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4205发布日期:2019-10-15 17:3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起吊小车用的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起重机起吊小车运动的过程中,通过位于小车上的卷筒的收放卷操作实现重物的升降,同时小车在轨道上行驶,完成重物的转移,在上述过程中,小车承力较大,其重心的稳定性和结构的可靠性对操作者的职业安全而言尤为重要。

鉴于上述对小车结构的要求,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车架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车架结构,有效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架结构,包括沿小车行进方向平行设置的两端梁,以及分别用于对两所述端梁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和第三连接梁;

所述端梁包括顶板和底板,以及在小车行进方向上对二者进行连接的两侧板,所述顶板、底板和两侧板围设成腔体结构,其中,所述侧板相对于所述顶板和底板宽度边缘向内缩进,所述小车的卷筒轴线、电机轴线和电缆卷筒轴线均平行于小车轮体轴线设置,所述腔体结构内加强筋板位置设置如下:用于对小车轮体进行固定的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块加强筋板,小车各卷筒轴线两侧至少对称设置有两加强筋板,为小车提供动力的电机的轴线两侧至少对称设置有两加强筋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在小车行进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顶板向车体内缩进,形成用于对小车轮体进行安装的空间,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半圆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边缘处均布有至少三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对小车轮体进行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结构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封板,用于对所述腔体结构和小车轮体进行遮挡,其中,所述封板的底部两尖角处均设置有导角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梁为工字型结构,设置于小车主动轮转轴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梁的端部用于连接顶部和底部板材的纵向支撑板深入所述顶板和底板间由于所述侧板的缩进而形成的空间内,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梁顶部板材与所述顶板上部形成完整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梁为箱梁结构,设置于小车中部,用于对小车电机进行固定,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梁的端部用于连接顶部和底部板材的纵向连接板深入所述顶板和底板间由于所述侧板的缩进而形成的空间内,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梁的顶部板材与所述顶板上部形成完整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小车轮体进行观察的观察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梁包括开口端对称设置的两槽钢以及覆盖于所述槽钢顶部的安装板,其中,一块所述槽钢设置于小车从动轮顶部,另一块所述槽钢设置于小车边缘处,两所述槽钢的端部均深入所述顶板和底板间由于所述侧板的缩进而形成的空间内,使得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与所述顶板上部形成完整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小车轮体进行放置的槽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使得小车的重心稳定且结构牢固,从而有效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车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2中A-A处剖视图;

图5为第一连接梁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左视图;

图8为第二连接梁的主视图;

图9为图8的仰视图;

图10为图9的左视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端梁1、顶板11、观察孔11a、底板12、槽口12a、侧板13、腔体结构14、加强筋板15、安装槽16、安装孔17、第一连接梁2、纵向支撑板21、第二连接梁3、纵向连接板31、第三连接梁4、槽钢41、安装板42、卷筒轴线5、电机轴线6、电缆卷筒轴线7、封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10所示, 一种车架结构,包括沿小车行进方向平行设置的两端梁1,以及分别用于对两端梁1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梁2、第二连接梁3和第三连接梁4;端梁1包括顶板11和底板12,以及在小车行进方向上对二者进行连接的两侧板13,顶板11、底板12和两侧板13围设成腔体结构14,箱型的梁体结构使得整体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强;为了使得小车在行进过程中尽量避免受到横向的作用力而导致脱轨现象,如图1所示,小车的卷筒轴线5、电机轴线6和电缆卷筒轴线7均平行于小车轮体轴线设置,这样可使得在各个转动体转动的过程中,由于转动惯量而带来的小车车体的波动均沿轨道长度,可避免脱轨现象的发生;腔体结构14内加强筋板15位置设置如下:用于对小车轮体进行固定的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块加强筋板15,小车各卷筒轴线两侧至少对称设置有两加强筋板15,为小车提供动力的电机的轴线两侧至少对称设置有两加强筋板15,从而保证结构加强位置的精准性,保证容易损坏部位的结构强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底板12在小车行进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顶板11向车体内缩进,形成用于对小车轮体进行安装的空间,所述顶板11上设置有用于对小车轮体进行观察的观察孔11a;所述侧板13上开设有半圆形的安装槽16,所述安装槽16的边缘处均布有至少三个安装孔17,所述安装孔17用于对小车轮体进行安装。本优化方案中,将小车轮体放置于端梁1的腔体内部,可使得小车更加美观,同时也可对小车起到保护作用。

为了保证小车运行的平稳性,腔体结构14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封板8,用于对所述腔体结构14和小车轮体进行遮挡,其中,所述封板8的底部两尖角处均设置有导角结构。通过封板8的设置,使得小车在行进过程中,降低杂物卷入轮体底部和腔体结构14内的几率,从而保证小车运行的平稳性,导角避免了对人员及电缆等造成伤害。

为了提高小车的结构强度,第一连接梁2为工字型结构,设置于小车主动轮转轴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梁2的端部用于连接顶部和底部板材的纵向支撑板21深入所述顶板11和底板12间由于所述侧板13的缩进而形成的空间内,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梁2顶部板材与所述顶板11上部形成完整的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梁3为箱梁结构,设置于小车中部,用于对小车电机进行固定,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梁3的端部用于连接顶部和底部板材的纵向连接板31深入所述顶板11和底板12间由于所述侧板13的缩进而形成的空间内,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梁3的顶部板材与所述顶板11上部形成完整的表面;所述第三连接梁4包括开口端对称设置的两槽钢41以及覆盖于所述槽钢41顶部的安装板42,其中,一块所述槽钢41设置于小车从动轮顶部,另一块所述槽钢41设置于小车边缘处,两所述槽钢41的端部均深入所述顶板11和底板12间由于所述侧板13的缩进而形成的空间内,使得所述安装板42的顶部与所述顶板11上部形成完整的表面。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底板12上设置有用于对小车轮体进行放置的槽口12a。通过槽口12a的设置,使得底板12上位于槽口12a两侧的两部分可尽可能多的对轮体进行包覆,从而使得轮体仅底部伸出腔体结构14底部而获得更好的保护。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