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充气轮胎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675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制造充气轮胎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车轮用充气轮胎的方法和装置。
在轮胎生产循环中设置的是,在制造和/或组装不同轮胎部件的构造循环之后执行模制和硫化加工,其目的是根据所需几何形状限定轮胎结构,通常具有特定的胎面花纹。
为此,轮胎被封闭在模腔内,所述模腔限定在硫化模具内并在形状上与将要获得的轮胎外表面的几何构造一致。
充气轮胎通常包括环形曲面构造的胎体结构,其包括利用位于径向平面也就是在包含轮胎旋转轴线的平面上的加强帘布得到加强的一个或多个胎体帘布层。每个胎体帘布层其端部与至少一个通常被称为胎圈芯的金属环形固定结构刚性相连,从而构成了对胎圈也就是对所述轮胎的径向内端的加固,该结构的功能是能够利用相应的安装轮圈组装轮胎。被称为胎面带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带在顶端施加在所述胎体结构上,并且在硫化和模制步骤结束时在所述胎面带上形成与地面接触的突起花纹。目前被称为带结构的加强结构布置在胎体结构与胎面带之间。如果是用于小汽车的轮胎,则这种带结构通常包括至少两个径向重叠的橡胶织物制成的条带,其具有通常由金属构成的加强帘线,所述加强帘线在每个条带中相互平行布置并且与相邻条带的帘线交叉,优选相对于轮胎赤道面对称布置。优选地,至少在底层条带端部的所述带结构还包括第三层纺织或金属帘线,它们周向(以0度)布置在径向外部位置。
还在胎体结构的侧面施加弹性材料的相应侧壁,每个侧壁从胎面带的一个侧边缘延伸直至靠近胎圈的相应环形固定结构。
最后,在无内胎类型也就是缺少气管的轮胎中,存在具有不可渗透特性的径向内层以确保轮胎的气密性,所述层通常被称为“衬套”。
为了进行目前的描述,将要在此指出的术语“弹性体材料”意思是包括至少一种弹性体聚合物和至少一种加强填充剂的合成物。优选地,该合成物还包括添加剂例如交联剂和/或增塑剂。由于存在交联剂,因此所述材料可以通过加热得到交联以形成最后的制造成品。
存在模制和硫化方法,其中未硫化的轮胎安放在模具内,放置在基本上刚性的环形支承件上。所述方法优选用于根据最近的制造过程从供给在环形支承件上的有限数量的初级半成品开始制造的轮胎,所述环形支承件的外型面与希望制成的轮胎的径向内表面的外型面相一致。优选通过自动化系统在多个工位之间移动所述环形支承件,在每个所述工位通过自动程序执行特定的轮胎制造步骤(例如参见具有同一申请人的文献EP 0 928 680)。
同一申请人提交的欧洲专利申请No.0 976 533中公开了用于模制和硫化车轮用轮胎的方法和装置,其中在环形支承件上制造的未硫化轮胎封闭在硫化模具的模制空腔内;随后,加压蒸汽或其它流体供给到在环形支承件的外表面与轮胎内表面之间形成的至少一个流体扩散间隙内,由此使所述轮胎径向膨胀,促使轮胎压靠在模制空腔的内表面上。在该加压操作之后,在模制空腔中设定的适当的成形脊在胎面带区域透入弹性体材料,以产生凹进和凹槽,它们被布置成形成所需的胎圈花纹。
然而通过上述方法,硫化的轮胎会表现出一些缺陷,这是因为用作硫化的蒸汽或其它工作流体与轮胎的最内层形成直接接触,对于直接组装并硫化在同一环形支承件上的轮胎,在通过组装半成品部件而不借助环形支承件构造的轮胎上执行硫化时不具有通常采用的硫化软外壳的效果。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申请人已经通过文献WO 2004/045837的教导实施上述方法,根据所述教导未硫化的轮胎经历将其压靠在环形支承件上同时受热的预处理步骤,以使轮胎本身的最内层和胎圈区域获得至少部分硫化。这样可以随后执行模制和硫化步骤同时使轮胎压靠模制空腔的外表面膨胀,而不会涉及与环形支承件接触的轮胎部分的均质性和均匀性的问题,轮胎该部分在硫化过程中第一个与工作流体形成接触。在模制和硫化步骤中采用的工作流体实际上与轮胎已经得到部分硫化的部分形成接触,因此材料的性能不再呈塑性而是几乎为弹性,由此承受流体作用不会出现劣化或变形。
然而申请人已经观察到同样在上述使轮胎经历压靠环形支承件预处理的硫化方法中,至少在特定工作状态下会在轮胎的径向外部产生表面不平度。
根据申请人的观察,实际上,压靠环形支承件的预处理步骤的目的是获得轮胎内表面的至少部分的交联,其也会导致轮胎本身的径向外表面部分的局部交联。
更详细地说,申请人已经注意到轮胎封闭在模制空腔内会导致为了形成胎圈花纹而使设定在模制空腔上的成形脊部分地透过胎面带,因此在预压步骤过程中发生直接与成形脊接触的轮胎区域的热传递和部分交联。从而,在构成胎面带的弹性体材料上形成不平度并且材料本身在随后的模制和硫化步骤中正确适应模制空腔的构造受到影响。
