分离器上设有用于储存弹丸的弹丸箱,其中弹丸箱与抛丸器的料箱连接;所述斗式提升机的进料端与抛丸箱的底边出渣口对接连接,送料辊道输送机以及出料辊道输送机底部设有灰尘收集装置,灰尘收集装包括多个负压斗,多个负压斗通过支管连通,支管通过集中管道与负压斗风机连接,负压斗风机通过管道与收集舱连接,收集舱的尾部通过输送管道与中转风机连接,中转风机与旋流器连接。辊式传动的抛丸加工设备多个抛丸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抛丸。

抛丸是一种机械领域的表面处理工艺,也称喷砂和喷丸。抛丸是一个冷处理过程,抛丸具有强化作用,就是利用高速运动的弹丸(60-110m/s)流连续冲击被强化工件表面,迫使靶材表面和表层(0.10-0.85mm)在循环性变形过程中发生以下变化:1.显微组织结构发生改性;2.非均匀的塑变外表层引入残余压应力,内表层产生残余拉应力;3.外表面粗糙度发生变化。影响:可提高材料/零件疲劳断裂抗力,防止疲劳失效,塑性变形与脆断,提高疲劳寿命。对齿轮零件表面进行抛丸是一种常用的方式;但由于小齿轮零件的表面复杂,现有的抛丸加工设备只是设计简单的传动辊运输零件,采用辊式传动的抛丸加工设备需要多次进行,即使如此,仍不能保证抛丸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克服现有装置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由于小齿轮零件的表面复杂而使得小齿轮零件在抛丸工艺时能够反复保持在工作区运转,克服现有的抛丸加工设备只是设计简单的传动辊运输零件,采用辊式传动的抛丸加工设备需要多次抛丸进行,仍不能保证抛丸加工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抛丸设备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辊和履带,输送辊包括支承输送辊、动力输送辊,在被抛丸的工作区包围支承输送辊、动力输送辊,纵截面形成一个多边形,下排由支承输送辊即下辊支承履带;履带的上表面为小齿轮工件的置放区,支承履带上表面左端与右端的辊是动力输送辊即上辊提供动力,驱动动力输送辊的电机是正反转交叉运转的电机;动力输送辊的安装位置高于支承置放区下部的支承输送辊。

履带的上表面长度为80-100cm;履带的上表面设有四支辊,履带的左端与右端的辊是动力输送辊,中间部位设有两支支承输送辊;动力输送辊高于支承输送辊的距离为10-15cm。

动力输送辊上部设有拦板14。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履带用于翻动小齿轮工件的抛丸加工,利用抛丸器实现对工件的全部表面喷射抛丸作业,由于小齿轮工件要求更长的抛旭加工时间和翻动,本实用新型输送辊和履带构成小齿轮工件的置放区是相对保持工件位置的驱动输送辊的电机是正反转交叉运转的电机带动履带运动,履带上位于工作区的长度距离有80-100cm左右;当小齿轮等工件碰到左侧或右侧较高的辊部件(尤其是拦板)时,小齿轮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可能会翻转;驱动输送辊的电机正反运转用于翻动小齿轮工件,使得小齿轮工件的整个表面均得到加工,并延长了小齿轮等工件在抛丸箱内加工的时间。本实用新型采用传动辊加铸钢履带运输零件,耐侵蚀性能强,并具有翻滚零件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示标号的零件如下:提升机的出料端1、丸料入口2、粉尘风道及管路3、丸料输送管路4、抛丸器5、上辊6、履带7、小齿轮工件8、下辊9、丸料提升机10、落下丸料11、底板12、履带缝隙13、挡板14。抛丸设备的输送装置主要包括输送辊和履带的结构,输送辊包括支承输送辊、动力输送辊,在被抛丸的工作区包围支承输送辊、动力输送辊,纵截面形成一个多边形,如图1所示,下排由支承输送辊即下辊支承履带;履带的上表面为小齿轮工件的置放区,支承履带上表面左端与右端的辊是动力输送辊即上辊提供动力,驱动动力输送辊的电机是正反转交叉运转的电机;动力输送辊的安装位置高于支承置放区下部的支承输送辊。动力输送辊有辊轴是直接安装电机的辊,最好是变频电机,且能够变换转运方向,两支动力辊同时控制运转方向和转速,用于载工件在抛丸区运转。

