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模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431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成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模具设备。



背景技术:

注塑机是塑料加工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加工机械,不仅有大量的产品可用注塑机直接生产,而且还是组成注拉吹工艺的关键设备,注塑机上的模具对注塑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注塑机最主要的部件之一。当前的注塑模具存在的缺点是:在注塑工序中,常常会由于注塑机在作业的过程中,注入模具中的管料存在气泡,导致成型的制品饱和度不高,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模具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模具设备,包括注塑模具主体、振动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注塑模具主体通过螺栓与振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注塑模具主体包括上模具支撑、上模具、下模具、下模具支撑,所述上模具通过上螺栓固定安装在上模具支撑上,所述下模具通过下螺栓固定安装在下模具支撑上,所述上模具支撑和下模具支撑内部分别缠绕有冷却水路,所述上模具支撑内的冷却水路设有第一进水管道和第一出水管道,所述下模具支撑内的冷却水路上设有第二进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分别与第一进水管道、第二进水管道、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相连接,所述下模具的外表面设置有智能降温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振动平台、支撑地梁、弹簧支撑装置、左偏心块、激振器转轴、激振器、右偏心块,所述激振器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安装在振动平台上,所述激振器上安装有激振器转轴,所述激振器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左偏心块,所述激振器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右偏心块,所述振动平台通过弹簧支撑装置与支撑地梁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模具支撑下侧分别安装有右导杆和左导杆,所述下模具支撑上分别设置有与右导杆配合的右导杆槽以及与左导杆相配合的左导杆槽。

进一步,所述弹簧支撑装置的数量设置为左右各1个,所述左侧弹簧支撑装置包括弹簧左上支撑、左弹簧、弹簧左下支撑,所述右侧弹簧支撑装置包括弹簧右下支撑、右弹簧和弹簧右上支撑,所述弹簧左上支撑和弹簧右上支撑固定安装在振动平台上,所述弹簧左下支撑和弹簧右下支撑固定安装在支撑地梁上,所述弹簧左上支撑和弹簧左下支撑之间对应连接有左弹簧,所述弹簧右上支撑和弹簧右下支撑之间对应连接有右弹簧。

进一步,所述下模具和上模具的内壁上分别安装有保护层。

进一步,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泵、第一电磁阀、第二压力泵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进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压力泵,所述第一出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进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压力泵,所述第二出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具支撑下侧分别安装有右导杆和左导杆,所述下模具支撑上分别设置有与右导杆相配合的右导杆槽以及与左导杆相配合的左导杆槽,通过该设置,可根据需要上下调整模具的位置,简单方便。

(二)本实用新型设置振动装置,通过振动装置中的激振器带动激振器转轴转动,由激振器转轴带动两端的右偏心块和左偏心块转动,右偏心块和左偏心块产生偏心力,使振动平台产生类似椭圆轨迹的振动,从而使注塑模具主体产生振动,通过振动使注塑模具中的管料排出气泡,提高注塑件的质量。

(三)本实用新型设置冷却装置,当物料经模具挤出成型后,通过第一压力泵和第二压力泵的作用,分别把水从水箱输送到上模具支撑和下模具支撑内部的冷却水路中从而通过换热的原理对物料进行加快冷却,当冷却成型后,再分别打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使冷却水路中的水重新流入水箱中,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模具支撑-1、上模具-16、下模具-22、下模具支撑-3、上螺栓-14、下螺栓-23、右导杆-2、左导杆-21、右导杆槽-17、左导杆槽-20、振动平台-30、支撑地梁-42、弹簧支撑装置-50、左偏心块-38、激振器转轴-37、激振器-35、右偏心块-31,内六角螺栓-36、弹簧左上支撑-41、左弹簧-40、弹簧左下支撑-39、弹簧右下支撑-34、右弹簧-33、弹簧右上支撑-32、保护层-13、智能降温装置-12、水箱-49、第一进水管道-18、第二进水管道-48、第一出水管道-19、第二出水管道-46、第一压力泵-29、第一电磁阀-27、第二压力泵-28、第二电磁阀-47、冷却水路-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模具设备,包括注塑模具主体、振动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注塑模具主体通过螺栓与振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注塑模具主体包括上模具支撑1、上模具16、下模具22、下模具支撑3,所述上模具16通过上螺栓14固定安装在上模具支撑1上,所述下模具22通过下螺栓23固定安装在下模具支撑3上,所述上模具支撑1和下模具支撑3内部分别缠绕有冷却水路23,所述上模具支撑1内的冷却水路15设有第一进水管道18和第一出水管道19,所述下模具支撑3内的冷却水路15上设有第二进水管道48和第二出水管道46,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水箱49,所述水箱49分别与第一进水管道18、第二进水管道48、第一出水管道19和第二出水管道46相连接,所述下模具22的外表面设置有智能降温装置12,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振动平台30、支撑地梁42、弹簧支撑装置50、左偏心块38、激振器转轴37、激振器35、右偏心块31,所述激振器35通过内六角螺栓36固定安装在振动平台30上,所述激振器35上安装有激振器转轴37,所述激振器转轴37的一端安装有左偏心块38,所述激振器转轴37的另一端安装有右偏心块31,所述振动平台30通过弹簧支撑装置50与支撑地梁42相连接。

所述上模具支撑1下侧分别安装有右导杆2和左导杆21,所述下模具支撑3上分别设置有与右导杆2相配合的右导杆槽17以及与左导杆21相配合的左导杆槽20。

所述弹簧支撑装置50的数量设置为左右各1个,所述左侧弹簧支撑装置包括弹簧左上支撑41、左弹簧40、弹簧左下支撑39,所述右侧弹簧支撑装置包括弹簧右下支撑34、右弹簧33和弹簧右上支撑32,所述弹簧左上支撑41和弹簧右上支撑32固定安装在振动平台30上,所述弹簧左下支撑39和弹簧右下支撑34固定安装在支撑地梁42上,所述弹簧左上支撑41和弹簧左下支撑39之间对应连接有左弹簧40,所述弹簧右上支撑32和弹簧右下支撑34之间对应连接有右弹簧33。

所述下模具22和上模具16的内壁上分别安装有保护层13。

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泵29、第一电磁阀27、第二压力泵28和第二电磁阀47,所述第一进水管道18上设置有第一压力泵29,所述第一出水管道19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7,所述第二进水管道48上设置有第二压力泵28,所述第二出水管道46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47。

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具支撑1下侧分别安装有右导杆2和左导杆21,所述下模具支撑3上分别设置有与右导杆2相配合的右导杆槽17以及与左导杆21相配合的左导杆槽20,通过该设置,可根据需要上下调整模具的位置,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设置振动装置,通过振动装置中的激振器35带动激振器转轴37转动,由激振器转轴37带动两端的右偏心块31和左偏心块38转动,右偏心块31和左偏心块38产生偏心力,使振动平台30产生类似椭圆轨迹的振动,从而使注塑模具主体产生振动,通过振动使注塑模具中的管料排出气泡,提高注塑件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具支撑1和下模具支撑3内部分别缠绕有冷却水路15,所述下模具22的外表面设置有智能降温装置12,使浇注完成后尽快冷却成型为注塑件,减少冷却水路所需消耗的水资源,节省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设置冷却装置,当物料经模具挤出成型后,通过第一压力泵29和第二压力泵28的作用,分别把水从水箱49输送到上模具支撑1和下模具支撑3内部的冷却水路15中从而通过换热的原理对物料进行加快冷却,当冷却成型后,再分别打开第一电磁阀27和第二电磁阀47,使冷却水路15中的水重新流入水箱49中,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上述实施例仅是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