申请人还观察到允许进入模具内以引起对环形支承件的预压处理的部分加压流体例如氮会存留在通过成形脊限定的凹槽中的胎面带外表面与模制空腔之间,从而在轮胎胎面带上形成花纹中断。因此形成气穴,它们几乎不能在随后的模制和硫化步骤中排出并且会在最终产品上导致几何不平度。
因此申请人已经提出,在将轮胎封闭在模制空腔内与所述轮胎压靠模制空腔本身的壁进行的模制和硫化步骤之间经历的时间内通过避免成形脊与轮胎胎面带的径向外表面形成接触来克服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申请人已经发现,在模制空腔封闭之后的所述对环形支承件的预压步骤中通过保持成形脊预胎面带径向外表面的径向间隔,可以防止弹性体材料在轮胎的最外层过早地交联,因而影响模制步骤的正确实施。
之后,当轮胎模制和硫化步骤开始时移动成形脊靠近胎面带,从而可以使所述轮胎压靠模制空腔膨胀。
同样可以避免因胎面带径向外表面和预成形脊限定的凹槽之间的流体滞流而导致的几何缺陷。
更具体地,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车轮用充气轮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具有外表面的环形支承件上设置未硫化轮胎,所述轮胎包括具有径向外部表面的胎面带,所述环形支承件的外表面与轮胎本身的内表面在形状上相一致;设置具有由可以向心接近的圆周部分外接的模制空腔的硫化模具,所述圆周部分承载面向模制空腔的几何轴线的成形脊;将轮胎封装在模制空腔内;将轮胎压靠在环形支承件的外表面上;向压靠在环形支承件上的轮胎的内表面传热,保持圆周部分与胎面带的径向外部表面隔开;使圆周部分向心接近模具以促使成形脊至少部分地透入轮胎的胎面带的径向外部表面内;将轮胎的胎面带的径向外部表面压靠在模制空腔的径向内部表面上;向由圆周部分的成形脊透入的轮胎传热。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车轮用充气轮胎的装置,包括外表面与工作状态下未硫化轮胎的内表面在形状上相一致的环形支承件,所述轮胎包括具有径向外部表面的胎面带;用于将未硫化轮胎布置在环形支承件上的装置;具有由可以向心接近的圆周部分外接的模制空腔的硫化模具,所述圆周部分承载面对模制空腔的几何轴线的成形脊;用于将轮胎封装在模制空腔内的装置;用于将封装在模制空腔内的轮胎压靠在环形支承件的外表面上的装置;用于向压靠在环形支承件上的轮胎的内表面传热的第一装置;用于将轮胎的胎面带的径向外部表面压靠在模制空腔的内部表面上的装置;在将轮胎封装在模制空腔内之后被致动以促使圆周部分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平移的驱动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成形脊与封装在模制空腔内的轮胎的胎面带的径向外部表面径向间隔,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成形脊至少部分地透入胎面带的径向外部表面内;用于向由圆周部分的成形脊透入的轮胎传热的第二装置。
从对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轮胎的方法以及实施所述方法的装置的优选但非排他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将会更清楚地了解到其它特征和优点。
下文参照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给出的附图进行描述,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模制和硫化装置的分解示意性剖视图,其设定在打开状态以能够引入和移去工作状态下的轮胎;图2表示图1所述的装置在使工作状态下的轮胎压靠环形支承件外表面的步骤中处于封闭状态;图3以不同的示意性剖面表示在轮胎压靠模制空腔内表面的过程中所述装置处于图2之后的步骤中。
参照附图,根据本发明用于车轮轮胎的模制和硫化装置总体由101表示。
装置101包括硫化模具102,其可操作地与外壳103相关联并具有分别与外壳103的底部103a和封闭部分103b接合的下侧壁板130a和上侧壁板130b,或者采用其它适当的装置将工作状态下的轮胎50封闭在模具本身内。
实际上,底部103a和封闭部分103b与相应的下侧壁板130a和上侧壁板130b一起可以在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彼此相对移动,在打开状态它们如图1所示相互隔开,从而能够将待硫化的轮胎50引入模具102内,在如图2和3所示的闭合状态,它们布置成相互靠近以将轮胎50封装在具有侧壁的模制空腔104内,从而在模制和硫化过程结束时使轮胎具有重新形成的几何构造。