履带的上表面长度(工作区)为80-100cm;履带的上表面设有四支辊,履带的左端与右端的辊是动力输送辊,中间部位设有两支是无动力的支承输送辊;动力输送辊的轴安装高度高于支承输送辊。高的距离为10-15cm。履带依自身重量和工件重量自然分布在辊上,即使有张力的尾部下仍能如此,动力输送辊上部设有拦板14,栏板在工作区的两端用于挡住工件,也使得小型工件即齿轮能够翻滚,所有工件的面均能够被抛丸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小齿轮等工件进入抛丸箱,在辊道输送机表面,在输送辊作为动力输运小齿轮工件,小齿轮工件被连续式抛丸加工,利用抛丸器出口喷出的钢丸实现对工件的喷射抛丸作业,此时抛丸箱上方的粉尘风道及管路3提供负压,因利用抽气机(罗茨风机)将除尘器内部抽气形成整个至吸尘器的通路均为负压,此时抛丸箱内的含尘气体则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进入除尘器内进行除尘,而丸砂则落入斗式提升机的进料口,斗式提升机将丸砂重新送入抛丸器内实现循环使用,由于小齿轮工件要求更长的抛旭加工时间和翻动,本实用新型输送辊和履带构成小齿轮工件的置放区是相对保持工件位置的,因置放区两端的输送辊均高于支承置放区的输送辊,驱动输送辊的电机是正反转交叉运转的电机带动履带运动,履带上位于工作区的长度距离有100cm左右;当小齿轮等工件碰到左侧或右侧较高的辊时,尤其是受到栏板阻挡时,小齿轮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可能会翻转;驱动输送辊的电机具体当运转到用于翻动小齿轮工件,使得小齿轮工件的整个表面均得到加工,并延长了小齿轮等工件在抛丸箱内加工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抛丸设备的输送装置的应用,用于抛丸系统,主要由抛丸箱、辊道输送机构成,抛丸箱是一密闭壳体,壳体的下表面即螺旋输送器的下方是斜板,斜板连接到抛丸箱内斗式提升机的进料端。本申请人依据本申请对现有其中送料辊道输送机1即接在抛丸箱2内的装置进行改造;履带7上设有加大的履带缝隙13便于漏丸,履带在被抛丸的工作区形成一个多边形,下排由四个支承辊即下辊9为被动辊;上排左侧与右侧的辊是动力辊即上辊6支撑动力,支持这个多边形履带,履带基板为铸钢板,履带的缝隙可以漏过钢丸。抛丸箱内安装粉尘风道及管路3,抛丸箱的外壁上开设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的外端口通过抽气管接除尘器的进气口,除尘器的出气口通过排气管接抽气风机的抽气端;其中抛丸箱的一侧设有丸砂混合物的斗式丸料提升机10,所述斗式提升机10的出料端倒入一个漏斗,接丸料输送管路4给抛丸器5供料。

抛丸箱为大容腔板式箱形组焊结构,箱体内壁衬有耐磨防护板,清理作业在密闭的容腔内进行。耐磨防护板保护室壁板不受磨损,延长箱体使用寿命。充分利用弹丸反弹功能,继续有效地击打工件表面,有利于提高清理质量与清理效率。箱体上设宽敞的维修门,便于维修与更换室内易损件,门上方装有安全联锁开关,只有门关闭后才能启动抛丸器。

箱体内耐磨防护板采用耐磨遮盖包铸螺母栓接,保护螺栓头部不易损坏,拆装更换方便。抛丸箱内护板及包铸螺母是易损件,操作前要检查其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以防损坏室壁板,安装护板时要注意搭接口处不留间隙。

提升机罩壳折弯成形。提升机上下同径带轮采用筋板、轮板与轮毂组焊成多边形结构,以增强磨擦力,避免打滑现象。带轮采用带方座外球面球轴承,受到振动冲击时可自动调整,密封性好。抛丸器为单圆盘曲线叶片抛丸器,主轴悬壁支承在罩壳上,振动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