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塑胶模具热流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135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塑胶模具热流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塑胶模具热流道装置。
技术背景·热流道模具是利用加热装置使流道内的熔体始终不凝固的模具,因为它比传统模具成型周期短,而且节约原料,所以热流道模具在当今世界各个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人们所见到的塑料模具热流道装置,都是通过汽缸带动阀针上下运动实现射胶和封胶,在阀针的运动过程中,其封胶方式在流道板上实现封胶,此封胶方式需要很小的配合间隙,而流道板经过发热丝加热后产生膨胀,从而出现阀针与流道板碰死的现象,造成汽缸不能带动阀针动作,因阀针不能动作,造成不能射胶或不能封胶,从而导致热流道装置不能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塑胶模具热流道装置,它能在热流道板经过发热丝加热膨胀后,汽缸仍能够带动阀针上下自如的运动,并且保证汽缸、阀针、喷嘴和浇口始终保持在同一中心上,封胶效果好。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阀针
I、防逆流盖2、分流阀3、流道板4、封胶阀5、环形通道6、喷嘴7、汽缸8、浇口 9、流道10组成;阀针I的一端从上至下依次穿过防逆流盖2、分流阀3、封胶阀5与喷嘴7连接,分流阀3设置在流道板4上,分流阀3与封胶阀5之间设置有流道10,封胶阀5内设置有环形通道6,汽缸8设置在防逆流盖2的上端。所述的流道板4的端部设置有缺口 4-1。所述的分流阀3的通道上设置有楔形封胶片。本实用新型能在热流道板经过发热丝加热膨胀后,汽缸仍能够带动阀针上下自如的运动,并且保证汽缸、阀针、喷嘴和浇口始终保持在同一中心上,封胶效果好。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I,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阀针I、防逆流盖2、分流阀3、流道板4、封胶阀5、环形通道6、喷嘴7、汽缸8、浇口 9、流道10组成;阀针I的一端从上至下依次穿过防逆流盖2、分流阀3、封胶阀5与喷嘴7连接,分流阀3设置在流道板4上,分流阀3与封胶阀5之间设置有流道10,封胶阀5内设置有环形通道6,汽缸8设置在防逆流盖2的上端。所述的流道板4的端部设置有缺口 4-1。所述的分流阀3的通道上设置有楔形封胶片。本具体实施方式
能在热流道板经过发热丝加热膨胀后,汽缸仍能够带动阀针上下 自如的运动,并且保证汽缸、阀针、喷嘴和浇口始终保持在同一中心上,封胶效果好。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塑胶模具热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阀针(I)、防逆流盖(2)、分流阀(3)、流道板(4)、封胶阀(5)、环形通道(6)、喷嘴(7)、汽缸(8)、浇口(9)、流道(10)组成;阀针(I)的一端从上至下依次穿过防逆流盖(2)、分流阀(3)、封胶阀(5)与喷嘴(7)连接,分流阀⑶设置在流道板⑷上,分流阀⑶与封胶阀(5)之间设置有流道(10),封胶阀(5)内设置有环形通道¢),汽缸(8)设置在防逆流盖(2)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塑胶模具热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道板(4)的端部设置有缺口(4-1)。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塑胶模具热流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阀(3)的通道上设置有楔形封胶片。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塑胶模具热流道装置,它涉及塑料模具领域。它是由阀针(1)、防逆流盖(2)、分流阀(3)、流道板(4)、封胶阀(5)、环形通道(6)、喷嘴(7)、汽缸(8)、浇口(9)、流道(10)组成;阀针(1)的一端从上至下依次穿过防逆流盖(2)、分流阀(3)、封胶阀(5)与喷嘴(7)连接,分流阀(3)设置在流道板(4)上,分流阀(3)与封胶阀(5)之间设置有流道(10),封胶阀(5)内设置有环形通道(6),汽缸(8)设置在防逆流盖(2)的上端。它能在热流道板经过发热丝加热膨胀后,汽缸仍能够带动阀针上下自如的运动,并且保证汽缸、阀针、喷嘴和浇口始终保持在同一中心上,封胶效果好。
文档编号B29C45/27GK202592667SQ201220201428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8日
发明者徐帆 申请人:昆山夏福特五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