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异向抽芯的滑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431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同步异向抽芯的滑块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建筑、家用电器、食品、医药等产业对注射制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推动了注射成型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在现代模具的成形制造中,由于塑料件的形面设计日趋复杂,分型日渐复杂化。侧抽芯机构作为一种制造方便成本低,可靠性能高,塑件上有侧向孔、侧向凸凹、侧向的凸台,所以当塑件侧壁有通孔凹穴或凸台时,其成型零件必须做成可侧向移动,否则,塑件无法脱模,带动型芯侧向移动的整个机构称为侧向抽芯机构。现有的模具抽芯结构,往往设计复杂,加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稳定的同步异向抽芯滑块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异向抽芯的滑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块本体,所述滑块本体两侧面对称设有滑块槽;两个第一滑块分别套设在一组呈倒“八”字型设置的第一斜导柱上,并可在所述滑块槽内移动;所述滑块本体的正面和背面各设有一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包括并列设置的左滑块和右滑块,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外表面各设有一导槽,所述导槽分布呈“八”字型;第三滑块的一端固定在动模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导槽配合并可沿所述导槽移动。

为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本体外形为等腰梯形,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滑块本体形状配合设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内还设有斜导柱腔,所述斜导柱腔可容一组呈“八”字型设置的第二斜导柱通过。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槽设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滑块为T型滑块,其横向部与固定连接在动模板上,其竖向部嵌入所述导槽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本体两侧面各设有两条导轨,所述导轨分别位于所述滑块槽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制造复杂产品表面时容易脱模,节约了模具设计布局空间,减小了模具设计尺寸,降低了模具生产制作成本,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同步异向抽芯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滑块本体;11滑块槽;12导轨;21第一滑块;22第一斜导柱;30第二滑块;31左滑块;32右滑块;33导槽;40第三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同步异向抽芯的滑块结构,包括滑块本体10,滑块本体10外形设置为等腰梯形,其两侧面各对称设置有滑块槽11,滑块槽11竖向位于滑块本体10的侧面中部。两个滑块槽11内各置有第一滑块21,第一滑块21可在滑块槽11内移动。两个第一滑块21分别套设在一组呈倒“八”字型设置的第一斜导柱22上,第一滑块21可沿第一斜导柱22滑动。第一斜导柱22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模具定模板上,定模板移动时第一斜导柱22同时移动。滑块本体10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一组第二滑块30,第二滑块30的外形与滑块本体10的外形配合设置。第二滑块30包括并列设置的左滑块31和右滑块32,左滑块31和右滑块32的外表面各设有一导槽33,两个导槽33分布成“八”字型。第三滑块40为T型滑块,其横向部固定于动模板上,其竖向部嵌入导槽33中,并可沿导槽33滑动。左滑块31和右滑块32内设有斜导柱腔,所述斜导柱腔可容一组呈“八”字型设置的第二斜导柱34通过,第二斜导柱3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定模板上。滑块本体10两侧面各设有两条导轨12,导轨12分别位于滑块槽11的两侧,动模板对应导轨12的位置设有动模板导槽,其可在滑块本体10与动模板相对滑动时起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开模时,动模板下移,第一斜导柱22固定于定模板上,第一滑块21沿第一斜导柱滑动。由于第一斜导柱22呈倒“八”字型设置,在第一斜导柱22的作用下,第一滑块21向内移动,使得产品嵌在滑块内的凸部与滑块顺利脱离。开模后,动模板在推件板或推杆的作用下上移,第三滑块40随动模板上移,第二滑块的导槽33与第三滑块40配合,第二滑块30在第三滑块40的作用下向左右两侧移动分离,从而使产品顺利脱模。合模时,第一滑块21在斜导柱22的作用复位,动模板复位带动第二滑块30复位合并。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更动及润饰的等效替换,仍为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