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7056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具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模具对中装置,适用成型模具中心位置调整工艺,利用同样原理可以实现多种产品模具位置调整,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上一般采用人工撬搬操作。这种位置调整靠人工撬搬推拉工艺,使得其模具对中调整时间太长,甚至造成撞伤事故,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机械化程度高,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能提高汽车内饰件重型模具精确对中调整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手轮1套在丝杆2上,丝杆1与丝杆副组件4通过T型连接块3固定,端部顶套5固定在丝杆2顶部。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适应各种方形模具对中调整的灵活性,机械化程度高,模具定位准确;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手轮1、丝杆2、T型连接块3、丝杆副组件4、端部顶套5等组成。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手轮1套在丝杆2上,通过平键连接在一起,丝杆1与丝杆副组件4通过T型连接块3形式固定在压机上,端部顶套5用销固定在丝杆2顶部。调整模具时,在模具四角加装四套机械对中装置,通过T型连接块固定在压机T型槽中,通过丝杆与螺母的旋合传递运动来实现端部顶套推拉动作,从而实现了快速对中调整工艺。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是转动手轮1带动丝杆2转动,通过丝杆2与螺母的旋合传递运动和动力(即以较小的转矩得到很大的推力),实现端部顶套5推拉动作。依次来完成模具四角一整套对中调整工艺动作。由于在模具上采用四角对中调整装置,确保了其定位准确,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能提高现场操作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模具对中装置,其特征是采用手轮(1)套在丝杆(2)上,丝杆(1)与丝杆副组件(4)通过T型连接块(3)固定,端部顶套(5)固定在丝杆(2)顶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模具对中装置,适用成型模具中心位置调整工艺,利用同样原理可以实现多种产品模具位置调整,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其主要采用手轮套在丝杆上,丝杆与丝杆副组件通过T型连接块固定,端部顶套固定在丝杆顶部。本实用新型转动手轮带动丝杆转动,通过丝杆与螺母的旋合传递运动和动力(即以较小的转矩得到很大的推力),实现端部顶套推拉动作。依次来完成模具四角一整套对中调整工艺动作。由于在模具上采用四角对中调整装置,确保了其定位准确,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能提高现场操作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29C33/30GK2928457SQ200620075368
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9日
发明者刘明春 申请人:刘明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