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捆包机束带导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050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捆包机束带导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捆包机束带导架装置。
目前,习用捆包机的导带框架,如


图1、2所示,在捆包机10的机体顶部设有一冂形框架11,其内周设有多个叶片12,各叶片12系以扭力弹簧13及栓体14对应于冂形框架11一侧边框接,并使每一叶片12的相对端互为叠置,如此构成每一叶片12内面与冂形框架11内周相对容置捆包机10的束带15,当捆包机10带动束带15拉出捆束包装物的同时,如图3、4所示,束带15是由冂形框架11一侧底部拉出并带动一叶片121外掀,该叶片121外掀的同时,亦连动顶部的另一叶片122外掀,如此,各叶片12依序由束带15连动外掀,并促使束带15由冂形框架11一侧底部向上且朝另一侧底部分段拉出,进而,捆束包装物,此种捆包机导带框架,极易产生如上缺点1、束带15必需依序连动各叶片12外掀而分段拉出,故束带15的导出受各叶片12的卡合而非常不顺畅。
2、各叶片12的扭力弹簧13,若因频繁使用而弹性疲乏,将促使各叶片12的外掀,回复力量不平均,如此更容易造成束带15导出极为不稳定的缺点。
3、因束带15是依序连动叶片12外掀而分段导出,故束带15导出极易受到各叶片12的摩擦干扰而偏斜围包装物;4、因各叶片12受束带15连动外掀后,即因束带15的脱离而受扭力弹簧13的作用回复,此叶,叶片外掀与束带15摩擦产生的噪音,以及叶片12回复撞击冂形框架11所产生的噪音,使人感到不舒适。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捆包机束带导架装置,它是借冂形导架内周所设置的连机构件带动导引构件,进而引导控位导框连动束带框,将束带延着导带刷板导出,使束带直接导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的捆包机束带导架装置,包括机体,其特征是它包括一冂形导架、一连杆构件、一导引构件、一束带导框、一控位导框、数顶针构件及数导带刷板,其中,冂形导架设置在机体顶部,该冂形导架由二分隔的纵导杆顶端共同连设一横导杆所构成,在该冂形导架一侧面形成一内框面板;连杆构件系由一推杆、一轴杆、二座块、一顶杆、一连杆、第二连杆、顶横轴、二凸杆及第三连杆组成,其中推杆尾端垂直地连接轴杆一端,该轴杆枢接在二座块上,又该轴杆另一端连接顶杆、且该顶杆靠近纵导杆内侧,并在外端连接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顶部连接第二连杆、顶横轴及一凸杆,上述顶横轴另一端位于另一纵导杆顶部,又该顶横轴经另一凸杆连接第三连杆,并且顶横轴二端与二纵导杆顶部内侧枢接;导引构件由二纵向的导杆组成,主要二导杆分别设置在二纵导杆内侧,又二导杆靠近顶、底部各形成一纵向长孔,且在该二纵向长孔之间形成一纵向容量孔,又该二纵向容量孔分别置入一弹簧,且该弹簧顶端与纵向容量孔顶端持,又该弹簧底端位于纵向容量孔中央且用螺栓与纵导杆内侧连接,另外在二导杆相对内侧靠近顶、底部处各凸出自内框面板朝外,下方斜伸一斜导块,又第二、三连杆用螺栓分别连接相应的导杆内侧靠近中央处;束带导框的整体为
形,断面为形槽,该形槽开口贴置在冂形导架内侧的内框面板表面,另外,束带导框外侧面的四边角各具有一穿孔与形槽连通;控位导框的整体呈横向长距形,其二纵向杆外侧的顶、底部各组接一导轮,又在其顶底横杆二侧各形成一套环,另外在控位导框内侧与束带导框相对靠合,上述导轮分别位于导引构件的导杆顶、底部的斜导块顶缘;数顶针构件分别配置在束带导框外侧面位于四边角的穿孔处,各顶针构件是由一板片的一端组接一顶针,且其系穿入束带导框的穿孔及形横内部,又在板片顶端用螺栓与冂形导架的内框面板固接,且板片内面与控位导框外侧面相间隔;数导带刷板分别固接在冂形导架的二纵导杆及一横导杆外周,各导带刷板内侧设有排刷毛,且伸入束带导框内周靠近内框面板表面处。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束带直接顺畅、稳定地导出,而且大幅降低噪音。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习用捆包机导带框架外观图。
图2习用捆包机导带框架的叶片分解图。
图3习用捆包机导带框架平面示意图。
图4习用捆包机导带框架一种导出束带示意图。
图5习用捆包机导带框架另一种导出束带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外观图。
