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胶点铣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866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进胶点铣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进胶点铣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将铣与切分为两个动作完成的进胶点铣切装置。
背景技术
生产塑胶模具产品时,产品既有侧面进胶点,又有正面进胶点,因此,当产品从模具中取出后,首先就要将进胶点去除。请参阅图1所示,其绘示现有进胶点铣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现有进胶点铣切装置在进行铣切进胶点时,切刀板20固定在上固定板10下方,而切刀21与铣刀11分别固定在切刀板20及上固定板10上,在汽缸40的驱动下,活动板30托住定位治具50及产品60 向上运动接近切刀21及铣刀11,切刀21将侧面进胶点切除,同时在马达70的驱动作用下, 铣刀11将正面进胶点铣平。然而,现有进胶点铣切装置铣切动作同时进行相互影响,铣刀11及切刀21相对产品60的高度较难调节,切刀21很容易切到定位治具50,因此不容易保证铣切的平整度,仅适用于平整度要求一般的产品,且维护该装置时不方便。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进胶点铣切装置,该进胶点铣切装置将铣与切分为两个动作完成,铣切的高度易于调节,铣切的平整度较高,且可确保该装置的维护便利性。

发明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胶点铣切装置,该进胶点铣切装置将铣与切分为两个动作完成,铣切的高度易于调节,铣切的平整度较高,且可确保该装置的维护便利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进胶点铣切装置,用于铣切产品正面进胶点及侧面进胶点,该进胶点铣切装置包括上固定板,该上固定板下方设有铣刀;切刀板,其活动设于上述上固定板的下方,该切刀板下方设有切刀;下固定板;治具定位板,其活动设于上述下固定板上;定位治具,其设于治具定位板上,该定位治具上固定有产品;导柱,上述上固定板、切刀板、治具定位板、下固定板自上而下枢接在该导柱上;及马达,其设于上述上固定板上,该马达驱动上述铣刀工作;切动作汽缸,其设于上述上固定板上,该切动作汽缸控制上述切刀板上下运动,且该切动作汽缸推动切刀板向下运动使产品的侧面进胶点碰到切刀而被切除;铣动作汽缸,其设于上述下固定板下方,该铣动作汽缸控制上述治具定位板上下运动,且该铣动作汽缸推动治具定位板向上运动使产品的正面进胶点碰到铣刀而被铣削掉。特别地,上述导柱的数量为四个。特别地,上述切刀板及治具定位板通过轴套枢接在四导柱上。特别地,下固定板上设有四切动作限位杆,该切动作限位杆控制切刀的运动行程。特别地,上述上固定板上设有四铣动作限位杆,该铣动作限位杆控制铣刀的运动行程。特别地,上述马达、切动作汽缸及铣动作汽缸的启动与停止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特别地,上述铣刀通过刀具夹头设于上述上固定板下方。特别地,该进胶点铣切装置还包括工作台,上述下固定板设在该工作台上。特别地,该工作台设有滚轮移动该工作台的位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进胶点铣切装置通过增加切动作汽缸且切刀板可以上下活动从而将铣与切分为两个动作完成,铣切的高度易于调节,铣切的平整度较高,且可确保该装置的维护便利性。

图1绘示现有进胶点铣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进胶点铣切装置的第一角度示意图。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进胶点铣切装置的第二角度示意图。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进胶点铣切装置的第三角度示意图。图5绘示本实用新型进胶点铣切装置的第二角度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6绘示本实用新型进胶点铣切装置的第三角度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进胶点铣切装置,用于铣切产品正面进胶点及侧面进胶点,于本实施例中,该进胶点铣切装置包括上固定板100 ;切刀板200,其活动设于上述上固定板100的下方,该切刀板200可以上下活动;切刀210,其设于上述切刀板200的下方,该切刀210用于切除产品600的侧面进
^X. ; ’铣刀110,其通过刀具夹头111设于上述上固定板100的下方,该铣刀110用于铣削产品600的正面进胶点;下固定板300;治具定位板400,其设于上述下固定板300上;定位治具500,其设于治具定位板400上,该定位治具500上固定有产品600 ;导柱120,其数量为四个,上述上固定板100、切刀板200、治具定位板400、下固定板300自上而下枢接在该四导柱120上 ’及马达700,其设于上述上固定板100上,该马达700包括皮带710、同步皮带轮720 及同步转轴730,启动马达700后,皮带710驱动同步皮带轮720转动,同步皮带轮720驱动同步转轴730转动,同步转轴730带动上述铣刀110转动,从而该马达700驱动该铣刀110工作;切动作汽缸800,其设于上述上固定板100上,该切动作汽缸800控制上述切刀板 200上下运动,且该切动作汽缸800推动切刀板200向下运动使产品600的侧面进胶点碰到切刀210而被切除;铣动作汽缸900,其设于上述下固定板300下方,该铣动作汽缸900控制上述治具定位板400上下运动,且该铣动作汽缸900推动治具定位板400向上运动使产品600的正面进胶点碰到铣刀110而被铣削掉。