详细地说,侧壁板130a,130b相互面对并被设定为压靠轮胎的相对侧面操作,以形成轮胎侧壁51的外表面。模具102还包括圆周部分140的至少一个顶部,它们外接于模制空腔104并承载成形脊140a向模制空腔的几何轴线X-X转动。圆周部分140被设定为在轮胎50通常所称的胎面带52的径向外表面上操作,以在其中形成一系列切口以及纵向和/或横向凹槽,它们根据所述的“胎面花纹”适当布置。
优选地,侧壁板130a,130b各自具有外周接靠表面131a,131b,它们至少在闭合状态下与圆周部分140滑动接合,以使后者可以相对于模制空腔104的几何轴线X-X径向移动。可以通过在侧壁板130a,130b中的每一个上外周形成并在每个圆周部分140的轴向相对位置操作的平接靠表面实现所述滑动接合。驱动装置150也与圆周部分140相关联以在轮胎50已经被封闭在模制空腔104内之后也就是当侧壁板130a,130b处于闭合状态时得到致动,以促使圆周部分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径向平移,在如图2所示的第一工作状态它们与模制空腔的几何轴线X-X径向隔开,在如图3所示的第二工作状态,圆周部分140径向移动靠近所述几何轴线X-X,优选处于相互圆周接靠的关系。
更详细地,如图2所示,在第一工作状态,通过圆周部分140承载的成形脊140a与轮胎50的胎面带52的径向外表面径向隔开,而在第二工作状态,圆周部分140径向接近,使得成形脊140a至少部分地透入胎面带52内。
优选地,驱动装置150包括至少一个圆周部分承载环151,其可以相对于模制空腔104轴向移动并具有至少一个滑动接合圆周部分140的截头圆锥形表面151a,以促使圆周部分140在圆周部分承载环本身的轴向移动之后在第一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径向平移。可以通过在穿过模具102的外壳103滑动接合的控制杆153操作的推进元件实现每个圆周部分承载环151的轴向移动。更具体地说,在这里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推进元件包括圆周分布并在外部紧固在底部103a的多个第一流体操作致动件152。每个致动件152通过在底部103a枢转的空转臂154在相应控制杆153上操作。还可以设置锁定装置160,该锁定装置160被致动以将圆周部分140固定定位在第二工作位置。这些锁定装置160例如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止动块161,它们通过穿过外壳103滑动接合的辅助控制杆162承载,并且可以根据辅助致动件163的控制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工作位置所述止动块161允许圆周部分承载环轴向移动,在第二工作位置它们作用在由圆周部分承载环本身承载的径向肩部164上以将圆周部分承载环锁定在如图3所示的第二工作位置。止动块161可以操作,对径向肩部164具有的至少一个截头圆锥形表面形成推压关系,以对圆周部分承载环151施加恒定作用,从而保持将圆周部分140向心地推向轴线X-X。
优选地,至少一个侧壁板,在此所处示的示例中的下侧壁板130a可以在模具102处于打开状态时相对于壳体103轴向移动,以使圆周部分140沿圆周部分承载环151的截头圆锥形表面151a轴向平移,从而促使圆周部分140从上述第一工作状态开始进一步径向移动离开。模具102处于打开状态时圆周部分140的径向移动离开足以很容易地通过在上侧壁板130b与下侧壁板130a之间的限定的入口170引入待硫化的轮胎50和/或取出得到硫化的轮胎,而不会引起轮胎与圆周部分之间的机构干涉。
装置101还包括采用至少一个金属材料或其它基本上刚性材料的环形支承件10,其具有基本上复制轮胎50的内表面形状的外表面。环形支承件10通常包括可以裂开也就是由圆周部分制成的圆筒,至少一个圆周部分可以向心移动,从而在已经完成工作时拆除环形支承件本身并且能够很容易地从轮胎50上移去该环形支承件。
装置101还包括至少一个供给承压的主工作流体例如蒸汽,氮、或其它实质上的惰性气体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的管道110,这些工作流体用于轮胎模制和硫化,在下文会进行更清楚地说明。
还优选地,在装置101中存在用于模具102的加热装置,优选是用于加热流体通过的多个管道105形式的,所述管道分别与侧壁板130a,130b和/或圆周部分140相联合。
优选地,在装置101中还存在适于容纳之前已经构造了未硫化轮胎50的环形支承件10的密封装置。
