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模具瓶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878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模具瓶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空挤吹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塑料中空挤吹模具瓶底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一些中空挤吹的模具,模具瓶底A面和模具瓶底B面粘合的位置采用传统的平面相结合,仅考虑结合的平顺,同时模具瓶底结构未综合考虑中空吹塑工艺所带来的变形因素,将瓶底做成顺滑的平直结构,这种瓶底模具结构的设计缺点是塑件瓶底容易外鼓、瓶底粘合处塑料相溶性差、瓶底平面变形大,导致塑件装满内容物(如洗洁精)后,无法平稳站立在柜台上,同时消费者使用时不小心脱落,塑件瓶底易出现破裂现象,影响正常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模具瓶底结构,可防止塑件跌落破裂、塑件站立不稳,更好的弥补中空挤吹时工艺的缺陷及消费者实际使用时对塑件的要求。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模具瓶底结构,包括模具A面型腔,与模具A面型腔对应配合的模具B面型腔,所述新型中空挤吹模具瓶底结构还包括A面瓶底结构,B面瓶底结构,所述A面瓶底结构与B面瓶底结构相互对称,所述A面瓶底结构与所述B面瓶底结构分别装配在模具A面型腔和模具B面型腔中,所述A面瓶底结构与所述B面瓶底结构配合后形成M形筋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面瓶底结构与B面瓶底结构四周设有规则的外凸弧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面瓶底结构与B面瓶底结构上分别设有水平小端面,所述水平小端面的宽度为1.5 2.0m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面瓶底结构沿合模面侧设有藏料槽,所述B面瓶底结构沿合模面侧设有藏料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面瓶底结构与B面瓶底结构分别通过螺丝锁付在模具A面型腔模具B面型腔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模具瓶底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A面瓶底结构与B面瓶底结构形成的M形筋条,使得塑件熔合时更紧密,同时M形筋条强度的张力减小了塑件瓶底外凸的风险。2、A面瓶底结构与B面瓶底结构设有藏料槽,有效地将中空挤吹工艺所带来的合模线夹料(产品即便经处理去除余料,但是仍会存在余料残留,影响产品的美观及站立的功能)藏匿在塑件内凹槽中,避免夹料带来的塑件瓶底晃动风险,有效解决因余料不干净带来的塑件放置晃动的风险。3、A面瓶底结构与B面瓶底结构四周设有规则的外凸弧线,A面瓶底结构与B面瓶底结构上设有水平小端面,减小料胚在模具型腔中因中空状态带来的壁厚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塑料收缩不一致,收缩的变化易使得原该平直的塑件瓶底成波浪状,影响塑件放置平面的平稳性。4、其模具瓶底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此附图说明所提供的图片用来辅助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模具瓶底结构装配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模具瓶底结构装配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法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模具瓶底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参见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模具瓶底结构装配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模具瓶底结构装配侧视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模具瓶底结构如图所示,包括模具A面型腔,与模具A面型腔对应配合的模具B面型腔,所述新型中空挤吹模具瓶底结构还包括A面瓶底结构1,B面瓶底结构2,所述A面瓶底结构I与B面瓶底结构2相互对称,所述A面瓶底结构I与所述B面瓶底结构2分别装配在模具A面型腔和模具B面型腔中,所述A面瓶底结构I与所述B面瓶底结构2配合后形成M形筋条3,所述A面瓶底结构I与B面瓶底结构2分别通过螺丝锁付在模具A面型腔模具B面型腔中;所述M形筋条3有效地将熔融塑料更好地粘合牢固,满足塑件粘合的强度需求。所述A面瓶底结构I与B面瓶底结构2四周设有规则的外凸弧线4,所述M形筋条3张力的作用结合所述外凸弧线4,有效补偿了中空挤吹工艺料胚因重力下垂、中空吹气所带来的塑件中心外凸的弊端。进一步的,所述A面瓶底结构I与B面瓶底结构2上分别设有水平小端面5,所述水平小端面5的宽度为1.5 2.0mm,所述A面瓶底结构I与B面瓶底结构2周边改变原有平直结构,A/B面瓶底结构配合后,在四周形成有规则的外凸弧线4,仅留有呈水平的低点小端面并将水平小端面的宽度设定在1.5-2.0mm,将大平面接触设计为水平小端面接触,减小料胚在模具型腔中因中空状态带来的壁厚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塑料收缩不一致,收缩的变化易使得原该平直的塑件瓶底成波浪状,影响塑件放置平面的平稳性。进一步的,中空挤吹工艺是将挤出成型的半熔融状态的塑料型胚,趁热置于挤吹模具内,并即时在型胚中通入压缩空气将其吹涨,使其紧贴于模腔壁上成型,经冷却脱模后得到中空塑件的热成型过程,塑件合模面周边不可避免地有余料的存在,本实用新型模具瓶底结构在A面瓶底结构I沿合模面侧设有藏料槽6,所述B面瓶底结构2沿合模面侧设有藏料槽6,塑件制成后手工/机动去除余料始终会存在余料去除不干净,模具瓶底“外凸藏料槽”对于塑件而言是“内凹藏料槽”,将去除不干净的余料埋藏在合模面两侧内凹槽内,有效解决因余料不干净带来的塑件放置晃动的风险。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模具瓶底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模具瓶底结构,包括模具A面型腔,与模具A面型腔对应配合的模具B面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中空挤吹模具瓶底结构还包括A面瓶底结构,B面瓶底结构,所述A面瓶底结构与B面瓶底结构相互对称,所述A面瓶底结构与所述B面瓶底结构分别装配在模具A面型腔和模具B面型腔中,所述A面瓶底结构与所述B面瓶底结构配合后形成M形筋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瓶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面瓶底结构与B面瓶底结构四周设有规则的外凸弧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瓶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面瓶底结构与B面瓶底结构上分别设有水平小端面,所述水平小端面的宽度为1.5 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瓶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面瓶底结构沿合模面侧设有藏料槽,所述B面瓶底结构沿合模面侧设有藏料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模具瓶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面瓶底结构与B面瓶底结构分别通过螺丝锁付在模具A面型腔模具B面型腔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中空挤吹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具瓶底结构,包括A面瓶底结构,B面瓶底结构,所述A面瓶底结构与B面瓶底结构相互对称,所述A面瓶底结构与所述B面瓶底结构配合后形成M形筋条,所述A面瓶底结构与B面瓶底结构四周设有规则的外凸弧线,所述A面瓶底结构与B面瓶底结构上分别设有水平小端面,所述A面瓶底结构沿合模面侧设有藏料槽,所述B面瓶底结构沿合模面侧设有藏料槽,本实用新型可防止塑件跌落破裂、塑件站立不稳,更好的弥补中空挤吹时工艺的缺陷及消费者实际使用时对塑件的要求。
文档编号B29C49/48GK203031937SQ20122068277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2日
发明者牟修生, 陈美玲 申请人:中山市富航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