上述切刀板200及治具定位板400通过轴套220枢接在四导柱120上,因此该切刀板200及治具定位板400可沿着该四导柱120上下活动;下固定板300上设有四切动作限位杆310,该切动作限位杆310控制切刀210的运动行程;上述上固定板100上设有四铣动作限位杆130,该铣动作限位杆130控制铣刀110的运动行程;上述马达700、切动作汽缸 800及铣动作汽缸900的启动与停止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本实用新型的进胶点铣切装置还包括工作台320,上述下固定板300设在该工作台320上,该工作台320还设有滚轮330,该滚轮330用于移动该工作台320的位置。请参阅图5所示,其绘示本实用新型进胶点铣切装置的第二角度工作状态的示意图。需要铣切产品600时,首先将产品600固定于定位治具500上,并根据产品600的侧面进胶点的位置调节切刀210位置;然后启动切动作汽缸800的开始按钮,切动作汽缸800开始工作,推动切刀板200向下运动并开始切除产品600的侧面进胶点,当切刀板200运动到与切动作限位杆310接触时,切刀210已将侧面进胶点完全切除。切动作停止0. 5s后切动作汽缸800迅速复位并带动切刀板200复位。请参阅图6所示,其绘示本实用新型进胶点铣切装置的第三角度工作状态的示意图。产品600的侧面进胶点被切除后,启动铣动作汽缸900的开关按钮,铣动作汽缸900及马达700开始工作,铣动作汽缸900推动治具定位板400及产品600向上运动,马达700带动上述铣刀110转动,当产品600的正面进胶点触碰到高速旋转的铣刀110时,铣刀110开始铣削,直到治具定位板400与铣动作限位杆130接触时,正面进胶点被完全铣平,铣动作停止0. 5s后铣动作汽缸900迅速复位并带动治具定位板400迅速复位,马达700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的进胶点铣切装置进胶点铣切装置通过增加切动作汽缸800且切刀板200可以上下活动从而将铣与切分为两个动作完成,铣切的高度易于调节,铣切的平整度较高,且可确保该装置的维护便利性。
权利要求1.一种进胶点铣切装置,用于铣切产品正面进胶点及侧面进胶点,其特征在于,该进胶点铣切装置包括上固定板,该上固定板下方设有铣刀;切刀板,其活动设于上述上固定板的下方,该切刀板下方设有切刀;下固定板;治具定位板,其活动设于上述下固定板上;定位治具,其设于治具定位板上,该定位治具上固定有产品;导柱,上述上固定板、切刀板、治具定位板、下固定板自上而下枢接在该导柱上;及马达,其设于上述上固定板上,该马达驱动上述铣刀工作;切动作汽缸,其设于上述上固定板上,该切动作汽缸控制上述切刀板上下运动,且该切动作汽缸推动切刀板向下运动使产品的侧面进胶点碰到切刀而被切除;铣动作汽缸,其设于上述下固定板下方,该铣动作汽缸控制上述治具定位板上下运动, 且该铣动作汽缸推动治具定位板向上运动使产品的正面进胶点碰到铣刀而被铣削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胶点铣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柱的数量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进胶点铣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切刀板及治具定位板通过轴套枢接在导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胶点铣切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固定板上设有四切动作限位杆,该切动作限位杆控制切刀的运动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胶点铣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固定板下方设有四铣动作限位杆,该铣动作限位杆控制铣刀的运动行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胶点铣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马达、切动作汽缸及铣动作汽缸的启动与停止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胶点铣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铣刀通过刀具夹头设于上述上固定板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胶点铣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胶点铣切装置还包括工作台,上述下固定板设在该工作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胶点铣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工作台设有滚轮移动该工作台的位置。
专利摘要一种进胶点铣切装置,用于铣切产品的正面进胶点及侧面进胶点,该进胶点铣切装置包括上固定板,该上固定板下方设有铣刀;切刀板,其活动设于上述上固定板的下方,该切刀板下方设有切刀;下固定板;治具定位板,其活动设于上述下固定板上;定位治具,其设于治具定位板上,该定位治具上固定有产品;及马达,其设于上述上固定板上,该马达驱动上述铣刀工作;切动作汽缸,该切动作汽缸控制上述切刀板上下运动;铣动作汽缸,该铣动作汽缸控制上述治具定位板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的进胶点铣切装置将铣与切分为两个动作完成,铣切的高度易于调节,铣切的平整度较高,且可确保该装置的维护便利性。
文档编号B29C37/00GK202097878SQ20112017595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
发明者李华雄 申请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