如附图中所示,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装置可以封装并结合在所述模具102内,在模具本身内限定了密封空腔。优选地,在本申请中所述模具102包括至少一个放置在底部103a和闭合部分103b相对表面上的圆周垫圈107。
所述圆周垫圈107可以是O形环或者优选是一系列重叠的金属环,它们具有布置在相对表面之间并且能够耐得住以下所述方法所需的压力和温度。
用于供给第二工作流体例如空气、氮或其它实质上的惰性气体的装置可操作地于所述模具102相联合。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输送管道108和一个排放管道109,用于分别向和从所述模具102供给和排出第二工作流体,用于使所述未硫化轮胎50的内表面从内到外压靠在所述环形支承件10的外表面上,这将在下文更清楚地描述。
管道110可操作地通过例如形成在所述环形支承件10的至少一个定心柄11中的连接管道111与至少一个通过装置相联合,以使承压的所述主工作流体散布在所述环形支承件10内。
所述通过装置具有形成在环形支承件10上的适当支路,所述主工作流体通过所述支路、例如穿过环形支承件10的所述圆周部分之间存在的间隙到达开在环形支承件本身的外表面上的多个管道(未示出)。
优选地,随后在所述模制空腔104的下部分上设置适于排出主工作流体和/或可能的冷凝物的管道112。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未硫化轮胎50在环形支承件10与轮胎本身一起引入到处于打开状态的硫化模具102内之前布置在该支承件上。
特别地,通常可以通过直接在支承件本身上制造轮胎来实现将轮胎50布置在环形支承件10上。这样,环形支承件10有利地具有形成不同部件例如共同形成轮胎50的衬套、胎体帘布层、胎圈加强结构、带束层、侧壁51以及胎面带52的刚性形状。更具体地说,所述轮胎50的部件优选通过布置在基本半成品的所述环形支承件10上的适当工作单元制成,所述基本半成品例如为内部包括至少一个织物或金属帘线的连续细长的弹性材料组件和带状弹性材料组件。例如,可以通过绕环形支承件10的旋转轴线以并排和/或重叠关系或沿另外预定路径布置线圈的形式缠绕所述连续细长的弹性材料组件来获得胎面带52。
例如在同一申请人提交的欧洲专利申请No.0 929 680中描述在环形支承件10上布置轮胎50部件的方式的其它细节。
承载未硫化轮胎50的环形支承件10手动或借助自动臂(未示出)或以任何其它方式通过在打开状态的上侧壁板130b与下侧壁板130a之间限定的入口170被传送到模具102内。初始在升高位置以保持圆周部分140处于成相互最大径向间隔状态的下侧壁板130a下降到底部103a内以将轮胎50封装在模具102内,通过外壳103的闭合部分103b实施上侧壁板130b之后的轴向接近。
当已经完成封装时,圆周部分14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成形脊140a与轮胎50的胎面带52的径向外表面隔开。
所述承压的第二工作流体通过管道108被送入模制空腔104内。因此第二工作流体占据包含在所述未硫化轮胎50的外表面与模制空腔104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基本上同时,所述承压的主工作流体以比所述第二工作流体更低的压力被送入所述环形支承件10内。在短瞬阶段之后,上述操作导致的压差优选保持几分钟。由于主工作流体处于低压,因此其仍然留在所述环形支承件10的内部而不会从之前所述的贯穿所述支承件形成的管道排出。这样,在未硫化轮胎50从外到内得到推压的过程中,使得其优选包括衬套的内表面压靠在环形支承件10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在该步骤中优选由蒸汽形成的所述主工作流体以通常包含在大约170℃到210℃之间的温度得到供给。
在所述时期内,主工作流体加热环形支承件10并且环形支承件将热量传递到轮胎的内表面,随后传递到胎圈区域以及优选传递到衬套。
另外或作为通过供给管道110输送的主工作流体的备选,可以设置不同的用于向轮胎内表面传热的装置,并且它们例如包括用于加热环形支承件10的电阻器。
通过环形支承件10实施的加热不会完全使轮胎50的所述部分硫化,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足以使所述部分本身具有弹性特征。特别地,胎体帘布层或多个帘布层可靠地固定在胎圈上,并且轮胎优选衬套的内表面变得具有足够弹性以承受在下文得到说明的之后的模制和硫化过程的压力,而不会裂开。
轮胎50压靠环形支承件10的外表面的步骤以及同时向轮胎本身的内表面的传热以通过排放管道109排出第二工作流体而结束。