图7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分解图。
图8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定位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束带容置在束带导框的平面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导出束带状态平面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束带导出在束带导框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凸轮、10捆包机、100导带刷板、101直排刷毛、11冂形框架、12、121、122叶片、13扭力弹簧、14栓体、15束带、20冂形导架、201底横杆、21纵导杆、22横导杆、23内框面板、31推杆、32轴杆、33、34座块、35顶杆、36第一连杆、37第二连杆、38顶横轴、39凸杆、40凸杆、41第三连杆、42螺丝-50、51导杆、52纵向长孔、53纵向容置孔、54螺栓、55弹簧、56螺栓、57斜导块、58螺栓、59螺栓、70束带导框、71形槽、72四边角、74穿孔、80控拉导框、81纵向杆、82导轮、83横杆、84套环、85螺丝、86螺栓、87弹簧、90顶针构件、91板片、92顶针、93螺栓、94间隔。
首先,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系包括一冂形导架20系设置在捆包机的机体1顶部,并由二分隔的纵导杆21顶端共同连设一横导杆22所构成,又在冂形导架20一侧面形成一小于冂形导架20内周的内框面板23;一连杆机构系由一受捆包机的机体1内部所设的凸轮2推动的受推杆31尾端朝一侧呈90°连接一轴杆32的一端,并使该轴杆32枢接二固定在机体1内部的座块33、34,以使轴杆32另一侧朝前侧连接顶杆35,与受推杆31同向且平行相对,该顶杆35靠近一纵导杆21内侧,并在外端连接一朝上的第一连杆36,其顶部设有第二连杆37向上,进而,连接一位于横导杆22内侧的顶横轴38端部所设的凸杆39,该顶横轴38另一端位于另一纵导杆21顶部,并利用另一凸杆40连接朝下的第三连杆41,该顶横轴38二端且利用螺丝42与二纵导杆21顶部内侧枢接;一导引构件,如图8所示,系由二纵向的导杆50、51分别设置在二纵导杆21内侧,各导杆50、51靠近顶、底部各形成一纵向长孔52,并在二纵向长孔52之间形成一纵向容置孔53,以使各导杆50、51利用纵向长孔52顶部插入螺栓54与纵导杆21内侧组接定位,又在各导杆50、51的纵向容置孔53可分别置入一弹簧55,其顶部与纵向容置孔53顶端钩持,弹簧55底端则位于纵向容置孔53中央,并利用螺栓56与纵导杆21内侧旋接,另外在各导杆50、51相对内侧面靠近顶、底部,各凸出一自冂形导架20的内框面板23表面朝外、且朝下斜伸适当角度的斜导块57,此时第一连杆36顶端利用螺栓58与一导杆50底端连接,第二、三连杆37、41底端利用螺栓59分别组接在各导杆50相对内侧面靠近中央处;一束带导框70,如图7、9所示,其整体构成
形,断面具有形槽71,以使束带导框70一侧面所围绕的形槽71开口贴置在冂形导架20内侧的内框面板23表面,进而,促使束带导框70内部的形槽71与捆包机的机体1顶部中央导出的束带15连通进入形槽71内,另外在束带导框70外侧面的四边角73各具有一穿孔74与形槽71连通;一控位导框80,如图7、9所示,其整体呈横向长矩形,并略大于束带导框70的外侧面四周,该控位导框80的二纵向杆81外侧的顶、底部各组接一导轮82,又在控位导框80的顶、底横杆83二侧各形成一套环84,另外控位导框80内侧周缘以螺丝85将束带导框70相对靠合组接定位,以使控拉导框80的套环84分别利用一螺栓86穿入一弹簧87,而将控位导框80连同束带导框70组装在冂形导架20内周的内框面板23表面,另外使控位导框80二侧纵向杆81顶、底部的导轮82系分别位于导引构件的导杆50、51顶、底部所设的斜导块57顶缘;数顶针构件90,如图7、9所示,系分别配置在束带导框70外侧面位于四边角73的穿孔74处,各顶针构件90是由一板片91的一端组接一顶针92,系穿入束带导框70的穿孔74而进入形槽71内部,又在板片91顶端利用螺栓93与冂形导架20的内框面板23固接,并使板片91内面与控拉导框80外侧面保持适当间隔94;数导带刷板100,如图7所示,系分别固接在冂形导架20的二纵导杆21及一横导杆22外周,各导带刷板100内侧设有排刷毛101伸入束带导框70内周靠近内框面板23表面。
以下就使用情形及预期达到的功效和优点加以说明如图7-9所示当本实施例呈定位状态时,连杆构件的受推杆31不受凸轮2带动而下摆,故不能利用连杆构件连动导引构件的导杆50、51向上,因此控位导框80二侧纵向杆81的导轮82仍位于导杆50、51的斜导块57顶缘,并促使束带导框70内侧面的形槽71贴置在冂形导架20的内框面板23表面,此时,顶针构件90的顶针92内端仅伸入束带导框70的形槽71内部抵触束带15内边缘。