将会认识到缺少在轮胎50压靠环形支承件10的过程中成形脊140a与胎面带52之间的直接接触消除了直接向胎面带52的外表面传热的危险。因此还避免了由于为形成胎面带52通过连续细长组件缠绕在环形支承件上形成的线圈的形状和位置的“记忆”效应在胎面带52引起过早的交联,所述交联将导致在最终轮胎上形成与所需不同的印迹。
另外,成形脊140a与胎面带52之间的距离便于在将轮胎压靠在环形支承件10上的步骤结束后从模制空腔104中排出承压的第二工作流体,而不存在任何形成承压流体在胎面带52外表面与模制空腔本身之间、在由成形脊140a环绕的空间内滞流的危险。另外,圆周部分140之间的空间还由于它们保持在第一工作位置而提高了承压的第二工作流体在轮胎50与模制空腔104之间的快速排出。
当已经完成推压步骤、工作流体如上所述排出时,操作驱动装置150并且它们促使圆周部分140从第一工作状态向心接近第二工作状态,在该第二工作状态成形脊140a至少部分地透入胎面带52。将会认识到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圆周部分140的向心移动由此与在底部103a与闭合部分103b之间闭合模具102的步骤之后的移动分开。
通过相应的致动件163a,163b驱动辅助滑块161a,161b以将圆周部分140固定定位在第二工作状态,直至之后完成模制和硫化轮胎50的步骤结束,该操作与将圆周部分140固定在第二工作状态上同时进行。
通过使所述主工作流体的压力增大到在大约18巴-大约35巴之间、优选在大约26巴-大约28巴之间的值来开始上述步骤,以利用胎体帘布层上的所需拉伸强度模制和硫化轮胎50。
在这一步骤过程中,主工作流体优选包括蒸汽和氮混合物,即使这样其可以包括单独的蒸汽,或者与空气或其它实质上的惰性气体混合的蒸汽,或者还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其它例如空气、氮以及其它实质上的惰性气体。
通过所述主工作流体产生的压力达到在环形支承件10的外表面与待硫化轮胎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扩散间隙(未示出)。
在优选备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通过所述主工作流体施加的推压效果导致的轮胎膨胀之后直接形成扩散间隙。
因此轮胎压靠模制空腔104的壁与轮胎本身产生膨胀同时进行,直至使轮胎的外表面完全粘附在模制空腔104的内壁上,成形脊140a完全透入胎面带52内。由于形成胎面带52的弹性体材料处于未加工的状态,也就是缺少重要的交联触发器,因此可以实现材料本身对模制空腔104内壁的完全适应和最佳接触。
另外,所述推压动作与传热同时发生以促使形成轮胎50的弹性体材料的交联以及之后限定轮胎本身的几何形状和构造。
有利地,决定所需压力的所述主工作流体在模制轮胎的同时还提供硫化所需的热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制造车轮用充气轮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具有外表面的环形支承件(10)上设置未硫化轮胎(50),所述轮胎包括具有径向外部表面的胎面带(52),所述环形支承件的外表面与轮胎本身的内表面在形状上相一致;设置具有由可以向心接近的圆周部分(140)外接的模制空腔(104)的硫化模具(102),所述圆周部分承载面向模制空腔(104)的几何轴线(X-X)的成形脊(140a);将轮胎(50)封装在模制空腔(104)内;将轮胎(50)压靠在环形支承件(10)的外表面上;向压靠在环形支承件(10)上的轮胎(50)的内表面传热,保持圆周部分(140)与胎面带(52)的径向外部表面隔开;向心接近模具(102)的圆周部分(140)以促使成形脊(140a)至少部分地透入轮胎(50)的胎面带(52)的径向外部表面内;将轮胎(50)的胎面带(52)的径向外部表面压靠在模制空腔(104)的径向内部表面上;向由圆周部分(140)的成形脊(140a)透入的轮胎(50)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模具(102)的一对侧壁板(130a,130b)从打开状态轴向接近闭合状态实现将轮胎(50)封装在模制空腔(104)内,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侧壁板(130a,130b)相互隔开以形成轮胎(50)进入模制空腔(104)的入口(170),在所述闭合状态下侧壁板(130a,130b)布置成轴向相互靠近以将轮胎(50)封装在模制空腔(104)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主工作流体进入环形支承件(10)内来实现向由圆周部分(140)的成形脊(140a)透入的轮胎(50)传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由圆周部分(140)的成形脊(140a)透入的轮胎(50)传热的过程中进行将胎面带(52)的径向外部表面压靠在模制空腔(104)的径向内部表面上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主流体进入环形支承件(10)的外表面与轮胎(50)的内表面之间的扩散间隙内来实现将胎面带(52)的径向外部表面压靠在模制空腔(104)的径向内部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承压的第二流体进入模制空腔(104)内来实现将轮胎(50)压靠在环形支承件(10)的外表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环形支承件(10)的加热实现向轮胎(50)的内表面的传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阻器执行对环形支承件(10)的加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输送到环形支承件(10)内的主工作流体执行对环形支承件(10)的加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未硫化轮胎(50)直接形成在环形支承件(10)上。
11.一种用于制造车轮用充气轮胎的装置,包括外表面与工作状态下未硫化轮胎(50)的内表面在形状上相一致的环形支承件(10),所述轮胎包括具有径向外部表面的胎面带(52);用于将未硫化轮胎(50)布置在环形支承件(10)上的装置;具有由可以向心接近的圆周部分(140)外接的模制空腔(104)的硫化模具(102),所述圆周部分承载面对模制空腔(104)的几何轴线(X-X)的成形脊(140a);用于将轮胎(50)封装在模制空腔(104)内的装置;用于将封装在模制空腔(104)内的轮胎(50)压靠在环形支承件(10)的外表面上的装置;用于向压靠在环形支承件(10)上的轮胎(50)的内表面传热的第一装置;用于将轮胎(50)的胎面带(52)的径向外部表面压靠在模制空腔(104)的径向内部表面上的装置;在将轮胎(50)封装在模制空腔(104)内之后被致动以促使圆周部分(140)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平移的驱动装置(150),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成形脊(140a)与封装在模制空腔(104)内的轮胎(50)的胎面带(52)的径向外部表面径向间隔,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成形脊(140a)至少部分地透入胎面带(52)的径向外部表面内;用于向由圆周部分(140)的成形脊(140a)透入的轮胎(50)传热的第二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模具(102)包括一对轴向相对的侧壁板(130a,130b),它们可以在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彼此相对轴向移动,在打开状态下所述侧壁板(130a,130b)相互隔开以形成轮胎(50)进入模制空腔(104)的入口(170),在闭合状态下侧壁板(130a,130b)布置成轴向相互靠近以将轮胎(50)封装在模制空腔(104)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壁板(130a,130b)都具有至少在闭合状态下滑动接合圆周部分(140)的外周接靠表面(131a,131b),以使圆周部分(140)能够在相应第一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移动。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50)包括至少一个圆周部分承载环(151),该圆周部分承载环可以相对于模制空腔(104)轴向移动并具有至少一个在圆周部分承载环(151)轴向移动之后滑动接合所述圆周部分(140)以促使所述圆周部分在所述第一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移动的锥形表面(151a)。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50)还包括通过控制杆(153)在圆周部分承载环(151)上操作的推压元件(152),所述控制杆穿过所述模具(102)的外壳(103)滑动接合。