另外,如图7、10、11所示,束带15需导出捆束包装物时,凸轮2即旋动而上推受推杆31向上,进而,连动轴杆32旋动及顶推35推动第一连杆36向上,进而带动一导杆50向上,该导杆50亦连动第二连杆37向上,并传动顶横轴38旋动,以使顶横轴38另一端带动第三连杆41向上拉起另一导杆51,此时,二导杆50、51同时向上利用斜导块57的斜面作用导持控位导框80的导轮82撑开控位导框80,并连动束带导框7内侧面的形槽71与内框面板23表面分离,当控位导框80向外撑开的同时,亦使顶针92更伸入束带导框70的形槽71内部,将束带15推出形槽71外侧,故束带15即可脱离束带导框70而受捆包机的收带动作,将束带15整体下拉,并经导带刷板100的排刷毛101导持,可非常直接的导正束带15捆围束紧包装物,并可达到稳定且降低噪音的优点,待束带15捆围包装物完成并切带后,凸轮即旋动回复而促使受推杆31下摆,进而,连动第一连杆36带动导杆50,第二连杆37、顶横杆38、第三连杆41、导杆51回复,以使二导杆50、51配合中央弹簧55的回复力而向下回复定位,并利用斜导块57的作用而令控位导框80的导轮82位移至斜导块57顶缘,同时控位导栓80亦利用四边角的弹簧87回复弹力,将控位导框80连同束带导框70靠合在内框面板23表面,此时形槽71即受封闭,顶针92亦退回形槽71靠近控位导框80,如此捆包机即重新导入束带15至束带导框70的形槽71内部,整体即完成捆包及重新进带的包装作业,又因连杆构件配合导引构件密合束带导框70的动作确实,故令束带15由上至下不偏位且顺畅、稳定的捆围包装物,整体具有极佳的使用效果。
如图7所示,其中冂形导架20的二纵导杆21底端一体连设至捆包机的机体1底部而共同连设一底横杆201,以使捆包机的冂形导架20结构更加稳固且不会受力晃动。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捆包机束带导架装置,包括机体,其特征是它包括一冂形导架、一连杆构件、一导引构件、一束带导框、一控位导框、数顶针构件及数导带刷板,其中,冂形导架设置在机体顶部,该冂形导架由二分隔的纵导杆顶端共同连设一横导杆所构成,在该冂形导架一侧面形成一内框面板;连杆构件系由一推杆、一轴杆、二座块、一顶杆、一连杆、第二连杆、顶横轴、二凸杆及第三连杆组成,其中推杆尾端垂直地连接轴杆一端,该轴杆枢接在二座块上,又该轴杆另一端连接顶杆、且该顶杆靠近纵导杆内侧,并在外端连接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顶部连接第二连杆、顶横轴及一凸杆,上述顶横轴另一端位于另一纵导杆顶部,又该顶横轴经另一凸杆连接第三连杆,并且顶横轴二端与二纵导杆顶部内侧枢接;导引构件由二纵向的导杆组成,主要二导杆分别设置在二纵导杆内侧,又二导杆靠近顶、底部各形成一纵向长孔,且在该二纵向长孔之间形成一纵向容量孔,又该二纵向容量孔分别置入一弹簧,且该弹簧顶端与纵向容量孔顶端持,又该弹簧底端位于纵向容量孔中央且用螺栓与纵导杆内侧连接,另外在二导杆相对内侧靠近顶、底部处各凸出自内框面板朝外,下方斜伸一斜导块,又第二、三连杆用螺栓分别连接相应的导杆内侧靠近中央处;束带导框的整体为
形,断面为形槽,该形槽开口贴置在冂形导架内侧的内框面板表面,另外,束带导框外侧面的四边角各具有一穿孔与形槽连通;控位导框的整体呈横向长距形,其二纵向杆外侧的顶、底部各组接一导轮,又在其顶底横杆二侧各形成一套环,另外在控位导框内侧与束带导框相对靠合,上述导轮分别位于导引构件的导杆顶、底部的斜导块顶缘;数顶针构件分别配置在束带导框外侧面位于四边角的穿孔处,各顶针构件是由一板片的一端组接一顶针,且其系穿入束带导框的穿孔及形横内部,又在板片顶端用螺栓与冂形导架的内框面板固接,且板片内面与控位导框外侧面相间隔;数导带刷板分别固接在冂形导架的二纵导杆及一横导杆外周,各导带刷板内侧设有排刷毛,且伸入束带导框内周靠近内框面板表面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捆包机束带导架装置。它包括一冂形导架、一连杆构件、一导引构件、一束带导框、一控位导框、数顶针构件及数导带刷板,其中冂形导架由二分隔的纵导杆顶端共同连设一横导杆所构成,导引构件由二纵向的导杆组成,该二导杆分别设置在二纵导杆内侧,束带导框的整体为形,断为
文档编号B65B13/00GK2374454SQ9920797
公开日2000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16日
发明者刘锦章, 苏启展 申请人:怡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仲顺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