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元件包括相对于外壳(103)固定的第一流体操作致动器(152)。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操作致动器(152)通过在所述外壳(103)上枢转的空转臂(154)在控制杆(153)上操作。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得到致动以将圆周部分(140)固定定位在第二工作状态的锁定装置(160)。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160)包括通过至少一个辅助控制杆(162)承载的至少一个止动块(161),所述辅助控制杆穿过所述模具(102)的外壳(103)滑动接合,所述止动块可以根据辅助致动器(163)的控制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工作位置其允许圆周部分承载环(151)轴向移动,在第二工作位置其作用压靠在由圆周部分承载环本身承载的径向肩部(164)上以将圆周部分承载环锁定在第二工作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止动块(161)以推压关系操作压靠径向肩部(164)具有的至少一个截头圆锥形表面,以向圆周部分承载环(151)施加作用力,从而趋向于向模制空腔(104)的几何轴线(X-X)向心推动圆周部分(140)。
2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向轮胎(50)传热的第二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将主工作流体供给到环形支承件(10)内的管道(110)。
2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圆周部分(14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用于将胎面带(52)的径向外部表面压靠在模制空腔(104)的径向内部表面上的装置起作用。
2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推压胎面带(52)的径向外部表面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将主工作流体供给到环形支承件(10)的外表面和轮胎(50)的内表面之间的扩散间隙内的管道。
2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将轮胎(50)压靠在环形支承件(10)的外表面上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将承压的第二流体供给到模制空腔(104)的输送管道(108)。
2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向轮胎(50)的内表面传热的第一装置包括用于加热环形支承件(10)的电阻器。
2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向轮胎(50)的内表面传热的第一装置包括用于将主流体供给到环形支承件(10)内的管道(110)。
2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在环形支承件(10)上设置未硫化轮胎(50)的装置包括被设计成直接在环形支承件(10)上形成轮胎(50)的部件的工作单元。
全文摘要
在硫化模具(102)内引入布置在环形支承件(10)上的未硫化轮胎(50)。模具(102)通过一对作用在轮胎(50)的侧壁(51)上的侧壁板(130a,130b)的轴向接近而闭合。设定为操作压靠轮胎胎面带(52)的圆周部分(140)在工作流体进入以将轮胎(50)压靠在环形支承件(10)上的过程中保持与胎面带本身隔开。随后,所述扇形在通过承压蒸汽进入轮胎本身内而制成轮胎(50)完全模制和硫化的步骤的同时向心接近以透入胎面带(52)内。
文档编号B29C43/02GK101060972SQ200480044429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8日
发明者毛里齐奥·马尔基尼, 费奥伦佐·马利亚尼, 皮耶兰杰洛·米萨尼 申请人: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